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mydisc兄所言极是,我只是就这张CD所体现的声音效果来进行分析,只是为了粗略看看,为什么这张CD播放到这段的时候,琴声如此之优美。娱乐一下而已。
这里纠正我的一个错误:我数错了,该音应是第11个;另外该图是直接从CD里面计算的,采用Blackman-Harris算法。众所周知,对一条曲线进行离散频率分解的方式有无穷多种,B-H算法和以前常用的汉明算法都是优秀算法。
恰恰相反,因为录制小协的时候必定有一个话筒是吊在独奏小提琴的上方的,所以在该话筒的响应范围之内,只要是有该频率的声音,并且音量是人耳可闻的,那么该话筒就一定能够收录到该信号(并且录制小提琴的话筒在中频段的频响曲线应该是挺平直的,这更加杜绝了意外情况)。
至于工程师的制作会不会影响母带上的各种频响,这的确是有可能的。不过我以连续的方式察看过该段录音的频率图,发现曲线的变化是连续的——这说明假如工程师想消去或者添上一些频率(请注意,我说的仅仅是“消去”或“增添”,不包括对原来已有的进行修改这个情形),因为频率波形是不规则的,所以他最好要以手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假如他做个批处理,我只能对他说,老兄你真够狠!),要知道短短几秒内有接近10万“桢”波图——这么一个劳动量,起码我自己不会这么敬业了。
所以我以CD来评判琴声,的确是不严谨,但是我也尽量严谨去做了(有些因素再好的设备都很难避免,比如说看到我的那幅图在20kHz范围外面竟然还有信号么?我分析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设备自身产生的干扰;或者是函数分解时算法在20kHz外不收敛)。mydisc兄认识classical.net.cn上的sonare兄(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知谁能有幸拥有他制作的小提琴呢?)了——我用的方法其实是从他身上偷师得来的。
总结一下:我分析CD里的琴音,只是注重:它在哪些频率上有泛音,有就行;至于该泛音的振幅大小我则不关心,因为它会受到制作过程的影响(我原文只是提总共有20个泛音,就是充分考虑到这个原因);但制作过程是很难,也没必要添上或者消去某一个原来存在的泛音;录音场所的“回音”之类的,录不录得下,录不录得好我不敢保证,但是乐器本身的泛音列,立体声时代的麦克风和磁带绝对是可以反映出来的。
另外有一点值得商榷:一般来说“乐器泛音”的概念我觉得应该指的是该乐器某一基音的振动,在该乐器实体上面引起的一系列频率不同的谐振,至于该乐器在演奏场所内产生的其它声音效果,似乎不归在乐器泛音之内。我刚刚查阅过多本声学方面的书籍,上面都列出了各种乐器的泛音特征频谱,因此这支持了我的看法。
另外我挑选Kogan这个布拉姆斯小协录音作为分析对象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这个录音是在阿贝路一号录音室里录制的,该录音室的自然回响时间极短,因此该录音的声音是“干”性的。这样的情形来分析独奏乐器是比较有利的。sonare兄用的是Stern 59年在CBS的录音,该录音也是声音极干的,并且独奏乐器音量偏大,用来做分析也是很有利的,这一点sonare兄好像也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