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有他的《第二〈复活〉交响曲》,《第八〈千人〉交响曲》,《大地之歌》;最受发烧友欢迎的是声乐套曲《少年魔角》,其它如第一《巨人》第六《悼亡儿》也较常被提及,他的第五则相对来说少被演出。
巴比罗利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偏长于浪漫风格的指挥,对于德奥系的大型交响乐作品则非所长。
但他在自己晚年时录制的这套马勒第五则是个异数,由第一部分死亡与苦难的挣扎到第二部分的幻想憧憬到最后的明朗辉煌,他演绎得丝丝入扣,深刻地揭示了马勒心灵深处的挣扎与探索。
马勒的作品里铜管的份量很吃重,指挥控制不好,在现场都会有尖利如“飞刀”的感觉;指挥演绎的好,要录好音又是一道难题,削弱铜管出不了作品的效果,录得强了对耳朵绝对是种折磨。这张唱片被评为20I世纪100张最伟大的唱片之一,除了巴比罗利的精彩演绎外,“发烧”的录音功不可没,两者互相辉映,令人感叹。
从第一乐章开始的小号响起就让音响迷感到兴奋,嘹亮而富于金属光泽,但毫无尖利刺耳的感觉,但这声小号以可以让好多所谓“名版”汗颜了!如果要选几张铜管录得出色的管弦乐,这张理应入选。
另外,唱片还录下了巴比罗利指挥时口里发出的低沉声音,在分析力高的系统上应该能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