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观音质评价的细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282|回复: 12
1#

主观音质评价的细节


(广州番禺卓艺影音行  谢汇泉)

摘于《视听前线》2009年2月刊



1 引言
        对电声产品进行主观音质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主观听感和物理参量的测量是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对电声产品声音质量的评定。然而大多数的电声产品重放都在小型闭室里,因此,主观音质评价和室内声学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得到正确的主观音质评价,需从以下内容说起。

2  声波基本特性
        声波的本质是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周围弹性媒质发生波动的现象,因此声波又称为弹性波。
    引起声波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波所及的空间范围称为声场。
    声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因为它们都是弹性物质。
    由于在可闻声范围的电声学主要涉及空气中的声波,下面将着重讨论气体中的声波,气体中的声波是纵波,即疏密波。

3  闭室的重要
        闭室最主要是满足足够的隔声要求,能有效隔绝外界传入室内的噪声,避免环境噪声对电声产品的判断产生影响,以保证室内有足够的信噪比,能让室内的声波传播的气体呈稳定状态,确保聆听者尽可能听到被评价的电声设备的本质。

4  温度和听感的关系
        由于温度和声波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试听室的温度需保持稳定
        气温θ在±30℃以内时,空气的声C速与气温θ有如下近似的关系:

(1)
        气温θ在±30℃以外时,空气的声C速与气温θ有如下近似的关系:

式中:T—空气的绝对温度(开尔文);
                    θ—空气的摄氏温度(℃),θ≈T-273**
        在工程计算中,一般按θ=20℃(293K)计,这时空气中声速约为343米/秒(再粗略一点可按340米/秒计)。
        从上式中得出:
        当空气温度在25℃时,声速是346米/秒
        当空气温度在30℃时,声速是349米/秒
        当空气温度在35℃时,声速是352米/秒
        按工程计算的20℃,声速是343米/秒时比率,25℃是99.13%,30℃是98.28%,35℃时是97.44%。笔者通过开空调,将温度控制在28℃时,主观听感上高低频明显减弱,声音发闷,没有节奏感,呆板。由此可知室内的气体温度需保持在25℃或以下才确保电声设备达到设计初衷的发挥。且24℃~25℃也是人身舒适的温度,可以长时间聆听,按照最理想还原电声设备本质的想法,25℃时是最接近电声设备原本的设计。

5  混响时间
        通常的多声道录音采用短混响时间录制,其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多在(0.5~0.6)秒,而现场收音录制的节目多为音乐厅,大部分的混响时间在0.8秒或上,根据这些情况,主观评价室的混响时间取在(0.3~0.5)秒为宜,并取平直频响较好。
    听音室的混响时间对主观音质的影响可以通过简单地开关听音室的门来体会。在打开时,整体声场会下降,主观听感上反映是低于扬声器箱的中部,声音比关上门时稍慢,且变得软弱,力度感不足,高频段的量感比关上门时要少些,节目源里的细节明显比关门时要少。(这可能是由于开门时,听音室的混响时间稍微变短,室内声音能量减少引起的。)
    由上可知,重放房间产生的“二次反射声”会对电声产品的重放声产生干扰和附加
声染色”,因而重放房间应该进行相当强的吸声处理,称为保证“声学比”。

6  扬声器箱的摆放
        在声源等效中心的距离小于混响半径r的地方,其直达声将占主要成分;大于r的地方混响声能将占主要成分,在混响半径范围内,更容易发现电声产品的问题,这实际是发烧友(即电声爱好者)常说的摆位问题。


        两个扬声器的轴心在不同水平面时,整个声场往低处方向,声场的构成比较混乱,乐器高低定位错乱走偏,声像散大,未能达到点发声,管弦乐团像分开左右两组演奏一样,未能形成立体声应有的三维空间。


分享 转发
TOP
2#

7  实际听感
        时间:上午9:30-11:30。测试节目源:
        1) 国家标准 GSBM 6001-89_音质评价样件
        2) Diablus in Musica  Accardo interpreta Paganini 阿卡多《魔鬼颤音》
        利用空调,将温度控制在24℃,湿度在49%,倾听开门与关门的音质区别:




8  总结
    人们对电声设备进行主观音质评价时,只注重器材本身的技术指标及其知名度,往往忽略了得到优美声音的其他重要条件。在整个主观音质评价的过程中,如能注重每一个细节时,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被评价的电声产品。

参考资料:

管善群 《 电声技术基础》。
管善群  扬声器的发声与信源以及听觉的关系之管见。
TOP
3#

呵呵,
我希望大家对主观音质评价多些了解,
至于用怎样的方式去欣赏音乐,各位就因地制宜,喜欢就好。
TOP
4#

原帖由 yrm2000 于 2009-2-25 10:02:00 发表
学习了!!好文章!!!
  顶!!!
  LZ  能不能再介绍点  “闭室” 的设计、建盖啊???既然 “ 闭室”这样重要,怎样装修才能获得一个“混响时间” 合理的“ “闭室”??………………谢谢

“闭室”从字面上多数理解为完全密闭的空间,事实上是有通风设施的,但应尽量采用对声音的影响极轻微的通风设备。
至于建造一个“混响时间”合理的“闭室”,涉及到建筑声学范畴。要设计一间房间,首先要定下目标,例如混响时间要达到多少?本底噪声多少?然后通过材料的应用结合房间的三维尺寸来实现这个目标。
管善群教授的听音房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供参考:http://www.audiomercury.com/bbs/read.php?tid=24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