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藏
- 论坛博士后
- 19720110
- 1354
- 2280
- 2004-01-04
|
天藏论坛博士后
1#
t
T
发表于 2007-07-27 13:27
|显示全部
Made in China 震动西方古典乐界 胡文雁 (2007-07-26) “中国造”的年轻演奏家已经在国际上建立起他们独有的位置,代表着西方古典音乐一种新的声音。他们近年也频繁亮相本地舞台,明天晚上,刚在今年华艺节举行过独奏会的陈萨将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同台,接下来的三个月,李传韵、王健和郎朗也将陆续登场。 王健、郎朗、李云迪、李传韵、黄蒙拉、陈萨……新一代中国年轻音乐家对新加坡乐迷来说再熟悉不过。他们近年频繁亮相本地舞台,明天晚上,刚在今年华艺节举行过独奏会的陈萨将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同台,接下来的三个月,李传韵、王健和郎朗也将陆续登场。 除了琳琅满目的“中国造”(Made in China)商品,这批同样是“中国造”的演奏家已经在国际上建立起他们独有的位置,代表着西方古典音乐一种新的声音。 不管你个人品味如何,古典乐坛目前最热门的“粉丝宠儿”,是24岁的钢琴家郎朗;歌剧界去年的“大件事”,是大都会歌剧院首演谭盾的《秦始皇》;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是年仅33岁的中国女子张弦;费城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是上海出生的倪海叶…… 大批大批的中国音乐家在西方的音乐厅和交响乐团找到了家,几乎每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此外,欧美许多精英音乐学校的中国学生,数量也多得惊人。 李传韵。 | 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前院长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曾透露,柯蒂斯20个钢琴学生中,七个来自中国,他教的五个学生中四个是中国人。他说:“这不是开玩笑,坦白说,这些孩子一星期学的东西,(当年)我和我的同事要花三个月。” 据中国音乐家协会透露的数据,中国目前拥有3000万钢琴和1000万小提琴琴童,而每年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达20万。正当古典音乐的热度开始在西方国家退减,在中国却呈现无止境的上升趋势。 许多西方音乐家和教育家对中国音乐演奏家的素质特征有近乎一致的看法:激情而不失细腻,表现力强且才华横溢,并有很强的进取心,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毫不退缩的冲上前去。 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总编辑伊文(James Inverne)在一篇访谈中指出,西方正面临一次文化地震。他说:“中国对古典音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她将从三方面改变古典音乐:即听谁的演奏,听什么作品,以及观众的构成。” 目前全球各地交响乐团的独奏家名单上,多的是中国名字。他们的市场正一步步扩大,乐迷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当中,可以想见,今后数年,古典音乐的未来将掌握在一大批中国音乐家的手中。 中国音乐家本地演出追踪 *陈萨 明天晚上,演奏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会,以色列指挥家特劳布(Yaron Traub)指挥,曲目还有拉威尔《丑角的晨歌》(Alborada del Gracioso)及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票价:11、16、26、36、50、60元。 *李传韵 8月25日,演奏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会,朱晖指挥,曲目还有孟德尔松《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The Fair Melusina Overture)、德彪西的夜曲《云》及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票价:11、16、26、36、50、60元。 *王健 9月29日,演奏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会,水蓝指挥,曲目还有海顿的《第100号交响曲"军队"》及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票价:11、16、26、36、50、60元。 *郎朗 10月30日,独奏音乐会,曲目有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萧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舒曼《儿时回忆》(Kinderszenen)、拉赫曼尼诺夫《g小调第五序曲》、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等。 《联合早报》 (编辑:冯玉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