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复制链接]

1#
下面这则关于李云迪的新闻,可谓具有爆炸性。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求证,不过报道的条条是道。
分享 转发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吃喝玩乐谈恋爱 李云迪被炒鱿鱼
2007-12-27 5:31:4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近日在百度的古典音乐贴吧里忽然爆出一条消息:钢琴天才李云迪被古典音乐界三大巨头之一———哥伦比亚经纪公司解约!这个帖子是来自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博客,据博主称,自己的好友在哥伦比亚经纪公司工作,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记者随后致电李云迪的父亲李川,面对这个传闻,李川没有否定,只表示不知情: “我不知道啊,哪里报道的?”

  本报记者 乔雪阳 为您报道

  博客报料:李云迪太贪玩被解约

  这篇博客里,作者没有单说李云迪,而是直接指向“80后琴童”,说他们身上所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从李云迪身上反映出来。“李云迪的一举成名缘自他2000年获得肖邦钢琴大赛冠军,2002年,他便被著名的哥伦比亚经纪公司招入旗下,眼看着前程大好,却在短短几年内被解雇。朋友跟我说公司对李云迪的表现不满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并多次告诫,而他本人却依然只顾吃喝玩乐,对事业满不在乎的态度,他可能也根本不相信公司的警告是真的。一两个月前他被公司正式通知取消续约,将从公司除名时才开始着急,竭力挽回却为时已晚。”

  据记者了解,李云迪喜欢追逐时尚的传闻绝非空穴来风,本报记者之前采访曾经和他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另一位钢琴神童沈文裕时,后者在无意间提及,李云迪穿脏的衬衣都懒得拿去洗,经常是一扔了事。另外,作为“后台”和实力都不亚于郎朗的他,李云迪近年来的演出成绩确实并不显眼,不过大家多半以“低调”给了他很好的理由。在记者会上,每次被问到新曲目,李云迪都会回答说自己是走“钻研作曲家路线” 的艺术家,据博客作者在哥伦比亚经纪公司的朋友说,李云迪的音乐会,总是报出新曲目吸引听众,却临时改成旧曲目弹,“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练好新曲目”。为此,曾有听众告到公司,这对李云迪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新浪李云迪自己的博客上,只有两篇文章,分别是《我的新书》和《我的新唱片》,除此之外没有关于自己近况的任何透露。而在国外的知名古典音乐网站上,对他新专辑的评价几乎没有,不被关注的程度可以说打破了所有肖邦钢琴大赛冠军的纪录。

  另外据该报料博客称:“李云迪还在公司管辖范围外乱接广告,而且所接广告还为其自身惹事。我的朋友还透露:公司对李云迪在公众面前的言辞十分不满,他在媒体面前不愿承认女友,公司告诫他若不愿公开,就不要和女友公开出入成双,给媒体制造机会,而李云迪却没有遵守。”而媒体也经常拍到二人亲密出行的照片,此前李云迪还特地带着女友到香港买宠物狗,甚是亲密。而早在去年12月,媒体就报道过他和台湾地区女友Michelle Lin秘密订婚的新闻,其中还提到他送给女友一枚价值六位数的大钻戒。

  知情人士:此事确凿无疑

  对于上述传闻,李云迪的父亲李川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倒是显得很平静地说:“我不知道这个事情。他现在上海演出,我没有和他在一起,我看他最近都很正常,没有跟我说什么。”

  记者随后联系到一位圈内知情人士,得到了很确切的答复:“此事确凿无疑!”谈到李云迪被解约的原因,该知情人士表示:“他自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还年轻,的确需要磨炼。话说回来,如果他自己能够在古典音乐圈内成绩突出,即使有绯闻也不会被炒的。”

  昨晚,记者一直尝试联系李云迪的经纪公司哥伦比亚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其纽约和柏林的办公室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http://lts.bbs.net/bbs/01/21403.html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商隐兄的帖子,我都比较喜欢。也许出于喜欢,特别期待。但接连读到的二个帖子,散发着酸腐的味道。前一个帖子,似乎有些抬臭脚之嫌疑,很难让我相信这是出自商瘾兄之手 !论坛交流,不是小孩子怄气,更不是摆谱,如不能以平等心态待人,似乎丧失了网民的资质。你的帖子很用心,也用脑,但还是回到音乐上更有意义,也不至于让我等期待的人失望。

后一个帖子,已经置顶,链接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29208.aspx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刚刚看了一下帖子,大概没有更多人对你的话题感兴趣吧?不过那些唱片贴图与介绍,确实可以吸引眼光。

我对你话题的兴趣,远远超过对你贴图的兴趣。说实话,民乐的唱片我是屈指可数,但我对民乐的关切,并不逊于你们。以前我们聊过民歌的话题,这里也就接着你最近兴致的民乐说点看法。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5#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李商隐: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我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不一定完整,完全是普通乐迷的真感受。我觉得存在三种浪漫:一种是古典的浪漫,它表现为主要依靠中国古乐的演奏方式,来表达对伟大传统的致敬和追思,而现在的发展则是追求文人雅士的精神自由,表达方式也不仅限于古乐器也可能使用电声乐器。这个浪漫完全有很多唱片说明。而最新的进展可以在窦唯的音乐中找到。

第二种是民间的浪漫。所谓礼失而求助于野,这个野现在就是指民谣或是戏曲,典型代表就是梁祝。而且这种浪漫也在发展之中。

第三种是边疆的浪漫。礼失而求助于野,这个野在边疆,关注的是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典型代表是云南音诗等。

......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6#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中国式的浪漫指什么,民乐?民乐怎么定义?到今天还有真正的中国民乐?能否说说民乐,或者说地道的中国音乐,本来该是怎么样的?

在那个链接中,到现在也没有告诉我,看到的是洋洋洒洒的美文,谈了很多由此而来的联想。这个做法,似乎远离我所了解的商隐啊!我是特别反感文人雅士脱离音乐本质,却以音乐为借口,展开自由联想,挥洒文字的虚伪做法。商隐兄当然没有这么虚伪,但字里行间流露的确实如出一辙的酸腐味。

请见谅,我失望之余,忍不住在此感叹。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7#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拜托各位,请勿跟帖,此贴是为专门请教商隐兄而发!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8#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这是个讨论的帖子,可能观点不同,但决不是吵架贴,我常有争论,但从不在网上吵架,各位请别担心。现在反而让我担心,各位参合多了,可能把简单的内容搞的很乱很复杂了。正因此,我不参与商隐兄被置顶的帖子讨论。我和商隐兄是老熟人了,他也不是个小鸡肠子的人。我不是打击他发帖,相反,是希望他多发贴,发好贴。诚恳拜托各位!

李云迪的帖子,是告诉商隐兄,希望他能提供些内部消息。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9#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商隐兄关注过湖北编钟么?关于民乐的话题,跟立体声论坛的各位高手有过很激烈的争论。

其中谷雨认为,无论从乐理完善程度,乐器发展水平,作品丰富程度,音乐社会地位,音乐家社会地位,西方人早就超越我们了。真是早就超越我们了?这个“早”比湖北的编钟早多少呢?既然下这种结论,看来能说清楚中国音乐最真实的面目?解释解释78年湖北出土的编钟怎么回事!编钟当然是一件伟大又自豪的乐器,你关心一下就知道!现在的民乐是否有个真伪的问题!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0#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楼上的朋友笑我对目前中国音乐界状况的不满,比之有过之无不及,确实如此。这些年听到的见到的中国民乐的现场,每次都让我非常担忧。不是我不喜欢听,是能提供地道的,好的民乐太少太少。

我问你关于编钟的问题,其实是傅聪问的。老先生问的意思是,谁能说清楚中国音乐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样子都说不清楚,还谈什么浪漫?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1#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我写过一个帖子,作为当时争论的发言:“编钟带给我的启示”

在中国地下挖掘出土的文物中,编钟不是第一次出土,但湖北出土的这个编钟意义非凡。梅纽因说,我们再也听不见古希腊的乐器能有什么样的声音了,只有中国的这一套编钟,还能把2400多年以前的乐音,再现在我们的面前。

梅纽因的赞美并不仅仅是因为这套编钟工艺精美和声音悦耳,而是他的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之多,编钟的频率范围在50--2330Hz,定音频率为256.4Hz,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二个不同的乐音,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

换一句通俗的话说,中国的平均律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过去一直认为是明代发现的。这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所有黑白键的音响,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每个钟刻着音乐的铭文,记载着各个音的固定音名,在不同调中的转换,涉及到了音阶、调式、转调、变化音名等体系等,从中可以看出,这套编钟包含了声学、音律学、冶金技术和精密铸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知识,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编钟最大的意义在于他的出土,推翻了今天中国民乐的一套东西。因为根据现在的一套音乐,根本无法知道编种当时演奏什么样的音乐,我们有很丰富的古籍,但没有这些记录。现实保留的中国民乐与他相距太远太远,我们也有理由质疑,中国民乐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听到的民乐,很多作品都是参照西方音乐创作的。这不能不提到上个世纪初的一场“美育”运动。蔡元培萧友梅老先生等一批留学德国回来,运用自己在莱比锡学习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北京大学提出中西合壁的美育教育,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很遗憾,一些反对意见没有被大家接受。从今天来看,蔡元培萧友梅都有过错,如果中国音乐就因此消失变异了,甚至可以说是罪过。

结果局面就是我们看到的西风渐进,以西学改造中学,以西乐改造中乐,甚至发展到今天是西医改造中医。我们现在听到、看到的这个结果,是为必然。这些年国内一些音乐团体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所演奏的中国民乐,严格意义上来说,基本都可以说是伪产品。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2#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相反的是我们的邻居小日本,他们也是这个时期一大批人留学德国,非常巧合的是,他们很多人也是留学莱比锡,如小泽征尔老师斋藤秀雄等。他们回到日本,并没有用西乐改造日本的民乐,而是注意发现自己运用西方乐器的问题,想方设法改进,创造了东方人如何把西方乐器演奏的更好的办法。

他们保留了自己的民乐,到现在各国的游客都可以听到那些类似中国民乐的日本乐器。有人特别不服气指出,日本的一些乐器,如尺八就是我国古老的吹孔气鸣乐器,但有多少人相信呢!

我们不知道自己那些值得自豪,更不知道自己的很多自豪,实质是个自卑。从音乐来说,现在的中国乐器,都是个性非常强烈的,并且像西方的古乐器一样,缺乏中低频。但一些音乐人偏偏要让这些个性鲜明的民族乐器走交响乐的大乐队的路子,这无意是把自己的缺点放大的办法。民乐有什么乐器可以像西洋弦乐那样,形成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贝司这样完整的家族声部?没有这些特点,如何能走的通交响乐队的路子?

假如编钟现在仍在敲响在乐队,大家感觉会是如何?事情恰恰不是这么美满。今天,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关系,谁也说不清楚了。到这里,编钟当年是干什么的并不重要了,可以肯定不是谷雨嘲讽的只有显示富贵或讲究排场的陈列作用。编钟折射了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战争和社会政治的动荡,统治者一统思维的结果,留给我的启示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是自豪、质疑和遗憾并存的情节。

我在这个原帖子上,特意加了一句话:从今天来看,蔡元培萧友梅都有过错,如果中国音乐就因此消失变异了,甚至可以说是罪过。
http://lts.bbs.net/bbs/01/11536.html?sort=1&content=%C3%F1%C0%D6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3#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民乐改革的路在哪里?西洋化是民乐的出路吗?

老一些的人都知道,曾经因为民乐里有个低音提琴,争论不休。反对的更是个个大声公,毫不客气地讥讽为假洋鬼子,因为他是在民族乐队里的。

文革前,民族发展最颠峰的时候,尝试过新制作的低音民族乐器,取代这个西洋的低音乐器,如制作了低音大胡。

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就是放大的胡琴。据说是现场音质“好”到是实在忍无可忍,最后只好放弃,改用原来的低音提琴。 现在的民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音乐器。新的做不好,老的是真的没有还是找不着呢?现在不用大提琴怎么办!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4#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民族音乐里有很多是迷失方向的事情,如上次说的乐队交响化的问题。

先做一个假设前提,就是我们抛开历史,完全不提到底真正的中国民族音乐是否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全盘接受目前民族音乐现实来说,中国民族音乐走交响化的路,走得通吗?

民乐的美与洋乐各有自己的美,他们的美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的。就拿弦乐器来说,提琴有四大家族,在交响乐队中,至少做五个声部的演绎。在民乐交响化中,民乐团是用二胡替代小提琴位置,但没有相似的胡琴来替代中提琴大提琴和倍大提琴位置。所以,只好用其他的乐器替代。

看上去其他民乐器替代似乎与胡琴都是一样的,其实大不一样。民族乐器里有那些弦乐器的音质音色,都很有特色,而且找不到像提琴四大家族这么接近协调的。

上次说到小提琴的真正魅力,不是单把琴,而是四大家族的整体性作用。他们可以共同演奏出一片片一层层的多变的音色,他是以音色的“纯净”为自豪。民乐的各种拨弦乐器如何能够替代拉弦乐器弓法上变化作用?

民乐中每件乐器都广泛运用独特的演奏技巧,运用音乐的“噪音”形成自己独特多变的个性,这个类似小提琴里的空弦运用。但弦乐队的乐手们,可以用共同的指法和弓法在四根弦上寻找避开“噪音”的演奏。

http://lts.bbs.net/bbs/01/4165.html?sort=1&content=%C3%F1%C0%D6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5#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民乐走西洋交响乐的路,肯定是方向性的大失误:因为声音!从个人聆听民乐的感受,现在保留的民乐特点看,要民乐走西洋音乐的路,似乎衔接的点并不该是大型交响乐的路,而是小型室内乐的路。大型交响乐的路子,只是更多暴露了民乐的缺点,不是弘扬他的专长,例如低音乐器就是不可逾越的一道天然屏障。关于这一点,只要到音乐厅听听,感受和体会,一定非常深刻。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是中国民乐发展的一个颠峰,但那个时候没能创造性的发展光大民乐,今天能有多大的成果?其实说到根本,当时并不是什么党的文艺政策好,而是一大批从旧中国过来的艺术家,他们在感受新中国的激情下产生了发展弘扬民族艺术的使命感。民乐走交响化的路也好象是当时提出来的吧?他们做过各种尝试,如解决民乐缺少低音乐器的问题,改造革胡还是使用大提琴,争论过很长时间。最终的结果现在也看到了啊,改造的低音乐器声音不能使人满意,结果还是用了大提琴。

没有成功,看来似乎还是改造的人本身的素质不够吧?西洋乐器的发展经过了很多能人的努力,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综观我们的情况,现实并不是这么乐观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听到的,多是为了个人的某些目的进行的,缺少从民乐发展的使命来做的,我担心这样的做法不是促进发展而是玷污了民乐糟蹋了民乐的纯洁性!

http://lts.bbs.net/bbs/01/17600.html?sort=1&content=%C3%F1%C0%D6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6#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中国的民乐,真实的,肯定不是今天这么简单的东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他陆续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见证。改革,发展,这是听到耳朵成茧的话了,也是永远时尚的话,但我们还是回到编钟的话看待更清楚。如果今天的一些所谓大师,尚且没有本事解说这些出土的文物是怎么回事,又能有多少的本事改革他呢?

以前在谈论京剧的话题时候,我说过弘扬发展,先立足于完整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待中国音乐,应该是这样的态度,这才是现实的,也是科学的,是有益于子孙后代的做到。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7#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老兄还有所不知,我跟李商隐是老乡啊,哪有不抬举之理,谁让你就是李商隐!老兄一定注意到,我很少在这里发言,更少跟帖,当然你的帖子例外了。其实是欣赏你的很多观点,当然最主要是你用心用脑的言行。楼上有网友批评说我写酸菜,说法不好,我只是想比喻一下内心的真丝的感觉。凡事不过三,要说唐突,似乎已经三次点名了,以后接受网友建议,给你发短信,不在坛子上多谈这些东西了。我不习惯帖子拖的很长,尤其是超过5屏的帖子。现在这个贴已经拖到6屏了,所以,只提示几点,其他的,呵呵,打算跟老兄悄悄话了。另外,第4点,是回答楼上个别朋友的质疑。



1、这里且不提我个人很怀疑中国音乐是否存在浪漫,或究竟有多少可归入浪漫范畴的,只想强调,西方音乐中的“浪漫”,只是相对“古典”,不是相对“现实”。尽管意大利歌剧中有所谓的“现实主义歌剧”,但浪漫主义音乐相对的,不是现实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完整一些的说话,应该是浪漫乐派,相对的是古典乐派。西方的“古典”定义很明确,发展也很清楚,但我不明白中国的“古典”是什么,老兄似乎并没有告诉啊?

“中国式的浪漫”或“浪漫式”,是个很聪明的说法,但不是个实在的说法。对于音乐这样本来就不很容易感受实在的艺术,还是多一点实在的解说,终归不是做论文,这样才更有实际意义。日本人把音响爱好说成是什么“唱片演奏”,大陆还是香港又有人把他说成是“音响指挥”,怎么听也是另类异味。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批评意见。


2、现在的音乐人,包括老兄引用文章的这些专业工作者,或者专家,他们有多专?我质疑他们的功力。例如,关于五声七声,关于单音和声的看法。在中国历史上,我们除了编钟,还有七孔骨笛等出土乐器,都证明了民乐并非只有五声,也可以说并非只是现在这么一类音乐形式。

如,我们曾经讨论过今年搞的轰轰烈烈的原生态,我印象深刻的,一是主办人王冼平感动的热泪盈眶,二是那么多搞专业的,他们兴奋和惊诧,这些都说明了我们搞专业的,即使是水平很高的行家,对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新鲜的东西,了解不够。贵州多声音乐,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已经发现,还有蒙族的和声、胡麦等艺术,时一直延续。老兄一定注意到这几年纳西古乐真伪之争,结果怎么样?耐人寻味!


3、民乐改革的道路。中国民乐走交响化的道路,一定要知道,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尝试。应该是彭修文他们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的吧?彭修文时期的那种状态,现在还有谁能重复?文革中期,刘德海搞的交响乐团协奏琵琶曲《草原小姐妹》,今天谁知道?何占豪后来改编的民乐协奏《梁祝》有多少人喜欢,又有多少地方在演奏?

年轻一些的朋友可能并不知道,中国民乐最辉煌的时代,就是彭修文所处的那个时代。不仅仅人才济济,大师新人很多,例如今天被称做最后一个大师的闵惠芬就是其中一个新人。当时最具有爆炸性的举动是,各地的西洋管弦乐团,纷纷放下小提琴,拿起了二胡,改成民乐团。可是后来如何?时隔不久,大家又重新改制为交响乐团,还有人逼迫郭兰英改学美声。

交响化民乐走到今天怎么样,到现场听一听,目前规模和水平都是之最的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乐团,听听就有答案。瑶族舞曲这样同等级的所谓新作还有几首?从我个人的感受,拿的出手的作品,大致还是那些,但整体水平大不如从前。女子十二乐坊红极一时,已经暗示了这条道路的未来。从历史来看,江南丝竹、岭南民乐这些小合奏形式,即使是一些后人收集整理的作品,他们现在所处的地位,至今还是交响化民乐所无法等量相比。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8#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4、楼上朋友的质疑。这位朋友说,舒存兄反对吸收西洋乐,比如反对引入大提琴类的乐器。呵呵,好的的帽子哦,有点吓人哦?反对归反对,但似乎没有别的选择啊!如果能有一种民族乐器替代大提琴不好么?我之所以反对,前提是面对现实。什么现实?一个是尝试没有成功,过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什么问题?声音的问题。民乐交响化,无法解决声音的“粗糙”“浑浊”“刺耳”等这些基本问题。这个无法具体展开了,请见谅!

史料记载唐明皇搞的万人歌舞演出,乐队规模达到了1200人以上,但怎么演奏的?换句话说,谁能说就是今天我们民乐这样的演奏?曾侯乙编钟墓室出土的其他乐器数十件,规模超过了今日许多室内乐队,这正说明我们遗失的宝贝太多了。反思他们是怎么遗失的,对我们今天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乐之路不是更有意义?尝试交响化民乐的路不通,怎么办,顽固不化走下去,还是回头反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反对什么、支持什么?

不管羌笛、胡琴、琵琶、唢呐、古筝、扬琴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现在已经融在今天的民乐中,但是,小提琴、中提琴、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长笛、短笛、圆号、大号、小号、长号,甚至瓦格纳号等等,要融入谈何容易啊!就是所有人都同意尝试这些外面的乐器,用来替代某个民乐声部,你觉得如何,用什么办法来替代呢?帕胡德说法国长笛一直很难融入德国乐团,但柏林爱乐他们现在有办法。西洋交响乐队可以运用中国大锣,但中国民乐怎么用定音鼓,似乎都是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概要归结为上面说到的功夫?

五声的乐器同其他乐器的协调问题,是否能参考钢琴的做法?在西方古典音乐中,钢琴等这类声音个性强烈,或者音律独特的乐器,洋人并没有硬性拉进交响乐队充当常任成员。像钢琴等经常出现独奏,只是协奏曲,或室内乐。现在的人,对于编钟当时如何存在,都搞不清楚,还谈什么让他在民乐队中奏响?如果我们对民乐本来是什么样都搞不清楚,还谈怎么改革?为所欲为地改变,实质很可能是破坏;与其如此,不如实实在在搞好传承与保护。一定要搞什么改革,还不如先保护起来,让聪明的后代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说说李云迪的爆炸新闻。发这个帖子的时候,其实已经基本确认这个信息是可靠的。我是希望老兄提供更进一步的信息,例如突然发生这个新闻,是否有什么利益集团所为?因为从时间上看,这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奇怪的是,李云迪每次一旦多些时间在国内乐坛出现,总是伴随着一些负面消息?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