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际唱片业的今天(转) [复制链接]

1#
国际唱片业接踵而至的购并导致四大唱片公司(集团)主宰世界唱片业的局面,这四大公司是:环球·宝丽金、华纳·百代、索尼和贝图斯曼(BMG)。唱片公司的购并似乎是唱片业发展的动力。每一次大的购并案发生之后,都会改变唱片业原有的格局。资产的重新组合不仅是收购公司的发展壮大,也带来了“势力范围”的重新瓜分,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继去年环球(Universal)购并宝丽金(PolyGram)之后,国际唱片业又一重大购并案于新年伊始发生了。1月24日,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了时代华纳旗下的华纳唱片公司(WAE)与英国百代唱片公司(EMI)总值达八十亿美元的合并协议。据了解,这次购并案华纳将取得百代的控股权,名为华纳·百代的新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将超过五十亿英镑。据新公司称,合并后将削减几十亿美元的运营费,并将从事新业务———互联网上的MP3音乐下载。这是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美国最大的互联网经营公司)合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如果说,八十年代索尼收购了老牌唱片公司哥伦比亚,是硬件厂商进军软件业的话,那么九十年代末,环球购并宝丽金则是两家大型跨国影音公司的合并,环球偏重影视节目,宝丽金则是音乐软件的巨擘。巧合的是,刚刚发生的唱片业两大巨头华纳和百代的合并,几乎是环球与宝丽金合并的再版,时代华纳偏重电影,而百代则是老牌音乐公司。这一趋势表明,以音乐为主业的唱片公司已很难独立支撑局面,唱片业的格局肯定要被打乱。在世界唱片业新的格局形成之前,唱片业将再次面临动荡。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性的不景气迫使国际唱片业于绝处求生,在变革中发展。如果说,我国音像业近年来的不景气是因为盗版、市场秩序混乱、管理不力等因素造成的,那么,国际大唱片公司的不景气则不能归结为上述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景气,目前尚无定论,但百余年来形成传统模式的唱片制作、生产、发行的生产结构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却是显而易见的。环球与宝丽金、华纳与百代、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购并案足以说明,国际唱片公司不甘于束手待毙,他们已经、正在和还将进行的重新组合,将给国际唱片业带来某种内涵深刻的革命,其结果将产生深远影响,很可能为下个世纪的娱乐业奠定一个基础,或是形成新的模式。这些购并案绝不是1+1那样简单,绝不仅仅是组织机构的重组,而是通过机构和资产重组,增强自身实力,寻找新的市场,发展新的业务,开拓新的领域。

国际唱片公司的购并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也给形势严峻的国内音像业以有益的启示。我国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正版音像制品的销售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音像市场正版占有率也越来越小。1999年,我国音像业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唱上海公司、北京京文音像公司、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广州俏佳人、北京喜洋洋等出版社和制作公司,在为支撑最后的正版音像市场而浴血奋争之外,其他的音像出版社,要么苦苦挣扎,小本经营,为温饱而斗争;要么龟缩一隅,利用手中的版号资源,做起无本经营(当然,也无大利可图)。八十年代音像界涌现的英雄豪杰,西北风的领军人物、签约时代的旗手们,如过眼烟云,一哄而散。倒是非法音像制品的新“品牌”,新“包装”,新“创意”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张狂到肆无忌惮的程度。

我国音像业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主要面临的是三大难题:盗版、入世和网上音乐。哪个难题解决不好,都将置音像业于困难重重的境地。

尽管我国音像业的体制与国外大不相同,但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资本运作、经营管理、乃至市场法则还是类同的。近三百家小型音像出版社既多又乱,为什么不能合并为三十家或十几家稍大些的公司?经营效益好,管理较完善,又有经销网络的硬件厂商,为什么不能兼并既有品牌又有制作能力的音像公司?国有资产的界限,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为什么不能打破?音像业为什么不能与高新技术的网络公司合作,去开发新市场?音像市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什么不能分开?既然音像业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可否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给些许政策优惠?既知盗版危害甚深,能否制定更为严厉的法律,采取更加坚决的态度予以打击?实力强大得多的国际唱片公司尚且在合并,在想办法突出重围走出困境的中国唱片业难道甘于束手待毙,或是听任垮掉吗?!

文化娱乐业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形成的庞大产业,展现了它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潜力,在以消耗巨大能源为代价的大工业逐渐让位给高科技的信息产业的时代来临之际,文化娱乐业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市场价值。而且,文化娱乐业在带给人们欢娱的时候,也在改变人们的欣赏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我们强调文化娱乐业的重要性的原因之一。我国音像业二十年的历史证明,这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寻找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势在必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