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黑胶初次得到的经验 [复制链接]

查看: 4068|回复: 14
1#
今天晚上偶然去将VTA调高一点,低音变得深沉了,兴奋!!!
分享 转发
TOP
2#

黑胶调整说起来很高深很玄,我想大致的方法不用多说,网上到处都查得到,但是细微的调整一方面借助更精密的工具,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根据听感调整,那麽是否可以将一些听感跟具体调整的方法对应起来,例如:调高VTA------低音变深沉;调低VTA-----整个声场往上浮,低音下不去;那么调整针压又会怎样?请各位DX不吝赐教,希望能达到根据听感就知道该怎么去调整的水平。
TOP
3#

原帖由 吹水明 于 2010-5-14 1:0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fengni70 于 2010-5-13 23:37:00 发表
黑胶调整说起来很高深很玄,我想大致的方法不用多说,网上到处都查得到,但是细微的调整一方面借助更精密的工具,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根据听感调整,那麽是否可以将一些听感跟具体调整的方法对应起来,例如:调高VTA------低音变深沉;调低VTA-----整个声场往上浮,低音下不去;那么调整针压又会怎样?

但是我的听感确实是高了后低音沉下去,不过也有这样的可能性:原来我的VTA太低了,因为我调整前发现唱臂座那端明显比唱头低,所以后来似乎将唱臂座调高了5MM都不止。
另外还有篇台湾的文章也谈到VTA高度跟音效的关联:http://www.goodiscs.com/LP_Begineer_4.htm
但最后要统一的是到底VTA高低是指唱臂座的高低还是唱头的高低,台湾这篇文章里提到:以唱臂末端高度當作VTA的高度參考,这个唱臂末端又是指的那边?
最后编辑fengni70 最后编辑于 2010-05-14 09:42:08
TOP
4#

谢谢阿杰的图文说明,我也认同吹水明的说法,我原来的听感是因为VTA过低所致,应该说在正确范围内(估计也就是唱臂两端高度差在两三毫米以内),听感上是吹水明说的对应关系。我以前的位置估计唱头比唱臂座都高了两三毫米了,呵呵!
TOP
5#

应该是的,所以在那0,5毫米的微调里寻找最好的声音,就是用不断的实践和听感上的校准,这大概就是老烧们所说的“功力”,而零点几毫米的偏差,因为季节、温度、湿度的自然变化很容易形成,加上还有各部分的震动、谐振的影响,呵呵。
本贴真正是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经验总结啊。
TOP
6#

夸张与否还要演算才知,因为细纹黑胶唱片的沟槽有几丝?唱针有几丝?1毫米=100丝!不过VTA的0.5毫米高度差还要比上唱臂的长度才等于在唱针上角度的变化,可以在数学上探究一番,然后在听感上验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