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党】从录音到刻片 黑胶背后的技术(续) [复制链接]

1#



用技术编织声音的幻觉▲


  音乐与其他艺术不太一样的地方, 其中之一就是在于人们要欣赏音乐必须透过"演奏"才能将记载于乐谱上的音符转换为物理现象的声波, 而得以被人们的双耳听到, 进而加以"想象与理解"。

  现代人由于技术的进步, 得以将这"音乐发声的物理现象"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之上, 并加以大量生产普及给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爱乐者。  所以现代爱乐者是幸福的, 因为藉由罐头音响与音乐之便, 您随时可以"重现"这些被记录的音乐事件, 也可以称之为"音乐文本"!

  在声音可以被记录的技术发生之前, 想象一下, 一般爱乐者一辈子可以听到几次的贝多芬交响曲?马勒? 布鲁克纳?  更别提可以重复听到一位伟大演奏家的演奏, 像是肖邦演奏自己的作品, 莫扎特?帕格尼尼?  由此或许也可以推论, 现代爱乐者藉由罐头音乐之便, 可以理解音乐的深度与广度, 可能远远超乎前一代爱乐者可以想象的程度。  同样也可以推论, 二十世纪或以前的伟大演奏家或是作曲家也可能没有意识到, 他们所留下的"文本"可以被现代的爱乐者"解析"到怎样的程度。




  对于现代的爱乐者来说, 即使现代音乐厅和音乐会的普及, 接触以及理解音乐的机会, 来自于罐头音乐的比率还是远大于现场。  因此不难理解有一小部份的音乐"宅男"们, 对于"音乐文本"的追求以及讲究, 会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也就解释了为何许多珍贵演奏录音的首版(ED1, 不管是LP或是CD)是一小批人拼死以求的目标, 价格也远超乎一般人想象的程度。  其实, 这也发生在其他不同的艺术或是文化领域上。  像是古腾堡圣经, 宋版四书, 首版版画等。  这里除了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外, 似乎也存在着爱好者对于"原版(Original)"的不自觉移情作用与追求。
  以音乐文本来说, 上文提到的ED1是否就是"原版"?  要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 从专业角度来看整个录音以及后制(Recording and Mastering)的过程。  一个音乐文本的诞生, 永远与内容(音乐演奏的内容与质量), 技术与人脱离不了关系。  也可以说当这三个条件做到最完美的融合时,一个最理想的"幻之名演"的音乐文本就此诞生!

  来看看我所理解的一个音乐文本诞生的过程(以立体声模拟录音为例)(在此强调, 我并非专业录音背景, 许多数据大多是由网络上取得, 其中也存在我的推论, 如有错误, 欢迎指正):


(一)多麦克风(两只或是以上)的录音配置示意图:




多麦克风(两只或是以上)的录音配置示意图





(二)产生多轨母带; 将所有麦克风收取的讯息全部记录下来


(三)经过后制(mixing)产生两轨母带; 后制过程中会使用到多种的效果器(limiter, compresser, reverb, EQ, Line。。。等)将多轨母带的数据转为两声道的数据, 记录于两轨的母带中。  当然后期也有机会使用比较现代的设备对(二)的最原始多轨母带进行再次后制, 产生一版新的二轨母带。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 由于盘带保存的考虑,以及避免所谓print-through effect的产生, 通常间隔一段时间, 母带都必须进行重新过带的动作, 同时为了避免母带发生不可挽回的情况, 同时会对拷产生所谓的Safety copy。 必须注意的是, 有许多厂商为了避免所谓的generation loss (也就是拷贝所产生的, 无可避免的数据损失), 会避开(二)的多轨母带, 在正式录音前, 先将所有后制(mixing)条件确定, 直接产生两轨的母带。  例如, 早期效果惊人的Decca, Mercury等的部分录音就是如此。



(四)Production copy的产生; 由于生产的需求, 必须产生一个生产用的母带, 供应给各地生产线做为"原版"使用。  这通常是使用两轨母带来对拷来产生。



(五)黑胶母盘Lacquer; 黑胶生产需要先刻制lacquer母版。此时通常是使用Production copy的两轨母带做为讯源, 输入到刻片机。  必须了解的是, 通常进入刻片机之前, 还是会有一个"后制处理"的步骤, 至少必须进行讯号等化处理, 将低频压缩和高频放大, 以符合刻片的物理条件需求。  另外, 爱乐者通常无法得知黑胶唱片的ED1与后期的再版, 甚至近年来的重刻版本, 他们所使用的"Production copy"是否是一样的。因为也有可能早期(四)的Production copy质量已经不堪使用, 所以必须再次制作新的production copy, 甚至是两轨母带。另外, 早期母带因为年代久远, 考虑到实际操作上可能产生的风险,近年的重刻片只能使用所谓的数字母带(DAT或是数字文件)也就不是奇怪的事。




  而最发烧的方式, 所谓的直刻黑胶, 就是省略了所有的母带copy的产生, 麦克风讯号经后制处理后,直接进入刻片机, 刻下Lacquer。这样的直刻片通常是限量的, 因为Lacquer翻模次数还是会有一定寿命限制。  这种方式所刻制的Lacquer就相当于两轨的母带。


(六)黑胶量产

由下图可知, 从Lacquer的产生到真正黑胶压印生产, 中间还会经过三次的翻模, 产生的Slave才是真正用来压制黑胶的模版!  所以, 其实我们手上拿到的罐头音乐媒体(黑胶或是CD), 其所搭载的"内容", 相对于我们当初想要纪录的最原始"音乐文本"(演奏), 已经是第N代的generation了





黑胶量产


这时候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著名的RVG的50/50 mastering以及Mercury mastering的方式:






  对于小厂来说, 或许养不起昂贵的多轨设备, 也为了凸显录音质量的优良, 通常就会想办法减少上述的步骤, 尽可能降低generation loss。当然, 对于Mercury或是Decca等大厂, 资金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追求的就是最高传真的录音质量以及罐头音乐媒体(Vinly, CD等)。EMI, DGG, RCA, CBS等大厂也都有不凡的成就, 但在网络上比较难找到相关的数据。  这里有一篇Decca资深工程师的访问, 里面有提到相当多当时Decca的做法, 值得一看。

  因此, 我来看黑胶迷眼中的黑胶黄金时代的ED1, 除了他们是最早期, 商业贩卖的"音乐文本"外, 他们的最珍贵之处在于当时处于各项技术"有限"的情况下, 想尽一切的方式, 尽可能的保留了当时这些伟大演奏艺术的瞬间!  而且其成就是, 即使以现代最高技术的手法下, 仍然无法超越, 尤其是那直捣人心的音乐力量。



  甚至我们把目光转向更早期的78转唱片, 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 在第一次听到正常状况下的78转唱片回放, 都会惊讶于中音的逼真度与表达音乐情感的自然度是如此的惊人。  其原因或许就在于, 以生产的角度来看, 78转唱片的"音乐文本"其实是非常接近最原始的音乐文本的。  当然, 那时代的带宽是非常有限的。  但在中音的表达上, 78转唱片其实有着一扇非常清楚干净的"窗户", 可以让我们穿越时光一窥最原始的"音乐文本"(演奏现场)。也难怪乎还是有许多人默默的在收藏78转的珍版唱片!




  就技术的角度来看, 在模拟的时代里, 每一次产生的"次代"音乐文本都代表着一次的数据损失以及染色, 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而以追求罐头音响与音乐的最高声音幻觉来说, 是否还存在着比黑胶或是CD还要更接近原始文本的音乐文本, 就会是我下一个追求的目标。  也就是最接近原始母带的存在!




此系列文章转载自River Yu的博客
vinyl03.jpg (, 下载次数:0)

(2018/3/5 14:03:22 上传)

vinyl03.jpg

最后编辑泽森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8-03-05 14:03:2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8/3/12 18:43:02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