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令你的影音器材大展拳脚瑞典SOLID TECH索力达Hybrid系列器材架 [复制链接]

1#



新音响 文/学明

瑞典SOLID TECH索力达是一间历史悠久的音响附件制造商,创立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Bjorn Ohlson先生的带领下,利用优化的材料和业界所公认的领先的避震、化震技术,为音响系统取得了全面的提升效果。

    从官方网站内丰富的测试数据验证其开发的技术,可见SOLID TECH的产品设计并不是依靠“想象,经验”等主观的方式,而是以客观的技术理论与科学验证等手段,来审视设计的成果。或许很多音响迷还并不注重器材架这类附件的重要性,但每每换架如换机(箱)的实际体验,却用事实告诉我:好机配好架,真正优秀的器材架音箱架,能令影音器材潜力得到尽情施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甄选材质、合理的结构来控制谐振。但是,很多友商的产品只采用单一的材料,也缺乏合理的结构,因此调谐的频率过于狭窄,作用到影音器材身上,也就呈现出自身特定的“个性”。

    SOLID TECH把自家的技术统称为Pure technoIogy,No voodoo表示所有的技术均非“旁门左道”都是正儿八经的,有物理学理论依据的,经得起测试并提供正面效能的。比如早两个月赖总编试用了旗下顶级型号ROS3系列,就明确表示希望将其留下的渴求,从支持者角度认可SOLID TECH的产品素质。

这次试用了SOLID TECH Hybrid系列器材架,其产品定位在ROS系列之下,但我认为其实是不同理论的实践更好理解一点吧。ROS系列采用多种材质的组合,中间层提供弹簧悬挂避震设计。相比较而言Hybrid系列设计上略简单一些,但组合使用上更加灵活。Hybrid系列采用相同的铝质四柱式无谐振支脚结构,每根支脚上都设计了两道凹槽供固定不同方向的铸铝臂架,也就是说,Hybrid系列除了堆叠一组机架,还可横向组合出多列机架。这种灵活的组合方式左右两个架之间只需一根支柱,而非每个架一根,因此比把单组器材架的摆放更节省地方、更美观。固定层板的方式采用紧迫式可调铸铝臂架的设计,通过和层板连接而组成完整的器材架。而通过铸铝臂架的两颗螺丝的松紧,可方便地调整高低。在结构上每一个组件都承担了相应的承托力,因此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材质的组合来起到均衡调整谐振的作用。




Hybrid系列充分考虑了组合使用的便利性,因此提供多种不同长度尺寸的支脚,包括常用的200/275/350mm,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组成多层器材架。假如作单层架承放单声道后级,可选择最短的规格,而作多层架,可选较长的作下层,以方便承放体型大的后级功敢。而较短的用于上层架承放较薄的前级,解码器等器材。Hybrid系列的层板采用19mm高品质MDF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材料和大多数高级音箱的材料如出一辙。而每一只铸铝臂架都以两颗沉头螺栓和层板紧固,确保器材架足够稳固扎实。而SOLID TECH为每一块层板都安装了水平珠,方便用家调校使用。尤其是黑胶唱盘的玩家一定是深有体会的,器材架设置了水平珠实在是会方便不少。当然了,每一个Hybrid系列的支柱下方都提供了可调的角锥,因此调校水平并无多难的事儿。而每一根支柱的顶部,都采用了木质盖板,中心位置提供了黄铜结合毛毡制造的角锥垫,方便层架堆叠定位的同时,也起到不同材料隔离和调声的作用。




当你拿开支柱盖板,看见铝材铸造的支柱内被加强筋分成三份,内部空空如也是否令你想起什么呢?对,可以将其灌沙调谐,原厂就是这么建议的但灌多少才是最合适的呢?这却没有标准答案。经验上不建议灌满,满了后声音比较死实放不开。最佳的做法就是从1/3开始,作定量添量再反复试听,以感觉效果最满意为止通常灌砂到七八成满的时候,声音的稳定感和活生感会取得最佳的平衡点。




既然设计了SOLID TECH木材质支柱盖板和黄铜角锥垫的复合材料调声结构,厂方的思路并非仅此而己,前面不是提到过在ROS系列中使用了弹簧悬挂避震设计吗?SOLIDECH为Hybrid系列设计了一套选配件:中钉弹簧悬浮隔离系统。这是通过金属外框以弹簧连接中间的角锥固定圈构成的装置,被誉为“寂静之碟”,意思是通过软避震的构造,有效隔离所有的震动的影响,为影音器材带来干净无谐振的工作环境。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松开支柱上木质盖板中心螺丝,拿开盖板换上“寂静之碟”,再上好螺丝就完成切换了,把上层器材架角锥小心地插入中心的固定圈,就可享受悬浮软避震带来的全新体验了。







对于电子管和CD机、黑胶唱盘等对震动敏感的器材而言,悬浮软避震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至少我在试听测试过后,被这套“寂静之碟”所深深吸引,其带来的漆黑、宁静的音场背景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改善程度之大和用上最出色的电源处理器有拼。在很多环境中,比如玩家居住环境周边没有严重的“污染源”,那么电源处理器的效能未必太明显。但影音系统的物理谐振是一定存在的,尤其是音量开得越大,这种影响就越明显,于是优秀的避震就成为调声的基础和必备课程。



把整套影音器材摆放上组合成3层的SOLID TECH Hybrid系列器材架,最上方为德国BMC CD转盘、中间层为Bricasti M12解码前级,最底层为Bricasti M15后级功放,上中层采用了“寂静之碟”作避震处理。这是比较典型有代表性的系统结构来作测试,对比的是试音室中原本一直使用的原木器材架。

老实讲,当尝试把CD转盘摆上SOLID TECH架开声的那刻,我就立即被SOLID TECH带来的改变镇住了,换架如换机的体验再次出现在面前,原本感觉BMC的音场比较已经很漆黑了,但SOLIDTECH带来了的寂静通透的音场感,如同投影机使用了时下最先进的动态HDR技术的效果,呈现出高对比高宽容度的画面,黑色纯粹又富有细节层次,白色够亮又保留充足的细节。用画面来形容声音是不是还有点抽象呢?那用车来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说有移动大沙发日产天籁隔音已经很不俗了,但坐上雷克萨斯入门的ES后,你就能体会到平民品牌和豪华品牌还是差了一截。单是把CD转盘用上器材架带来的变化,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陆续把前级和后级搬到SOLIDTECH器材架上之后,声音的改善当然来得更彻底了,但程度却不如音源那么大幅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越是前端、越是运动或怕震动的器材,SOLID TECH的软避震效果就越显著。当声音背景更漆黑宁静,其实声音的大部分元素都随之而得到改善了,比如细节呈示力,音质圆滑感、微动态鲜活感、大动态的从容感、层次感、空间感,甚至音像的结像形态都得到显著的改善。最终呈现的音乐画面更立体、更自然、更有感染力。

我很难告诉你SOLID TECH器材架的声音取向,因为他的作用是让影音器材潜力得到更好施展,而不是改变或添加某些声音元素,因此SOLIDTECH的器材架不存在个性一说。倒是那立竿见影的效果令人不舍得再把他撤下来了,怎么办呢?赖总编还批准留下这套Hybrid系列器材架吗?《本文摘自新音响第198期》





我很难告诉你SOLID TECH器材架的声音取向,因为他的作用是让影音器材潜力得到更好施展,而不是改变或添加某些声音元素,因此SOLIDTECH的器材架不存在个性一说。倒是那立竿见影的效果令人不舍得再把他撤下来了,怎么办呢?赖总编还批准留下这套Hybrid系列器材架吗?《本文摘自新音响第198期》
分享 转发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