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唱片、我的钟爱(续) [复制链接]

查看: 5403|回复: 23
1#
[upload=jpg]Upload/200491910545448166.jpg[/upload]

喜欢古琴的至清至纯、苍古幽远;喜欢《流水》的澎湃汹涌、如真似幻;喜欢管先生的雄健洒脱、坚实苍劲、婉转含蓄。数年来也听过不少琴家所抚的《流水》,但最能打动我的却是管先生这张录音并不出色的唱片。常道“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生活”,管先生所抚的《流水》恰如是言!

[upload=jpg]Upload/200491910553175593.jpg[/upload]

这是我所知道的古尔德最早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很有些“初生牛犊”的味道。活泼、欢快,自由。一点点的任性,一点点的信马由缰,阳光灿烂,活力十足。这似乎和我辈以为的巴赫大相径庭,但我相信当时古尔德心中的巴赫就是这样的。我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巴赫,而且可能还不止一个。您说呢?

[upload=jpg]Upload/200491910563260882.jpg[/upload]

这是我听到的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的最好的版本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同曲目的唱片。有人说科瓦塞维奇是当今与莫扎特最为契合的钢琴家之一,听了这张唱片我深以为然。优美、雅致、和煦、温馨的特质被艺术家表现的淋漓尽致,而那著名的“艾尔薇拉.玛迪甘”主题则美的让人难以自持。谁说美带给人们的仅仅是愉悦?“含泪的微笑”更能唤醒渴望美的心灵。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分享 转发
TOP
2#

上述唱片的唱片名(曲目)、编号如下,供有心人参考。

1. 管平湖(二十世纪中华乐坛名人名曲典藏版) CCD 2000/027Z

2.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CBC Records PSCD 2007

3. 莫扎特:第21、25钢琴协奏曲 Philips 426 077-2

4. 马林.玛瑞斯:太阳王的维奥尔琴曲 Naxos 8.553081

5. 米切尔·海顿:第3、12、19、41交响曲 Golden String GSCD 039

6.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第一集 NUOVA ERA 6861

7. 库普兰:拨弦古钢琴曲集 Lyrinx LYR CD 084

8. 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传奇 BIS CD-800

9. 牧童短笛(中国钢琴作品) HUGO HRP 769-2

10. 道兰德:琉特琴作品全集.卷五  harmonia mundi HMU 907164

11.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Music & Arts CD-4296

12. 马斯奈:芭蕾音乐(熙德)、如画的景色 Klavier GCD 8002

13.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  理查·施特劳斯:唐璜 Chesky Record CD88

14. 德沃夏克:两首钢琴四重奏 Hyperion CDA 66287

15. 乔治‧戴森:小提琴协奏曲、儿童组曲 Chandos CHAN 9369

16. 通向伯利恒之路 Naxos 8.553132

17. 维瓦尔第:弦乐合奏曲集 Dorian xCD90255

18. 马尔科姆·阿诺德:英格兰舞曲、苏格兰舞曲 Lyrita SRCD.201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49222323225966.jpg[/upload]

Chesky 唱片的音效一直为爱乐者所称道,这张不太常见的“幻想”也不例外。毕竟是Wilkinson的手笔,不凡是意料中的。意料之外的是唱片所收录的两部作品的精彩演绎。“幻想”交响曲的名演不可谓少,这一版除了名气稍逊,作品演绎之精彩不输于其他,甚至会胜出其中的许多版本。至于施特劳斯的《唐璜》,整部作品演绎流畅,信然挥洒,一气呵成,甚至比《幻想》听起来还要令人心怡呢!

[upload=jpg]Upload/20049222325495911.jpg[/upload]

多缪斯(Domus)重奏团解散前在 Hyperion 录制了一些钢琴重奏曲的唱片,这些唱片一经出版便成为爱乐人的钟爱。我手中共有三张多缪斯重奏团录制的唱片,这张德沃夏克的钢琴四重奏是我听的比较多的。一直觉得多缪斯重奏团的演奏风格清新雅致,与弗雷等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比较契合,演奏起德氏的作品却同样精彩纷呈。德氏的作品不乏豪放的蓬勃气势,那纯朴、粗犷的风格与乐团的清新雅致竟然相得益彰,听来令人击节称赞,好不畅快淋漓!

[upload=jpg]Upload/20049222327161787.jpg[/upload]

创作于二战期间的这首四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在我听来有着十分明显的战争的痕迹,阴沉的起始让人很难不联想到那场令人心悸的战争;尽管随后的小提琴奏出一个委婉抒情的旋律,可那分明是心中夹杂着挣扎的期盼。唱片上收录的另一部作品是创作于一九二四年的《儿童组曲》,小提琴优美的旋律轻灵地游走于乐队之上,曼妙轻盈,惹人怜爱!

(未完待续……)
TOP
4#

一早起来就直奔168,却自己兜头给自己泼了一盆冷水。虽然现在还算是温暖,但也还是打一冷颤。本来还打算将这个题目一续再续,现在看来大可不必了。也是了,自己在那儿自言自语,开始人们还会觉得好奇,围观一番,久了大家也就烦了。换了我也是这样儿。好了,事有始终;续写完这个贴子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好能尽快地改变自顾言语的老毛病!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492011551230233.jpg[/upload]

Marin Marais是法王路易十六时期著名的作曲家、维奥尔琴演奏家,曾师从维奥尔琴大师圣科伦坡和作曲家吕利。这张唱片中收录的作品尽管在风格上不乏华美、瑰丽,很有些吕利的影子,但能打动我的却是作品中蕴含的沧桑感。那是历经艰辛的沧桑、也是矢志不渝的沧桑。琴声低回婉转,似乎在独语,又像在诉说着什么。日出时,悲伤真的能终结吗?

[upload=jpg]Upload/20049201156889609.jpg[/upload]

拿下这张唱片又一次说明我的好奇心不曾稍减,因为我对作曲家一无所知;听完这张唱片又小小地满足了一把我那不小的虚荣心,因为的确堪称偶得珠玉。唱片中收录的作品格调明朗、风格雅致、旋律欢快优美,再加上精妙的演绎和出色的录音,让人闻之如沐春风,乐而忘忧。你也许觉得这更像是莫扎特的作品,这就对了;作曲家既是海顿老爹的胞弟,也曾是音乐神童的老师呢!

[upload=jpg]Upload/200492011572536316.jpg[/upload]

    当大提琴以昂扬的姿态出现,而小提琴、中提琴经过了一个温柔但短暂的过渡对大提琴做出回应后,我似乎明白了乐圣为何要为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30号重新写一个末乐章的原因了。大赋格所展现的如果还算是海顿老爹比喻的谈话,那么严格讲应该是竞辩了。一直以为小提琴的声线是娇美明艳、极女性化的,而在这部作品中却呈现出了阳刚的一面,很有些铿锵玫瑰的韵致。作为一个不太知名的音乐组合,普拉扎克四重奏将这部作品以其最初的风貌呈现给我们,他们的演绎是成功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6#

上山砍柴 在 2004-9-20 9:56:32 发表的内容
古尔德54年这张听说过,没见过,更没听过。如何?


我在这里摘录一段海峡对岸的乐友的评价,供砍柴兄参考。至于我个人,除这一版外只听过81年版的,而且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实在是难以比较。

以下是对四次录音的比较和评价:


“古尔德目前有四种全曲录音发行,分别是CBC加拿大国家广播公司(1954)、CBS录音室(1955)、萨尔兹堡音乐节(1959)、CBS录音室(1981)。1954年的广播录音,已经有自我沉溺的情形出现。此时他的怪异程度还算是普通,主题用了2分42秒,第14变奏声部相当清楚,但有点急、有点乱、有点冲。第20变奏交错来去,与55年版颇为相似。但是55年版的主题只剩下1分52秒,间隔不过一年,遍有如此大的变化。每个变奏,只要原本速度较慢的,一律快10秒以上。如第1变奏快了11秒、第2变奏快了8秒、第3变奏快了22秒……。不知道这一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古尔德「快」了起来。但同时他也展现了活力充沛的生命力,注入了每个变奏之中。54年的还有一点点学究味,55年版则完全没有,已经是完全属于古尔德个人的哥德堡。当然也更沉溺了,听起来,是在他自己的国度里演奏,自得其乐。演奏畅快非凡,不知不觉被感染而兴奋起来。古尔德的演奏就像是迷药。Bach这些看似单调的音符,在他手下就一点也不Bach了。1959年版是世界首度发行,在萨尔兹堡的莫扎特纪念厅,一开始竟显得有点拘谨,但不过十几秒的时间,他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与四年前比起来,狂狷的特质收敛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歌唱性、更具音乐性。奇妙的是两个声部时而交织缠绵、时而形同陌路,让人耳目一新。”

“1981年的传奇录音。此时已经不再做现场演奏很久,他的世界更封闭、更属于自己。演奏之间偶而有梦呓般的呻吟声,有时听来还向是哀嚎,也不知他到底是痛苦还是享受。这是在旅馆录的,工程师把门窗玻璃用隔音棉遮遮补补,就录了起来。在后段还能听到隔壁房间有人在拉小提琴、大声说话,蔚为奇观。他光是主题就用了3’05,而1955年时却只用了1’52!但是主题的慢,不代表后面每一变奏都跟着慢。就拿前面提及的第14变奏来说,1’03的长度,只比1959的现场慢了4秒。81年版用个譬喻来说,就像是个大弹簧,古尔德用双手一下子拉,一下子压,速度变化就是这么随性。但是他并不是用速度来搞怪,他的演奏更富思考性、更富哲理。有时不能肯定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但是他的想法却藉由音乐直接注入到你的脑子里。古尔德的演奏很像是福特万格勒的指挥,没有一次录音是近似的。”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7#

[upload=jpg]Upload/200492116553794260.jpg[/upload]

作为16世纪英国本土的作曲家,道兰德(John Dowland)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首琉特琴曲,这张专辑是harmonia mundi France出版的作曲家琉特琴全集中的第五集。虽然专辑中收录的都是一些小品,可这些作品旋律优美、清新活泼,自然亲切、通俗迷人。这散发着远古气息的美妙音乐会带给我们感官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流连不已,乐而忘返!

[upload=jpg]Upload/200492116581777468.jpg[/upload]

一直在揣度:如果米开朗杰里遭遇切利比达克,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看到这张唱片后我竟有些“沾沾自喜”了。毫无疑问这是个奇妙的组合,奇妙的有些“空前绝后”:米开朗杰里+切利比达克+乐圣的“皇帝”钢琴协奏曲!那么这个组合带给我的是什么呢?四个字:精彩绝伦!或许很多人更中意钢琴大师在DG的那张名演,我也喜欢;但这个专辑中音乐的鲜活感无疑是胜出的。这是一个不容错失,也不可替代的伟大的演绎!

[upload=jpg]Upload/200492116584887927.jpg[/upload]

如果花很多银子买这张唱片仅仅是为了聆听唱片中的“那一声”,那我一定不是烧昏了头,而是烧坏了脑子。不可否认,遍寻“芳踪”有想领略其“神奇”音效的念头,可更多的是因为唱片中所收录的作品。马斯涅的作品大多是走的阴柔一脉,而《熙德》展现的则是一派阳刚,这似乎更让我心仪。别忘了,我的好奇心一直都是很大的,更何况这是孤陋寡闻的我能找到的收录该作品的唯一的专辑呢!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8#

上山砍柴 在 2004-9-21 10:31:07 发表的内容
短笛这张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过我还没买下。


确如兄台所言,这是张很有意思的唱片,不妨拿来和《花月夜》对照着听。
TOP
9#

一直以为大K公司的这张唱片是难觅芳踪了,不想CISCO却发行了这张名片的24K金版。没有听过原来的那一版,所以无从对比。但这张唱片无疑是出色的,无论是音乐还是音效,虽然她花了我不少的银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