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我希望谈一些我对频率响应以及通常发烧友判定音响好坏的最明显指标 -高音的看法。首先,有趣而且必须小心翼翼的是,我发现发烧友们讨论"高音"时,其实每个人认定的高音频段是不太一样的。以上图比较学理性的定义,高中音(High-Mids)是2k~6kHz,而高音是指6kHz以上的范围。以小提琴为例,它所发出的最高的"基音",其实是落在中高音的范围,而不是大家一般泛指的高音。也就是在我们一般俗称的高中低音三段式分法,至少多出了一个高中音的范围。
红色部分是基音; **是泛音
如果我们再以音箱设计分频点的观点来看,以欧洲一般音箱设计来看,B&W 800D的分频点是350/4kHz, PMC BB5是380/3.8kHz, Rogers LS3/5a 3kHz, ATC 100ASL 380/3.5kHz, Sonus Faber Stradivari 300/4kHz, MBL 101E 105/600/3.5kHz, Marten Coltrane 300/4kHz....可以发现大部份高音单元开始接手的频率会落在3kHz以上;有趣的是美国音箱设计会有些不同,它们高音开始接手的频率会更低,例如, Wilson WATT & Puppy 8是125/2kHz,Revel Salon 125/450/2.2kHz,McIntosh XRT18 350/1.5kHz....(我必须说, 现代美国(或是美洲)音箱设计者大部份不注明它们的分频点设计,像是我想查Magico Q3, Rockport Altair, Verity Parsifal等都没有资料)。
号角音箱设计则属于不同的领域,因为一般三音路的号角设计,它们中音单元所涵盖的范围都相当广,举例来说,JBL S9800的分频点是800/10kHz,这算是非常典型的分频点设计。甚至某些更顶级的号角设计会将中音号角的范围降到300Hz就开始,一直到8kHz。也就是说,我们常认为的小提琴"高音",其实大部份都是由音箱的中音单元发出。当然,由于小提琴的泛音可以高达15kHz左右,当然就是高音单元的领域了。
再来我们看一下生理上的因素,人的听觉最敏感的频率在1k~3kHz,而一般语言的频率区是落在200~3kHz左右,所以以音箱设计来看,欧洲人比较会刻意将中高音分频点避开1~3kHz的区域,而美国人设计似乎比较喜欢将分频点落在1~3kHz的范围,刻意让高音"提前"介入这一人耳最敏感的区域,那一种方式比较好。
说实话,我没有深入比较两者的机会,也没有听过太多的音箱,更非音箱设计或是声学专家,所以不太适合说谁比较好....这应该也不会有绝对的答案,否则就不会有各式各样的设计。但以我的观点来看(也因为我习惯了全音域的ESL音箱),我会比较赞同欧洲人的想法,甚至号角音箱的方式!因为顶级的中音号角设计可以涵盖300~8kHz的范围。几乎将所有自然乐器发出的"基音"都可以用同一个单元来发出。所以也不难理解,许多日本的超级中音号角单元尝试将频率下限压低到100Hz,甚至更低(配合特殊的号角设计, 例如WE15a/555 Receiver)的努力!
当然, 技术规格是以仪器的角度来看,人的听感还是有许多生理上的主观感受, 例如我们都曾经感受过超低或是超高频的表现会影响到我们对其它频段甚至音乐的感受。这个部分的结论很难,我没有资格谈,但我们现在可以清楚知道,由于人对于1~3kHz的部分最为敏感,所以这一频段音响的表现也最容易吸引人听觉的注意。因此,我常常会观察到许多人在做器材音箱,甚至线材比较或是欣赏时,90%的人都会马上注意到高音(其实是高中音~高音,这里无法严格定义!)的差异(所以不能怪罪厂家喜好在此频段做特色),但如果我进一步请教,这两者哪一个的中音表现比较好?或是比较喜欢?甚至比较正确?我发现真可以说得出道理的,可能就只有10%!
大家的反应通常都是"一愣",这也不是说对错,因为你生理上就是会不自觉"更"注意中高音的表现。这里也可以解释,为何一般认为铜线比较平淡,而带了银的通常在中高音以上都会比较抢眼!但对我来说,这种分类其实你只看到了这两种材质的"表面"特性。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探讨银线以及铜线在中音的表现特性,可能就不是太多人马上可以回答得出来。
由于人生理上的特性,也因为自然乐器所发出的基音大部份落在100~3kHz左右,所以我通常会建议朋友在比较完高音的差异后,沉静下来, 试着比较一下中音的差异,甚至哪一个在基音的发声比较正确,能量分布的比例与释放的速度,以及密度上谁比较真实?
甚至是我常常使用的"鼻音"测试!所谓的鼻音测试其实很简单,当你听到朋友说话时,如果他感冒鼻塞了,你会听到虽然话语的频率不变,但却有鼻音,高音的差异比较直觉,但有时不会很客观;但谈到中音的好坏,像是中提琴声部,左手琴键的分辨率与层次,木管音色的差异与body,基音发声的密度,真实度,能量释放的速度以及分布...等,就比较考验听者的功力。基音发声的密度不够扎实,你可能会听到很漂亮的高音,但却是"中空"的基音。
从发声的原理来看,音箱做为一个电能转声能的转换器(transducer),一套系统如果不能好好发出100~3kHz自然乐器的基音频段,那有再美,更高的高频延伸,或是直达地心的低频响应又有何用?当然,这是我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priority setting。我会设定这样的priority,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之前提过了,高音(6k Hz以上)比较没有客观的标准....因为你不知道它的一些客观条件可以判断这样的高音表现正确与否;可是中音(或是基音)的表现和真实度, 对我来说是比较客观的,因为一把小提琴就应该像是一把小提琴,基音发声的真实度与声音能量的释放速度以及能量分布就应该愈逼真愈好。或是比较没有"鼻音"。
第二,我们常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听到真实乐器的演奏声音,虽然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但小提琴或是钢琴的真实感受是非常直接的,并不会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熟悉自然乐器基音发声应该有的真实感。
第三,所谓的现实因素,因为一般人的现实条件下,音乐声音频谱的再现,通常在高音/超高音以及低频是比较有限制的,想要解决,相对要付出的代价是要更高的。
我们回到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来看,铜线与银线的差异在直接比较下(音量大小不变),高音的差异通常是非常明显的,但银线的高音特性有时反而会限制了中音的表现,为什么?因为你比较难把音量再开大,而铜线看似比较收敛的高音表现(在与银线相同的音量条件下),有时反而会让你可以再加大音量,此时不只是音乐基音的能量更容易饱满厚实,高音的表现也会更好了。但一般的情况下,由于发烧友太过直觉性看重高音表现,所以反而限制了音乐最基本的表情以及音色所在的中音表现。
另外必须提到一个我观察到的罐头音响的限制,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假定一套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意思是说我常发现,如果我刻意去调整一套系统高和低频的延伸, 这时候会发现, 相对的中音的能量就会变"瘦"了。也就是, 一套固定系统的"总能量"似乎也是固定的,你把它拉得宽带些,你无可避免就会影响到中音的厚度(空洞),反之更密实的中音,在频宽上就必须牺牲一些。也就是说,频宽与中音的厚度似乎是一个两难....你想要更兼得两者,就必须打破原来系统的条件,也就是换器材....所以,这就是我设定priority的第四个原因。
所以,我希望提醒大家在比较器材差异或是系统时.....多尝试注意中音,也就是基音的表现,他应该会带给你一个可以让你更快乐听音乐的指标!
作者:River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