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老丹拿的对决,是传承还是超越? [复制链接]

1#
上周周六晚上我刚吃饱饭就接到老黄的电话邀请,说是想让我去他家开眼界——见识一对“古董”的丹拿箱:Compound 3 MKⅡ。初见到这一对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块基本算是音响界最难啃的骨头,要出好声得多困难呀。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对箱子的灵敏度只有81DB。但是老黄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是他能让这对箱子出来的声音让我目瞪口呆。和他原来用的S3.4不相上下。我怀着一半期待一半质疑的心情来到了他家。到他家时他已经开机暖机差不多一个小时了。下面就是直接进入正题。测试器材搭配如下:

    前级:诗醉- motif、 DIY6010前级

    后级:音乐传真 SA80

    数字处理接口:专业24/96

    DAC:MSB 、 世纪格雷5I-10

    音源:世纪格雷5I-A、 摩改过的开博尔690

    音箱:丹拿S3.4  、丹拿Compound 3 MKII

    咸菜:美国至高

    信号线:美国至高

    电源线:美国至高

    我们试听的空间约40平米,客厅党。ContourS3.4离二边侧墙约80公分,离背墙2米15,距聆听位置3米五这样,天花板和侧墙乃至地板都未做任何声学处理。Compound 3 MKⅡ就摆在ContourS3.4的内侧。如下图所示:



    Dynaudio的音箱一直以来总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并且本人近年来一直有Dynaudio情节(还是受老黄影响,只怪被他毒害太深!)。毕竟这对Compound 3 MK II有着很久的历史了。翻翻Dynaudio的历史就知道Compound是Dynaudio 有史以來最难推的系列,没有之一。这个系列有2号、3号和4号三个型号,并且有数代的改良型号,伟大的“至尊”旗舰音箱改到后来就出现了……(此处省略1000字)

    基本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进入正式的测试环节。测试的素材是由RR公司出品、阿诺德亲自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Arnold Overtures —— 阿诺德 序曲集。



    编号:Reference Recordings RR-48CD

    简单介绍一下阿诺德 (Malcolm Arnold)

    他于1921年出生在英国的北安普顿,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作曲家。1937年-1940年就学于皇家音乐学院,1940年起曾是伦敦爱乐乐团的小号演奏员,1948年到意大利求学后开始创作。阿诺德追求作品的色彩感和旋律的新颖,还创作过电影配乐,比如《桂河大桥》。阿诺德创作了有编号的交响曲8首,另有《玩具交响曲》(ToySymphony),OP.62(1958年);《铜管乐器交响曲》,OP.123(1979年)等等作品。



    很多古典发烧友都知道RR系列的碟子在音像界非常有名,主要是以古典音乐居多,录音效果那是大名鼎鼎没得话说的。特别是大动态的音乐效果奇佳,对音响器材是一次很严格的考验。

    这张碟我以前经常听,但是接好Compound 3 MK II一开声。我就被开场的从音箱里所跳出来的音符给吓了一跳,这是书架箱出来的声音吗?那光辉明亮而又不失圆润的铜管乐、甜美丰满的木管乐、流畅顺滑的弦乐,加上清脆的三角铁、强有力的定音鼓、深沉的低音大提琴拨弦篷松而富有弹性,层次非常分明,强音与弱音的对比强烈就好像它要告诉我什么是“静若处子,动如矫兔”,什么是“细若蚊声,撼如雷鸣”。不仅如此,我还可以从这对箱子感觉得到它对声音细节的还原及瞬态响应可谓完美无缺,流动的空气感营造出一流的空间感,让我目瞪口呆。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有FEEL的交响乐是从书架箱发出来的声音。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就坐在坐在音乐厅的前排座位,完全被庞大的规模感,饱满的音像,丰富的声响所包围。越听越有味道,越听越感到与我理想中的声音无限接近。

    同样的配置同样的作品换回丹拿的S3.4来对比。一样典型的丹拿声,纯净透明、准确中性,S3.4的声音显得相当理性,而Compound 3 MK II则在音乐韵味方面较为突出。S3.4的声底非常纯净,高中低频的平衡度非常好。音质极佳,乐器质感逼真,细节巨细无遗,乐器的泛音和空气感非常好,富有能量感和张力。如果不是很认真很认真听的话真的区别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S3.4表现出的空气感十分强烈,能够非常清楚的将录音场景交代鲜明,具有异常强烈的临场感。高、中、低频连贯,行云流水般的畅快、通透、清澈见底。一览无余的表现,细致、充分地显现出现场的氛围。不管是任何曲目的交响乐,每当S3.4回放的时候总会感觉那弦乐滑嫩油光,木管有血有肉,铜管灿烂不刺激,定音鼓的共鸣特别丰富,较慢的速度让旋律感充满感情,大提琴拉奏时庞大的一片回响很好听(真正的大型管弦乐应该是交响诗,富有诗意和场景,我听过不少的高班系统,诗意和场景往往无法出现)。那一种人机交流的境界真的是太完美了。让人越听越喜欢,不知不觉就可以把整个作品听完,没有任何一点的疲劳感,让人意犹未尽。

    说句很客观的话,这次对比我个人认为真的没办法分出个谁胜谁负,因为他们的表现都太优秀了。这套器材的搭配完完全全的把Dynaudio音箱一贯的一大特点——精确中性、平衡度好给完完全全的表现出来了。特别是S3.4在这方面做得更棒。它是一对具有监听风格的音箱,总是能忠实而灵敏地反映碟片的录音制作水准,以及前端器材的素质和音色。它不是那种靠特别的音染、“浓郁的味道”来博取听音者喜爱的音箱,它的高频段延伸得很尽但一点不夸张,中频坚实精准,有厚度而不失密度感,并且没有人为的加厚。低频非常的自然干净、快速结实、解析力佳,以单元口径和箱体体积来说,低频下潜能力算是相当的厉害了。难能可贵的是我从S3.4这里总能感觉得到它能让音乐洋溢着跃动感,换句话说从这对喇叭播出来的音乐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每个音符都有张力,保证你听任何类型的音乐再也不会打瞌睡了。~O(∩_∩)O~

    另外要提到Compound 3 MK II的一点就是它的音场还原方面,Compound 3 MK II对摆位的要求相当随和,只要符合大的摆位原则,无需仔细调校,便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音场,很难想象如此之小的音箱却营造出了规模如此庞大的音场,同时还能精准地将乐器定位浮现在眼前。

    下面再说说Compound 3 MK II那令同级产品难望其项背的表现,是什么呢?那便是庞大的、毫无压缩的动态还原能力。Compound 3 MK II的动态表现尤其突出,在极大的音量时仍然能将其中的强音、弱音以及变化以应有的面貌从容再现,同时失真还是低不可闻。那是一种非常开扬、毫无遮掩的声音,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回想我以前曾经在其他烧友家评测的其他音箱以同等音量播放,则早已出现低音单元拍边打底、声音撕裂失真等现象了。Compound 3 MK II这回并没有因为是本次评测的音箱中体积中偏小而受到影响。能够有着这么完美的表现令人欣喜,我自己认为在这个声音表达中,许多15寸的大口径会成为摆设。

    这次测评所听到的声音就是一种能够令人感动的声音。也许这个世界有着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而声音要让你感动我想这个话语也只有从音乐爱好者或音响发烧友的嘴里才能说出来。每当听到如此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的时候,泡上一杯茶点燃一根烟,音符在烟雾中浸散,透过唇齿间的淡淡幽香再来到耳旁。我想那些发烧友所追求的HIFI的生活也不过如此,不必去理会那些所谓的发烧因素,这个也是我目前追求的方向。毕竟音乐的欣赏应该属于个人的范畴,音乐可以独享;HIFI发烧好象更多偏向在娱乐性,重在交流。音乐与HIFI的结合体应该就是要能让人感动,现在我感动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次试听的器材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要想享受音乐何必高价?世纪格雷、开博尔690(MKII)、音乐传真纯甲、MSB、专业数字处理器等都是不值钱的器材(相对于那些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器材而言。)只要经过巧妙的、合理的系统搭配,它依然会出现伟大的令人感动的声音。
最后编辑痴心绝对 最后编辑于 2012-11-30 09:41:4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3# 神农 的帖子

高音单元没有任何老化现象,除了这箱的品相历尽沧桑了些~O(∩_∩)O~,单元的状态还真是杠杠滴~~~~
TOP
3#

三分频的书架箱的确比两分频的书架箱占有很大优势!
TOP
4#

原帖由 响BB 于 2012-6-14 12:04:00 发表
丹拿用家顶下!~O(∩_∩)O~

有时间多多交流!
TOP
5#

顶给一个兄弟看。
TOP
6#

没明白楼上想表达什么意思。
TOP
7#

原帖由 閑雲孤鶴 于 2012-7-31 9:5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痴心绝对 于 2012-6-13 21:31:00 发表
上周周六晚上我刚吃饱饭就接到老黄的电话邀请,说是想让我去他家开眼界——见识一对“古董”的丹拿箱:Compound 3 MKⅡ。初见到这一对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块基本算是音响界最难啃的骨头,要出好声得多困难呀。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对箱子的灵敏度只有81DB。但是老黄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是他能让这对箱子出来的


JBL66K的低频素质说实话还真不咋滴。
TOP
8#

论坛里的众多资深博士后老烧自从听过这套S3.4系统出来的声音之后都回去把自己的器材给卖了!哈哈~~~~

其中不乏那些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神器”~~~~  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O(∩_∩)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