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已出封帖 [复制链接]

查看: 4953|回复: 34
1#
<P><FONT face=Verdana><FONT size=2></FONT></FONT>&nbsp;</P>
tyui.jpg (, 下载次数:16)

jpg(2009/5/20 14:46:56 上传)

tyui.jpg

1.jpg (, 下载次数:10)

jpg(2009/5/20 14:46:56 上传)

1.jpg

2.jpg (, 下载次数:11)

jpg(2009/5/20 14:46:56 上传)

2.jpg

cd.jpg (, 下载次数:10)

jpg(2009/5/20 14:46:56 上传)

cd.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10-06-26 13:32:47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 mic1949101 的帖子

美国REVEL-M20书架箱
getdata-db.jpg (, 下载次数:13)

jpg(2009/5/21 6:59:07 上传)

getdata-db.jpg

getdata-dbfer.jpg (, 下载次数:9)

jpg(2009/5/21 6:59:07 上传)

getdata-dbfer.jpg

2007426192436.jpg (, 下载次数:6)

jpg(2009/5/21 6:59:07 上传)

2007426192436.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09-05-21 06:59:06
TOP
3#

Hybrid混血設計的Unison Unico I綜合擴大機
日期: 2004年08月19日
文章主題: Equipment Review


Unico是一個全新建立的產品線品牌,與義大利Unison同屬於Unison Research公司,線路設計並不單純是全半導體,時有真空管與電晶體,時有電晶體與IC,或者又有雙極性電晶體與場效應電晶體混用,就以本文介紹的Unico I為例,則結合雙極性、場效應電晶體、運算放大器以及IC所組成的放大模組,最後還附上非紅外線傳輸方式的音量遙控器,是筆者見過設計相當精彩的綜合擴大機。

Unico I所採用的無線電波遙控器跟手機一樣是採用RF射頻,遙控器不須對準器材,也可以拿出室外,只要按下遙控器的按鍵就可以操作器材,哪怕您躺在沙發上聽音樂,隨手拿起遙控器以任意姿勢操作,Uinico I就能感應到無線電波而改變音量。我想這恐怕也是天性熱愛美食與享受生活的意大利人,所做出的特殊設計吧!

前言:從一個業餘性的音響DIY網站起步,逐步跨入規模化、商業化的運作經營,DIY ZONE已經堂堂邁入第八個年頭。這八年來,我們試圖推出多樣化的設計,期待提升DIY音響社群的裝機能力,打造一套從內而外都合乎Hi-End標準的系統。

除了強化DIY裝機技藝與設計能力外,玩家仍應該盡可能的拓展視野,用欣賞與研究的角度來分析成品機,從中學習國外優秀設計師的精髓,並化為己用,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少了雜誌媒體必然的廣告壓力,DZ的音響評論自然不同。





技術規格:
設計形式:混血設計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100W x2
輸出阻抗:2 - 8歐姆
頻率響應:2Hz - 100KHz
輸入阻抗:20K歐姆/15pF
輸出級設計:MOSFET以動態A類偏壓驅動
阻尼因素:>50
總迴授量:9.5dB
外觀尺寸:43.5 x 34 x 9.5(公分)
重量:14Kg

參考資料:
後級濾波電容:Itelcon 10,000uF/63V x4
前級放大:BB OPA 604
前級輸出:Philips BF471/BF472
後級放大:IC模組,編號已經磨掉
後級輸出:IRF 9240/240
音量電位器:Alps藍色帶馬達
前級穩壓:TIP 31C搭配傳統穩壓線路
遙控接收器電源:7812





Unico是一個全新建立的產品線品牌,與義大利Unison同屬於Unison Research公司,感覺上這兩個品牌似乎是以真空管或半導體作為區分,但實際上Unico的線路設計並不單純是全半導體,時有真空管與電晶體,時有電晶體與IC,或者又有雙極性電晶體與場效應電晶體混用,就以本文介紹的Unico I為例,則結合雙極性、場效應電晶體、運算放大器以及IC所組成的放大模組,最後還附上非紅外線傳輸方式的音量遙控器,是筆者見過設計相當精彩的綜合擴大機。

為何Unison的真空管機維持著極傳統的線路設計,但推出Unico之後卻又極大膽的採用混血線路?主要原因就在於Unico的設計部門與義大利的一所頗有歷史的工業大學技術合作,進行音響線路開發的工作。又依照筆者曾經拆過多部Unico產品的經驗來說,Unico的線路設計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不論就線路形式或者使用的半導體材料甚至是組裝的方式來說,都突破了傳統音響的範疇。




圖說:Unico I的內部設計佈局極為工整,處處充滿成熟的工業氣息,電源部分採用環形變壓器與紅色的義大利Itelcon 10,000uF/63V濾波電容,這在亞洲是比較少見的。

不過,線路花俏與否也許\並不是消費者所關心的事情,問題是採用新式設計之後對聲音能否有實質的貢獻?筆者要說在前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Unico的聲音確實也可圈可點。

完完全全混血設計
外觀看來,Unico I的面板實在厚得可以,而且加工的質量直逼Hi-End水準,連大型旋鈕旋轉時的精準度與順暢程度,都是一流的水準。整個機箱都是鋁合金製造的,面板是霧面噴砂顆粒處理,機箱蓋\則是黑色噴漆,組裝的紮實程度與精準程度都不錯。打開頂蓋\之後才是精彩的開始,讀者們可以清楚的看見機箱內零件排列非常整齊,而且除了變壓器的接線之外,就沒有其他多餘的導線,連喇叭端子都直接固定在電路板上,巧思盡在其中。

從輸入開始,訊源切換開關就位於輸入端子的背後不遠處,這是避免太長的傳輸路徑引起串音的危險,也是增加立體分離度的關鍵。訊號經過切換開關之後,每聲道經過一個Burr-Brown OPA604做前級放大,然後再進入後級線路。



圖說:後級為MOSFET輸出設計,採用IRF歐美系的品種,對許\多網友來說,可能覺得那個水泥電阻(源極電阻)不夠發燒吧!

從整個內部圖來看,電源與散熱片的部份佔了大半空間,後級的濾波使用罕見的意大利製造Itelcon濾波電容,10,000uF四顆,是常見的100Wx2後級標準搭配容量。前級的穩壓也獨立處理,基本上捨棄三端穩壓IC,而採用傳統電晶體穩壓線路,由此您可以看得出Unico時而炫耀設計技巧,而時返璞\歸真的兩手策略!前面提到的OPA604運算放大器並不是前級的全部,實際上Unico I的前級非常完整,只不過背板輸出端子缺少了前級輸出,是我認為很可惜的一件事。

用料紮實 不求炫技
前級由運算放大器做放大,再由中功\率雙極性電晶體做輸出,進一步降低輸出阻抗,好一個混血設計!如此完整的前級規劃在合併擴大機裡並不多見,頂多也僅有Hi-End產品願意如此紮實的設計,所幸Unico I的這份用心也反應在聲音表現上,這是筆者再次強調的。

Unico I的後級當然也是混血設計,採用運算放大器與簡單被動元件構成的模組進行電壓放大之後,再直接驅動MOSFET功\率晶體。不必多說,除了再一次的混血設計之外,市面上也極少人採用模組驅動MOSFET的作法,Unico跟Unison一樣,也和許\多知名義大利產品一樣,過足了設計與炫耀技巧的癮了。





環顧市面上的大部分音響器材,甚至是Unison自己,線路的架構多有一個傳統或設計慣性,即使是參雜著不同屬性的主動元件所構成的混血線路,多半也脫離不了傳統元件,例如真空管、雙極性電晶體或場效應電晶體等。IC的採用目前已經非常普及,以往所謂IC擴大機聲音不佳的說法已經不存在,混血設計只要設計得當,一樣有發出好聲音的機會。比例不多的混血設計之中,Unico可能就是一個具體性的代表,見過Unico I、聽過Unico I之後,筆者心中有了更進一步的體認:只要有本事,沒有哪一種線路才是唯一的,任何搭配都有發出好聲音的可能。

穩重可靠的個性
去年,筆者有機會試聽Unico Pre以及Unico DM,這是一套有趣的組合,尤其是Unico DM面板上的那一塊壓克力標記,其背後還附有紅色照明。當擴大機處於Stand By的狀況時,紅色照明僅維持著很暗的亮度,好似是休息中。當啟動之後,由於DM後級採用真空管輸入、MOSFET輸出的混血設計,真空管預熱需要些許\時間,此時紅色照明逐漸亮起,彷彿慢慢加溫、重新甦醒,頗富生趣!

藉由Unico Pre以及Unico DM的搭配試聽當中,我發覺Unico混用了多種主動元件,使得器材本身沒有強烈的聲音個性。說它使用了真空管,但卻聽不出明顯的管味;說它擁有高音質IC,但卻也感覺不出犀利與高透明度的細節;同理,它也比純晶體機要來得溫潤一些,它的聲音個性融合了多種元素,五味雜陳、各種特色都存在著一些,所以自然也失去了強烈的廠牌個性,成為樸實的聲音放大機器。





這回試用Unico I合併機,同樣也有著類似的個性,筆者先後為它搭配了Polk Audio Monitor 70落地喇叭、Onix R3落地喇叭、PMC GB1傳輸線式喇叭、Wharfedale Evolution 30落地喇叭等,藉由不同的搭配直接感受而出的不是擴大機的聲音風格,而是不同的喇叭聲音個性。換句話說,Unico I像是個透明的聲音推手,由不同喇叭播放聲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留下屬於自己的聲音影子,它的聲音是透明的、乾淨的,渲染很低的,這倒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但透過不同的器材搭配比較中,仍然聽得出Unico I的本事在哪裡。基本上它是屬於中性的,介於管機與晶體機之間,或者說兩種風格都帶有一些。其次它的音域分佈是平均的,高頻與低頻兩端維持著相等的比例,然後它的推力是充足的,面對大音量以及體型較大、單體數量較多的喇叭如Polk Audio Monitor 70或Onix R3等,幾曲測試片段下來也沒有手軟腳軟的現象,證明它是恪守紮實擴大機本分,忠實完成放大聲音的任務。



圖說:音量控制部分採用Alps的馬達驅動款式設計,為了縮短訊號路徑,還刻意使用了延長棒,將控制能力延伸到面板上。

筆者略想了一下,若用汽車的個性來比喻Unico I,車身寬大、座位寬敞、馬力性能與配備都處於中間水平的Toyota Camry或Nissan Cefiro,很能代表Unico I所處的地位。Unico I是舒適的音樂夥伴,但若要拿來飆車或耍個性,屬性上恐怕就不合適,此點也是Unison與Unico的強烈對比之一。筆者認為使用Unico I的最大好處,就在於它為用家們省去了搭配上的煩惱,把器材放兩旁,音樂擺\中間,畢竟聽音樂才是正事。

無線電波遙控器
最後,Unico I附帶有一個極少見的「無線電波遙控器」,與其他採用「紅外線遙控器」的使用規則完全不同,此點特別值得一提。一般的紅外線遙控器,在遙控器前方裝設有「紅外線發光二極體」,對準器材即可發射紅外線信號操作器材。不過紅外線為直線傳播,如果遙控器與器材之間有阻礙,或者遙控器拿出房間之外,則遙控器就等於失效,無法遙控器材。





圖說:前級採用Burr-Brown OPA604,這是一個音色中性厚實的運算放大器,經常出現於價格高昂的Hi-End機種中,因此信賴度可見一般。

Unico I所採用的無線電波遙控器跟手機一樣是採用RF射頻,遙控器不須對準器材,也可以拿出室外,只要按下遙控器的按鍵就可以操作器材,哪怕您躺在沙發上聽音樂,隨手拿起遙控器以任意姿勢操作,Uinico I就能感應到無線電波而改變音量。我想這恐怕也是天性熱愛美食與享受生活的意大利人,所做出的特殊設計吧!

本文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江俊德為美國某知名音響製造廠駐中國地區IPO採購總監,曾任廣州外資音響廠廠長、音響雜誌媒體主編等職務,簡歷如下:

台灣音響論壇雜誌主編
台灣新視聽雜誌主編
台灣家庭劇院雜誌主編
台灣高傳真雜誌主筆
廣州訊息時報特約主筆
北京中國電子商情新音響雜誌主筆

作者對Hi-End音響系統有深入且廣泛的評鑑經驗,科班出身的他,也熟諳音響電路設計技術與發燒零件調音技巧,擁有優異的DIY裝機能力。
TOP
4#

up!!!
TOP
5#

美国REVEL-M20书架箱,意大利声韵Unico i功放,雅乐帕格尼尼cd机
TOP
6#

带备用飞利蒲VAM1250机芯一套。
sdfjnbvcx.jpg (, 下载次数:6)

jpg(2009/5/25 19:04:49 上传)

sdfjnbvcx.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09-05-25 19:04:49
TOP
7#

美国REVEL-M20书架箱,意大利声韵Unico i功放,雅乐帕格尼尼cd机
TOP
8#

美国REVEL-M20书架箱,意大利声韵Unico i功放,雅乐帕格尼尼cd机
TOP
9#

美国REVEL-M20书架箱,意大利声韵Unico i功放,雅乐帕格尼尼cd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