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籁之器===受罪之旅[原创]<<<<陆续上书内文章//赖... [复制链接]

查看: 9637|回复: 34
1#
07年时,汕头人民广播电台的怀冰大哥为纪念音乐台推出音响节目十年,同时为即将举办的汕头国际音响展献礼,约了一批音响业内及发烧友撰文合辑出了本书-----《天籁之器》,我也有幸约了篇“胡说八道”




前言






目录






最后编辑jeff 最后编辑于 2009-04-06 19:33:18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4/5 0:03:0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2#

2年前写的些小感想现在贴出来,或许有和我的感受有共鸣的部分。。。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3#

                      “受罪”之旅
        很熟悉的场景:打开电源,放进唱片,皇帝位端坐,清茶一杯,音乐声响起,器材发出声音啦,这就是音乐吗?NO,器材发出的“声音”要开始接受人耳朵的梳理,经过每个个体不同的情绪,感悟,认知,在无数瞬间的心理,生理波动后回归到耳朵,完成了一个听音过程,在这样的进程中,器材只是个小小的发起者,按比例来讲只占30%,组织和最终的完成者是人类本身。现实的是,上天用了亿万年光阴进化创造了人类,而磨砺了几百年的现代科技无法复制出一片树叶,一个细胞,更无法染指人耳的复杂结构和“恐怖”的生理,心理世界,这种不可能触及的创世纪,让音响生活似乎变得无法掌控,没有标准,成为异类。
     我也是在少年时代被广播,卡座里的音乐激发了“原罪”,夜思梦想了十几年,在1995年终于有了第一套完整的CD,功放,小喇叭系统,此后多年就沉浸在音乐里,真是-----少年时的相遇,预约了今日的重逢。
     但人总是贪婪的,有条件总想得到更多,在小系统听了几年后,我开始打造梦想中的hiend系统:和人一样高的喇叭,转盘解码,前后级一古脑就上了,这一上,就开始了受罪之旅----系统达到高级别后,音乐被放大,缺点也同样被放大,这个缺点根本不是器材硬体本身,而是电源,相位,空间等这些以前未知的处理上,在这些问题还没认识清楚前,我开始了疯狂换器材的阶段,总认为是器材搭配不合理,甚至开始理解根源后也未停止,因为解决了一个问题,新鲜感过后,人耳总能找到因还有基础问题未处理而带来的不和谐。这段漫长的阶段,让我和音乐若即若离,更多的是在听声音,而非音乐,心浮气燥,退烧的念头不时蹦达。为只占音响生活30%的器材耗尽精力我认为不值得,这是基础,是起源,千万别轻易换器材,绝大多数的声音不堪和器材无关。
     近几年迷上了黑胶,最近又迷上了开盘机,三种新旧载体让人兴奋不已,数码系统因格式天限,在耳朵聆听时,更需要动用全身更多的细胞和想象力,这种“用力过度”让人长时间运作会有疲劳感;黑胶的自然流畅让耳朵在刚接受信息时就非常适意,转而嫁接到人的内心,无需“用力”;开盘是另一个世界,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音乐不但能听到,还能“看到”,那种无压缩的歌者,乐队就在你眼前真实地存在,恍如现场。。。。。。而这样的对比让人对数码系统的调整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么多年折腾下来,我觉得在音响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宽广的心,一路从“受罪之旅”走过来,我挑战的不是器材,而是自身的狭隘,偏激,懒惰,打破成年人现有知识的成熟感,去实践那现今科学无法企及的以人为本的声音奥秘。上天送给你这个“原罪”就是让你要经过磨难才能享受她,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生命的大洗礼。音响是我工作之外最大的爱好,如果说工作状态是带着面具的话,那么在音响生活中才是真我,当你打破狭隘,驱除主观,找到正确的音乐方向时,那个“真我”也同时在破茧,在日常生活中,你会随之变得心胸开阔,宽容善意,热情洋溢,如同你的音乐。反之,拘泥于自身的烦躁,主观,计较,对声音的无常也会反映在自己的生活状态中。见音如见人,遇人也知音,那是最真实的自己。
    当完成了器材及自身的基本“洗礼”,冲破了身上狭隘,自私的框架束缚,你会发现音乐是那么无边无际,她毫不费力地引导着你的心灵不断地向外延伸,现实生活让我们忽略了美好,迷失了自我,音乐让我们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港湾,她就是我们身边的天堂,每天,当我下班走出办公室的一瞬间,就感觉所有世事烦恼烟消云散,有一个天堂在等着我。我想,这就是音响生活应该带给我们的礼物,音响生活就是踏实地散步在天堂的后花园里。
    科学也许永远无法“明白”人类的“感觉”,如果有一天,科技能够复制人类的情绪,那我们就不需要器材了。。。。。。
最后编辑jeff 最后编辑于 2009-04-04 19:45:27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4#

原帖由 寻音者 于 2009-4-4 16:03:00 发表
好文。能否将书中其他美文也慢慢地转发上来?


那这几天拍些内文照片上来大家瞧瞧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5#

原帖由 红茶 于 2009-4-4 19:30:00 发表
明下午6点小平新出炉的跨导功放在思南路老地方白相,老兄有空过来坐坐


呵呵,明天有事呀,啥时抽空到你们这里来听一耳朵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6#

原帖由 scfan 于 2009-4-4 17:32:00 发表
原来阿哥的新思想早在07年就已如此成型啦


恩恩,当时想法成型,现在已经付之以行动,哈哈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7#

赖英智----世界在变,音响行业也要跟上时代






最后编辑jeff 最后编辑于 2009-04-05 12:25:11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8#

怀冰大哥------一个城市的音响观察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9#

书内各位兄弟的文章都比较长,因为都是回忆录性质,呵呵,明天继续
最后编辑jeff 最后编辑于 2009-04-05 21:27:37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