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FIM的《江河水》LP黑胶双版··· [复制链接]

查看: 3671|回复: 16
1#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3010373088074.jpg[/upload]


    《江河水》LP黑胶双版
   编号:FIM LP 002

     为什么说它是“LP黑胶双版”?因为它包括了两张180克LP碟,一张是33 1/3(33又3分之1)转版本,另一张则是45转版本。熟悉LP黑胶的乐友们都知道,如果以单碟重量来分类,目前主流的LP黑胶有120克、180克和200克这3种,而如果以每分钟转速来分类,则可以把LP分为33 1/3转、45转和78转这3种。如今,因为单面播放时间非常有限,78转的LP几乎已全部停产,常用的就只有33 1/3转和45转两种了!LP唱片的频率响应范围与转速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转速越快,频率响应范围就越宽,音质相对于低转速的LP来说就更好一些,但是可录音时间却又短于转速低的。在LP唱片发展初期,科技还不够发达,LP唱片必须以高转速来维持较宽的频率响应范围,所以单面录音时间很短。1948年,33 1/3转的唱片开始发行,经过几年发展,单面可录音时间将近30分钟,比以前长了很多。当然,说到在相同材料和技术条件下刻制生产的LP唱片,一般来说仍然是45转的音质要优于33 1/3转的,不过因为两者的音质与容量各不相同,所以各有所好的LP爱好者们对这两者也各有各的取舍,也就是说这两种转速的LP各有各的拥趸。有鉴于此,FIM才同时推出了《江河水》的180克33 1/3转和45转两种LP版本,收纳在同一碟套之内,以供LP用家各取所好。

    33 1/3转和45转LP的容量区别在这套《江河水》LP双版中就体现了出来:33 1/3转版有两面,共收入包括《江河水》、《昭君出塞》、《高山流水》、《赛马》、《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在内的7支乐曲,总播放时间为44分钟多一点,而45转版呢?也有两面,多了一曲《蕉窗夜雨》,却又少了《高山流水》、《赛马》、《渔舟唱晚》和《春江花月夜》4支曲子,总播放时间不到27分钟······

      LP播放出的音乐,其频率是圆滑的曲线,而普通CD则是用数字讯号去仿真曲线,但永远也不等于曲线,所以,一般说来,普通CD的声音听起来比LP的要冰冷、干涩、尖锐一些。虽然LP黑胶有它所无法避免的很多声学局限,但它音质好、频响宽、动态大、音色温暖自然已经是广大LP用家的共识。LP的播放使用、声音调校远比CD要麻烦,但它那重播音乐的饱和度、令人仿佛身临其境的感染力以及隐隐散溢的人文韵致端的是别样迷人。这一点,在以原始DSD母带转制成模拟母带再精心制作的《江河水》LP双版上体现得相当充分——33 1/3转版自然再现乐器本真音色,空气感绝佳,声音温暖多汁,传神而富有内涵,已经是一款令人“听不释耳”的爱物,而45转版呢,高低两端细节更为剔透,煞是耐听!在封套设计上,LP版沿袭了SACD首版的封面与封底图文,虽然不可能像SACD版一样采用仿古线装,但其封套印制亦是相当精美。与众口一致赞誉的SACD首版相比,这个LP双版的整体质素还真是不遑多让!
分享 转发
TOP
2#


    不错!

   建议你拍摄时不要用闪光。如果是用DC拍,把它放在光线较好的阳台上用近摄就行了。
TOP
3#


        我这张就是在阳台上用自然光拍的。总之不要让碟面上出现反光。
TOP
4#

[quote]felixcat 在 2004-3-30 11:55:44 发表的内容
mydisc兄文章内有几处地方似值得商榷,这里大概说一说:

“《江河水》的录制母带分为数码和模拟两盘,SACD用的是数码那盘,LP制作时候使用的是模拟那盘,两者使用母带是不同的···”

你说的这一点,从LP里外说明中都无法得到映证。至于《音响技术》,失言传讹已不是第一次。不过,关于用DSD母带的事我也只是听风行的老板说的,尚须向马先生求证。

“LP与CD之区别应不在于格式技术之上,而是由于制版混音工程师的不同操作导致···”

这一点我不敢认同。别的不说,如果你拿同一REMASTERING ENGINEER做的母带制的CD与LP作个比较结果会如何?母带制作者一般还只是负责母带制作,做CD母盘或LP母盘的事还是由专门的制作技师负责的,用同一个母带做的CD与LP的声音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意义上只能以格式的差异来解释——LP与CD的格式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声音特色,恐怕还是众所公认的吧?即使具体到母盘制作环节,CD母盘的制作与LP母盘的制作方式也是大相径庭的,这一点应该也可以算到格式的差异里。

制版的环节非常重要,但它不可能决定一切,特别是在以同一制版工程师做出的同一母带制作的CD与LP相比的前提下。
TOP
5#


       小费不妨还看看美国有名的发烧厂牌CLASSIC RECORDS的技术介绍:

       http://www.classicrecs.com/frames/classicrecs_frames.cfm?page=/newsletter/newsletter/newsletter.cfm?Article=84

       http://www.classicrecs.com/frames/classicrecs_frames.cfm?page=/newsletter/newsletter/newsletter.cfm?Article=84
TOP
6#


      顶给眼光朋友看。
TOP
7#


        老邝,我的第一张限量版SACD《江河水》命运不佳。几年前刚拿到手时还是好好的,后来和众碟排在一起,不成想——某天要用的时候再把它抽出来看时,发现CD的播放面已经裂成了两边,只是从印刷面看不出什么痕迹而已。不过没想到的是,它竟然还能流畅地播放。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那张裸碟在坚硬的线装碟套里是如何自杀的···

    后来只好又买来一张。

    如今我还把那张开裂了的《江河水》放在架上,似乎是为了警醒自己——小心点,CD不是万寿无疆的!
TOP
8#


       偶尔有心情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江河水》的HDCD、SACD、XRCD24和LP四个版都听一听,作一个ABCD比较,也算是自得其乐。要是能够从马先生那里借到它的DAT母带,我会连DAT都拿来比较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