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拉威尔:波莱罗 [复制链接]

查看: 8137|回复: 41
1#
为了有一个好的《图画展览会》乐队版本,我才买一张金卡波莱罗。但听完发现,卡拉扬此版波莱罗太好了,于是又勾起我重听波莱罗的欲望。下面就谈一谈对几种波来罗比较后的印象。

1、金卡版,DG,1984,15'xx
卡拉扬将波莱罗卡拉化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压抑了管乐的声音,使得整个曲子有一种很幽深的感觉,意味陡生,有种刚毅,有种沧凉,对这个优美而简单的曲子来说,这个处理太有价值了。

2、克路易坦,EMI,1962,15'26
克版风情怪异,有点JAZZ化的处理手法,中间有一段木管酷似电子乐器,感觉也很好玩的。要提一下的是,中后段有一阵大鼓敲的若即若离的,也很有意思。

3、迪图瓦,DECCA,1981,15'02
低音部分很精致、静谧,歌唱性很好,但是后一段除了节奏,几很难感觉到其他美好的东西。

4、明希,BMG,1956,13'50
节奏上的变化很有意思,细节的经营很用心也很得体, 夸张一点,但不影响作品的完整性,恰好可以表现一点弱小民族、歌舞民族的舞蹈精神,而越来越快的速度很好地实践了拉威尔的本意。

5、明希,BMG,1958,14'57
两年后,明希同志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风采。这回节奏不再是第一位的,装饰音很突出但也很得体,旋律出奇地悠扬起来,表现一种有所思的样子,木管声音很独特,整体看来,又是一件用心雕琢的作品。

6、拉图尔,EMI,1992,16'15
拉图尔不愿意将波莱罗理解成一种舞蹈节拍,而更愿意将它理解成一个忧郁而美丽的少女。但乐曲演奏到一半以后,拉图尔作为一个新锐指挥的价值慢慢体现出来了:节奏感处理得有物可读,他可能捕抓的是节拍背后的那种风尘感。

7、阿巴多,DG,14'20
这回阿巴多太让我失望了:“自然主义”对这件作品来说可能真太不合适了,因为它本身就很单纯了,加上伦敦交响乐团的表现力特点也不太适合于这样使用,整个作品听下来感觉实在太苍白了。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分享 转发
TOP
2#

谢谢媚行兄的音频.
下班后听听看是不是我听过的版本。
TOP
3#

阿龙 在 2004-10-26 17:28:25 发表的内容
我也很不喜欢阿巴多的波来了
建议听听马蒂农的.


马蒂农我没听过,现在很难找到了。阿龙兄花点精力写两句谈谈如何?
TOP
4#

阿岗 在 2004-10-26 17:18:07 发表的内容
感谢上山砍柴兄的聆听感受,支持此类贴。


谢谢,呵呵。说实话这帖子是好久前就简单写好在纸上(第一次写帖打草稿)了,只是一直很忙没有发出来。
版本比较想认真点是要化工夫的,象波莱罗这样的小作品好写些,大作品包含的东西太多,就更难写了。一直想写30贝9,但目前是不可能了,看以后了。
TOP
5#

两难选择 在 2004-10-26 16:36:31 发表的内容
Paul Paray conducts Ravel & Debussy的Mercury版本无论是演译还是音效都是上乘之作,尤其是节奏的渐进到高潮处,会另人有血脉沸腾的冲动和回应!
开始寻找该版本是因为它上了TAS榜,找到后仔细听起来才发现更加超值!曾师从Debussy本人的Paray深得印象乐派真传,无论是情绪的酝酿还是音色的变化都能另人沉浸在作品本身所营造的若隐若现氛维里


帕雷这张好象见过。
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特别钟情的版本。
看来帕雷又是一个好版本。
TOP
6#

星号评级(5*为满分)

1、金卡版,DG,1984,15'xx          *****

2、克路易坦,EMI,1962,15'26     ***(*)

3、迪图瓦,DECCA,1981,15'02      **(*)

4、明希,BMG,1956,13'50            ****

5、明希,BMG,1958,14'57         ****(*)

6、拉图尔,EMI,1992,16'15       ****(*)

7、阿巴多,DG,14'20                         **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7#

买这张唱片有点意外收获的意思。因为我从来就没想到过买它,心想波莱罗这样的作品实在太熟悉了,时间那么宝贵,不可能有时间再听新版本。
就是为了《图画》才买了它,但是更让我喜欢的是波莱罗。
TOP
8#

太阳老头儿 在 2004-10-26 18:24:42 发表的内容
好贴!


谢谢,呵呵。
TOP
9#

谢谢mahler兄的图。
据查,明希那张就是我所列的1956年版,不过封面与我的不同。阿巴多的也是,但迪图瓦那个不知道是不是相同版本。
其他版本我都没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