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的滋味》是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的一部代表作,它和这张叫作《樱桃女声》的唱片没有什么联系。不过在听完这张唱片之后,我觉得阿巴斯可以把他的片名出让一下。
唱片的封面并没有给我什么特别的感觉,特别是"绝色清音,纯原女声"之类的文字见得太多,早已形成了视觉疲劳。但听过倪雅丰之后,第一个想到的竟是有关语言的问题。我发现汉语(也许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均是如此)真是不经用,无论你心里憋着多大股劲,一从口里出来就成了同流合污的表述,你能做的只是把"清丽"改成"清音",把"纯音"改成"纯原",这种词汇组合游戏当然不能从根本上产生撼动。所以一个"天籁"用到第三次时肯定就不"天籁"了,而现在满地都是"天籁","天籁"一样的女声已经做得像温州小商品市场那么大的规模了。万一我们真的遇上个"天籁",她也难以从塑料钮扣和尼龙拉链的重围中杀出,就像我们无法从语言的重围中杀出一样。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去理睬那些商业化的吆喝,直接进入音乐,进入倪雅丰的歌声。
倪雅丰是谁?说实话我根本没听说过。我克制住了用百度和狗狗来搜索一下的欲望,因为这样更好,我听到的正是"纯原"的声音,关于她的相关背景材料,以后早晚会知道的。
倪雅丰的声音的确有樱桃的滋味,清甜多汁,带着一点童声的玲珑与乖巧,是那种单纯向着柔媚过度的"成长中"的声音。制作人邹铁夫将它形容为"没有划痕"的声音非常形象(为什么不把这个比喻用到封面上?它真是可以抢在众人之前吸引眼球的)。为了将这种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唱片在选曲与制作上下足了功夫。虽然它走的仍然是老歌翻唱的路线,却决不会与时下的大路货雷同。倪雅丰的音域不属于宽广高吭的类型,那种需要极大穿透力的歌曲不适合她;她也不是成熟丰盈的师奶型歌手,情感过于浓郁充满人生苍桑的歌曲也必须绕开。制作人就像在采摘春天的嫩芽那样,为倪雅丰找到了13首值得她重新演绎的歌曲,这些歌曲除了《天女散花》口水感稍重,其它的均属可听性强且又没被吃坏胃口的冷门老歌。有的歌曲我本人也是第一次听到,它们在经典与新鲜中找到了平衡,从而使倪雅丰的声音一出街就避开了高峰期塞车的尴尬。从这也可以证明一点,冷饭也不必永远都是那一道"扬州炒饭"。
十年前第一次听丁薇的《女孩与四重奏》,是被她歌声中的一股青涩味儿所打动,现在倪雅丰的重新演绎,多了点女孩的任性,少了些许感伤。
《红雪莲》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很喜欢倪雅丰浅唱出来的乡村风情,对爱情的感伤像收藏一封情书一样自然。词也配得非常好--你的怀中放着为我病中所采下的红雪莲,我知道了这是你对我最后的表白--一个小伙子为爱情死在天山上了,小资到了天边。
不想一一介绍了,原因如前所说,要从语言的重围中杀出是困难的,而音乐又是那样直接和鲜嫩。把曲目列在下面好了。
顺便说一句,这张唱片的配器与录音都非常好,算是星文公司今年的第一力作。
《樱桃女声倪雅丰》曲:1、红雪莲/2、三笑(唐伯虎点秋香)/3、阳光下的星星/4、女孩与四重奏/5、旅行的意义/6、柠檬树/7、花非花/8、天女散花/9、蔷薇/10、不得不爱/11、春花秋开/12、B小调雨后/13、殴若拉
[upload=jpg]Upload/20065109215061248.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