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流氓软件插件中介商自述黑色淘金路 [复制链接]

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 18:32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张松看来,插件行业的淘金经历宛若做梦一般,“也就半年时间,从高峰走到了接近灭亡。”

  见习记者 吴晓鹏 上海报道

  “我们管它叫插件,我们从来不喊自己叫‘流氓软件’。”10月18日晚,坐在记者对面的张松(化名)一脸坦然。

  受全国范围内打击流氓软件的影响,张一手创办的公司,现在已处于停业状态——为避风头,他们公司代理的一款插件产品暂时不再推广。

  “90%的插件厂商现在都停掉了。”张松说,从9月初开始,很多做插件的公司都陆续歇业或改行了。

  但不推广,并不意味着流氓软件就停止了作恶。流氓软件的特征之一就是无法彻底删除,已经寄生在用户电脑中的插件,依然可能弹出广告。

  “你说我是不是像在自杀?”对于接受记者的采访,张松这样自嘲。作为一个暴利的灰色产业,“流氓插件”业者显然不会轻易罢手。张松坦言,他还在等待机会复出。

  10亿元灰色链条起底

  “中国插件联盟”是张松一手打造的平台,尽管最多时也不过5名员工,但名字听起来气势恢宏。

  2002年开始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张,今年2月份创办了一家专门制造插件的公司,“我们并不弹别的公司的广告,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找广告客户”。

  据张估算,当时全国做插件的大概有200家左右,其中20家到50家左右是中大型公司,比如说中搜、百度、雅虎、搜狗、金山等,其他都是中小型公司。“中小型公司破坏性比较大,但赚的钱很少,大多数被大公司赚去,因为大公司能把用户销售出去,而小公司没有渠道。”

  4月份,张松开始以“中国插件联盟”的名义转型做中介商,“自己做插件还不如做中介商赚钱”。

  6、7月份,插件推广达到高峰,公司收入直线上升,但一大批插件中介公司也冒了出来。“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至少有50家,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历史,全部是半道出家的。”张松表示。

  插件厂商要把自己的产品安装到用户的机器上时,需要一些中间商。中间商再联系软件作者,把插件与软件进行捆绑。通常这些软件都有一定的功能,并且比较受用户欢迎,如暴风影音等。当用户安装各种有用的软件后,流氓插件也一起进入了用户电脑中。

  这个软件商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张松介绍,全国可能有几十万个软件作者,插件中介商就负责把200多家公司的插件分配给这几十万个软件作者。

  张松透露,在整个链条中,每在用户的电脑上装一个插件,中介商获得的报酬通常是1分钱,而与插件捆绑的软件作者则能获得4-7分钱。“一个插件拥有1000万的装机量很正常。”张松表示,他所接触过的最大的插件有5000万的装机量。

  但在他看来,中介商和软件作者只拿到产业链中很小的零头,“插件商是最大的收获者,他们把用户资源销售给广告主,每1000个IP的价格就在5-8元”。

  以一个拥有1000万装机量的插件计算,其付给中介商和软件作者的费用在50万-80万元,而该插件控制用户电脑每天弹一次广告,收入即为5万—8万元;如果是弹出两个不同的广告,收入则翻倍。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这个产业规模进行过统计,中央电视台的调查说,这个产业的规模至少有10亿元。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董海平则觉得这个数字“有一些保守”。

  流氓乱战“隐私”

  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在张松看来,插件行业的淘金经历宛若做梦一般,“也就半年时间,从高峰走到了接近灭亡。”

  7月是这个灰色产业发展的最高峰。

  就在7月底8月初,雅虎和奇虎就两款软件爆发口水战并相互在法院起诉,使流氓软件的世界从此变得热闹异常。一时间,流氓软件人人喊打。

  9月4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成立,并相继在中国的多个城市起诉了中搜、雅虎、很棒、易趣、千橡以及半官方机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随后,江民又代表杀毒厂商向流氓软件宣战;雅虎起诉安博士的反间谍软件把“3721网络实名”认定为间谍软件,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

  进入10月,著名博客老白业退出了奇虎360督导委员会,留下了一句“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而已,没有谁会真正把道德放到第一位”,引来外界无数遐想。之后,“真假反流氓软件联盟”又热闹了一阵。一位叫靖建猛的先生,同样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身份起诉奇虎360safe软件为流氓软件。而奇虎又宣称自己要消灭流氓软件。

  “对于‘假’、‘伪’、‘冒充’之类的名词统统用在我们身上,我们感到很无奈。”靖建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有网友指责他们是雅虎指派,靖先生说他本人现供职于一钢材贸易公司,与IT业界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但在张松看来,反流氓软件同样包含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超级兔子可以清除流氓软件,清楚别人之后它的用户会增多,这就是它的资产和价值,以后可以做广告;大家都在做流氓,奇虎就来做反流氓,不想被反掉的话,可能就要和奇虎搞好关系;反流氓软件联盟也有商业利益,它自己要做出一个标准来,然后以后让这些软件来认证,你是不是流氓软件,你不能自己说了算,你要找我来,找我认证,我不可能免费帮你认证”。

  中国互联网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君佐也表示:“反流氓软件联盟今天起诉这个,明天起诉那个是不正常的,可能有一些不正当的动机在后面。”

  下一步,董海平的反流氓软件联盟准备在本月底增设一个常设机构,找一些专门的人员、办公室,董海平说他们将考虑接受网友的捐助或其他一些方式。对于质疑,董海平表示:“如果你们要是发现我做恶的话,你们可以举证。我们欢迎举证。”

  他还表示,在流氓软件标准制定上一定要发挥联盟的作用,“不能是一些公司之间,或者是行业内的公司之间制定,一定要把网友的感受考虑进来”。董认为,之前的“两虎之战”完全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没有去体会最终用户的感受。

  “混乱的中国互联网”

  流氓软件不仅骚扰了中国的网民,还“臭名远扬”,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关注。

  最新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刊文《混乱的中国互联网》说:“搜索引擎公司为在网络广告市场抢占更多份额,采用了西方国家难以容忍的手段。百度和雅虎在中国都是重量级搜索服务提供商,但它们也都被指控为增加流量而使用流氓软件。”

  易观国际分析师黄涌涛说:“流氓软件的泛滥,反映出中文互联网以广告为主要盈利方式下杂乱无序的基本状态。下一步,在网站设计、UI、用户体验、广告环境等各个方面,中文互联网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网络环境。”

  据Maxbridge咨询公司预计,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将从2006年的8.2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32亿美元。该公司常务董事Mark Natkin对《新闻周刊》表示:“如果解决了点击欺诈的问题,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其实还可以发展更快。”

  董海平则干脆认为,中国互联网 现在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步,“在一个非理性竞争的状态中,没有人踏踏实实去找一个符合中国人的商业模型”。

  而流氓软件在经历了半年起伏之后,官方机构终于决定采取行动。

  10月17日,信产部和互联网协会召集了部分互联网企业,召开了一个内部研讨会,专门研讨“流氓软件”,首次就流氓软件问题进行表态,并拿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首先是更改称呼,杨君佐告诉本报:“流氓软件的称呼不规范、不公正,不科学,也会影响业界的团结,现在统一改称恶意软件。”

  接下来协会将牵头成立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对恶意软件进行定义、范畴划分、标准制订以及具体分类的工作;还将制订并发布行业自律规范,初步在互联网企业中进行自查自纠;组织研发查杀软件;建立社会举报机制;发布黑名单;必要的时候政府出面进行处罚。

  “我们希望半年左右的时间能有一个大的改观。”杨君佐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