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達明一派 [复制链接]

查看: 20081|回复: 58
1#
[upload=jpg]Upload/20057911345151254.jpg[/upload]



达明一派成员:
刘以达(Tats Lau)1963年2月27日出生
黄耀明(Anthony Wong)1963年6月16日出生


一:乐队之前

以达在中学时,留长发,听摇滚,不喜读书,喜读香港现已停刊一本摇滚刊物《摇摆双周刊》,第一次买唱片是Yes乐队的《Tomato》(与黄耀明相同),而后开始练琴,喜欢Santana、Queen、King Crimson,1980年,乐评人黄嘉豪有意撮合一支乐队,便在音乐杂志上登广告招聘乐手,在Band房试音后,刘以达、Patrick、Eric三人便组合成一只乐队DLLM(Don't Like Loud Music),1981年,黄耀明在电视台担任助理导演,1982年,Patrick、Eric两人出国念书,DLLM解散,刘以达回到北角开Band房,开始对电子音乐发生兴趣,1983年,刘以达与Simon Ho(后为午夜飞行主唱)、Jan组成OEO(Oriental Electronic Orchesta)乐队,尝试带有东方色彩的电子音乐,同年黄耀明转至广告公司任职。1984年,黄耀明去商业二台当DJ,1985年,刘以达在OEO解散后,在一张名为“香港”的杂锦集里发表二首作品。

二:乐队之初

1985年,刘以达在“摇摆双周刊”刊登征求主音歌手广告,黄耀明应邀并唱一首Culture Club作品,两人一拍既合,在用四轨机录制乐队小样时,认识了资深广播人俞为,他为乐队起名为“达明一派”,并介绍他们进入宝丽金唱片公司。1986年三月推出第一张EP《达明一派》测试市场反应,黄耀明担任电影《恋爱季节》男主角,九月推出第一张大碟《达明一派II》,唱片并收录电影《恋爱季节》主题曲《Kiss me Goodbye》,和两首由方心美主唱的插曲《梦竟成真》和《我是能源》。1987年黄耀明得“最有前途新人奖”,四月推出大碟《石头记》,曾连续三星期成为本地中文唱片销量冠军。此碟乃公认是达明最经典的作品:开始的《离》和结尾的《弃》把全碟贯穿为一张概念唱片。七月推出混音EP《达明一派remix》,收录有电视剧《镭射青春》的主题曲《长征》,唱片公司推出第一张达明的镭射唱片,名为《86/87纪念集》,九月达明叁与演出进念舞台剧《拾月》,并负责音乐。十二月推出大碟《我等着你回来》。

如果把夏韶声和泰迪罗宾视为香港创作者歌手的开路人,那真正把这条音乐之路拓宽并带动了后继者无疑会是八十年代的“达明一派”,这支成立于1985年的两人乐队,分别有着不同的音乐背景:刘以达是当时香港地下乐队的一个骨干,而黄耀明则是一位DJ,这种差异在乐队的前三张专辑里体现的尤为突出,前者几乎包办了整张专辑的作曲、编曲、制作、弹奏,而后者只奉献出他的凄美的嗓音,但这并无损二人的完美结合,从他们的第一张大碟《达明一派II》到第三张大碟《我等着你回来》,可以视为达明一派的早期作品,在他们的这几张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他们(主要是刘以达)受当时的英伦音乐风潮影响很重(殖民文化?),作品里电子味很重,但也有一些散发着浓郁民谣味的歌曲,除了他们的成名作《石头记》外尚有《上路》、《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等不错的雅致小品,但主要还是一些电子风格的快歌:《继续追寻》、《迷惘夜车》、《溜冰滚族》、《马路天使》……,其早期的最出色代表作应为《今夜星光灿烂》(恐怕这璀璨都市光辉到此!),当时这一反映社会题材和末世情节的歌曲可谓在香港乐坛独数一指,同时这类歌曲在后期的达明作品里也屡见不鲜(这或许也是达明一派最耀眼的特色)。

三:乐队全盛时期

1988年三月推出混音大碟《夜未央》,唯反应与上张《达明一派remix》有距离。六月推出大碟《你还爱我吗?》,主题曲《你还爱我吗?》笑谈香港与香港人的感情。十二月推出第一张精选专辑《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达明一派》,收录唱出移民潮下的心声的《今天应该很高兴》,和unplugged版本的《马路天使》。1989年五月推出大碟《意难平》,作风较之前的唱片内敛和自省,多谈爱情和肉欲。其中有在中文歌中首次谈及爱滋病的《爱在瘟疫蔓延时》,发表《石头记》和《马路天使》的国语版本,收录在宝丽金的国语杂锦唱片中。1990年一月推出专辑《神经》达明一派为中国大陆女歌手王虹(以一曲《血染的风采》红遍华人社会)监制大碟《风采依然》,亦是唯一一张以达明一派的名义为监制的唱片。

从1988年的第四张大碟《你还爱我吗》到1990年的第六张大碟《神经》,可谓是达明一派的顶峰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音乐理念完整,表达意境成熟而有趋于理性,即使是情歌也迥然有别于无病呻吟的主流商业情歌,他们的情歌几乎都是一种世纪末所牵引的灰色、绝望、暗淡的情绪流露,如《你还爱我吗?》、《情留夜中环》、《爱弥留》、《末世情》……,这三张专辑可谓精彩至极,从《你还爱我吗?》里的《同党》、《禁色》、《没有张扬的命案》、《血色蔷薇》到《意难平》里的《天花乱坠》、《VISA LA DIVA》、《四季交易会》、《爱在瘟疫蔓延时》直至《神经》里的《今天我愿你平安,阿门》、《皇后大盗》、《天问》、《排名不分先后左右忠奸》、《十个救火的少年》、《GOD SAVE THE QUEEN》结束,可谓将整个达明一派的音乐风格逐步推向高潮,犹如一部希区库克的电影,越到后越引人入胜,音乐题材大大拓宽:同性恋、爱滋病、97引发的移民狂潮、政治问题、乐坛里的偶像化和传媒的狗仔队……音乐风格也不再单一,我们听到了英式民谣、拉丁舞曲、纯正的Acoustic、管弦乐以及加入了地方音乐(粤剧、民歌)……而且更让人惊喜的是黄耀明参与作曲所表现出的自我的音乐风格和品位,他不再是一位歌手,而成为了一位音乐人。同时他参与作曲、作词也丰富了达明一派的音乐风格。这一时期的达明一派所留下的音乐作品影响了许多后继者,正如一支香港地下乐队所言:“我们正是受到他们的启发,才开始决定做音乐的”,这才是香港乐坛所罕见的,我们就是这样在他们的音乐里感动并长大的。

四:乐队散伙

1990年中筹备第一次大型演唱会,但因二人在演唱会的概念中出现分歧,最後以黄耀明的想法(加插舞台剧的概念)完成十一月的《我爱你演唱会》(在红堪体育馆,2场),之後二人便分道扬镳。十一月推出新曲加精选专辑《不一样的记忆》:本来达明预算这张会是另一张全新唱片,但因赶不及演唱会和二人之间有分歧的关系,而无法完成,仅制作了两首新歌《是我有错吗?》和《我爱你》。

五:乐队重组

1995年,经资深广播人陈小宝的推动,黄耀明和刘以达同意以达明十周年纪念的概念重组达明。1996年六月正东推出Tribute唱片《天花乱聚(我们都唱达明一派)》,由众多歌手和组合(如草蜢,关淑仪,陈慧琳,普普乐团,软硬,黄秋生,Black Box等等)重新演译达明旧作,并为此开过音乐会,达明二人亦有出席。十月宝丽金推出5CD套装《为人民服务》,收集大部份达明作品和CD化了部份旧作。十月达明发表全新专集《万岁万岁万万岁》,第一首推出宣传的作品是《每日一禁果》。十月在湾仔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四场(后加至六场)演唱会“万岁万岁万万岁演唱会”,气氛热烈。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579127033314.jpg[/upload]


时间:1987年  发行:宝丽金

Beyond乐队和小岛乐队代表香港区乐队身份参加在台北举办的首届“亚太流行音乐节”,反映热烈,于是宝丽金在台湾的姊妹公司齐飞,推出了这盒香港乐队的杂锦盒带,A面收了两首达明一派及四首小岛的歌曲,而B面则收录了BEYOND的四首歌曲。同年,香港电台六十周年台庆推出纪念杂锦大碟,达明一派与BEYOND,蓝战士,基本,RAIDS,太极,COCOS共七支乐队合唱《劲band特别即兴串烧》,这是香港摇滚乐坛唯一一首串烧合唱歌。BEYOND也为达明一派88年大碟《你还爱我吗》担任两首歌的和音。

长征(达明一派)


马路天使之等待黎明版(达明一派)
崩裂之日月无光版(达明一派)
石头记之演奏版(达明一派)
昔日舞曲(新混音版本)(BEYOND)
孤单一吻(NOON-D MIX)(BEYOND)
孤单一吻(SINGLE MIX)(BEYOND)
过去与今天(黑仔强混音)(BEYOND)
画匠(小岛)
冻结的印(小岛)
又是黄昏(小岛)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791274383895.jpg[/upload]


时间:1987年4月  发行:宝丽金

达明一派1987年同名概念专辑《石头记》。达明一派是高度商业化的香港歌坛的异数,也是香港最出色的歌坛组合,他们的音乐包含New-Wave,Post Punk,British Rock多种音乐风格,夹杂对迷幻电子音乐的有趣尝试,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和摩登的现代气质在作品中完美体现,这种品味独特又毫不生涩的创作也只有在香港乐坛出现才显得顺理成章。石头记的歌词可以看做是对巨著红楼梦内容的一个浓缩,精美华丽的文字是达明作品气质-声音-文字风格统一的关键,这首歌也成为香港乐坛历史上第一首乐队冠军单曲。

离(1:46)


曲:刘以达 编:刘以达

Instrumental


马路天使(4:50)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黄耀明

叱吒于漆黑街中 身躯傲然随处碰
在眼中 在半空 是赤色的霓虹
尖声高呼于风中 孤单骤然全失踪
让困扰 让理想 尽扫一空

沿路眼中的追综 与讥讽 已失作用
让每刻青春 与街灯 每晚重逢

长夜里天使在欢笑 在呼叫
让分秒 让一切 忘掉了
闹著在路中乱跳
长路里充满是圈套 是苦恼
或许会 是警告 谁料到
望著夜雾 任意抛开 每个劝告
黎明渐到 谁愿意 谁愿意 谁愿意看到

深宵海边的低温 安抚著孩童的心
没困扰 没理想 是丧失的灵魂
警车哀哭的声音 催迫著游离的心
乱去闯 乱去等 没有变更


美好“新世界”(4:18)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此刻东急的海边呼呼风声已渐大
又再乱跳踏进是这美好的新世界
望向尽处又发现每样装饰也熟面
路每段也踏遍乱碰地库内在流连
停在每间商店 没有最终焦点
再走遍 亦觉新鲜

深啡走廊的终点他的知己已露面
又干著买卖配合计划店内在盘旋
愉快地看著四面 庆幸今天再会面
没有玩厌 没有大变 愿每日像从前
望掉每点讨厌 令每天都经典
要挑战 冷漠人面

抹去从前 放弃目前
世界会变 更美善
抹去从前 放弃目前
放弃理想锻炼
没美梦与信念


无风的秋季(4:23)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阳光 渗著微尘
轻轻暖透 我的心
床边 纵是无人
收到你的信 是最吸引
像你的声音 自远而近
我是份外入神
逝去的光阴 又再重温
故事段段动人

难忘是当天你 在无风的秋季
别去的一切 留低的一切
但这一封信 无声的飘到
像往昔一切 回忆的一切
这感觉 是最珍贵

黄昏 看著途人
彷彿声到 你关心
如今纵没同行
收到你这信 是最吸引
像你的声音 自远而近
我是份外入神
逝去的光阴 又再重温
故事段段动人


石头记(4:50)
曲:刘以达 词:迈克、陈少琪、进念二十面体

看遍了冷冷清风吹飘雪 渐厚
鞋踏破 路湿透
再看遍远远青山吹飞絮 弱柳
曾独醉 病消瘦
听遍那渺渺世间轻飘送 乐韵
人独舞 乱衣鬓

一心把思绪抛郤似虚如真
深院内旧梦复浮沉
一心把生关死劫与酒同饮
怎知那笑晏藏泪印

丝丝点点计算 偏偏相差太远
兜兜转转 化在段段尘缘
纷纷扰扰作嫁 春宵恋恋变卦
真真假假 悉悲欢恩怨原是诈
(花色香皆看化)


伤逝(4:59)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浓情掠过瞬间即逝 埋没我心底
无从预计你的心内 容纳爱的空位
身边虚假留下的安慰 是你那骗人造诣
从谈话里你的虚伪 蚕蚀我身体
谁能预计爱的绚丽 全被猛火烧毁
种种苦楚缠在心交替
像对我说 热爱枯萎

彼此的心停滞 终于不可维系
重徘徊寂莫路 令爱荒废
呼呼风声凌厉 催促光阴流逝
从来未发现 梦已封闭
无限痛苦 但美丽


崩裂(5:15)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惯常地这隧道残破暗淡
藏著了他的孤单
每逢夜晚面上蒙上冷淡
执著剌刀 躲在转弯
似难习惯地面 无数变幻
人面压迫的空间
已难面对日夜城市灿烂
孤独晚间 地面地下定界限

无数夜 谁过路 他都看到
留意著 谁侵扰 他国度
人冷酷 栏去路 伸出剌刀
狂叫著 求再度
能用他的刀 泄愤怒
以血路 作记号

后窗(3:57)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如平常 如平常呆著去想
在心里感觉高涨
后窗的中央 街灯之上
你满带欢畅

悠悠长 悠悠长无尽设想
愿使你知道真相
在漆黑中 在偷看你
又使我失去方向

凝望著你 长夜动向
凭著冷窗 增加印象
难望共你 长夜遇上
唯独对这窗

窗边的我 不知方向
每个晚上 也是这样
窗边的我 不知方向
每个晚上 你是我的想像


一个人在途上(5:04)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黄耀明

心是晚空的情人 星际是我知心良朋
每晚上和我接近 占据我一生
 
飞越过苍海无垠 衣襟尽染风霜泥尘
一颗心 寻遍世上 郤也找不到纯真

生在世间中浮沉 飘忽聚散忽忽无痕
偶尔问 谁最幸运 碰上永不分

在远方天边的星星多么远
郤闪闪漆黑中彷彿多接近
在这刻身边的声音多么近
郤找不到旁人留心
落泊的这段人生 交织满孤单脚印


弃(0:46)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萦绕心里乐与悲
在最终是无复记
垂死心已没法起
让我天上觅转机
我愿遗弃 一切罪与非
寂莫中说别离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7912135596526.jpg[/upload]


时间:1990年1月  发行:宝丽金

监制:达明一派


联合监制/录音:陈永明
发型:King Hui of Colpo Salon
摄影:黄伟国
美术设计:张叔平
封套制作:Ahmmcom Ltd.

今天我愿你平安,阿们(0:50)
曲:刘以达 黄耀明

Instrumental,reprising“今天应该很高兴”


你情我愿(4:58)
曲:刘以达 God Save the Queen 词:周耀辉

这个世界变化太大只愿望
齐齐同行迎著未来共闯
这个世界变化太大只愿望
快快同行投入美丽国邦

婚纱里 泪珠坠
内心欢喜暗中道贺
牧师说 共福祸
两心齐和爱歌

# 愿意跟你朝夕 愿意跟你经历 两心齐和爱歌
愿意跟你积极 愿意跟你孤寂 会否给我国籍?
两心齐和国歌?

重唱 @

既相爱 便相助 大家一起庆祝道贺
我亲爱 你帮助 两心齐和爱歌

重唱 #

愿意跟你朝夕 愿意跟你经历 两心齐和爱歌
愿意跟你积极 愿意跟你孤寂 会否给我国籍?
放心齐和国歌!

重唱 @


诸神的黄昏(4:23)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从乱世指引岐途 从罪恶分派酬劳
从黑暗中慑住了祷告者失意者作门徒
迷乱里挥舞长袍

从病态演变成形 浓焰已安葬黎明
从厮杀的角落里惊叫一抹鲜血屠城
祈望众生更虔诚

# 焚烧 破落世界里说再见
地狱下烈火中再看染血的天国长桥
焚烧 纵欲世界里说再见
地狱下烈火中占满了痛苦嘶叫

日月迷离 荒土千里
大地长河也退避
万物流离沧海千里
地上人群更痛悲

日月长眠天昏一片
末日来临更美善
万物无言哀歌一片
造物神灵散似烟

狂暴雨洒向人群 蚕蚀与扼杀灵魂
垂死了的国度里天际间掩盖萧杀浮云
红日已不再来临
繁星满天殒落了惊怕的天使污染泥尘
长夜也不再来临

重唱 #


皇后大盗(5:18)
曲:刘以达、黄耀明 词:周耀辉

路中他紧紧挽她手臂
尽把过去以后都不理
继续去路 已断去路
浪荡里我跟你

路边响起声声的嘶杀
在追逼一双珠宝窃贼
继续去路 已断去路
浪荡里我跟你 我跟你
我跟你一个

# 共你凄风苦雨
共你披星戴月
共你苍苍千里度一生
共你荒土飞纵
共你风中放逐
沙滚滚愿(但)彼此珍重过

路中他轻轻亲她的脸
又给她戴上珍珠冠冕
继续去路 已断去路
浪荡里的跟你

路中把今生虚空驱散
愿把她送上风光今晚
瑰丽一刻 孑然一身
浪荡也要给你
我给你 我给你 我的一切

重唱 #


天问(5:20)
曲:刘以达 词:周耀辉
古筝:郑文 和唱:刘以达

# 抑郁于天空的火焰下
大地静默无说话
风吹起紫色的烟和霞
百姓瑟缩于惶恐下

谁挽起弓箭 射天空的火舌
谁偷仙丹飞天 月宫安守青天

纵怨天 天不容问
叹众生 生不容问

疯颠的漆黑的火焰下
沙哑的叫喊是乌鸦
汹涌起一天丹绯雪花
千秋的咒诅何时作罢

@ 谁斗胆挽起弓与箭
射天空嚣张的火舌
谁不惜偷仙丹飞天
月宫孤单安守青天

纵怨天 天不容问
叹众生 生不容问

重唱 #,@

众生 天不容问
众生 生不容问
众生 天不能问
众生 终不能问


排名不分先后左右忠奸(无大无细超)(2:35)
曲:佚名 词:周耀煇 编作:林奕华

邓小平
邓小平 梅艳芳 Alan与成龙
David Wilson 跟那李柱铭
发仔 吾尔开希(Wuer Kaixi)
裕玲 曼玉 惠珠 Rita Fan
就同利智 许家屯(Xu Jiatun)
哗! 醉倪匡 众多Miss Hong Kong
杨森 Joyce Ma 杨尚昆(Yang Shangkun)
张叔平 王杰 萧芳芳
以及Lesile Cheung
沈殿霞 德华 仲有陈自强
鲁平 林燕妮 王晶
Beyond 张鉴泉 张敏仪
呢! 听清楚呢对达明是那派
亚蛋跟施养德 李鹏(Li Peng)
Stanley Ho,T.S. Lo,Francis Mo,David Ford
Lydia Dunn伴志伟 周梁淑仪
Sir Run Run Shaw,Madam Sally Aw
亦舒 俞琤 和耀荣
硬软天师还有(hai you) Allen Li
黄沾 李嘉诚
Maggie Thatcher 刘嘉玲与 Peter Tsao
Cherrie Chung B哥B嫂
嫁 口左口既佳丽 哗!仲活跃巴闭呀
励之姓方 泽叔姓江 亚姐姓汪 佢地各位发光
呢! 众星闪烁永垂照香江!


十个救火的少年(4:10)
曲:黄耀明 词:潘源良
和唱:秀萍 翠玲 启华 德恕 以达

在某午夜火警钟声响遍
城里志愿灌救部队发现
站立在桥边

十个决定去救火的少年
其中一位想起他少锻炼
实在是危险 报了名便算

另有别个勇敢的成员
为了要共爱侣一起更甜
静悄静悄 便决定转身窜

又有为了母亲的劝勉
在这社会最怕走得太前
罢了罢了 便归家往后转

十个决定去救火的少年
来到这段落 祗得七勇士
集合在桥边

为了决定去救火的主见
其中三位竟终于反了脸
谩骂著离开 这生不愿见

尚有共四个稳健成员
又有个愿说郤不肯向前
在理论里 没有灭火跟烟

被撇下这三位成员
没法去令这猛火不再燃
瞬息之间 葬身于这巨变

在这夜这猛火像燎原
大众议论到这三位少年
就似在怨 用处没有一点

在这夜这猛火像燎原
大众议论到这三位少年
乱说乱说 愈说祗有愈远

十减一得九 九减一得八
八减一得七 七减一得六……


讲嘢(4:56)
曲:刘以达 词:周耀辉

我说话 你说话 各有偏差
你说话 我说话 各有废话
我说话 你咒骂 斗气冤家
你也说话 我也咒骂 快要分家

我说话 相当不差 似个专家
你说话 永无花假 似政治家
当初分开终得见你 你要再续未了缘
当初将今生依靠你 你要扮成是我至尊
当初一心想归向你 你说结合是志愿
当初始终肯想信你 你说未来没有苦酸

求日后互相见谅 求万事尽量要礼让
谁料现在竟然变样

基础基础实在实在怎么样?
本应本应双方双方怎么样?
发觉发觉现在现在怎么样?

应该要 摊开一点 说说想点
应该要 坦率一点 你说想点
终于要 摊开一点 我俩想点呢?
终于要 坦率一点 以后要点

当初不得不相见你 你要再续未了缘
当初不得不依靠你 你要扮成是我至尊
当初不得不归向你 你说结合是志愿
当初不得不想信你 你说未来没有苦酸

求日后互相信任 求万事尽量免过问
谁料现在欺人太甚

基础基础实在实在不清楚
本应本应双方双方不相称
发觉发觉现在现在不快乐

我说话 你说话 各有偏差
你说话 我说话 各有废话
我说话 你咒骂 斗气冤家
你也说话 我也咒骂 快要分家
应该要 摊开一点 说说想点
应该要 坦率一点 你说想点
终于要 摊开一点 我俩想点呢?
终于要 坦率一点 以后要点

基础基础实在实在不清楚
本应本应双方双方不相称
发觉发觉现在日后怎发落?


爱弥留(4:25)
曲:黄耀明 词:周耀辉

请收起你的温柔 浮在水仙中的杀手
请收起你的风流 垂在钟摆间的借口
明白我始终必须远走
但请不要为我忧愁 蝴蝶总比沙丘永久
但请相信我的荒谬 纵使真的不想远走
明白我始终必须远走

# 像我这永没法解释的苍白 像永远盖著扑克
像永远在转圈圈的笔划 一生不过揣测
像我这永没法青春的生命 像永远转换布景
像永远在转换圈圈的花瓶 一生不过一声
没一刻可以安静

请不要问我今后 藏在死水中的缺口
请相信我的恳求 忘掉总比思忆永久
明白我始终必须远走

重唱 #


开口梦(3:50)
曲:刘以达 词:何秀萍

你记错罢 偏偏不相信
全忘记 墙头字句
你说错罢 刚刚多一句
无头绪 唐突断句
现在遗弃 以后怀念

# 你看错罢 只忽忽一遍
如场戏 忘掉就算
你唱错罢 声音听不见
若有歌 潮流逐去
落入尘里 每日程序

$ 我歌我哭我笑我再默然沉睡
我醒我知我惊见星转月移
我思我想我会心意变灰
我写我讲我要唱出我梦

重唱 #,$


God save the Queen(0:52)
曲:刘以达、黄耀明 词:周耀辉

共你凄风苦雨
共你披星戴月
共你苍苍千里度一生
共你荒土飞纵
共你风中放逐
沙滚滚但彼此珍重过
TOP
5#

姓名:黄耀明

生日:1962.6.16

1981参加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任《妇女新姿》和《香港早晨》的助理编导。

1983在广告公司任职制作助理。

1984在商业二台任DJ,主持《突破时刻》、《早晨星期一》及《明曲晚唱》。在一张商台为宣明会筹款的唱片内的一曲《为你点唱》,明哥首度开腔。

1985刘以达在《摇摆双周刊》刊登广告寻找歌手,黄耀明前来试音,一拍即合。俞□为他们取名「达明一派」,并介绍他们入宝丽金。

1986Mar推出debutEP《达明一派》。与李丽珍合演电影《恋爱季节》。凭《恋爱季节》获提名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住新演员」。

1987Feb主演「进念二十面体」舞台剧《石头记》。与锺楚红合演电影《金燕子》。

1989演出电影《急冻奇侠》。

199026-28Oct演出《达明一派我爱你演唱会》。达明一派正式解散。

1991/Jan应罗大佑邀请加盟「音乐工厂」,推出首张大碟《信望爱》。
Mar出席音乐工厂「搅搅新意思」音乐会,演唱了《赤子》。演出电影《浮世恋曲》。

1992/Mar于多间大专院校免费循回演唱,宣传首张大碟《信望爱》。

1993推出第二张大碟《借借你的爱》。演出电影《圣女的欲望》。于软硬天师的《广播道软硬杀人事件》大碟合唱《爱式》。
13/June与蔡德才出席「唔过电音乐会」。
Oct与Minimal出席「黄耀明借的耳」音乐会。出席香港大学「康宁堂」举办之「城市文化人讲座」。

1994主唱电影《晚九朝五》插曲《忽尔今夏》。演出电影《夜半一点钟》。主唱电影《饮食男女》插曲《爱比死更冷》。推出首张国语大碟《明明不是天使》。演出电影《张保仔》。于滚石推出的《儿童乐园》唱了多首儿歌。于《祝你愉快……致家驹》专集内翻唱了Beyond的《喜欢你》。
May在台北,出席「音乐初夜」音乐会,唱了《我是一片云》。
Sep在台湾,出席「中秋热血青年之夜」音乐会。

1995转投「正东」唱片公司并推出单曲《春光乍泄》。
July与Minimal出席商台「河水犯井水」音乐会。推出第3张个人大碟《愈夜愈美丽》。

1996/30/Jan出席「非池中」唱片在Hard Rock Cafe举行的摇滚音乐会,宣布10周年纪念性重组。
15/May商台为达明一派组成十周年举行「群星音乐会」。
7/June出席叱咤903在大专会堂举行之《达明又一派音乐会》。
June推出新曲+Remix《5饼2鱼》。
June「正东」出版一张群星向达明致敬的唱片《天花乱聚》。
July与舒淇演出杜可风拍摄的Against All Risks电视广告。
Aug达明随宝丽金一众歌手到新加坡义演为「肾脏基金会」筹款。
8/Sep出席港台「Band无禁忌音乐会」。
9/Sep出席在Hard Rock Cafe《万岁万岁万万岁》演唱会详情之招待会。
Oct推出达明一派十周年纪念大碟《万岁万岁万万岁》。
11-16/Oct在新伊馆一连六日举行《万岁万岁万万岁》演唱会。
24/Oct出席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广场举行之「神采飞扬」音乐会。
30/Oct出席商台「创作人音乐会’96-声音再生万岁」。《忘不了的你》成为「进念」舞台剧《断章记》的主题曲。

1997/Jan《每日一禁果》获得:
港台第19届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原创歌曲奖」。
新城劲爆颁奖典礼「劲爆另类歌曲奖」。
叱咤乐坛流行音乐颁奖典礼-「叱咤乐坛组合银奖」及「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

1998/Jan出席商台「叱咤十年文化晚会」,献唱了《强》及《今天应该很高兴》。
Feb为电影「愈快乐愈堕落」演唱主题曲,翻唱了王菲的《暗涌》,好评如潮。
8/Mar于商台节目中与fans玩IRC(content of IRC recorded by Super WT)。
13/Mar于会展新翼与林海峰合作演出「拉阔音乐会」。
April「拉阔音乐会」CD推出。
May-June于新城电台「精选104」每逢星期三晚主持音乐节目「好友音乐感」。
June无卡拉OK字幕式「拉阔音乐会」VCD推出。
June主唱舞台剧〈越快乐越堕落〉主题曲《越快乐越堕落》(《暗涌》国语版)。
25/July与刘以达出席新城电台《好友音乐会之告别启德》,身上的一袭LV套装成为一时佳话。
Aug达明一派被《DISCJOCKEY》选为「香港五位最具影响力音乐人」。
Sep与雷颂德及苏永康合唱《红白蓝》,收录于苏永康专集《不想独自快乐》。
22/Sep与许志安及邓建明亮相无线电视「深夜宣言」,节目完结前播出《暗涌》MTV。
7/Oct在会展举行之「九八亚太区美容展之仲夏日发型汇演」,担任模特儿。
8/Oct出席Dry&Friends「拉阔音乐会」任表演嘉宾,献唱《情深说话未曾讲》。
16/Oct与莫文蔚演出于前港督府举行之「爱滋病基金」筹款音乐会。
12/Dec出席陈晓东及陈慧琳于新加坡举行之「两个人i贴心演唱会」。

1999/Jan与梁基爵联合监制林海峰《好时代》大碟内单曲《安眠》。

歌曲
1 来 (The 2nd Coming)
2 蔷薇泡沫
3 味道
4 忘不了的你
5 血染的风采
6 错荡(Beach Boys)
7 唱机
8 风月宝鉴
9 春光乍泄
10 风雨同路
11 容易受伤的女人
12 人山人海
13 甜美生活
14 下世纪再嬉戏


最后编辑clk
TOP
6#

香港乐坛八十年代中期掀起的夹Band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初。在这个浪潮中,除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后来影响着香港主流、地下音乐的音乐人之外,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随之出现了一批新生的词人。回看那个时代的乐队,通常存在着两个通病,就是演唱和填词都是弱项。可以看到,那时候处于一线的三支乐队:达明一派、Beyond、太极,在演唱上,前两支的主唱黄耀明、黄家驹都是好手,而太极的雷氏兄弟及邓建明就显然弱些了;在填词方面,达明由于有"进念"人士的加盟,委实是最强的,而Beyond的刘卓辉,太极的林振强、因葵也不弱。综合了这些方面,这三支乐队才得以保持领先的地位,然而,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在乐队潮过去后,达明虽解散仍保持至尊地位,Beyond走得最远,商业、艺术上都取得成功,而太极却衰微下去。


  之所以说到乐队潮,是因为陈少琪对于那个刚刚出道的达明一派的意义,是深远而不可替代的。早期的达明一派与他们身边那些乐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那时候的香港乐队,一部分走的是欧美流行的Pop-Rock路线,如Beyond、BlueJeans等,而达明一派与Raidas、风之Group等却走上深受英国新浪漫影响的电子舞曲路线。早期的达明一派与Raidas一样,都有一位幕后词人,算得上是半个乐队成员。Raidas的幕后词人是后来声名卓著的林夕,而达明一派的就是陈少琪。从最初出道时推出的首张EP《达明一派I》到1987年的专辑《等着你回来》,陈少琪所占的份量之重,几乎是包揽了这时期的填词工作。然而,无论是达明也好,陈少琪也好,由于都是初上征途,双方还在不断磨合。在这一时期,达明在音乐上不断探索,风格也尚不明显,而陈少琪所填的词也有些参差不齐。



  1986年3月达明一派推出首张EP《达明一派I》测试市场反映。EP中共有四首《模特儿》、《惑星》、《爱的作弄》、《继续追寻》,全系陈少琪所填。《爱的作弄》是刘以达为达明一派写的第一首歌,可以见到其中的稚嫩,而陈少琪所填的词虽不见出色,然而却有异于当时情歌歌词的写法,着重讲爱的流逝以及情之作弄,突显爱情的阴暗面,后来达明的情歌,也几乎都是走的这样的路子。《继续追寻》和《惑星》是这张EP中得以流传下来的歌,《继续追寻》的励志歌词以及《惑星》的温馨中透着飘逸,都是达明很难得的一个侧面。尤其是隽永的《惑星》,开场的那段小号,简直让人心旷神怡,如同晨雾尚未散尽中冰凉湿露的清新空气,而后飘出的黄耀明明亮的声音就像红日初升,凝望身边爱人的脸庞,看爱的惑星,美妙不可方物,这是最初的达明唯一可以传世的作品。



  同年九月,达明推出《达明一派II》,收录了电影《恋爱季节》的两首歌《Kiss Me Goodbye》和《迷恋》,后来,《迷恋》还推出过Remix版本。《迷恋》是早期陈少琪写得较好的一首歌,如"看着夜幕在慢慢转",这样很形象的描写,还有像"那刻的醉甜,难再体验"这样的黯然,都写得较到位了。这张专辑中的《迷惘列车》、《围墙》、《一夜情》,是达明前期风格的重要体现,这些歌曲都深受New Romantic和Syn-Pop曲风的影响,可见到其中对英伦电子风格的模仿痕迹。而陈少琪早期的这些填词,都深具后现代色彩:如《迷惘夜车》借由奔驰的夜车来宣洩日间的压抑及必然承受的无奈;《一夜情》中写出一夜情的多姿多彩,却也直指过后那种无爱的空虛。然而,这时期陈少琪的填词如达明的音乐一样,都还在辛苦摸索,文不达意,过渡生硬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些作品中,《溜走的激情》算是较为出众,这首歌很像次年推出的《伤逝》一曲的上集。达明一反电子风格的快歌路线,仔细经营这份伤感,前奏处的吉他很精彩,与后来的《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的前奏吉他如出一辙,清亮的音色却伤感。陈少琪的词描写了两人世界中的隔膜,而隔阂就是激情溜走的元凶,黄耀明唱着"我所走,彷似是在退后",这样的哀是无法说出的苦。



  1987年4月,达明一派推出了在他们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大碟《石头记》。《石头记》本是"进念"的一出舞台剧,达明负责了其音乐,并演唱了其主题曲《石头记》,也是从这里开始,"进年二十面体"开始介入到达明的创作中来。《石头记》专辑的推出,是一条分界线,达明从这才开始做出些有深度的东西来。《石头记》及随后的《等着你回来》专辑中,不仅达明的音乐真正开始迈向成熟,陈少琪也形成了后来对词坛影响深刻的填词风格。



  从这个时期开始,陈少琪喜欢将自己置身于活生生的世界,随着这都市的脈动,去输出属于这个社会的真血所凝聚而成的文字。这也使得他的词作具有相当貼近都市的空间感、真实感。他善于描写80年代"无根一代"各种愤怒或无奈的心情,非常香港本土化的特色,几乎可说是一系列年轻人的小型文化史。如《马路天使》将地点转到马路上,与青春一起驰骋于黑街中,恣意狂野,突出了压抑下的宣泄;《美丽新世界》以80年代年轻人最爱逛的新世界广场,来语带双关的暗喻心中的新世界;《崩裂》更露骨的写出躲在隧道拿刀伤人的"精神分裂"行为。巧妙取自希区柯克同名电影的《后窗》借写偷窥的病态,反应社会人心的反常,也有人说此歌反应的是同志题材,其实这首意旨不明的歌是出色的,紧密的编曲,以及迷惘的歌词"凝望着你,长夜动向,凭着冷窗,增加印象",难掩的病态,不断重复似哀叫,竟是惊艳的。



  和此类风格截然相反的是《无风的秋季》、《一个人在途上》、《伤逝》和《弃》。其中,《伤逝》和《弃》都尤为精彩(《一个人在途上》,私以为后来黄耀明翻唱的国语版更好)。后现代的爱情,正是伤心的大本营,《伤逝》以深沉的笔触,以美得叫人心痛的新角度来写出爱,而连绵不断的吉他以及背景中的大提琴,都营造出情之流逝的心伤。最末一句:"无限痛苦,却美丽!"黄耀明的高音一下抵上去,当真是伤逝得亦有气势。《石头记》专辑以纯音乐的《离》开场,以仅46秒的《弃》收尾,把全碟贯穿为一张概念唱片。《弃》非常不俗,自始至终只有悲到尽的大提琴来铺呈,而短短43字的歌词,却营造了浓郁得化不开的悲情。"垂死心已没法起,让我天上觅转机",这竟是首带有自毁倾向的歌曲,当可算得上是陈少琪的力作之一。在达明于87年7月推出的混音EP《达明一派remix》,收录有电视剧《镭射青春》的主题曲《长征》,后来的达明对此曲很是不屑,认为老土至极。这也算是当年他们对商业的一次妥协吧。



  《等着你回来》专辑中,陈少琪依然填了不少,且渐渐完善自己的风格。《今夜星光灿烂》中的那句"恐怕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叫人心惊胆战。由都市空间出发来带出词的意境与主题,是陈少琪运用得最成功的手法,这种手法在不同主题包装下,像万花筒呈现出城市的光怪陆离。还可见于《溜冰滚族》:"占领这乐园,痛快作乱!",通过80年代流行的溜冰场来说出青少年借此逃避社会的压制,寻求自我的空间,这倒和今日人们因语言带来负担,从而兴趣转移到K场的现象相似;甘国亮的电影《神奇两女侠》的主题曲《神奇女侠》,也说出了小白领女士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无奈的凄凉。这张专辑中,除开与迈克合填的《上路》,《别等》一曲算得上是出彩。仍然是移民的题材,表达的手法却不再单一,前奏处的吉他引领密集的鼓点,紧凑的节奏中却偏有一泄而尽的悲苦:"就似是我热炽的血流满这地面。"末世的惶恐之下,话等,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概念,陈少琪却把这种残酷的拒绝眷恋刻画得精彩非常。



  从1988年的《你还爱我吗》开始,达明一派开始步入颠峰时期,同时,给达明填词的词人也开始增多,各有各风格,不再让陈少琪独美。然而,陈少琪却在这张专辑里填出了永恒的《禁色》。《禁色》是一首纯粹属于达与明的歌,以达明的尖锐犀利,却在这首情歌里以第一人称去诉说,越发见得他们的至情至性。刘以达以钢琴来开场,以萧声结尾,一个个毫不含混的音符中,营造起唯美、哀婉、清冷、沉郁,充满了死亡的气息。新古典的音乐元素,同志的题材,隐讳的政治意味,都使得这首歌隽永。"为你,我甘愿承受"是比刀剑还锋利的誓约,"可再生在某梦幻年代"是洞悉、悲凄后的终极祈望。陈少琪,光凭一首《禁色》,这个名字就可传世了。另外两首,《你你我我》:"爱若逐渐蜕变,哪可阻止避免?"是对爱无法把握,在物质极度繁荣的现代都市,爱越来越虚妄莫测;《血色蔷薇》道出众生的迷离,"罪行建满了如墓碑",末世的意味愈演愈烈。但是平心而论,由于《禁色》的太过精彩,这另外的两首就黯然失色了,这也是许多人认为《你还爱我吗》专辑概念凌乱、不完整的因素之一罢。



  《意难平》专辑中,陈少琪填了两首:《最佳朋友》和《VivaLaDiva》。《最佳朋友》是首好歌,其旋律的流畅,在整张专辑中都是拔尖的,而陈少琪的词给出了一个经典范例:"让热爱变友爱"。都市的爱情不可捉摸,全情投入的下场往往是心伤自捡,于是,稳妥的只剩了友情了。回眼一望,原来"好友就在附近,为我驱走黑暗。"逃出爱情的纠葛,重拾友爱,也算是失而复得吧,难得的良朋,岁月静待!《VivaLaDiva》当时是以卖当娜作为原型来写的,这首歌中,刘以达在一贯的电子风格中混入歌剧女高音,增添了浓重的戏剧色彩。歌词浅显易懂,却写出了"旧思想火化",在新世界里,规则的转化。这样的题材,卖当娜的确是最好的借托之人,再加上VivaLaDiva这样古怪而顺口的名字,陈少琪不是不灵动的。



  《神经》专辑里,陈少琪写下了《诸神的黄昏》。刘以达在这首歌里加入了印度音乐的元素,灿烂绚丽却又落寞颓唐,神秘、冷厉、甚至诡异。私以为这也是继《禁色》之后,陈少琪最成熟且出色的作品。仍然是众生迷离,却绘影绘声的描述得极为生动,用词的极端,句式的变换,无不触目惊心:"从病态演变成型,浓焰已安葬黎明,从厮杀的角落里惊叫中一抹鲜血屠城,祈望众生更虔诚。"末世的惶惑终演变成恐惧,整个国度垂死,长夜也不再来临,终极的毁灭,亦是不留余地的宣泄。



  在陈少琪十余年的填词生涯里,一半以上的意义都附在了达明的身上,他伴着达明诞生,亦看着他们各散东西。从最初的《爱的作弄》,到最后的《诸神的黄昏》,达明的成长轨迹,也正是陈少琪成熟的轨迹。他深入的文笔,扭转了以往关于香港都市描绘的表面化,为词坛中都市叙写带来了重要的转型。



  陈少琪的词总是走在時代尖端,与潮流紧密结合,生活化的手法与浅白的文字主張,却显示出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陈少琪在达明时代形成的这种风格,也使得他后来在乐坛的成绩亦相当出色。




--------------------------------------------------------------------------------


 

陈少琪:给达明写歌很容易 



      在接受我们采访后的第二天,陈少琪凭《香港地》获得CASH金帆奖“最佳作词”,再次受到专业肯定。作为最早与达明一派合作的人之一,他创作的《今夜星光灿烂》、《马路天使》、《禁色》等作品深入民心,可谓伴随达明一起成长,而在那占据香港的中环中心高层的办公室里,他却谦虚地表示自己不会写情歌……

      达明最开始的三四张专辑里,陈少琪的作品都非常多,可说是奠定了达明以后发展的基础。其实他们怎么会认识,又为何合作得那么默契呢?

  “最初是我看到报纸后,报名向刘以达学习电子音乐,学了几堂就没交学费了。后来就帮他写了一些歌。再后来我甚至和刘以达住在一起,早上起来头都未梳,就开始创作了,所以合作无间。”

  与达明一起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呢?

  “黄耀明与刘以达性格上的分别就在于:刘比较随意、即兴,他写歌也是这样,睡醒了就写,不刻意,很即兴;而耀明在创意上、概念上有比较多的考虑、想法。在歌词上,他会常“卒”(编者按:“卒”,广东话,磨的意思)我写的词。”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写《溜冰滚族》,与黄耀明去了九龙湾德福的溜冰场,特意坐在那儿看溜冰少年,感受他们所想的、所做的,就像实地考察般,回来才写了这首歌。当时在想,某个程度上来说,这些少年会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我们想写他们的现在,但不会用评判性的字眼去形容他们,对或不对、好或坏都没有,就如同纪录片,文字的纪录片,把从他们的心态、角度看到的东西,活生生摆在歌里。不会用评判性的字眼,从来不。”

  达明与主流歌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情歌数量不多,这也和填词人有莫大的关联,原来,那时陈少琪不会写情歌。

  “其实当时的我很年轻,是不会写情歌的。我做过一个采访,他们说我当时的歌曲是很难写的,直至现在也仍是很深远的,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不同于现在的K歌或情歌。但对我来说,当时写那些歌其实是很容易的,因为非常坦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计算,但要我写情歌,反而是很困难的,和其他人相反。”

  陈少琪的达明词作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原来来自于自身不断努力突破。

  “我觉得到第三、四张唱片时,在歌词上(比以前)多了许多的角度,信心也比以前大,开始成熟、大胆,宽度也比以前广。头一两张唱片只是在讲述一群迷惘的都市少年,而到《神经》、《意难平》的时候,已经宽阔了很多,比如《诸神的黄昏》已是关于宗教的了。”

  “又比如《禁色》。当时是用了最原始的触觉去创作的,而没有具体地解构如何去写。现在回看,觉得它是用了很“阔”的空间、字眼去表达了一种其实很“窄”的关系。这是蛮有趣的。它的字眼不会太平白,没有什么蛛丝马迹让你去联想到具体的某种关系,似是而非的,但是却表达了许多东西。我当时设定的是两个人在一间房里,不敢出去,这间房就是他们的诺亚方舟,无论外面风吹雨打,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伤害。”

  最爱三首达明歌曲

  □《禁色》

  □《马路天使》

  □《今夜星光灿烂》
TOP
7#

达明/达/明专辑张张数(完整版)



达明一派 EP (1986)



达明初试啼声的探路之作,风格芜杂是瑕疵,但瑕不掩瑜。



同是情歌,《惑星》清甜如诗,《爱的作弄》则幽怨里隐着一种天真的诱惑——大约是无心,就更动人,《模特儿》的白描及参差对照,已略具日后冷眼旁观人的身份。



所以从一开始,达明就是有企图心的。当然即便如此,《继续追寻》这样清心直说的言志,在达明,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歌词近乎一则宣言,且七情上面,音乐上达的手势未臻化境,明的声音清而直爱好是天然,然而这种种不完美到末了,反而奇迹般的成就了犹如璞玉的质感,凛然而坚定。如今听来,更叫人感动的,是他们终于不曾辜负当初那一句:回望去,无后悔。





达明一派 II (1986)



达明继续以在专辑里示范人格分裂为代价,找寻着方向,于是这张不彻底的大碟得以面世——说不彻底,当然是因为《恋爱季节》电影原声碟的身份嫌疑。



然而有《迷惘夜车》,那么等待也是值得的,在香港乐坛,似乎没有人能把这样的青春残酷物语讲得好过他们:如此的抽离,又如此的感同身受,陈少琪功不可没。而《乱》之于达明,大概好算沧海遗珠,日后他们的音乐屡屡以荒冷为底色,追溯起来,滥觞在这里。再就是在歌名上玩借尸还魂的游戏,之后,更上了瘾。



电影原声那一半,是《kiss me goodbye》来得抢耳。潘源良的词,达的编配,明的声线,予舶来的旋律一种近乎中式小调的眉清目秀。



然而这些,其实都不要紧,至要紧的,是他们踏下了这一步脚印,而后,愈走愈好。





石头记 (1987)



终于,《石头记》。



作为一首歌也好,抑或是一张专辑,因为《石头记》出现了,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原来在等什么。前两次的散漫看来委实情非得已,那么得了机会就从封套开始追求整体感,又(不)《离》(不)《弃》于首尾一再点醒题目,斧凿刀痕都不忌讳落下形骸,可璞玉便是如此成了器。况且《石头记》的惊艳,一至于此,这样我们就记得了迈克的好。



还有《马路天使》。黄耀明说,青春是用来荒废的。所以他们懂那些成长中没由来的暴躁、无从着力的迷茫。还有《伤逝》,“太平盛世,个人经历最大的兵荒马乱不外是幻灭”;还有《后窗》,还有……然后,还有。



迈克曾说,谢谢一切令活着活得更愉快的人。那么,谢谢他,谢谢达明,谢谢曾经有《石头记》这么一回事。





《我等着你回来》 (1987)



假使留意一下,会发觉从《继续追寻》的“我理想有几高”到《石头记》的“花色香皆看化”,是一个由听我细诉而至冷眼旁观的视角变化。同样,青春残酷物语系列,开篇《迷惘夜车》是“我乱碰乱碰乱碰却一空”,及至《溜冰滚族》已然“看他正翱翔”。如此,达明表达质疑反思的情绪大大多过挖心掏肺诉衷肠。然而《今夜星光灿烂》戛然而止在“恐怕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那么原本还在说成长,现在话题就顺水推舟去到了九七。



当然,《我等着你回来》根本就是在讲九七。



也是首尾呼应,由《我等着……》直到《……你回来》,借白光的尸还九七的魂。黄耀明说在排进念的《拾月》的时候,听到白光这支歌,“觉得好犀利”,那么他就招魂一样的唱“还不回来,春光不再”,所以从前是璀璨都市,以后是光辉到此。



然后何秀萍写“面对旧时看岁月燃烧”,迈克写“盛世光音返照,叹声色渺”,九七阴影之下,香港的世纪末来得特别早。





《你还爱我吗》 (1988)



从《你还爱我吗》开始,达明不再刻意求工做首尾呼应式的概念专辑,然而一堆看似散漫的歌,却又各有呼应处,显然在概念的把握上,他们已经手势纯熟。



还是继续九七,世纪末的暗影却又浓上一层。一入耳便是《末世情》,“浮华世态,惶惶是我心,从来不答应,誓约永守”;而后热热闹闹的加勒比海节奏里,一正一反的追问,前途未卜的当然不仅仅是感情;而冰冷淫艳的《爱煞》,是情欲都无法抵偿的彻骨寒意。



然而,他们又去唱《禁色》,“某梦幻年代”或者不过虚陪一笔,但“为你我甘愿承受”是结结实实的担当。再有《半生缘》,迈克后来说“之前是应景,之后则再也掏不出心肝”,那么这次他是这样写的“层层浮华渐喧,人事看厌倦,唯独情不变”。



好像奇斯洛夫斯基《十诫》里的神秘男子,原以为他只是洞悉一切,却意外的在那目光里看到了哀矜和慈悲。



所以会这么感动。





《意难平》 (1989)



后来黄耀明说,关于九七之前讲好多,于是到《意难平》就想换了讲情欲。然而九七带起的世纪末颜色,依旧浓墨重彩。最直接的证据,是曲目里根本就有《世纪末颜色》——虽然进念的血统,让它像舞台剧多过像一支歌。还有《情流夜中环》的黄钟大吕转出羽调商声,可眼看着“赫赫迷城之荒”,达明还是唱“可否……倾心于一瞬间”。



所以,是末世的情欲。



这样就一定会想到《爱在瘟疫蔓延时》,清净的吉他,清净如唱诗班的和声,彼时黄耀明清净的嗓音,“风吹草动荡满天,风声凄厉伴鹤唳……独舞疲倦,倦看苍生也倦”,那么心里一阵灰上来,简直萌生死志。



填词的是周耀辉,《意难平》里,他还有《忘记他是她》借文字踩性别的钢丝,和《天花乱坠》无立足境的干净。





《神经》 (1990)



黄耀明说,“把《神经》作为压卷也是一件好事。”

刘以达说,“最感触的是带来了《天问》这首歌。”



好,那就从《天问》开始。



谁的鼓恶狠狠敲到人心痛?谁的愤怒自唢呐吹出?谁曾用留白把情绪迫到极至?谁弯弓?谁射箭?谁把天地不仁写成这个寓言?谁碧海青天夜夜心?谁冷冷的唱出心底热血?谁叹众生?谁问苍天?谁的六月飘起绯红的雪?



……谁是那对珠宝窃贼?



英雄末路,儿女情长,《皇后大盗》原本是一个老套的桥段,然而听着马蹄般的节奏愈迫愈近,再听黄耀明一字一句清晰的唱,“共你凄风苦雨,共你披星戴月,共你苍苍千里度一生”,于是,一生也不过这天地变色的一瞬。



一瞬,开满血色蔷薇,如此的末日图景,再现于《诸神的黄昏》:地狱下烈火中再看染血的天国长桥……日月迷离,荒土千里。所以后来魏绍恩写过,九七六十四。



《神经》是凛冽的钻,每一个切面闪耀不同的光。





《万岁万岁万万岁》 (1996)



林夕说,在给Raidas填词的时候,他已经想过:如果有机会替达明写歌词就好了。先恭喜他夙愿得偿,再谢谢他写了《晚节不保》给刘以达,“信不信都好,我一切安好……谁介意晚节会不保,笑一笑已苍老”,实在是……天凉好个秋,那么一起笑一笑然后一起老好了。



达明的十周年重组,成全了很多人的心愿,于是这张《万岁万岁万万岁》最令人欣喜的地方,反而不是专辑本身,而是围绕着达和明,一批热爱音乐的人在把臂同游。



比如两个版本的《月黑风高》,参与乐器演奏的,既有人山人海的Jason,也有官立小学的骆亦庄。说是圣经上罪恶之城的故事,其实借过来用不外是造就一个离别的瞬间,周耀辉填的词里,拒绝救恕的味道实在明显,“尚有一班车可将你与我送登天国,但我舍不得只好送你到你的角落”,而“曾多么好,无法偕老,我入地狱,你入天国”,则隐约像是当年《皇后大盗》的续章,至于时间的意象,如何能不想到近在眼前的九七?因为有粤语国语两个版本,就正好一个对一个,这边在叮嘱“离开的时候,记住切莫回头”,那边则正好问“你在我背后,我能不能回头”。



附赠的命题作文集《甜美生活》,也着实好看,那么要做林奕华的男朋友就戒掉甜食好了,给迈克送信请记得按两次门铃。





附录:



《Remix》(EP)(1987)

习惯了达明的冷静疏离,《长征》的暖色调着实让人意外,他们原来也会“凭着笑声,流露我热情”。《马路天使之等待黎明版》则在背景声里,加了一小段少年的嬉笑吵闹,于是达明愈发有一种旁观的味道。



《夜未央》(Remix EP)(1988)

难怪被拿了来做专辑名,《今夜星光灿烂》的两个remix版本,显然“夜未央”更用心,不过结尾处,“舞照跳”和原版的处理更有力:“光辉到此”话音未落,便已斩钉截铁的切了下去。



《不一样的回忆》 (1990)

很难想象《恐怖分子》是环保题材,虽然知道了回头看,歌词也不是不切题。然而,“雪降不休,在赤热里浮游”,或是“一张碎脸镜中挂……枯干的手,脱了的发”,如此血腥诡异的画面感,太有情欲张力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演唱会》 (1997)

刘以达最动人的歌,是这个现场版的《晚节不保》,拖沓的衣服古怪的帽子莫名其妙的插着一朵花,这样的一个人,抱着吉他在台上怯生生的荒腔走板的唱,“想要告诉你,我的路途,看不到你苍老”,那么他好像还无所谓,听的人却一早黯然神伤了。



------------------------------------------------------------------------------------------

《信望爱》 (1992)



见过有人夸黄耀明的嗓子像乐器,当然是好意,不过这话若说在九一九二年,黄生未必就肯欣然笑纳。说雄心也好,野心也罢,达明散了之后,他去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当然不是无可无不可找片瓦遮头而已。



那么《信望爱》就是兜头一盆水,热血变作冷汗。



其实《信望爱》很好,纵然偶尔诉衷肠诉得直白了些。《爱到死》里苍天和赤地这样一比就不留余地了;《舞吧舞吧舞吧》唱起“难伴你奔远路,千万珍重”所以是真的“深心隐痛”( 魏绍恩写过,“在录音间录这首歌的时候号啕大哭至溃不成军”);《淫红尘》得《牡丹亭》《会真记》的艳;《天天向上》的宏大淡远则私淑“辉黄”。



不过后来在《风月宝鉴》里,黄耀明说自《每天你爱多一些》,“学会了什么叫幽默”。是,《信望爱》大概是不够举重若轻,只是这样痛切的东西,过了那个时间,是想做都做不出来的了。



好比迈克曾说自己“那时候年轻,很多事情看不开,常常不快乐”,九二年的时候黄耀明毕竟也还年轻。





《借借你的爱》 (1993)



这张碟真好听,比如《天生一对》里几个英文音发的,那么不要说沦落,一起化灰化烟去好了。



在这一点上,黄耀明实在得天独厚。关于成长,达明时期他唱青春残酷物语,一章二章三章,达明散了,他照旧年龄不变,灵魂幼嫩,居然也顺理成章。所以《忽尔今夏》这种歌,天生就是等他来唱的。



“看见了漫漫稻田在掠过,看见了烈日在遥望着我”——起笔何其经济又犀利,有“特色,形状,声音,态度”。然后是“那个我散发披肩……如红日初生的脸”,是重叠又重叠的记忆,是自己和自己的相遇,是“一颗心叫我一手敲碎”。林夕用了“惊心动魄”来形容,所以他是解人。然而到底“如此过去(终于过去)”——挥霍却不知道是挥霍,爱惜而无经验爱惜的,“某个炎夏”也好,或者说青春也好。



相形之下,《不夜情》的浮华苍凉,《大路》的出乎预料,《边走边唱》的痛心,《爱比死更冷》的寒意,都只是好,而不是惊心动魄了。





《明明不是天使》 (1994)



实在不懂这种嵌名字的游戏,怎么会成的唱片界风潮,尤其还加上谐音的,没见过更做作的事情了。那么用在这里反倒是好的,因为本来就摆明了架势做作的,再来这么肉麻的“明明”,实在camp的可爱。



否则如何能做一场给世界看的喜剧?大喇叭里的标准女声激情澎湃,然后我看你你看我看来看去,然后大概big brother也在看着大家。



最抵死的无疑是《多情城市》,打首就一个媚眼飞给侯孝贤。他那样的国语等唱完“我活到这般的年纪,从来没有好好爱过”,大家就都知道了比做作谁也比不过黄耀明,可他还不依不饶的“哎呀咿呀哎唷”,于是从此看谁还敢把爱情两个字挂在嘴上。



笑归笑,可照样给他打动。他唱《我们不是天使》,他当然不是天使,他是堕落天使,垮掉了翅膀,在别人的天堂流浪,转身——一生的红尘(那个我散发披肩)——已不再记忆。





《愈夜愈美丽》 (1995)



《愈夜愈美丽》的出现,是“太灰暗的时代没有意外,但你却不可思议,却使我惊呆,如花再开”。它之于黄耀明的意义,大概类似《石头记》之于达明,之前是犹疑试探如履薄冰,之后则一骑绝尘去。伴着暗夜蔷薇的意象,黄耀明是义无反顾的直奔了情欲沉沦。



《愈夜愈美丽》的好处,很难用其中某一首歌来作比方,哪怕是《春光乍泄》。



《一千场恋爱》写惊艳,《谈情一世》写情之吊诡,《春光乍泄》和《大玩偶的摇篮曲》是初缠和恋后,《天国近了》与《万福玛丽亚》则是饮鸩止渴,《当美丽化作灰尘》那么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然后《这世界非我家》,然后《下世界再嬉戏》,然后死心塌地了幻灭。



如果就情欲讲情欲,那么尾声收在《风雨同路》里算衣不衬身。然而也许你碰巧记得达明一击两鸣的习惯,又碰巧记得九七情结世纪末颜色,所以一个人的情欲沉沦,也可以为大时代临水照花。





《人山人海》 (1997)



关于九七年这个演唱会,魏绍恩写过, “趁现在先把很多想做的东西都放到‘人山人海’做一次——以后有得继续做,当然好;没得做,也算做过”。



所以后来又有了这张专辑。最值得一提的,是《容易受伤的女人》用进行曲式收梢接驳《勇敢的中国人》气势雄浑的词曲,间中一个《你真伟大》的过门,是赞是弹,是歌颂也是反讽。而广场live show感觉的《血染的风采》,则有万众一心却无处着力的荒谬感。



黄耀明自己曾说,选《友情岁月》是因为“郑伊健加上《蛊惑仔》才是值得一唱的现象”。然后圣歌风味的《情深说话未曾讲》则仰望天堂般高远的慈悲与漠然,好比《禁色》里不能指望的“某梦幻年代”。



如果说拍《悲情城市》,是侯孝贤让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的野心,那么《人山人海》则是黄耀明同样的野心。





《花天走地》 (2000)



蔡琴地母一样的一个人,黄耀明却脆弱如堕落天使,所以《花天走地》最刺激的,就是这种不平衡。



比如三个版本的《花天走地》。蔡琴的,是连扬起的尾音都有一个低低的重心在下头稳住,好比回头看从前,一切都清如水明如镜。合唱的魔毯版则节奏隐约有了不安,黄耀明声音里的迷乱悄悄瓦解着地母那个宽容合理的世界。等到他一个人唱“走的走来的来”,那就是排山倒海而来的踉跄错乱,步步紧逼把天使迫下红尘。同样一句“难道每天成长,是为了遗忘”,蔡琴唱出来是设问,唇边带笑答案在手上,落到黄耀明嘴里,是不是间的抉择几乎整个的撕裂了他。



所以之后合唱版《美丽在心头(然后 还有 然后)》的轻快温柔,才这么叫人感激。前头黄耀明独唱的版本是“期待中的温柔”,如今到底兑现了,他终于可以尾音轻俏的扬起,唱“花花世界有我的,海市蜃楼”。





《光天化日》 (2000)



昼与夜的交替,原本就带情欲意味,而《光天化日》更是一再点醒五年前的姊妹篇。



黄耀明说《下一站天国》是《春光乍泄》的续章。所以,如果《春》是迷离夜色中的抵死缠绵,《下》就是再见日光之后的刹那迷惘:要永恒还是挥手作别?要记住还是就此遗忘?听他吟唱着“请勿回望,请勿回望”时,凉意到底铺天盖地侵了过来。天国近了,记住切莫回头。然而末了略一顿挫,毕竟忍不住又唱出来,“请勿善忘”。



可《光天化日》的情欲耽溺,相比《愈夜愈美丽》,其实来得更理直气壮。



《我这么容易爱人》已然是诀别天堂拒绝救恕了,而后《迷恋荷尔蒙》整个的弥漫一种动物气息,再然后是《漩涡》,那么还能怎么样呢,一起碎成粉末,一起沉到湖底好了。



《罅隙》的耽溺,精致而隐讳,到《光天化日》则张扬,索性说“因快乐呕吐”——情绪的极至,异化成挖心掏肺的生理反应,非常的暴力,也非常的痛快。



只是,亲爱的人,沉沦情欲真的能抵挡生之无力感?





《CROSSOVER》 (2002)



这两个人的这次 “CROSSOVER”更像是一个偶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或者这正是“CROSSOVER”的本意,在也仅在交会的一刻互放光亮。



《这么远,那么近》里哥哥把声沙沙的说“我由布鲁塞尔坐火车去阿姆斯特丹,望住个窗外面飞越过几十个小镇,几千里土地几千万个人”——就是这样吧,末了终归是孤独,人山人海里的孤独。而“灯塔”,若说那是阿莫多瓦的灯塔,《欲望之规条》里璜要给柏宝看的灯塔,你会不会相信?黄耀明自己也讲这歌非常有画面感,他说那好像奇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冥冥中自有叫作命运的东西。所以才会有咫尺天涯这种事,“我怀疑我地人生里面,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已经错过咗了”。



《如果你知道我苦衷》实在适合黄耀明来翻,一来是早年的歌编曲本来旧,原唱周小姐又一向中规中矩做玉女,所以留给remix的余地非常大;二来单单听原版就已经可以想象这“苦衷”的“衷”字,可以如何万般幽怨的自黄耀明唇齿间吐出。结果,当然不会失望。





《我的廿一世纪》 (2003)



黄耀明版的“2003: A Space Odyssey”。他像一个被遗落在时间荒原上的存在,由NOW去到THEN,“以一瞬间,越过无限”。



比如越过了古早古早前卜卜脆的少年,和那些如影纱事:图书馆、水手服、松阪屋,舞池、派对,一个牵挂的身影,一句铭心的叮嘱,曾经的迷恋,曾经的愤怒……“几多信仰,今天已不再绝对;几多个偶像,热潮未减退”,听见这样的问题,人就老了,连从前的自己都下落不明了,何况别人?



《攞命舞》里那句“救命”听到耳朵里让人魂魄出窍,多久没听过黄耀明把嗓子这样清亮紧张的拔上去,单单为这两个字爱这首歌都可以。



《Mon Chocolat》,周耀辉的词写得暧昧,若有若无的挑逗想象力,让人吃不准是他心邪还是自己心邪。可这冰河期的朱古力,事实上是开辟鸿蒙便已然存在了的欲望味道吧?所以就知道了这次是他来写爱欲系列,下篇是《黑房》。假如只听头一段,那是毫不避讳的情色笔触,没想到的,是之后舌尖越舔越形而上,情色的意味奇迹般的消解在古乐府似的一唱三叹中,那么简直可以接着唱下去,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明日之歌》 (2004)



顾嘉辉这个名字之于黄耀明,是不是就如同达明之于你我?



年少时的迷恋,事后往往很难用一个干手净脚的“喜欢”来形容。当时不外精力无处挥霍,碰到什么就是什么,可后来渐渐有了不同,一直陪到现在的,都是血肉相连,假如有一天连这些都放手,那大约是整个价值观给颠覆了。可当初一样是无心无思的邂逅,于是感激。



所以很不必拿《明日之歌》去比《人山人海》,私人的情结,换了你,如何取舍?



怪不得连何秀萍都念念不忘,《上海滩一二三》补缀得天衣无缝,根本是晴雯手底下的雀金裘。这些年来,黄耀明的声音愈发的水气弥漫,常常天然就是带了和声出来的,若是调子高高扬起来,比如唱“爱你恨你,问君知否”,那么头皮一阵麻上去,魂飞魄散,一定他想听什么答案都说给他。



张爱玲说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好比《翡翠剧场》余韵未了,人都已历了九世九劫,何况戏里戏外,也不知谁更似一出戏。然而这是顾嘉辉的新作,于是别的都可以放到一边去,故人不仅无恙,反而更好,还有什么比这更教人高兴的?





附录:



《五饼二鱼》 (1996)

没见过比《五饼二鱼》更适合做remix专辑名字的了,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春光乍泄》有那么多版本,也撑不起这个名字。然后,《小王子》终于出现了,“你年龄不变,我灵魂幼嫩”,那么黄耀明就是小王子。



《风月宝鉴》 (1998)

林夕煲了那么多心灵鸡汤,难得在《风月宝鉴》里有机会落一次毒:撕去了衣裳,还有送抱的脸,烧了这张脸,还有似舌火焰。音乐则大调小调大调的兜兜转转,用黄耀明自己的话说是“忽明忽暗”。黄耀明写的文案也好看,虽然据说是林夕帮忙润色的。



《下世纪再嬉戏》 (1999)

因为《暗涌》,提一下这张精选,虽然《暗涌》最早收在《愈快乐愈堕落》的电影+舞台剧原声牒里,然而《暗涌》的好处其实大概也不必多说。那种沉郁、幽暗、滞重对比王菲原来版本的轻俏流利,才让人相信,深情这回事,毕竟还是有的。



《有明岁月》 (2000)

《漂流睡房》倒数2’40处,有一段歌词如念经,如果把声轨倒过来放的话,歌词是: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渴望的曲线中漂流

新鲜的寂寞新鲜的汗

想找到极乐登彼岸

然后到世界最远的房看看



《光天化日演唱会》 (2000)

关于这个演唱会,陈珊妮曾说“黄耀明擅长做一些做作的东西,但不会让你觉得讨厌,因为做作有一些是好的”,这样就想起来溜狗、按摩和不止所云的跳舞,好像是没什么道理,可舞台上就有了某种气氛。当然还有比CD版好听的《再见二丁目》,主要是编曲更入耳。



《PRETTY HAPPY & GAY》 (2002)

《一一》有点像《十个救火的少年》,当然音乐和歌词的反差没那么大。调子是快乐到晕眩,歌词乍看也是火树银花盛世来临,不过周耀辉几时写过这样毫无保留颂歌?况且,“灿烂那一刻要有座位……看到盛世要歌颂,若还未做到更需要庆祝”,这几句歌词,怎么看都是冷笑而不是笑。



《acoustic…and a little more》 (2002)

基本上是2001年拉阔音乐漫游日的现场录音,那次黄耀明把suede的《Saturday Night》翻得很好听,Brett Anderson的声音很神经质,黄耀明的版本则淡定得多。



《黄耀明满天神佛攞命舞会 03》 (2003)

亮点当然是刘以达的出现,看到达明在台上唱起那些青春残酷物语,连时间都会倒流。而且,那场演唱会也是如今能在红馆看达明重组的前因之一吧?





《刘以达与梦末世极乐》 (1992)



黄耀明在音乐工厂里满腹心事不知从何说起的时候,刘以达则找来一个新的声音“梦”,然后在《末世极乐》里,放手实践他对民乐的心得——你当然记得,《天问》中的筝和鼓一早露了端倪。



音乐是真的做的好,从不忌讳层层叠叠,乃至匪夷所思的把牧童笛和洞箫共冶一炉,却还是“繁花似锦”的 “繁”。丝竹声声带起来小调味,那么就是“末世”这两个字了,商女不知亡国恨。刘以达说这张专辑“落重心机去做”,他没夸张。



《玫瑰园》是其中最为人知的一曲。鲜明的节奏感,鲜明的九七情结,“然后紫荆花,跟牡丹花,那朵会更高”。若说有遗憾,也就在这里了。如果歌词可以再隐讳一些,是不是想象的余地也就更大一点?如果梦的声音可以再收敛起一点苦情,是不是不动声色讲宿命反而更有力道?





《诱僧》电影原声 (1993)



《诱僧》拿了第三十届金马奖的最佳电影配乐,后来刘以达曾经说,“以为可以多接一点电影配乐的工作”,然而从头到尾,算上官立小学那张,出了碟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当听着《诱僧》如此惊艳,想到那些再找不到了的,到底意难平。



既然《诱僧》的故事在胡汉杂处的初唐,索性就大量用二胡、三弦、阮和埙,反正刘以达天纵奇才,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于是音乐里有肃杀,有妖艳,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有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光风霁月的明媚,也有天不容问的苍凉。



李碧华小说改的电影里,无疑是《霸王别姬》最好,但气质已经是陈凯歌的了。反而罗卓瑶这部《诱僧》最得李氏原汁原味的血腥吊诡,爱恨生死去得尽,连妆都浓艳得失了时间感。那么,也须得刘以达这样风格强烈的音乐,才压得住、配得起。





《秋月》电影原声 (1994)



《秋月》写在《诱僧》之前,出版在《诱僧》之后,刘以达说“先创作了电影的配乐,然后才计划再制作与重灌成唱片”,所以有时间精雕细刻,就借里头一句歌词来形容好了:多么美丽,叫我承受不住。



刘以达对民乐的着迷,自达明散了算起,直到《麻木》才是一个小结,之间的专辑也好,电影原声也好,几乎都有迹可循。《秋月》自然也不会例外。况且电影讲九七移民潮和异族文化的碰撞,所谓故乡,就在锣鼓丝竹里面。



《说不出》的词,周耀辉填的很漂亮。“心事如尘一样细碎”,这种细腻感觉,他是把握得顶精准的。然而最动人的一曲,却还是通篇粤语独白的《儿歌》,白发苍苍的阿嬷,关于子孙后事的喃喃祷告:几时观音娘娘要阿嬷返归,阿嬷都一样几开心,最紧要保佑我(o既)仔仔孙孙长命百岁。得闲呢,就返来……唔得闲,就唔使返来了,阿嬷呢,要葬在佛教坟上,一定呢要葬在山顶,高点,要越高越好,(目弟)看得见我(o既)仔仔孙孙出入平安、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那么眼泪就要下来了。话是不能再朴素了,说的也平静,可放到九七移民潮下看,真有无处话凄凉的况味。背景配乐的偷天转日则是神来之笔,始以钢琴结以古筝,点的是华人故国之思的题。





《醉生梦死:湾仔之虎》电影原声 (1995)



有时候会觉得达明之后,刘以达的专辑在音乐上绝对只有惊喜,不会有遗憾,弱点就通常在概念把握上,或者下手太实,或者空落落的不贴心。反而是他的电影原声碟,来得更像概念专辑,反正就算丢开人声,他的音乐都令人沉溺。



《醉生梦死》虽然发行在《麻木》之前,但血缘是和《三个受伤的警察》更近,走的是哥特音乐或幽暗暴戾或糜烂凄美的路数。



暴戾如《死仆街》,先是空气里带着诡异回声,像阴郁的夜雾天,然后节奏密而不乱的走,越迫越紧但依然不乱,所以不必画面都可以想见,一定是什么预谋要发生了。随后的《对不起我劈你》,音乐则陡然一亮,节奏也放缓了些,应该是慢镜头的杀戮。



点题的《醉生》、《梦死》就凄美,冷冷的女声吟唱,于是明白真的没希望了,死亡是最凄美的沉溺,也因此从一开始其实结局就已注定。



难怪整张碟的曲名都不避脏字,能暴戾起码是还活着。





《麻木》 (1996)



1995年尾,黄耀明出版了《愈夜愈美丽》,1996年5月,刘以达出版了《麻木》,而后,达明的十周年重组,真是鲜花着锦的几个月。后来,《愈》通常被看作黄耀明个人生涯最出色的专辑,而同样,《麻木》也是一个人的刘以达最教人念念不忘的好。



比如说,刘以达声音的勉强、沧桑、用力、辛涩,成就了《爱因斯坦与普罗米修斯的梦》里那一番教人酸楚的悲壮,“谁能在冷雾里夜里悄悄去偷火炬,谁能在午夜噩梦里仍然前行不退……往上推,力气渐衰,又奋力推”, 一个力气渐衰接一个奋力,便是悲壮。同样用鼓用电吉他,这里出跳的是二胡气若游丝的呻吟,险险乎被鼓点盖过,一个风口浪尖的跳转,再缓过气来托一把歌声里的凄然。



从《秋月》到《麻木》,胡蓓蔚的出现,几乎让人以为刘以达找到了另一把心意相通的嗓子。《我的天》之清丽犹胜王菲的《流星》,等到唱起《了了》,却野了起来结实又有张力。那么关淑怡,大概没有人会比她更适合唱《缱绻28800BPS》,那样一束电波般的脆弱质感。



可最大的亮点始终是刘以达的音乐。阮、二胡、新疆琴,和吉他和贝斯和鼓,和电子合成器之间天马行空的组合,做出来藏乐味道的《我的天》,迷幻摇滚式的《了了》,冰冷电子的《缱绻28800BPS》,典型的新疆民歌《Aijahan Aj duniya》……所以说刘以达是天才。





刘以达官立小学《三个受伤的警察》电影原声 (1996)



《三个受伤的警察》虽然打的是官立小学的招牌,然而延续的是达明的《迷惘夜车》、《今夜星光灿烂》里狂躁青春之后的生命追问。当日无从排遣的残酷青春,终于在斗转星移中,成就如今暗无天日的……担当。始终是边缘的小人物,始终面对暴虐的命数无力又企图追问,愤懑不能如惨绿少年轻易挥洒,有铮铮铁骨长成,亦要有三分担当。



全碟起自《昏睡》,结以《昏(昏欲)睡》。间以二十支曲子,多以单字命名:《炽》、《慄》、《刈》。符咒般惜字如金、幽微难测,于是也有了冥冥中注定的宿命意味。



《昏睡》凌厉乃至狂暴,却华美,高潮处电吉他破空而出璀璨似烟花散落,只瞬息,“翻天火舌鲜艳”。



压轴的《灭》恍惚是对决的光景,终于鼓点若裂帛带弦乐喷薄而出,最后收在鼓声渐行渐远的散荡回音里,纤细的弦音隅隅独行,归于暗哑。



终是一个死局。



便响起来《昏(昏欲)睡》的前奏,木吉他铮铮淙淙的悠扬是晦暗调子里的难得的一抹温情。惟出现在末尾,若非残阳如血中幕幕宁馨闪回,亦是丢开伏脉的虔虔祈福。——是由衷的不忍罢。





《水底乐园》 (2001)



从《麻木》算的话,转眼又五年,五年让刘以达变成谐星,让关淑怡黄秋生变成范晓萱夏韶声。



范晓萱唱《最好的爱煞人武器》,前奏是清甜的三拍子,唱出来却是洛丽塔一样的性感,少女的天真魔鬼的诱惑,把欲望逼进死角,“最好有把锋利刺刀,插于心脏里,你的血色淹没我嘴,我的心便醉”。吸血的意象,始终是有强烈的情欲暗示。



全器乐的《水底乐园》在两把吉他的清丽里,隐隐有浪涛拍岸的响动,那么应该还有月华如水。



如此《故居夜游》便有了沉船的朽味,“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徒留隐隐鬼气。歌的调子走得平,气氛渲染却交足功课,尤其几处叠字时配合夏韶声的吐字,有种放弃抵抗的沉溺感觉。夜游故居想必是断井颓垣都映出一个从前的自己,在迷离夜色里,看岁月燃尽的灰。难怪刘以达说“好有感情,做的时候真的流过几滴眼泪”。 还是想起他唱过:信不信都好,我一切安好。



茫茫如水一般日子淌过……笑一笑已苍老。





附录:



《The Works 1991-2001》 (2001)

唯一的新作是《堕落天使》,唱这首歌的又是一个新的声音,石嘉欣。声音厚实冷漠,跟《水底乐园》的戴辛蔚比较接近,但更硬气,更不带表情,那么没心没肺似的,反而很衬这首歌。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57912195556004.jpg[/upload]

发行公司:宝丽金  发行时间:1996年11月

迷惘夜车


石头记
马路天使
你还爱我吗?
天问
十个救火的少年
忘记他是她
天花乱坠
Viva La Diva
四季交易会
今天应该很高兴
半生缘
禁色
今夜星光灿烂
溜冰滚族
Kiss me goodbye
继续追寻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5791233635471.jpg[/upload]


时间:1986年3月  发行:宝丽金

继续追寻(5:43)


曲:刘以达 词:潘源良 编:刘以达

从来未说过 我理想有几高
惟求诚实去看 明白就去做
曾经得开心 抹走怨恨
从此肯关心 那管远近
但求尽心

从来未听说 世间一切美好
然而人在世界 谁能没去路
尝孤单一身 去闯去问
而心中声音 也许太笨
但能传真

回望去 无后悔 奋斗已学会
前望去 默然面对 再去追寻
那怕累

从来未看透 明日似场浓雾
悠悠无尽探索 郤总猜不到
而终此一生 我都要问
谁管它伤感 我都要问
为何而生

爱的作弄(4:25)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编:刘以达

情是没意义 人人同把爱作玩意
爱的故事 是无聊的一张废纸
谁人令我在 绵绵如丝爱里害怕
今天的你 在模糊的编辑废话

不可被爱作弄 不可用爱作弄
怕忆记 回味当天的你 那苦痛蒙著了自已
离去再没余地 谁叫你在逃避

无言在暗示 谁人能知你那用意
你的影子 在墙旁边侧身半倚
离别像故事 傍徨无知 错了又试
今天的我 在迷茫中不想去知

不可被爱作弄 不可用爱作弄

惑星(4:00)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编:刘以达

在每朝早 让那清风扑面 凝望你脸如密甜
停在你嘴边 让你偷偷发现 无限爱意没法完

红日为你呈现 云雾为你全飘开不见
睡眼惺松 在我身边作梦 垂下两眼面也红

遥望那星星 在这天边朗诵 期望你会露笑容
怀内让你寻梦 愁闷挂虑全一空

你每失望 我用心倾听
看爱的惑星 仍为你映照你

模特儿(4:50)
曲:刘以达 词:陈少琪 编:刘以达

灯光中激荡的节奏 散发这晚上似不休
漆黑中烟幕轻渗透 每对眼看著你轻走
是梦幻变真感受 香汗湿透 望向四周
今夜 可会一切成就让你拥有
永不足够 永不足够

让灿烂 让赞誉 在你内心承受

灯光的闪耀不再有 半盖上你面是冷的手
金光缤纷 夜的引诱 郤到了闭幕已驱走
是极尽冷清感受 心内紧扣
寂静里等 一夜 将会光与成就又再拥有
永不足够 永不足够

让灿烂 让赞誉 在你梦中承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