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业 星文-忆江南 并给大家拜年了! [复制链接]

查看: 3131|回复: 11
1#
忆江南—在渐远的音乐中寻找流逝的美

收到HiFi168寄来的广东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忆江南》,离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就差两天了,真是新年最好的礼物,让我在这寒冷的天气中感觉到春天温暖的气息。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整张专集地欣赏江南丝竹,都是些零星的记忆片段,过于集中于西洋的作品,却把本民族的精华给忽略了,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先人的音乐也是同样的动听和别有洞天。整张专集音质极好,结像准确清晰,录音和演员们都是竭力而做,这在内附说明中都已尽诉,不在这里再赘言了。

第一首 春江花月夜
开机第一曲为《春江花月夜》,恬淡宁静,清丽淡雅,宛若江南水乡夜船观花山水墨画。此曲原来是一首琵琶曲,后经柳尧章和郑觐文将其改编成江南丝竹合奏乐曲,广为流传。宁静的江面,一叶小舟缓缓驶出,琵琶在这夜空中骤然响起,叮咚声就如同远处的江楼的钟鼓,传音千里,夜幕降临,箫、筝合奏出波音,花色缤纷,月光如雪,涟漪鳞鳞,风起波洪,相聚而来,舒展而去,推杯换盏,吟诗歌赋,张若虚的意境宣泄而出,令人唏嘘不已。

第二首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传为晋恒伊咏梅的笛曲,佐以筝合奏,乐曲中梅花傲雪怒放的主题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名三弄。笛声悦耳,筝音沉静,乐曲清新淡雅,用对梅花的歌咏而表达对人生傲霜斗雪的高风亮节的赞美,曲风为前静后动,节奏前舒后紧,风雪飘摇,情趣生动。

第三首 紫竹调
对《紫竹调》最早的印象竟然是著名歌唱家朱明英演唱的同名小调,现在听到这个主旋律就不禁想起她的声音,依然是俏皮,诙谐,抒情,委婉和悠扬,尽显江南民间情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

第四首 旁白
大段的独白,吴侬软语,笛箫帮衬,流水蝉音,满室飘香。仿佛中夏季夜晚聆听这软软入耳的声音,给你讲述一个委婉的故事。

第六首 白蛇传
现场录音,独特的过场,一声清咳,一句低声的问话,都是清清楚楚,你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发出声音的位置。同样的吴侬软语,一曲评弹《白蛇传》,情深意长,缠绵流转。耳目能详的故事和演出者精彩的表演赋予了这个传统曲目引人入盛的意境。

第七首/第八首姑苏好风光/四季歌
原汁原味,尽显苏杭民间风韵,更让人想起周旋。

第十一首 茉莉花
质朴的歌声,和着二胡,笛子,扬琴和古筝,赋予了这首基本所有的中国人都熟悉的歌曲新的生命,恰倒好处,多一分就过了,少一点就欠了,所有的江南的气息一分不少地包含着,让你去体会,去了解。

第十二首/第十三首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梦里水乡
没有想到会这样地编排,在如诗歌般的朗诵中,悠悠地送出了这首歌,让我荡漾在我梦寐中萦绕的江南水乡,我梦中的一切,又回到了过去的时代,淡泊宁静的烟花三月的那片故土。

感谢星文文化给了我这次机会,在这里我还想补充点小的意见,希望星文能够出更好的碟。星文的碟片包装很好,很精致,但是往纸套中抽插盘片这种方式不是很方便,也容易划坏表面,相信大多数烧友都是很爱惜自己喜欢的碟片的,另外就是这样三开的纸盒,对于看中间的说明书是很不方便的。

感谢hifi168和E斑竹,并给大家拜年了,希望新的一年坛子越来越红火,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upload=jpg]Upload/20061180532816407.jpg[/upload]
最后编辑eric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