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AR-Yoshino V12 英国胆机鬼才神作 [复制链接]

1#

许多人认为胆机线路发展至今,已经难有突破之处,大多数胆机都是以前人立定的经典线路为蓝本。但是EAR的Tim de Paravicini跳脱传统框架,以独创线路解决胆机缺陷,V12就是一部没有前例可循的胆机,它克服了传统胆机低频控制力有限的缺点,将真空管反应速度超快的优势发挥到极限,它所展现的超凡开放感、活生感与速度感,不论晶体或是胆机都难以匹敌。



来自英国的EAR Yoshino创立于1978年,公司全名是Esoteric Audio Research,创始人兼设计者Tim de Paravicini有「鬼才」封号,在Hi End音响界享有崇高地位,对于近代Hi End音响的发展有着关键影响,相信资深玩家都不陌生。音响圈一直有不少玩家将EAR的器材视为收藏级的经典逸品,二手市场一旦出现,往往立刻高价秒杀,成为Hi End音响界少数二手行情居高不下的收藏精品。

因为这次评论他们的V12真空管合并放大器,我查询了过刊资料,意外发现本刊历年有关EAR的评论竟然屈指可数,所以趁着多年之后再度评论EAR器材的机会,我认为有必要再一次介绍EAR及Tim de Paravicini的生平背景与品牌历史。

不平凡的鬼才



Tim de Paravicini堪称是Hi End音响界的传奇人物,他出生于尼日利亚,父亲是从英国前往尼日利亚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母亲精通古典钢琴演奏。Tim在七岁时回到英国就学,因为母亲的影响,他从小爱上音乐,13岁就开始自己DIY放大机。1965年,不安于现状的Tim因为厌倦英国的政治风气,所以移居气候温暖的南非。时年20岁的Tim也与当年许多年轻人一般热爱摇滚乐,只不过年轻的Tim不只是听听音乐而已,他还帮许多摇滚乐团设计吉他放大机甚至录音设备。那时他甚至开了一家公司,专门制造音响用变压器,并且开始广泛接触Hi End音响厂商,担任许多厂家的幕后顾问,其中之一就是日本Luxman的南非代理商。

在日本成名

有一次Luxman总裁访问南非,与Tim畅谈音响理念,对于他的设计天才大为赞赏,当下邀请他到日本Luxman工作,Tim也欣然接受挑战,于1972年到日本大阪Luxman总部负责研发放大机。当年日本电子产业对于自家技术有着绝对的自尊,很难接受外人的干涉与挑战。Luxman延揽一个27岁英国小伙子加入等同于公司核心命脉的研发部,在当时可说是极不寻常的特例。没想到年轻气盛的Tim不但没有入境随俗,竟然还直接冲撞日本传统企业文化。他把Luxman所有放大机研究过一轮之后,竟然认为这些产品都不够好,他有信心可以设计出更好的放大机。所幸Luxman当年态度开放,乐于接纳不同意见,非但没有把Tim逐出公司,还放手让他发挥创意。



Tim当然也没有让Luxman失望,不但设计出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3045单声道真空管后级,还在Luxman创立50周年之际,主导C1000、M6000晶体前后级的诞生。这套前后级在当年轰动一时,后级不但可以持续输出300瓦大功率,超低失真的表现还超越市面上所有顶尖竞争对手,在当时HiEnd音响界甚至引爆「规格大战」,一时之间, 所有顶级扩大机都以C1000、M6000为假想敌,企图在重播频宽与失真数据上逼近C1000、M6000树立的超高标准。替许多音响厂幕后操刀在Luxman工作的经历,让Tim学到了日本对质量毫不妥协的态度。



四年之后,Tim与他的日本老婆回到英国,1978年后创立了自己的音响品牌EAR,创业作是一款采用罕见PL509功率管的509单声道后级,这款放大机具备100瓦输出功率与胆机少有的大电流驱动能力,也奠定了Tim以独创胆机线路,突破传统胆机限制的设计理念。在此同时,Tim也继续为许多音响厂幕后操刀,替Musical Fidelity设计出红极一时的A1合并放大器,还替Quad设计出堪称经典的QC24P真空管唱放与II/80真空管后级。



跨足专业录音领域



你以为Tim的作品只限于家用音响领域吗?进入1980年代,他开始跨足专业录音器材领域,那时CD才刚崛起,Tim是极少数大声疾呼CD分辨率不够理想的类比讯源死硬派拥护者之一。他甚至回溯音响重播的源头,开始研究黑胶刻片技术,解决了刻片头的回授问题,替IslandRecords、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等唱片公司设计黑胶刻片机。他改良的Studer与Ampex盘带录音座被录音大师Bob Rudwig所爱用。他设计的压缩器(Compressor)、限制器(Limiter)与等化器(Equalizer)被发烧友喜爱的喇叭花唱片公司(Sheffield Lab)传奇录音师Doug Sax采用。著名发烧独立唱片厂Water Lily Acoustics则使用了Tim设计的电容式麦克风、真空管麦克风放大机与盘带机。除此之外, 包括音响迷熟悉的Chesky Records、Classic Records,以及Pink Floyd、Beatles的Paul McCartney与Ringo Starr、Kate Bush、CassandraWilson、Ry Cooder、Aerosmith、Bob Marley等众多知名乐团与乐手,甚至近来炙手可热的Adele御用录音师PaulEpworth,都是Tim录音设备的爱用者。在Hi End音响领域,有办法一手掌握录音到重播的每个环节,并且有能力在每个环节都设计出顶尖器材的,放眼古今也只有Tim de Paravicini一人而已。

洞悉胆机真理




为什么专业录音领域有这么多人爱用Tim设计的器材?在一篇专访中,Tim曾经直言,因为他的器材没有任何音染,可以让人听到声音的真实原貌。事实上,他设计的家用音响器材,也完全依循这个理念。他对于真空管放大机的设计理念尤其值得一提。许多人认为胆机的好声,来自于听感上较为悦耳的偶次谐波失真,但是Tim完全不认同。他认为管机不应该依靠这种非线性失真,任何附加于原始讯号之外的失真,都应该被降到最低。许多人喜欢胆机的温暖韵味,Tim也不苟同,他认为这种温暖的染色,来自于胆机的高频延伸受限,使用了劣质的变压器,以及过高的输出阻抗等等设计缺陷。许多人认为Tim独沽胆机,但其实Tim从Luxman时期就一直是真空管、晶体放大两路兼修,EAR之前推出的312前级与M100A单声道旗舰后级,采用的就是晶体架构。对他而言,管机与晶体放大机的主要差异,来自于线路设计不同,而非真空管或晶体元件的差异,只要线路设计得当,不论胆机或晶体机都可以发出一样优质的声音。

破解阻尼因子迷思

既然如此,那么EAR的产品为何始终以胆机为主?依照Tim的观点,主要原因是「胆机要克服的问题比晶体机少」。真空管先天就有增益较高、反应速度更快的优点。晶体机则为了降低工作温度与制造成本,通常采用AB类放大设计,必须施加大量负回授降低这种线路的交越失真,此时相位失真浮现,对音乐重播就会造成伤害。



许多人认为胆机的阻尼因子较低,对低频的控制力因此受限。Tim对此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只要经过简单计算,就可以破解阻尼因子的迷思。对一般8欧姆负载的音箱而言,阻尼因子其实在10以上,对于低频的控制力就没有明显差异。一般人之所以认为晶体机的低频控制力较好,主要原因并非晶体机的阻尼因子较高,影响更大的其实是负回授线路的设计、频率响应的分布、以及遭遇过载失真的回复能力等等特性。

不套用传统胆机线路

Tim之所以采用独创胆机线路,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胆机线路在音染、失真与低频控制力上的缺陷。他在推出EAR的创业作509单声道真空管后级时,就设计出独家Balanced Bridge线路,让这款后级在遭遇音箱负载阻抗降低时,依然可以维持稳定的功率输出以及大电流输出能力。这次评论的V12就继承了这项技术,关键在于采用了独特的输出变压器绕线结构,将初级绕线平均分配给功率管的屏极与阴极,并且在阴极的初级绕线施加适量负回授,藉此降低输出阻抗,提升线性表现。



V12的真空管配置也与传统管机迥异,它跳脱了传统胆机常见的超线性或直热**管架构,一共使用了多达12支EL84功率管与10支ECC83讯号管,其中EL84每声道配置3对,以纯A类、五极管、并联推挽方式运作,输出功率50瓦。ECC83则是每声道配置5支,在电压放大之后,以阴极随耦作为缓冲级,与输出级直接交连,一方面可以排除交联电容的失真,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更充足的电流,对于提升低频表现有所助益。

造型源自Jaguar V12引擎

为什么Tim选择EL84作为V12的功率管呢?原厂资料中并未说明,但是诞生于真空管**晚期的EL84的确是特性优异的管子,它的推力不俗、失真极低,而且非常耐用,重点是价格不贵,就算12支EL84整套换掉,花费也不会太高。值得一提的是,Tim对于胆机的稳定性与耐用性非常重视,他所设计的胆机,真空管的寿命也比一般管机要长,用家大可安心聆赏音乐,不太需要担心真空管太快老化的问题。



V12的外观也是亮点,独特的造型源自Tim最喜欢的英国Jaguar经典跑车V12引擎,V12这个型号想必也是由此而来。拱型机箱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声道的真空管,电源变压器与两颗输出变压器则设置在机箱中央,看起来的确颇为神似汽车的V型引擎。重点是这种机箱的左右配重对称,相信对于降低机箱共振有所帮助。

超水平驱动力


到底V12的50瓦功率有何能耐?是否真如原厂宣称,克服了胆机低频控制力有限的问题?我首先搭配Marten Django XL音箱进行试听,这款音箱的灵敏度89dB虽然不算低,但是要推动每声道三只8吋低音单体绝非易事,V12可以胜任吗?听Larry Carlton与Robben Ford两大吉他手合作的现场演奏专辑「Unplugged」,贝斯拨奏的低频饱满感非常好,击鼓冲击力也很强劲,重点是低频的收放不但快速,还有着很自然的弹性。严格来说,低频如果可以更紧实一点会更好,但是在本刊大试听室中,即使以大音量聆听,声音也不压缩拘束,以一部50瓦胆机而言,这已经是超水平表现。

弦乐温润圆滑



V12的音质又是否如Tim所言,不带任何音染呢?我分别测试了小提琴与钢琴重播的表现。先听曾宇谦的「Reverie」专辑,我的第一个发现是小提琴的运弓转折比我以往听到的更为灵活,琴音的伸展更为开放,乐曲的行进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流畅感,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演奏。第二个发现是琴音线条有着温润圆滑的质感。V12的小提琴音质的确比一般晶体机更有暖意,不过我认为这种「暖」并不是晕黄模糊的染色,而是小提琴音质中本来就应该呈现的温润质感,让琴音听来更自然真实。

接近单端管机的透明感


[url=]钟李云迪 - 梦想的声音第二季 第9期[/url]

再听李云迪演奏的李斯特钢琴曲「钟」,高音键敲下的第一时间,我就察觉高频泛音瞬间飘散,洋溢在整个聆听空间中,如此丰富的泛音延伸,也是我以往聆听此曲所极少感受到的。这种丰富的泛音,不但为钢琴触键增添高贵的光泽感,也让整体演奏呈现更真实的现场感。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V12的钢琴音质非常透明纯净,听不到任何杂质,短音跳跃也非常灵巧。这种透明度与灵敏的反应速度,其实与我听过的直热式单端胆机已经非常接近。可见Tim的独创五级管并联推挽线路,在降低失真与提升音质纯净度上,的确有其独到之处。接下来,我试着将音箱换为灵敏度更高(89dB)的Tannoy Eaton,没想到这一变动,让整体重播产生了戏剧化的转变。在前一组搭配时,我就发现V12的声底特别活泼开放,没想到搭配Eaton时,这种特质进一步的得到施展。




听爵士与蓝调女歌手Mary Stallings在她1961年首张专辑「Cal Tjader Plays Mary Stallings Sings」演唱的「Mighty Rumblin’Blues」,那宽松开放、无拘无束的演唱立刻让我竖起耳朵,抖音尾韵更象是被放大镜放大了一般,强弱起伏伸展的更为尽兴,没有任何压抑之感。我还发现这套组合可以将她的唱腔表现的更为放松、更为开放,如果你喜欢蓝调音乐,应该知道这种「放松感」,对于蓝调演唱是非常重要的。这套组合的诠释,简直将Mary Stallings得天独厚、无拘无束、宽阔宏亮、悠然自在的蓝调唱腔表现的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绝佳的开放感与活生感

再听日本爵士女歌手李敬子演唱的「Distance」,我发现这套组合同样可以将她的歌声表现得更为轻松,钢琴高音听来也更为清爽,不过情感的浓度却不会因此而被稀释。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许多人认为传统Tannoy经典同轴单元的声底浓厚温润,高频较为内敛,为什么我听到的声音会特别开放爽朗呢?其实,许多人认为Tannoy经典同轴单元声音内敛、高音甚至有点闷的刻板印象是不正确的,只要搭配得当,Tannoy经典同轴单元其实可以表现得非常开放、活生而灵活,新一代Legacy系列的高频延伸与低频速度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搭配活生感特别好的V12,整体的开放感、宽松感与灵活度简直彻底释放。

这套组合的低频表现又是如何?

听Leonard Cohe演唱的「A Thousand Kisses Deep」,这套组合可以忠实表现出他低沈、厚实、宽松又充满磁性的嗓音,低频的弹性特别自然软Q。再听摇滚吉他手Steve Lukather在「All’s Well That Ends Well」专辑中的「On My Way Home」,击鼓收放也表现得利落明快,毫不迟疑,可见V12已经抓牢Eaton那只10吋同轴单元。



难道这套组合没有缺点吗?在聆听穆拉汶斯基指挥的柴可夫斯基「第五号交响曲」时,音乐整体的开放感与流畅感虽然表现出色,但是乐曲中那种低沈、厚重、甚至有些阴郁的氛围却表现得不够到位,如果V12能够搭配我之前试听过、采用15吋同轴单元的Tannoy Legacy Arden音箱,我相信声音会更为沉稳。老实说,这真是罕见的聆听经验,以往我在测试器材时,总是希望听到更为开放、活生的表现,没想到V12与Eaton的搭配,竟然让我觉得太「放」了,反而希望收回来一些,所以我开始寻找第三组搭配。

音箱搭配很重要

我的第三组搭配是什么呢?我试着将试听室中的Spendor G455音箱接上V12,没想到声音竟然对了!再听一次Mary Stallings的演唱,尾韵抖音同样起伏分明,悠然的歌唱性也依然保留,但是嗓音增添了一份柔美的质感。根据以往聆听经验,G455的高频较为温润内敛,但是在V12的驱动下,高音竟然完全解放,展现出非常好的开放感,小提琴即使拔高强奏,琴音依然伸展自如,而且音质依然圆滑醇美,毫无紧绷压缩迹象。简单的说,V12赋予G455更开放活生的表现,G455则为V12增添了柔美的音质与适度的沉稳感,可说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点,一方面又取得了良好的互补。

后来我才发现,在国外音响展中,Tim自己也经常使用与Spendor颇有渊源的英国Graham音箱搭配自家EAR管机,难怪V12与Spendor G455的声音特性会如此合拍。

经过上述三组搭配,我得到两个发现:第一,V12的50瓦其实非常够用,驱动大多数中高灵敏度的中型音箱都不成问题。第二,虽然V12的驱动力不用担心,但是音箱的搭配依然重要,搭配声底细腻柔美、灵敏度高的音箱,更能发挥V12活生开放的特质。

开启胆机的另一扇窗

许多人认为胆机线路已经非常成熟,线路设计难以跳脱前人立定的几套基本蓝图。不过采用Tim原创线路的V12,却开启了胆机的另一扇窗。它有接近晶体机的充沛驱动力,也有接近单端胆机的纯净透明音质。绝佳的开放感与活生感,更是一般晶体机或胆机所少有。一如Tim所言,放大机不应该有晶体或真空管之分。V12让我听到的不是放大元件的声音,而是直接呈现录音原貌的真实感、音乐能量彻底释放的活生感,以及直探音乐核心所散发的丰富情感。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回复 5楼altayman2014的帖子

感谢支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