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淘盘乐 [复制链接]

1#
疫情紧,风声急,社交禁,酒友断。小楼独坐。
换唱头,调针压,洗胶片,起丝竹。大盘自转。

新冠病流行以来,无所事事,躲在家里把玩黑胶。上网闲逛时,发现“非常发烧网”别有洞天,群贤毕至,众仙环绕,好文章波涛汹涌。
独乐不如众乐,村民也上来凑个热闹,虽然唱的是烂鱼冲树,也是希望众前辈提点。

从头说起,村民总是先软件后硬体,没有三用机,先买了卡带,没有CD机,先买了CD盘。
玩了多年的CD,猛的抬头,风云变幻,CD**在眼前没落了。新买的BMW车上没有CD机?去和销售理论,被人家斜了一个白眼。
恍惚之中,在一个二手CD架傍边看到:










然后就是他的兄弟




他的兄弟们



买了几张,其实要找的是这一张:



这一张的“债主”是这一张:




贝拉方提那略带三分酒意男子汉沙哑的嗓音加上娜娜非常幽柔的女声,实在是美的不可方物。买到这张CD是非常的偶然,是那**在国内怎么也买不到贝拉方提的其他CD,看到有他的片子,下手毫不迟疑。
偶然中的必然,始作俑者还是这张榜榜有名的CD




第一次发帖,累了,明天继续。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20/7/9 8:26:2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补遗几句

回复 1楼化外村民的帖子

光顾得压缩/上传照片,该说的倒是忘了。
这几张盘都是加拿大地产的RCA,品相很好。不但外观没有破损,黑胶盘好像没听过几次,划痕手印不可见,价格低到:捡!
买盘的时候,第一要素就是便宜,看到是名盘,又有“LIVING STEREO"的加持,马上就收了。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版本,批次,年份,产地,什么阴影狗,透明狗
TOP
3#

回复 3楼shotchen的帖子

是的。村民有20几张她的黑胶盘,明天专门作一个话题。
TOP
4#

Nana Mouskouri
村民读书少,到现在不知道这个名字用中文怎么翻译。简而言之,就叫她娜娜**姐。
娜娜**姐,1934年生于希腊,典雅的高级脸上永远戴着一副黑边眼镜。60年代初开始出唱片,林林总总超过200张专辑/合集/单曲,娜娜姐特别的有语言天赋,她会几乎所有的欧洲语言。甚至,据说她还会说中文。
村民从她唯一(?)不戴眼镜的一张和贝拉方提的合集追起,买了不少**姐的唱片。






因为她的唱片有好多不同公司的版本,一模一样的曲目和外包装,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拿来比试一下?






就像闯进芝麻门里的大盗,红着眼,买买买










村民身在加拿大,国语有双,英法共制。所以**姐的法语歌也听得几个单词



**姐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无所不能



演唱会的盘子不少,很多是大碗装的双碟




娜娜**姐在市面上常见的发片商主要是PHILIPS和据说是飞利浦副牌的fontana,以村民自己的听力和理解水平感觉飞利浦的明显要好一些。人家说飞利浦没有“发烧”盘,村民基本同意,就娜娜**姐的片子听来,就没有一片有“六眼”,DECCA那样的惊艳。


这张相对比较平衡,没什么冷场的地方。

在买了一堆盘子后,突然发现在自己ipod mp3里有一首非常喜欢的歌就是Nana Mouskouri唱的,翻遍了手上的盘子,没有,甚至加上**姐的CD,也没有。



飞身上车,找遍全城,都没有,新片没有,二手也没有。满腔的热火就这样灭了,从那以后就没有再进一片**姐的片子。
越找不到的就越找,就越觉得好听,到处找到处翻,失望再三,绝不罢休。淘盘的乐趣不就是这样吗?

**姐的歌声,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亲切,总是正能量满满的。村民找的这首歌就是这样的声音加上一丝的幽怨,一种整个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忧怨。
以色列民谣《erev shel shoshanim》


源自网络申权即删

英雄迟暮壮心犹在
TOP
5#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不采白不采,白采谁不采









N年前在国内,还是偷偷买打口盘CD的**,有一天村民在一堆打口盘里找到一片只伤了盒子没有伤到片子本身的原版外国CD,拿回家一听,歌词内容全不懂,音乐特别的厚实,好听,盘子上有一朵喇叭花,好看。
后来村民一直特别的关注Sheffield Lab这个品牌,可是他家产品不多,几个出名的片子根本没看见。

淘盘的时候,一眼就看见这个特别的大盒子,看上去还有八成新,打开里面的印刷纸全新,包装纸/塑壳完整,铺垫的海绵干净柔软,盘子本身一丝不刮一尘不染。收了!

这个盘子是喇叭花的直刻盘,好像还是他家唯一的一个直刻盘。听起来细节特别的好,阿曼达的嗓音本来就是明亮,在这个盘子里当她唱到some say love......哪个love和后面那明亮细腻的颤音表现的非常真切,缺点也是有的,输出不够大,低频量大可是有一点朦。
对比喇叭花CD那特别厚实音色,LP在这方面并不突出。


TOP
6#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续

这次采的是“大禾花”。DG的CD片子是有口皆碑的好,再联系上德国人的严谨精确,简直有点神。价格也是高高在上,轻易不打折的。
听古典音乐,一般DG的片子不会错。




非常厚的壳子,媲美三合板,加上特别厚的盘子,拿在手里“贵重”感十足。
倒不是追曲目或演出,就是为了这张封面,漂亮。拿回来问游遍欧洲的信天主的朋友,这是哪个典故?答:好难看。打开内封,唱片上明确标注 sample not for sale,亏了,应该追回去把钱要回来。





这种精美的礼品包装,叫人毫无抵抗力
TOP
7#

《真假十字军》
argo,虽然是DECCA的副牌,村民感觉人家是认真做唱片的。Argo的盘子低调朴素,但音色很美。看到品相好的,买就是了。



这张十字军音乐,歌声扎实器乐简单,听起来并不孤燥。它是一张美国版的Argo,唱盘号有两个,一个是原版的ZRG 673,并排还有一个BOMC 20-5654,应该是Book-of-the-Month Club的编号吧。
人家原版的十字军是彩色的



美国版的只有单色(砖红)盘身上没有写英国造。音色会不会有差异?不知道,有机会找一张英国原版的再行比较。
TOP
8#




加拿大也有Argo,这张唱片,准确说不是“唱”,是“说”片。DYLAN THOMAS,达兰 汤马斯,英国诗人,专门写哄小朋友睡觉的故事(诗)。本来还以为是配乐诗,结果只有字正腔圆的英伦念叨,闷在家的时候,把它祭起来,听一会儿就睡着了。
TOP
9#

英国原版的Argo,弦乐特别漂亮。等疫情平复后,一定要再找几张英国原产的Argo,据说有一片四季不错,还有什么好片,前辈给个指点。




TOP
10#


《天方夜谭之大眼瞪小眼》

村民挺喜欢有故事情节的音乐,比如“天方夜谭”,手上收了十几张天方夜谭的黑胶,挑来挑去没有一个百分百满意的。可能就是因为安塞美的那张还没有进帐吧。
说起来还是同胞害的,那天村民在一家唱片店搜到这张,拿在手上,旁边有一位看上去就是亚洲人的同好也在淘片子,打个招呼,他说是一代半的香港移民,不会说普通话,小小香港话,那咱们就英语聊。他看到我手上的安塞美版天方夜谭,就说这个版本好,他在另一家我也很熟的唱片店淘到的,我知道那间店价格特别的低,好料不少。我手上的这张品相并不怎么样,最多八成,要7.99加税,放弃了。到底村民也还没有再看到这个版本,再想回头拿下,疫情笼罩,店铺都关了。
就手上的盘子有4张哥伦比亚公司的,闲着比较一下:





据说哥伦比亚早期的盘子叫“六眼”,一开始村民不知道这个六眼什么意思,一直在数哥伦比亚厂徽是不是六个圈,后来才知道是说盘标上有六个眼状标志。






后来哥伦比亚摘掉了两副眼镜,就成了二眼正常人。





年纪渐渐老去,眼睛就看不见了

唱片越老,声音越好。根本规律好像就是这样,六眼的天方夜谭有最宽广的音场,乐队气势磅礴;二眼的天方夜谭细节精彩,小提琴,黑管特别艳丽;如果拿太阳比较,六眼版就是正午12点,二眼早上七八点,没眼版:雾霾天。
自己评估打个分:二眼版80分,六眼版75分,没眼版千万不要买,白给也不要。



村民一直心里纳闷,EUGENE ORMANDY指挥费城交响不应该那个表现啊?


听了这张,答案跃然纸上:版本问题!
TOP
11#

《骑驴找马乎按图索骥也》
一直想买一本中文版图文并茂的LP圣经,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看看市场上都有什么好声好色的黑胶盘。网购而不得。
好声同源,从手边的CD片子下手,倒是一个方便门道。






不知道这个系列还有没有继续?





TOP
12#

回复 15楼bruce1906的帖子

谢大王垂爱!村民好(号音)玩,自愿巡山。
花不了多少钱,忙的不亦乐乎,现在关在家里,翻玩唱盘,略有心得,野人献曝。
TOP
13#

回复 17楼bruce1906的帖子

回禀大王,村民是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在这个录音的六眼版。查了一下,这个ML4089没眼盘,原盘出厂是在解放前(1948-1949),我手边的这片不像有那么大年纪,但录音就是模模糊糊的。
TOP
14#

《见色忘意》

唱片是拿来听的,也不全是,有些本来是买来听的,后来看看就好,有些唱片买的时候就是拿来看的。


色彩缤纷,好听又好看。




挺好听,更好看。






看看就好

其实,色的东西可以是非常简单的黑白。



这个盘子买的时候就不打算听。这个片子源于一个电影,这个电影上映的时候,巴黎万人空巷;这个电影源于一本小说,这本小说发表的时候就牓列异端邪说。
必须说一下,也听过一次。简单的电子音乐,制作也是麻麻的。
TOP
15#

《换汤不换药》

有一张图说的是视觉错误:



乍一看,这两张照片角度/摆放不一样,平移过去却是完全吻合的。一模一样的照片,一模一样的摆放。眼见不为实,视觉错误出现。
买片子的时候也有类似错误出现







ISAAC STERN的小品集,除了封面的颜色不一样,什么都一样,就是同一批唱片装进不同颜色的盒子。如果他有深蓝的盒子,村民可能还会再买一次?如果有更多颜色,一买再买?
不知道。
TOP
16#

《众星朗朗不如皓月独明》

CRYSTAL GRAYLE美女美女美女,长发美女。
30年前,一片“孖辫女”红遍大江南北,村民真的是节衣缩食咬牙切齿买下原版的CD。300B单端热到熟透的时候,这张33分钟片子可以反复听上2-3小时。第一曲1分20几秒开始的萨斯风,春风杨柳般的娇艳,无论玩不玩音响,听者无不动容。
出国以后,陆续买了好几盘美女的CD,没有一片企及“孖辫女”的百分之一。
玩黑胶以后,看到美女大画片的盘子,很是惊艳,买回来专门希望在CD的百尺竿头上再进一步,然并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CD的通透LP力所不及。
换上LINN 12会怎么样?CD就会呼叫WADIA。在没有这种高手过招的情况下,村民愚见:美女的CD一定要买,一片就好,美女的LP多多益善,满墙美好。

TOP
17#

《换汤不换药?又来了》
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应该算是小提琴曲中的经典了。最早是在一套双片的EMI小提琴集锦里面听到穆特阿姨拉的片段,穆特不知道是不是用上那把传说中的名琴“大炮”,整段演奏气势恢宏排山倒海音量巨大,压的人喘不过气。后来一直没能找到她演奏的全曲。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波士顿交响的音乐指导本杰明开音乐教学公开课,莎拉**演示这个拉罗西班牙,速度超常疾风骤雨,凶狠不让女版李逵。本杰明把世界上他能想到的好词全端上来了。村民一连听了20遍。
布鲁赫的小协一号曲也是小提琴名曲。村民小时候,弟弟的牙齿不好,隔三岔五就到母亲工作的医院去看牙医,总是我当哥哥的作陪。那个医生也是邻居,天天见,也不拘谨,他总是用一台“三用机”在诊室里反复放一只曲子。后来他到一家大医院当主任,有自己的工作室,我去拜访他,还是那台机器,还是那只曲子。天哪,有十年了吧,不止......但是村民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曲子,直到后来玩音响,朋友演示小提琴,村民一听就认出来了布鲁赫NO:1
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和布鲁赫的小协一号放在一个盘子上还是大师演奏,不收没道理。


1956年美国版



1972年加拿大版




一样的曲目,一样的乐团,一样的指挥,一样的小提琴家,一样的唱片公司
不一样的封面,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编号
哪个是汤?哪个是药?

村民试着听听这两片是不是同一个录音。分不出来:两个片子的节奏,演绎应该差不多,但72年加拿大版的片子是从广播公司退下来的,拉罗的曲子底噪非常大,使用过度,可见人们是多爱,反一面好多了。56年美国版的片子很新明显生动鲜活,网上特别介绍说“Not to be confused with Ormandy's 1966 recording of”别和66年(加拿大72年)的那个版本搞混了。
要村民选是会留56年的美版,但是会听72年那个加版。加版的音乐更有故事性,起伏跌宕,曲廻婉转,牵着你越过呼呼喳喳的底噪,跟着指挥棒在西班牙的天空翱翔。

*怎么下面有重复的一组图?
1.jpg (, 下载次数:0)

(2020/6/14 8:12:35 上传)

1.jpg

2.jpg (, 下载次数:0)

(2020/6/14 8:12:35 上传)

2.jpg

3.jpg (, 下载次数:0)

(2020/6/14 8:12:35 上传)

3.jpg

TOP
18#

《黑白分明一路货色·》


飞利浦会设计,黑底白标,白底黑标。
飞利浦(也许)说是没什么顶级发烧的片子,可是好片子还是不少。像这样认真演奏但不温不火,不冷不热的音乐,星期天拿它做懒洋洋的背景,沏一壶茶,望窗外行云飘散,再好不过了。



TOP
19#

《待到山花烂漫时》

终于!终于!加拿大开市了。零售业基本解禁,服务业部分恢复。
村民直奔唱片店,找找看有没有这几天在“非常发烧网”上勤奋学习记下的好东西。
关久了一下手就刹不住。好像每次都是这样:目标盘没找到,七七八八的盘子抱一堆回来,开始往外丢了,没地方放。




还没怎么听,掏出来就一地都是,索性来个集体照。本来就是一堆白菜,美化一下就叫山花吧。




六眼哥伦比亚和LIVING STEREO RCA就是好声的基本保证,只要品相好,不是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拿回来再说。




曼托梵尼的片子村民都很喜欢,他的演奏不是片面追求花俏搞怪,弦乐特别美。德律风根!村民只认德国车,对德国产品几乎盲目崇拜,老的希特勒新的DG黑胶例外。



看这个红红火火的样子就忍不住,特别的喜欢西班牙文化的奔放豪迈,买这个风格的唱片好像没有失望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