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码的极限是模拟”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7374|回复: 65
1#
“数码的极限是模拟”---立意新颖,但立论严重错误。
两种不同的信号处理方式怎可能向某种看齐呢?
就象男厕与女厕,都是处理废物的,但能说男(女)厕是女(男)厕的极限吗?
说得太深奥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明白,我以下说几点。A=模拟  D=数码

1。不论是A或D,同样可以全频率传送信号。

2。全频率传送是A自身条件决定了一定是这样,所以龙蛇混杂,信号与噪声也忠实反映出来了,在音乐而言,这不叫真实,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3。D的频率范围是根据科学测定,选取人类可听的范围,去除信号中的糟粕,取信号中的精华,集中处理可听部分的信号,这不叫失真,而是有的放矢。

4。以A的技术,想节省储存空间都无能为力,所以碟子较大。

5。以D的技术,节省储存空间,储存更多的信息,已是D的技术标志之一。经科学家论证,直径12CM的光碟和不断进步的的数码技术,是可以满足目前人类不断进步的要求的。

6。雨果的易有伍先生也通过实践,证明通过D处理的A,比A原本的音质有质的飞跃,我们数百人早年在友谊剧院共同验证了那精彩的一刻,当时选取的是A版的“红色娘子军”,与经D处理过的“红色娘子军”,经D处理过的那种效果,不是用好一点点能形容的。

7。现时LP碟的DDA制作方式,已很好的证明了D的地位,如果没有D参与制作LP, LP不会还有今天老树发新芽的机会。

8。如果有怀疑,可以用AAA的LP碟,与DDA、ADA的LP碟作比较就一切明白了。 如果AAA的LP碟与现时的DDD的CD碟比较,就更加。。。。。。不敬了。

数码是模拟的极限吗??????
应这样说:数码的先师是模拟!!!!!!
          先师已老,但千百年后,它还是值得我们尊奉的。。。。。。
分享 转发
TOP
2#

讨论的是信号处理(数码与模拟)问题。
听就一定是模拟啦,还用讨论吗?!
如果说什么是真实,看DR。PAN的贴子就知了。
TOP
3#

eric 在 2003-2-2 23:01:53 发表的内容
我想重申一次的是:我并非说数码要被模拟所取缔,而是数码的发展极限就是无限接近模拟的效果。
LP与CD的争论已经说得多了,我再来举摄影的例子。
现在最好的摄影效果还是正片,它就是模拟的。
数码相机就是数码的。
现在的数码相机为什么要讲”像数“,而正片等传统模拟相机根本没有”像数“这一说法呢?
就是因为数码相机要”抽取样“,抽得越多,像数越大,到极限的话,是不是就是和模拟一样的效果呢?


重申来重申去,都是想说数码永远达不到模拟的效果,是吗?!

用照相来比喻也是绝对不恰当,正片是光合作用,化学变化的结果
,与物理学的模拟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声音由始至终的传导完全在物
理学的范畴之内,与化学反应的照片没有在模拟方面的可比之处。

唯一可比的是“像素”(不是像数),胶片叫“微粒”。
在同一面积的画面上,微粒越细,密度越大,相片就越清晰。在数
码相机中,像素越多,密度越大,数码科技的进步,清晰度达到、
超越胶片是没问题的。

但不要忘记,音频不论是数码还是模拟,都是在物理学范畴。
而数码相片与胶片,一个是物理学的,一个是化学的。

请不要再作这样的比喻,会笑死人的!
TOP
4#

温品实 在 2003-2-3 0:40:55 发表的内容
eric 在 2003-2-2 23:01:53 发表的内容
我想重申一次的是:我并非说数码要被模拟所取缔,而是数码的发展极限就是无限接近模拟的效果。
LP与CD的争论已经说得多了,我再来举摄影的例子。
现在最好的摄影效果还是正片,它就是模拟的。
数码相机就是数码的。
现在的数码相机为什么要讲”像数“,而正片等传统模拟相机根本没有”像数“这一说法呢?
就是因为数码相机要”抽取样“,抽得越多,像数越大,到极限的话,是不是就是和模拟一样的效果呢?


重申来重申去,都是想说数码永远达不到模拟的效果,是吗?!

用照相来比喻也是绝对不恰当,正片是光合作用,化学变化的结果
,与物理学的模拟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声音由始至终的传导完全在物
理学的范畴之内,与化学反应的照片没有在模拟方面的可比之处。

唯一可比的是“像素”(不是像数),胶片叫“微粒”。
在同一面积的画面上,微粒越细,密度越大,相片就越清晰。在数
码相机中,像素越多,密度越大,数码科技的进步,清晰度达到、
超越胶片是没问题的。

但不要忘记,音频不论是数码还是模拟,都是在物理学范畴。
而数码相片与胶片,一个是物理学的,一个是化学的。

请不要再作这样的比喻,会笑死人的!



题目讨论的是信号(数码与模拟)处理问题,不是“听”的问题,请跟贴的朋友清楚。
TOP
5#

用照相来比喻也是绝对不恰当,正片是光合作用,化学变化的结果,与物理学的模拟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声音由始至终的传导完全在物理学的范畴之内,与化学反应的照片没有在模拟方面的可比之处。

唯一可比的是“像素”(不是像数),胶片叫“微粒”(不要乱以为胶片没有“像素”)。
在同一面积的画面上,微粒越细,密度越大,胶片的影象就越清晰。
在数码相机中,像素越多,密度越大,成像也越清晰,数码科技的进步,清晰度达到、超越胶片是没问题的。

但不要忘记,音频不论是数码还是模拟,都是在物理学范畴。
而数码相片与胶片,一个是物理学的,一个是化学的。

请不要再作这样的比喻,会笑死人的!

还有,如果用胶片作比喻,也能证明数码科技厉害。
数码科技能将“好莱坞”在模拟年代黑白的经典电影还原为彩色。
香港“邵氏”的粤语残片被奥洲的一家公司收购之后,通过数码处理后,声音、色彩、清晰度都非旧时可比(无线电视公开作了AB比较)。现在的LP比以前好听了,也少不了数码技术在后面的支持。如果这种支持叫“失真”,那么数码科技就叫“失败”了。

所以,何来数码只是99.9999...9%接近模拟这一谬论呢???
TOP
6#

eric 在 2003-2-1 23:39:54 发表的内容
HD711 在 2003-2-1 20:01:09 发表的内容
“数码的极限是模拟”是真理!!
看了楼上那么多的回帖, 觉得你们都没有真正悟出斑竹所说的含义___此"模拟"非彼"模拟"也.


对对对。
我并非说数码要被模拟所取缔,而是数码的发展极限就是无限接近模拟的效果,或者说最完美的数码效果就是模拟效果。
但由于数码是抽取样,所以数码是不能100%实现模拟效果的,只能99.999999999999..........%地接近。


错错错
如果硬要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相提并论(谁象谁的)。那差的那0.0000000................1%,就是模拟的糟粕,数码是不会要的。

但不要这样牵强附会,自圆其说了,这可不是小孩子玩泥沙!!!!!!
TOP
7#

hxhgh 在 2003-2-1 20:27:05 发表的内容
“数码的极限是模拟”是E版主提出来的主题,有无道理,大家可以讨论,在这里我都同意这一观点,因为CD通过D/A转换,进入扩音机是模拟信号(起码从大体上可以这样理解),并输入音箱发声。
不过,在这里我察觉到一个不正之风,E版主的言论,“温品”先生总是不服,有报复之嫌,此乃文风不正矣,
必纠也。以正“视听”!


在这里我察觉到一个不正之风,E版主的言论,“HXHGH”先生总是佩服,有刷鞋之嫌,此乃文风不正矣,
必纠也。以正“视听”!
TOP
8#

温品实 在 2003-1-30 20:23:05 发表的内容
winkll 在 2003-1-30 18:29:32 发表的内容
“数码的极限是模拟”这个观点一定有问题,目前来说数码或者不及模拟(手机除外),但科技不断发展进步,数码肯定会全面超越和取代模拟,你我有生之年都会看到。

为什么手机除外呢。
超越已是现实,完全取代就不太可能,毕竟我不能听到数码信号,听到的还是模拟信号,所以D/A转换器就必须存在了。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自打嘴巴。
我们在讨论的是信号处理(数码与模拟)问题,而不是“听”的问题,请不要搞乱了!
TOP
9#

paddywide 在 2003-1-30 14:31:17 发表的内容
有系你个搞屎棍,臭西,你就去女厕

尊敬的版主,上面这样的说话符合规定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