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度发现自己是座井观天之辈! [复制链接]

查看: 8106|回复: 44
1#
随着全部电源插入墙,升级后的系统逐渐磨合,越来越迷恋家中音响的声音。加上周末偶遇一玩了二十多年HIFI的录音师(二十年前他就用丹拿功放推丹那监听箱)的谈话心得结合自己总共听过贵贱大小不一的上百套搭配,谈一下体会,希望能让准备入门和待升级的烧友有所借鉴。
一、    关于电源。电源对音响系统的重要性今天大家都已认同,但解决电源问题绝对不是靠电源线!经比较,价格差异很大的电源线对系统的改善是相当有限的。电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是:拉一条独立的专线,所有插座全部入墙。并最好有独立的地线。(录音师原话:多个接头多个鬼!电源越直接越好。特别是有了独立的地线后系统好像换了新的一样。)独立地线我没试过,插头入墙的甜头我是拿到了。
二、    关于音箱和功放。音箱永远是越大越好,功放也是越有力越好。遗憾的是有力又细腻的功放都是天价。好的大箱也一样。用大功率的好功放推大箱,播放各种音乐就如同:大牛拉小车,气定神闲!(录音师原话:一切都是慢慢的、慢慢的,很从容)。每次在富盛看js为了使气势大点(30方左右的房)加大音量把1.4或者52等书架推的地动山摇,总是很难受的感觉。书架只是音箱中的妥协之物,书架永远只是书架。假如有了书架还想升级书架的朋友要留意了。
三、    关于线材。线材的作用今天是被盲目的夸大了。机线当然和2000块的线有差异。但到了一定素质后,线材对系统的改善是相当小的,只是起到味精的作用。使系统的声音更加适合自己的听觉,而不是有多大的改善。线一定要在自己的环境里才能谈得上好不好。我本人一直都是这看法,现从用丹那功放推丹那监听箱的人得到认证就更肯定了(录音师原话:与其化那么多钱买线,还不如用这钱把自己的听音室装修一下,效果是立竿见影)
四、    环境。环境对音响系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那些以为买了一套好器材回家摆一下就能得到好声音的做法是很幼稚的!曾经有朋友笑我拿着尺子量摆位,其实我还肚子里笑他不懂其中的奥妙。呵呵,一套系统要深夜独自一人小音量聆听才能发现哪里要调节的。
      呵呵,上述是本人的心得,假如伤害了个别商家的利益请见谅。与录音师谈话后,深知吾等只是座井观天之辈,等自己能在精装的大房里用超级功放推大号角时才敢再谈HIFI.所以以后少发贴了。都不知不觉混到学士了,有愧!
分享 转发
TOP
2#

天神发表的内容:音箱并不一定越大越好,适合聆听环境的音箱才是最好;用大功率功放推动大箱子,如果大箱子不适应环境,或对聆听环境来说太大了,也许就不会“气定神闲”,甚至只会像蛮牛一样粗暴;线材确实有调味之效,但改善并不一定很小(关键是你有没有经历过换线如换机的情形?)再说,到了顶级的组合,线材的作用已经不单是调味了,而是提升全频的真实度,把周边器材的潜力彻底带动出来。

     我说的是在足够的空间下用大箱,那样的感觉和小地方听书架完全是两个意境。关于书架和落地的区别并不是我这样认为,产家同样如此,看看世霸对克雷蒙那落地广告就知道。线材吗?适合自己的就好,换线和换机不多,也就那么三套。音响吗倒是听了不少。
TOP
3#

天神发表的内容:
个人觉得:
“音箱永远是越大越好”、“用大功率的好功放推大箱,播放各种音乐就如同:大牛拉小车,气定神闲!”、“关于线材。到了一定素质后,线材对系统的改善是相当小的,只是起到味精的作用。”这几点值得探讨,呵呵!

    小编制的音乐大箱和小箱的区别是不大的。唯一区别就是声压是否足够。假如说书架能较好地播放象“马勒第八交响乐”之类的音乐我是不敢认同的。我强调的是各种音乐
TOP
4#

科研级旗舰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还是应该理性的玩线,摸透喇叭和功放的脾气。最近仔细看过OCOS线的理论,觉得对于扬声器最好“量身定做”喇叭线

     此话最在理!
TOP
5#

3L-AUDIO
道路肯定贵过赛车,但没道路赛车就是废物。

      问题是在高速公路上都可以开到200多公里了,去赛车道能跑到300公里是没错,那开到200多公里的感觉和300多差异有多大啊?假如有钱,还不如拿去开飞机去。买贵线的道理
TOP
6#

Dr kuang发表的内容:
楼主所转述的都是音响使用过程中的常识问题了,在以前已经有了很多关于这些方面讨论的贴子了,可能是由专业录音师说出来,楼主印象特别深刻。
天神兄的补充说明很有道理,“选择和环境相适应的器材”是考验发烧友功力的一个试金石。我想再补充一点:还要选择和听音声压适应的器材,这个比较容易被忽略。
至于线材,我记得很早以前就说过“低档线材比音色,高档线材比信息量。”市面上2千元左右的厂牌线材,音色的确是要优先考虑的方面,很难以“全频信息量”来要求。


      呵呵,按环境来选择器材肯定没错,小环境用大箱就更讲究功力。你说的声压很有道理。但声压恐怕和功放的力度和音箱的大小很有关吧?我这里老调重弹一来说明自己座井观天,二来是希望避免某些人在二十多方还买52的悲局发生。
TOP
7#

食古轩主发表的内容:“改善”比“改变”大的多!!因为音色基本不变,但信息量的增加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呵呵,不试不知道的

    呵呵,有机会一定要试一下。但愿尽快从井底爬出来,希望不会是我以前盲听的线材一样。。。。。。酱油贵过鸡的事情恐怕也不大适合大部分发烧友吧
TOP
8#

sams666发表的内容:同意楼主的看法,我的听音室也这样搞,
1 电源: 我为器材申请一个专用电表,听音室的照明空调用原来的电表,从电表拉专线到供电盒,从供电盒拉16条线到墙插,也拉了一条专用地线。
2功放:我也觉得,音箱永远是越大越好,但功放却是功率越大,失真越大,所以选择高效率的大号角,却用小功率的300B胆机来推。
3,线材,我选择质量可靠的中价线,不买高价线,影响声音好坏的因素太多,不想在线材花太多钱,
4,房间太重要,不折腾心里过不去,只好拆墙重改,弄一间比例合适足够大的房间。


      你真会玩!羡慕。。。不过补充一条,功率大的功放不一定就失真,只是功率大又细腻的功放都是天价而已。那录音师的功放是二十年前的丹拿功放,400瓦输出,但二十年前他买二手都要2万多了,二十年前还是“万元户”都要放鞭炮的年代啊,呵呵
TOP
9#

天神兄说的好啊,支持。
我试过三次更换CD机(从马兰士CD63 KI换成sony XA55es(借朋友的)、M.F. A3),“升级”感觉并不明显。但是换上TOP GUN 的线后,“升级”的感觉却是异常的强烈。


     那可能是线材的性质适合你的系统和环境而已,是改变不是改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