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鄧麗君-淡淡幽情-詳釋 [复制链接]

查看: 17227|回复: 87
1#
第一首:《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断。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意译: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但见月如钩。寂寞的梧桐树一颗,矗立在深深的庭院之中,像是锁住了清凉的秋天。剪也剪不断,愈整理愈乱,这是什么?是离别的愁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解说:这首词,是李后主的作品中最凄惨悲怨的,作者写的虽是<亡国之音>的衷思,但也是表达个人离别愁绪的上乘之作。简单的文字,刻画出如此深沉的意境,真是不可多得的千古绝唱。前一半是写景,寥寥数句,烘托出人生无可奈何的孤况,寂寞与凄凉;后一半是写情,心情,感情与情绪都混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真实而肯切,几乎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无以排遣的离愁,梗在心中,使人不知如何是好。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非笔墨所能形容。


    
    
    [背景]: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写的《乌夜啼》。一开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短短九个字就包孕了欲说还休、和无法与外人道的凄凉之情。它的妙处即在于人“无言”而景“有情”,全让意境本身来向读者说话。接着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又是笔力峭健之语。“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而指人也;“锁”者,也非锁住清秋,而指锁住人也。所以仅在外景上着一“寂寞”和“锁”字,词人本身家破国亡的心态和处境就昭然若揭了。而这“离愁”也并非平常的“离愁”可比矣的了。下片的用笔越臻巧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里首先呈现给人们的便是他内心的挣扎烦乱。这其实是一种“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更是一般的离愁所无法比拟的别一种愁情!既写出了他亡国之后那种辛酸苦辣,百味从生的复杂感受,同时又写出了此种况味只有自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和“冬天饮凉水,点滴在心头”的深锐痛苦。
    
     
    
    [结合]:
    
     作为南唐最后的皇帝——李煜,从小就无心从政,只喜诗词歌赋,是一个很单纯的国君。但最终被敌国所抓获,终年关在一个冷清的院落里,也就是他词中所谓的“西楼”。然后在他生日的当天,被人在饭菜里下毒身亡,年仅42岁。他的词多半凄美哀怨,似有小儿女之态,被封为“花间派”词人。在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中,李煜的词占有三首,是花笔墨最多的一个。可见,邓丽君也非常喜欢李煜的词,难道是因为心境相同?邓丽君在出这盘专辑的时候,适逢她感情最失意的阶段,所以她所选的词大半是哀怨而又缠绵的,而这一切又以“离愁”为主线,可见她当时作为一个异乡浪子还是非常的渴望回归故里。但戏剧性的就是,她仙逝的年龄和李煜一样,都是42岁,这是巧合还是上天埋下的伏笔?便无从考据了~
    
    


[upload=jpg]Upload/200412311181979997.jpg[/upload]
最后编辑clk
分享 转发
TOP
2#

謝謝nhyhs兄!!!
TOP
3#

人工合成造成一點錯覺
TOP
4#

JVC錄不好不如普通CD的.
TOP
5#

怕發長了沒有人看呵呵
TOP
6#

現在修改過文中更詳盡
TOP
7#

還有解說更\詳盡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5181722138599.jpg[/upload]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51815455390260.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