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真烧与非也之界定 [复制链接]

查看: 22415|回复: 135
1#
     谁是发烧友,谁不是发烧友,这个问题是发烧的首要问题.纵观站里各种论点颇多,且不乏令人晕悬之作.要想在鱼龙浑杂之中理出有益的头续,就不能不先对烧之与否做些分析.
  有两个典型的例子.
  其一,买了那些东西,什么机啊线啊碟啊,还搞了房子啊等等,这样就是发烧友了?不对吧.要这样的话,发烧就没什么劲了吧,太一般了吧.只要花了钱了就是烧了,小花小烧,大花大烧,烧就是花钱,持这种理念的真不少啊.
  因此,我们就会看到许多这样的"烧经",比如上当啊,受骗啊,中了商人的套啊.很明显,这不是发烧吧,这不过和买别的例如衣服食品一样是在进行经济消费而已.我敢百分之百的断定,有上述论点以及类似论点的,绝对不是发烧友.真正的发烧友也花钱,但他们嘴里却没有那些话,他们都相当的清楚,发烧的感觉用钱是买不来滴!也就是说,那根本就不是钱的事儿.....
         <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2#

                           <接上文>
   没想到的是,真正的奇怪竟随之而来了.时隔不久,我又在一份音乐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小征泽尔的文章....老提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敏感啊,我有必要站起身,并将右手贴紧左胸,口中则念念有词焉:小日本听好,钓鱼岛,靖国神社,还有台湾啊,你就造吧,俺抵制着你的货呢,以后也还有帐要算的!要知道音乐是不分国界滴!我说小征泽尔,不关你小日本系.....再说后来的这篇文章详细些,特别是其中的一段着实令我浮想联篇,还彻夜难眠....文中提到,小征泽尔历来对中国音乐有所锺爱,来访之前就熟知许多中国名曲,其中自然包括那首<江河水>,不仅听过唱片,还通过渠道索要过乐谱...云云.这的确奇而怪哉,以前怎么从没有报道过他听此曲而哭过,难道他竟是个"枪手"或者"JS"不成?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完全没这个必要嘛,退后说,在杭州他即便是不哭,也绝不会有哪个敢放个他不懂音乐语言的屁来的.....
                <待续>
TOP
3#

      呵呵,真的很兴奋啊!关心首要问题的果然不只我一个.特别是飞扬..恩...妹妹的精辟论段,相信也是代表着一个群吧.不过,一定要恕我直言啊...恩...如是说者,我业已将其界定于发烧友之外,啊啊.当然这是后话.请先别急,到时欢迎一起来探讨.....
       <接上文>
   其二,君不见讲评某某东东之后面,多有惊呼"枪手"!"JS"!之者乎?同样的,真正的发烧友也不是这个样子滴,恰恰相反,什么商不商的,他们不在乎极了...
   l令人感叹不已啊,同类的例子,如果乐意啊,是那么的轻而易举.适可而止喽...总之,仿佛面临着这种局面,在浩浩荡荡的发烧友的队伍中,不是发烧友的队伍却也浩浩荡荡.我想,拍电影有时也会这样滴,一大堆人,有演员,有非演员即临时的,换好服装化好装,在行外人眼里,那是不分彼此的....当然,对于本是善良的发烧群体来说,作此比喻的确难免刻溥,找抽尼吧,但因涉及发烧之首要问题,不可逾越的啊,就先小人后君子吧.呵呵,再来亮个小相,本人自信是纯的发烧友,说实在的,受益非浅啊....来此表表心声,俗话说,有福共享啊......
       <待续>
TOP
4#

       记得。。。恩。。。那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恩。。。在某份报纸上,我读到了一篇新闻。。。。。请原谅我啊,我这个人有些悟性但记性很糟,不得不采取只记事而放弃具体的办法,这也是我资质差却能发烧至纯的窍门之一。。。。这篇新闻说的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乐团指挥家,号称精通音乐语言的小征泽尔访华的一段经历,在杭州吧,文化部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台文艺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是由一位著名二胡演奏家,谁来着?瞧我这记性!真是罪过啊,把著名的也忘了。。。演奏瞎子阿炳创作的名曲《江河水》,那时那刻,小征泽尔给闹了个泪流满面,成为一时的佳话。说真的这事对已步入烧途的我没什么大的触动。你想嘛,一个懂音乐的,听了首悲悲掺掺的曲子,掉了泪,又不是把牛拉哭了,有什么可好奇怪的呢?
                《待续》
TOP
5#

                           <接上文>
    有幸的是,经过我的悟性的蠢蠢欲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具有非凡价值的答案,并且确信,它同时就是一艘飞船,将我送过了那个分水岭......在杭州,小征泽尔不是别的,正是那个拥有无数异常灵敏的音乐触觉的小征泽尔,他是真真切切地被感动了....那么又是什么把我也给打动了?是一种开窍般的醒悟,因为通过此事我发觉,使小征泽尔泪流满面的可能不是那首曲子,而是那个被我搞忘的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以及他或她那出神入化的演奏.......
    在中国,能滚瓜烂熟地用二胡把<江河水>一个音符不错地演奏下来,这样的乐手可以数以十万计甚至百万计,但真正成之为"家"的又能有几位呢?而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能将曲子演奏到好听,毕竟都是乐音啊,而后者呢,他或她们的演奏,则是好听的乐音里面,还饱含着更深层次的,更为细腻的,也是作为艺术家所特有的东东.而这种东东不常见啊,且不易得啊,但却更感人,更具魅力.....我想应该可以这样说吧,作为音乐啊歌啊摇滚啊爵士啊这调那调的,好听啊是较为容易感受的,但恐怕难以使小征泽尔感动到流泪,那么那些奇特的东东呢,除去小征泽尔以外,也未必对谁都有用啊,要知道,那天坐在小征泽尔旁边的,或许还会有不少呢吧,正在猛嚼猛吹猛笑笑呢吧....当然他们一点也没错......我不过是想借此作个鉴别罢了......也不知我说明白了没,反正自那以后,我是真的有所侧重,或者说似乎具备了重心,更可喜我的耳朵,仿佛増添了一种捕捉欲.........
                      <待续>
TOP
6#

         呵呵,,感谢123的更正,我的可悲的记性真的害我不浅呢.......
    <接上文>
   小征泽尔的流泪让我改变了音乐观,相对应的,也必然波及到我的器材观,使我从铭牌堆里走了出来...再回头望去,阴霾有所散,陌生趋于熟.先浅谈一下吧,以后再来重点涉及...
   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东东,大慨能分做三类,第一类是廉价的劣质品,有牌而无名,有音而无质,听响而已,谈不上欣赏.我也曾作过梦,拼命地摩它们,却也向烧友们常说的,投入很小,改善很大,但总起来说,跳不出那个挡次的圈圈.玩这些东东,说是学艺还行,如说是在发烧,那就是瞎掰.
   第二类是名牌以下的,恩...也包括一些国产的名牌吧.....其实这类东东已具备了很高的电声指标,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正是因为太注重这指标那指标的,结果是丧失了个性.这是曲解高保真从而陷入的误区.此题目还是搁在下一步来专门谈吧.这些指标够高的东东完全可以和那些十万百万的乐手相配对,不过是好听而已....我也曾费劲心机想让它们摇身变变,但均告徒劳.它们高不成低不就,就那样了,这里边不排除手艺欠精的因素.总之听听是可以的,硬要发烧吗?硬要把艺术家搬来吗?于是折腾开始了,而发烧实际上并没开始,也永远不会开始,因为那些道貌岸然的指标早就把音乐里值钱的东东通通抹杀掉了,还想动什么人啊.....
        <待续>
TOP
7#

      呵呵,死鬼兄搞的很尖锐啊,但你说的不是烧经,而是怨经...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负面,也是因为看似像烧而实际非烧的缘故....另外,楼上的老兄搞的稀里糊涂的,其实在我看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糊涂反到是一种更为可贵的清楚,至少比把糊涂当聪明的强很多是吧....最后,想解释一下啊,我写这个东东,是想把作为一个发烧友的亲身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来个记载,目地也是探讨与交流.那末采取纪实的写法呢,自然缺乏论文体的严谨,但内容的堆砌与罗列也许会引发多一些的思考.....慢慢来吧,这里边的确有很多奇特的乐趣呢.....
            <接上文>
  第三类就是发烧级的了,包括赫赫有名的,以及顶级的诸多东东.对于初友来说,这是一个布满迷云与困惑的领域,这些千奇百怪,价格惊人的东东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将意欲何为?实在令人费解的啊...
    在我身边有数不清的人呢,他们慕名倾注血汗将其请回,却无法知道它们到底好在哪里,还有一些多少懂一点的结果则更惨,简直给弄得焦头烂额,越忙活越难得其妙....怎么会这个样子呢?很明显,明烧实未烧呗...不过那些好东东也很悲啊,嫁得无意郎,徒有此金身哦....
   再举个例子啊,那叫一个典型.我的一个老同事,临退修了,想找些乐子,他听了我的,觉得还行,回去就取钱给办了,但却不能满意,把我喊去给看看.他的配置是,美国狮龙AV功放(型号免报),六千多,丹麦战士HIFI箱l八千块,音源是VCD,房子也大,近二十五平米的客厅.他说主要是唱卡拉OK没效果.我说你再买个效果器吧,他不干,说机子够好的了,没必要再买了....
我知道,其实他是给整怕了吧,小两万啊,没想像中那么好啊......
      <待续>
TOP
8#

                     <接上文>
         还有两项需要分类,那就是全部的音响器材和全部的要和它们打交道的人....再加上前面已分过的,我想,这就涵盖了有关发烧的基本要素.....另外,为了以后叙述的方便,特作两个更正,一是碟的命名欠妥,不规范,现按原来的排序改叫亮碟,好碟和靓碟..二是器材的分类以这次为准吧,其含义不是单指某机,而是包括环境在内的全部的还音的硬件...
     器材的三类分别叫做亮机,好机和靓机,人呢,就叫亮友,好友和靓友,呵呵,千万别见怪啊,出于技术上的原因,无耐啊.....
   电声指标不够高的肯定非亮机莫属喽,特征以前曾说过就不再,重复,这是低端...中端的好机暂时也没的说,只要记着最要命的就是那个中性就好..高端的靓机则是有话要说的...  
   靓机是音响业发展的产物,那么,它的源动力又是来自哪呢?如果简单的回答是市场,我则持否定态度.道理非常简单,很多靓机与其说是商品还不如说是艺术品,或者说它实现的艺术价值要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光这样说能不能服人呢..也没什么现成的例子好举,因为艺术价值是潜在的,并且是通过它物来实现的,不太好计算.....不过不怕的,我换个角度来谈..
    靓机都是有个性的,是事实吧,不然的话那些人在那里配来配去的干嘛呢,为什么要有个性?是为了去迎合市场吗,不是,因为市场无法提出这种需求,这种非常独特的需求只可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艺术.可以这样说吧,最早的留声机就是为了艺术而诞生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那感人肺腑的靓音,使电学家产生了要将其保存下来以便重温的冲动,于是乎奇迹便来临了....慢慢的,这技术那技术,这指标那指标,都现身了,高保真,保什么真?保的是艺术的真!明白了吧,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艺术服务,都是以艺术为最终目的...要知道,完美的个性,才是艺术的价值之所在,这话是谁说的?列宁?马克思?...恩....忘了.反正说的在理啊....想想啊,我们的那些老国产,为什么就偏要被那些指标吓的不敢越雷池半步呢,为什么就不去开掘美丽的个性呢.....555555
        最后,我来公布个玩靓机玩得拽的绝窍:乐趣啊,一切尽在个性中.....
       <待续>
TOP
9#

                <接上文>
    首先,把全部的声音.....恩....当然是指发烧所要面对的那些声音,分为三类,即响音,好音和靓音.接着再把制造这些声音的音源......恩.....是演员吧,分为三类,即一般,优秀和艺术家.对了,还有那些碟,自然也是三类,粪草的,有个盒的,发烧的...
    停一停,弄太多容易乱啊...看看成果....恩....很有条理的哦.响音,顾名思义,特点就是以响为主,占据了声音的低端,来自于一般的演员....恩.....这也是全部演员里的低端.再把碟的低端的那个粪草的并过来,这一部份的事就可以告一段落吧.是不是很清楚?这属于解闷的范畴,确确实实无宝可淘.........
    现在来看看中端的这些东东.....恩....好听为主是吧,比较中性是吧,感动不了小正泽尔是吧......当然也别太小看了,我有体会滴,谁要是能把这其中的甜头尝尝透,也是不得小了滴......
    剩下的还用说吗......恩......全部的精华之所在,从细胞的排列,到熏陶,锤炼,成长,再到精雕细琢乃至成熟,最高艺术与智慧的浓缩与结晶.真的很完美啊......
         <待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