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介绍独弦琴专辑<国乐天香 [复制链接]

查看: 3531|回复: 10
1#
[upload=jpg]Upload/2006621029478643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621030380781.jpg[/upload]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乐器是五年前,在河内的一个水上木偶表演剧场内,木偶戏正式开始前,先由一个越南姑娘奏了两段独弦琴。它的声音一出来就把我听呆了,我没有想到这种只有一根弦的乐器,竟能奏出如此沁入肌肤的音乐,使我对“越南”这两个字的碎片似的印象,拼复成了血肉丰满的的记忆。我想起三十年前越南电影大行其道之时,在飞机与大炮的间歇中,的确有过这样悠远而从容的琴声从燃烧的树林与河流中飘来。听这样的音乐,我觉得坚韧有时会以一种柔软的姿态存于内心。
  我当即寻找独弦琴的专辑。在越南的几天,我一直希望导游阿明能带我去卖音像制品的商店,这个小伙子总说不急不急,却一直到我回国,也没能让我如愿。后来我表示过希望国内的唱片公司出版独弦琴专辑,我觉得无论是它那独特的音色,还是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越南民谣,都一定能带给国内爱乐者一份惊喜。
直到去年,我终于在市场上发现了国内第一张独弦琴专辑《海韵》(苏海珍演奏),然而网上试听了几段却令人失望。这张唱片居然用了电声为独弦琴伴奏,听起来非常热闹,唯独没有独弦琴特有的空灵与幽远,与我期望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以后便等来了这一张由星文制作的《国乐天香》——陈坤鹏独弦琴演奏专辑。这张唱片星文似乎很低调,没有做很多的市场推广,但是它足以让我这个独弦琴发烧友喜出望外。
  从某种特性上说,独弦琴与汉民族的古琴有几分相似,都适合表达哀婉雅致的情愫,那弦在指尖的颤动,能产生一种奇妙的空气感,余音枭枭环绕耳际,演奏速度太快的曲子则不是独弦琴的强项。如果将两者作个比较,古琴的音色更丰厚,而独弦琴更空幽,古琴趋于雅,独弦琴长于怨。听独弦琴,会有水洗过后的一丝凉意。这种琴不仅广泛流传于越南,也由古时北迁的京族祖先带到了广西,成为京族三岛特有的民乐器。
  陈坤鹏的这张《国乐天香》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完成对独弦琴的声音记录,配器方面尽可能地追求色彩的精炼纯粹,以竹笛、扬琴或者大提琴、双簧管、巴松、贝斯、钢琴等,来衬托主奏乐器独特的音色,加之出色的录音,使各种乐器的质感都刻画得十分准确,尤其是独弦琴的那颤动更是非常迷人。我想这样一张非主流的唱片,首先应该是在发烧友中更容易得到认同。
  唯一的遗憾还是选曲,这里面真正能表现出京族三岛风情的曲目还是太少,而恰恰是这些曲目最能让独弦琴尽展魅力,这里我全力推荐的是第一首《过桥风吹》、第四首《思念》、第七首《对花屐》、第十三首《织鱼网》、第十五首《赶哈节》,它们的确是以京族自己的语言在向你倾诉,那种绵绵情意不是随便什么改编曲目就能再现的。可惜更多的还是诸如《小河淌水》、《敖包相会》一类,这些曲目由于与独弦琴的语言相去甚远,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在听这张碟的时候,不得不经常要按选择键。
  与星文公司的策划也聊过这个问题。我问为什么一个这样好的选题,又花了一年时间去策划制作的唱片,却会留下这样的遗憾呢?她说可能是找不到那么多的越南或者京族民谣吧?可我怎么也不相信,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族才只有这几个曲目。再不济,把当年流行的《越南——中国》改编一下都很好了,还有关牧村唱过的《红棉摇篮曲》,几乎不用改编,直接弹出来就足以让你沉醉在那葵叶斗笠下拂过的轻风。一个很好的策划,却终于没能向完美再靠近一点。
  但它仍然是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独弦琴。
  我仍然在等待这样一张独弦琴的唱片。我希望它收录越南最古老的民谣,透着一股最纯粹的京族风情,用最发烧的手段来制作,最好什么配器也不要,让那根独弦为我们来一次清唱。
最后编辑阿龙
分享 转发
TOP
2#

http://www.21hifi.com/CDHIFI/20051207/15.htm

这里有试听,哪位能帮我把<过桥风吹>贴到这里吗?我搞不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