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忍不住再强调:cd机不调平衡就是白买! [复制链接]

查看: 42195|回复: 170
1#
今晚终于下了苦功,好好把cd机水平调了一下,把白纸剪成一片片,慢慢把cd脚垫起来,用水平尺调,最后在一个脚上加了一张白纸,LP说没刚才好,把那张纸拿掉,LP说好了,果然好了,现在的系统是从自从买回来以后状态最好的,估计几个星期内是不会动的了。
好和不好,就差一张白纸,大约0.1毫米不到的厚度。当年我在一个机械厂当过两年多的现场工艺员,那时调机床的技术现在又用上了。
最后编辑白菜
分享 转发
TOP
2#

cwt 在 2003-2-25 23:56:45 发表的内容
HD711 在 2003-2-25 18:08:47 发表的内容
cwt 在 2003-2-24 23:53:20 发表的内容
心理就是心理啦,边个够胆话盲听都听得出那一点点水平差异,输乜都得,边个来输赌啊!!!

——你好野!


我至憎个D办晒野D人,握人唔使本,当我地D新仔系“罗拨”。
滚钱滚粮票,成日响度误导人,我呸!


心理失衡
TOP
3#

KINGS 在 2003-2-23 18:36:33 发表的内容
白菜 在 2003-2-22 22:08:09 发表的内容
还真的那么多高手来批判我,不过很遗憾,我耳朵其实很差,不值得这么多人抬举。
我第一套hi-hi买了不到三个月,但是每天倒是听5到6小时,自己cd机有任何变化基本还是能听出来的。
必须承认的是:我对hi-fi的一些做法是越来越迷信,如摆位角度相差5度音色就有变化,换个插座很可能就出问题等等,所以我对垫张纸cd机音色就由最好变差现在是深信不疑。不过大家何必这么执着?自己开心就行,恐怕很多hi-fi爱好者就是把器材搬来弄去当成一个习惯,从过程中间发现任何变化也是一种乐趣,请各位不认同的朋友看开点。


白菜兄:
一邊看你引出來的這一大段討論一邊想:從一開始你就沒有強調你在墊紙時有使用水平尺. 是否其實令你聽到聲音在變化的因素根本與CD機放置是否水平無關. 而只與那紙張的質量或數量有關?就類似更換不同釘腳有不同音色一樣.  想請問你墊紙是墊在:
1.CD機膠腳與機架之間?或
2.CD機底板與釘腳之間?或
3.釘腳與機架之間? 或
4.其他可能性?
另外, 我想知道事實上你墊了幾處共幾張紙?


很高兴能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我只能使用cd机顶作为基准,使用水平尺调水平,不过也知道cd的顶盖和机芯不一定是水平的,所以在cd机基本调平后就是一张一张的用纸增加或者减少厚度,让人在皇帝位听声音变化,觉得到达最好效果后就算完成,仅此而已。有一个脚没有加纸,其他的都垫了,最多的一个脚垫了1x张和一张ic卡(@$#%@#%@),我家的木地板非常不平,没有用脚丁。调整化时间不到2个小时。

对于各位朋友的怀疑态度,我根本没有什么生气之类的情绪,因为理论也难讲的通,难以服人是正常的。花心机调水平的原因是:以前版上的不只一位前辈高手说过调水平是有用的,我还是比较相信他们,况且自从玩hi-fi以来,确实很多事情难解释,换插座,换线的效果我以前根本就不信,但后来都一一碰上了,特别是插座,同一个厂家先后出的两个不同型号的声音都不一样,所以增强了花工夫去调水平的念头。
TOP
4#

紊乱 在 2003-2-24 15:35:13 发表的内容
favar 在 2003-2-23 11:02:10 发表的内容
紊乱兄的说法是错了!
CD规格为了使纠错功能更强,在一个数据段内不能有许多的出错,这时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记录数据时将数据段再分割成更小的数据段并重新排列并记录.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即使盘片上有2毫米以下的不能读取部分也可以将此修复到与源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了。看一看http://www.pconline.com.cn/pchardware/salon/storage/10204/47940.html




favar兄的讲解很详尽,提供的文章更详尽。CD的记录方式以及就错,很类似Disk Array的Raid-5方式。其实现有的CD就错能力是极强的了,水平不水平对于读取CD上记录数字信号可以说没有影响(前提是CD盘片没有问题)。不过,倒是以下思路,以前未考虑:

“即使记录品味低的CD也能通过马达转速的加减减少出错数,使音乐数据就象没出错一样得到再生,但于此同时也产生了对维持音质非常重要的回路电源波动等副作用。“

现在的CD-player通常主要部分采用独立电源,是否这种影响也会杜绝呢?



大致看完了那篇文章,确实解开了心中很多疑惑,特别是其中的一句:

音乐CD再生时的音质劣化的原因中,影响较大的要素是在再生时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再生用机器内的电源电压产生波动后,再由此对时钟回路,交直流变换回路等造成微妙影响。这里所说的各种原因就是指先前已述的盘片转速控制问题,JITTER值恶化造成的出错数增加等。虽然由于电源波动造成的音质变化很微小,但人耳是非常敏感的,即使微小的音质变化也会有许多人听得出来。这种微小变化造成的音质变化可以简单的如下表述(因个人间存在差异,这只是一个例子)。

电源波动的各频率成分对音质造成的影响,其中具代表性的如下。

100Hz以下的低频成分 : 低音的量感减少·中域音源定位游移

中域成分 : 左右声道的相位摇摆,音源定位恶化

高频成分 : 高音域的听觉杂音增大·子音成分变得突出

时钟回路被影响时 : 音源的定位恶化·全体有扭曲感

我想既然这样,专门一个转盘负责读出数字信号,另外一个专门的没有任何机械运动部件的解码器负责pcm解码,那音质肯定大大上升。而且对转盘的要求也不必非常高,只要能保证解码器的电源质量,就一切hi-fi了。
TOP
5#

eric 在 2003-2-24 10:11:15 发表的内容
好胆 在 2003-2-24 1:05:34 发表的内容
佩服,发烧就得有白菜兄的精神。


非常同意,论坛就希望更多这样亲手去玩的发烧友来发言。
无论结论如何,这种精神就非常难得。



多谢夸奖
只可惜听力不灵,估计是小时候跟民兵打靶的时候把耳朵震的有点问题了。:(
TOP
6#

阿泰 在 2003-2-24 16:06:14 发表的内容
白菜 在 2003-2-24 15:57:52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3-2-24 15:54:16 发表的内容
[quote]白菜 在 2003-2-24 15:25:36 发表的内容
[quote]阿泰 在 2003-2-24 15:22:48 发表的内容
[quote]白菜 在 2003-2-24 14:33:03 发表的内容
[quote]估计是小时候跟民兵打靶的时候把耳朵震的有点问题了。:(
可惜,我们都是靠他的啊:(


阿泰兄:想请问你苦练hi-fi功多久了?


见笑了,我没练功的啊,我二十几年前中意左“无线电”,就断断续续玩到现在了。(我有一贴子介绍过我的hifi身世,不知你看过没有呢?)[/quote]

哦,想起来了,脑筋不行了  :)
当时看了阿泰兄的简历,确实很佩服,比起我的烧龄,阿泰兄那是前辈当中的前辈了,日后还请多多指教啊。[/quote]

不要这么说,我会给人从后拍砖的,我只是个爱好者而巳。
你玩HIFI多久了?[/quote]

惭愧惭愧,本来不敢说,但是既然阿泰兄问起,只能据实回答了:不足三个月,第一套hi-hi刚好是去年12月1日购买。所以小弟只能向四周拱拱手:各位大哥高手可要照看小弟多点阿!
TOP
7#

阿泰 在 2003-2-24 15:22:48 发表的内容
白菜 在 2003-2-24 14:33:03 发表的内容
[quote]估计是小时候跟民兵打靶的时候把耳朵震的有点问题了。:(
可惜,我们都是靠他的啊:(


阿泰兄:想请问你苦练hi-fi功多久了?
TOP
8#

阿泰 在 2003-2-24 15:54:16 发表的内容
白菜 在 2003-2-24 15:25:36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3-2-24 15:22:48 发表的内容
[quote]白菜 在 2003-2-24 14:33:03 发表的内容
[quote]估计是小时候跟民兵打靶的时候把耳朵震的有点问题了。:(
可惜,我们都是靠他的啊:(


阿泰兄:想请问你苦练hi-fi功多久了?


见笑了,我没练功的啊,我二十几年前中意左“无线电”,就断断续续玩到现在了。(我有一贴子介绍过我的hifi身世,不知你看过没有呢?)[/quote]

哦,想起来了,脑筋不行了  :)
当时看了阿泰兄的简历,确实很佩服,比起我的烧龄,阿泰兄那是前辈当中的前辈了,日后还请多多指教啊。
TOP
9#

小美人 在 2003-2-21 11:39:12 发表的内容
我估计用工业用不同厚薄钢卡片尺(硬度高),更好,可试试


小美人兄(妹?):
   我们工厂调整机床不是用钢片垫高调整的,是用黄铜皮,可以用工业剪刀剪成不同形状方便使用,铜皮厚度一般有0.2mm, 0.1mm, 0.05mm不等,可能只能在工厂才能拿到,当年我们把铜皮当垃圾乱丢的。
   但可能还是没有纸好,因为工业上用的时候会用螺丝拧紧压平,但是cd机可没有这么大力压平铜皮。
最后编辑白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