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位容易被遗忘的女性小提琴家 [复制链接]

查看: 10709|回复: 47
1#
二十世纪音乐界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在这之中,Johanna Martzy和Erica Morini的名字不应当被忘记。这里说“不应当”也暗示着,这两位演奏家是容易被忘记的,因为她们的演奏生涯,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是“昙花一现”的。她们的演奏水平在一定的时期内曾经达到过惊人的高度,但是后来因为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疾病等,具体请参考下面给出的两个链接)导致她们在很早的时候便结束了辉煌的演奏生涯,实在是令人惋惜。

这两位演奏家都是活跃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的,因此录音相当稀少。这里DG出版了她们很珍贵的几个录音:Martzy演奏德沃夏克的小协;Morini演奏布鲁赫第一小协和格拉祖诺夫的小协,这些都可以说是相当珍贵的录音了。

关于Martzy的介绍,可以参考这里:
http://www.philhar-review.com/files/WENDAN/martzy.htm

关于Morini的介绍,请参考这里:
http://www.classical.net.cn/digest/dspnews.asp?ipt=1250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5511543923587.jpg[/upload]
CD编号:DG 463 651

这款CD里面,Martzy的演奏是单声道录音;而幸运的是Morini的是58年的立体声录音。指挥均是Fricsay。DG早期的立体声录音水准较Decca,CBS,RCA浮动较大。这张CD的音效不是DG录音的最高水准,但是也足以反映两位小提琴家的演奏特点了。尤其是Martzy的演奏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意志力,我觉得完全可以掩盖单声道录音给人带来的不快;而Morini的琴音里面力度之强、音色之美和技巧之完善是很难让人相信是由女性演奏者所为的。Martzy与Morini之所以在商业炒作尚不算泛滥的上世纪上半叶时闻名,完全是依靠其演奏时鲜明的个性和扎实的技术的,内容如此丰富且多彩的CD,我们不应当错过。
分享 转发
TOP
2#

碧涧流泉 在 2004-5-5 14:20:00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大虾,这两张DD还能买得到吗?


这张DG很容易买到的,我昨天在李源处买的。
TOP
3#

说起昙花一现的小提琴家,还有仅留下8首小品录音的哈西德(Hassid)和只有一首斯贝柳斯小协录音的维克斯(Wicks),这两人都是1950年之前名噪一时的神话式人物了;不过这些录音都是老式78转金属盘单声道录音了,效果我估计听众可能要有心理准备。
TOP
4#

Huberman由于手臂、手腕天生具有有别于常人的结构和力量,因此Huberman的演奏法是采取强迫性手法的,这种手法一般人若使用会损伤肌肉筋骨——比如说梅纽因差点因此功力全废;Heifetz很聪明,没能力,也不敢使用这一招,但Huberman却百毒不侵。

此种运弓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声音极度洪亮;但缺点就是因为不依赖弓弦弹力等外力帮助,演奏同样难度的曲目,采用强迫法的难度会大很多,甚至天生没有这样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完成的。

比如说跳弓,绝大部分的小提琴大师都借助弓的弹力,稍加手力控制一下,很轻易,很漂亮就跳出来了;而强迫法演奏,则需要演奏者用手拿着弓,一个一个地在弦上强行敲出来——这对于手臂肌肉的要求和损耗是何等巨大的。但是这样演奏出来的效果,其气势完全能够盖住其他演奏法。

在柴可夫斯基小协里面有很多跳弓的乐段,一般的小提琴家若用强迫法演奏,不到几分钟手臂就会“抽筋”倒台了,但是Huberman却能一直演奏完毕,其效果就类似武士在绝处拼搏那样惨烈,这样惊心动魄的效果我想不论在效果差的单声道录音还是立体声录音里面都会让听众瞠目惊叹的。
TOP
5#

可惜的是类似郑延益先生的《春风风人》这类的好书,似乎市面上也不太常见。我也只是在西单图书大厦里偶然找到了。不过看版次,已经是第二次印刷了,这也说明了其实这本书是受欢迎的,至少第一次印的那些都卖光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