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沸腾时代(一)------《黄河大合唱》(原创) [复制链接]

查看: 7300|回复: 29
1#
今年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再一次聆听冼星海不朽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有着格外的感受。中国的合唱作品从没有一部作品象《黄河大合唱》一样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不仅感染着、振奋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也让全世界人民听到了我们不屈的民族在面对外辱强敌时发出的怒吼。我十分喜爱这部音乐作品,记得从小学起一次次“红五月”歌咏比赛都是唱着《保卫黄河》。如果说《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人的第二国歌,那么《黄河大合唱》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第二国歌。它所表现的艺术感染力必将成为永恒的经典。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最为惨烈的日子,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在撤退途中经过黄河,看到黄河壶口渡口黄河船夫面对着波涛汹涌的黄沙泥浪,一面唱响着高亢、有力的船夫号子,一面奋力搏斗时感慨万千,于1939年1月在延安创作了组诗《黄河》,并于同年春节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作品。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听到后激动不已,在延安一所简陋的房子里抱病连续创作了6天,于3月31日完成,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抗敌三队于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5月1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演出队演出。从此,这部伟大的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抗日前线。
《黄河大合唱》的录音版本比较好的我听过两个,一个是由马可波罗公司1993年出版的《黄河大合唱》,演唱者是由曹丁指挥的上海乐团合唱团,一个是由雨果公司于1995年出版的《黄河大合唱》,演唱者是由曹丁指挥的上海爱乐合唱团。两个版本的演绎都相当精彩,从录音效果来说当首推雨果版本。雨果的录音在音场还原、定位、堂音、平衡等各方面均非常出色。
1、黄河船夫曲
合唱一开始采用男声诗朗诵的方式,交代出作品的背景,一下就将人们带到了黄河岸边。
这种形式也被后来另一部影响深远的合唱作品《长征组歌》所采用。
首先由交响乐队的铜管、定音鼓以及弦乐吹奏出波涛汹涌的黄河画面,急促的节奏,宏大的音波令人震撼。以男声为主音的合唱演唱出船夫号子特有的衬音,女声不时加入映衬,在不断紧张的声乐中,仿佛看到青筋暴突、肌肉绷紧、牙关紧咬的黄河船夫赤裸着身躯在黄河岸边冒着滔天巨浪,用力拉着纤绳艰难行进。突然曲风一转,一幅雨过天晴、豁然开朗的景象出现在眼前。合唱团用柔和的声音唱出抒情优美的旋律,仿佛来到黄河谷地,风光无限的画面中。随后,再次转入快速有力的节奏中,由强渐弱并渐行渐远,表现出船夫们又将面对新的风浪,使人联想到原本多灾多难的祖国又将面对新的磨难。
2、黄河颂
这是一首极为优美、昂扬的男中音独唱作品,它是华夏儿女从心底流出的一首对黄河母亲的颂歌。雨果版本是由袁晨野演唱,马可波罗版本是由杨小勇演唱,相比之下袁的演唱更加出色。袁晨野的声音浑厚,有力度,音色非常优美,情绪也十分饱满。而杨小勇的演唱则显得过于重视声乐技巧,而感情的投入则有所欠缺。
这首歌是一位站在高山顶上的歌者,俯瞰着一泻千里的滔滔黄河,滚滚思绪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流淌过多少辛酸、多少愤怒、多少苦难,也凝聚着多少辉煌、多少自豪、多少尊严。她就象另一首歌唱的那样是“一脉中华的热血、一卷飘动的锦绣,一部奔腾的历史,一个浩荡的追求”。歌曲舒缓、豪迈、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后来许多歌颂黄河的歌曲都无法超越。
3、黄水谣
歌曲首先由女声唱出优美动人的旋律,展现出黄河两岸炊烟袅袅、稻谷飘香、男耕女织、宁静祥和的迷人景象,令人陶醉、令人向往。突然、定音鼓敲击出一段阴森恐怖的节奏,合唱团用略带压抑的声音演唱出“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大锣也加入其中,更增添了灾难的深重,前面那祥和优美的画面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随后,开头优美的旋律再度响起,而此时却幻化成一种在离乡背井、家破人亡后的无尽追忆。两个合唱团都很有功力,演绎都非常到位,雨果版本展现了极为宽阔的音场,马可波罗版本电频略小,须开大音量,但平衡度很不错。
4、河边对口唱
首先、小锣、小鼓敲击出固定的音型节奏,雨果的版本定位极准,两个一左一右的男声领唱,用浓郁的山西民歌风味唱出来自东北和山西的两位背井离乡的普通农民,在日寇铁蹄下各自家庭所经历的悲惨遭遇。如果器材调整的好,仔细聆听可以发现雨果版本的两个演唱者,左边的比较靠后,右边的比较靠前。两个版本的演唱者均为张世明、王京华,演绎极为精彩传神。副歌部分,混声合唱加入,抒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坚定决心。
5、黄河怨
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是我听过的最为悲切、最为感人的艺术歌曲。大提琴组首先扑泻出低沉、阴郁、令人哀叹的旋律,单簧管、圆号引出女高音哽咽、悲凄的歌声……“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要在你的面前哭诉我的仇和怨!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这是一个妇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面对滔滔黄河发出的如杜鹃泣血般的绝望哀号,一句句撕心裂肝的质问,一声声震颤人心的呜咽,悲愤中展现出一种不屈的抗争,她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了无数这样的母亲,与万恶的日本强盗血战到底。
两个版本的演唱者均为余佩敏,她的音色醇厚,高音区华丽、极具穿透力,气息处理相当好。她的演唱声情并茂、真挚感人。其实这首歌还有一个极为出色的演唱者——总政歌舞团的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
6、保卫黄河
这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在激昂的旋律与朗诵下,引出雄壮的歌声,铁蹄下的中华儿女拿起了武器,一场全民族的全面抗战到来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是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是不可战胜的洪流。歌曲反复四遍,由最先出现的混声合唱,到第二遍的富于强弱变化的合唱、弦乐不时穿插期间,时而有铜管乐点缀,逐步转成四声部的轮唱,最后发展到第四遍那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抗战怒潮。
雨果的版本各声部交代的非常清晰、准确,使人充分领略到合唱的魅力。
7、怒吼吧黄河
这是划破漆黑夜空的闪电!乐队、合唱团以高昂的声音唱奏出号角般的旋律,随后,旋律变得舒缓,抚今追昔,将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再一次展现。但这不再是无奈的叹息,而是觉醒的中华巨龙向全世界发出的胜利呐喊,这是振聋发聩的声音,它凝聚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
每次聆听《黄河大合唱》都令我激动不已,这动人的旋律激荡着词曲作者滚烫的赤子深情,不能说我是从《黄河大合唱》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但的确是《黄河大合唱》更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愫。“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赞美祖国的诗歌中我最爱的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那么就用这首诗作为我这篇乐平的结尾吧。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2005年6月21日
分享 转发
TOP
2#

这鬼论坛为什么连“抗日战争”这个词都要用“**战争”来替代,这还是不是中国的网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