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你更深入的刻画”----由个人试听CC铍合金信号线“极韵”而引... [复制链接]

1#
一直以来,对于线材的效用众说纷坛,个人不是什么专家资深,当然无从考证,但作为一名普通的爱好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出发,还是可以摸索建立起一些初步适应的原则:那便是适用就好!
对于线材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要片面夸大,鉴于每个人的器材,环境,喜好,对声音的敏感度等不尽相同,其使用测听最终结果也将会是大相径庭,这本很正常。

然而,每一款线材成品,都有其特定的风格,还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好或者坏,该如何抉择,个人以为别人的听感测试固然需要了解,但是否适合你,最后还是需要你的亲自聆听。
以下是个人使用CC铍合金信号线“极韵”一些粗浅感受,希望对你的聆听是份有益的参考。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5-17 01:02:39
分享 转发
TOP
2#

之前也DIY过几根信号线,有TARA LABS超时空8N方芯铜,VDH范登豪Hybrid超合金等,都是不错的线基,也取得一定效用,但终因条件限制焊接技艺不够专业,导致听感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个人认为DIY线材最难把握就是那份平衡,众多好材料的堆砌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一切还要看你的学识经验和手工技艺。
向CC申请之后,很快便收到了,从包装的细致周到可以看出CC的确花了不少心思,一如图片中细腻精巧,线身不粗但质感十足,掂在手里颇有些份量,RCA端以及防护套用料也是遵循适用就好,符合CC一贯的高性价比原则。
由于之前已经了解到了此款新线刚上机的表现一般,需要长时间煲线,商家也是再三叮嘱先不要急于下结论,煲一煲之后再定夺,但一开声还是诧异了一番,听感上比自己DIY的范登豪HYBIED稍弱,当然DIY的并非标准,也许是自己耳朵听惯了,一时无法适应这一转变,接下来的几天里用此线听了一些常用软件,近距离的感受此线的内涵,此时的听感稍有生涩,声音并未舒展,高频不属亮丽,低频收的不够紧致,但大气隐现,底蕴已生,非常期待之后的表现。



这刻有Beryllium字样的金属套,原以为是专用屏蔽什么的,后见其可以在线身上移动,或者是一个装饰性的标记,标明使用方向该是顺着英文字体排布的方向。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5-17 01:25:52
TOP
3#

一段插曲:煲线期间恰逢第20届上海国际音响展,家门口的盛会自是不能错过,接连参加了好几场器材试听会,有朱纬的瑞士(登峰)体验会,张丹的接地对音响系统的影响,电音网的上海烧友俱乐部试听会等,获益匪浅。原此并不足谈,但在电音网上海俱乐部试听会上有幸看到并听到了此线的表现,大大增强我对此线的信心,那原来是电音网上海俱乐部会长战羽带来的线材比对,属于烧友小范围的交流,此线表现之优异令人刮目相看,尤其低频之强大不输个人所听过1K左右各式线材。看来此线遇强则强,的确值得好好挖掘。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4-28 21:31:35
TOP
4#

呵呵,之前买了两只配合CC铜镀沙金RCA端,配合相得益彰!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5-01 21:00:53
TOP
5#

上机大约有60小时了,逐渐感受它的变化,虽然并未达致完备,终于可以坐下来仔细的欣赏了,“极韵”算是比较考验用家耐心的用心之作,但凡急于一杆见影,立马生效的玩家还需仔细思量。
正如其名一般蕴藏极深厚的情感但是并不急于表达,而是内敛,谦谦君子的风范,颇得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所蕴含的:“携动静两潜能,而其貌是静”的哲学思想,煲好之后的表现绝对值得之前你为它付出的每一分钟的努力与期待。听雨果LPCD33 示范碟3王静《阳春白雪》,一开声便给予惊喜,声音一扫往昔慵懒拖沓密度感极高,展示出充沛的能量感,丰韧开阔,空荡的感觉扑面而来,不同于雨果各期原版,LP1630等版本,LPCD33显然更为柔润与松荡,虽然蕴涵极为深厚的情感但依旧内敛与克制,需要用心去体会,“极韵”意蕴契合很好的把握住了这点,声音并不强调极致的分析力,但层次分明,各声部形体感良好,把握住了王静娴熟稳重的技巧,淡定从容的艺术魅力,自乐曲开始后丰韧的低频烘托,到曲末中国大鼓响起时,沉重,凝聚,深潜,一气呵成,让人大呼过瘾,欲罢不能。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5-17 01:11:33
TOP
6#

细算至今日上机差不多有80小时了,翻出珍藏《一意孤行》这张极具中国古典人文艺术内涵的发烧名盘时,感受由极韵带来更深入的刻画,那份散淡,那份悠远,深沉,以及无时不在内敛的意蕴极易同“极韵”便形成了共鸣。


聆听NEW AGE音乐,其实是一场奇幻的灵魂之旅,刘星当属中国为数不多的成功的NEW AGE音乐的实践者,一如徜徉在恩雅所营造神秘的爱尔兰风情画卷,迷失于马连修恩的极地风雪,漂泊在梅得温的南美丛林,沐浴着喜多郎的丝路花雨,固然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却依然有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是文化差异,亦或是价值取向不同,终无法直抵心灵的最深处。作为一名尚存一息中国古典人文艺术情怀的国人,听到《一意孤行》,我承认这就是我所要的中国的NEWAGE,无须绚丽华彩,没有帜热炫技,只几件中阮、琵琶、笛子、巴乌、洞箫轻点,便已勾勒挥洒出耐人寻味的苍茫意境。第二首《无所不至》,曲如其名,强大的低频团绕无所不至,前1’30秒极具杀伤力的低频重播不易,没有一定质素内涵极易乱作一团,事实上“极韵”然我感受到了那各种频段叠加,杂而不乱,充满层次感和颗粒感的低频,质感逼人。《孤芳自赏》是个人比较喜欢选曲,旋律的可听性自不必说,编曲结构张弛有度,“极韵”将曲中刘星大段的中阮独白演绎的尤为精彩,这或者即是一种张力,音乐的张力。《闲云孤鹤》和《虚怀若谷》都是百听不厌的佳制,大量的极具破坏性的低频,轻易便让一些素质有限或是哗众取宠的器材的表现陷入空泛,“极韵”的刻画无疑是令人惊喜,低频的质感与神韵都拿捏到位, 无论下潜,弹跳与丰韧,都达到极高的造诣。


更具格调的是贯穿全碟始终的有关人性的思考、挣扎与蜕变,正如刘星对曲子做了一些文字诠释,标题曲《一意孤行》如此表述:我知道你存在,但不知到哪去找。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来,但不知道被安排在哪一天。你看着我疲惫地活着,无动于衷,甚至没有半点暗示。我就这么艰难地,向那遥远的,一点微弱的光亮移动。直到有一天,当我心力不支告别人世的那一瞬,你来了。《闲云孤鹤》为:人生所能给你的,是将幻想注满生命。孤独与失落是生命的助长剂,痛苦与快乐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听不见远处山脉在吼叫,只见眼前闲情逸致处处生。我之悲哀,难说不是人之悲哀。到《一息尚存》,这种悲凉到达了极点:一个人慢慢走向大海,冰冷混浊的海水渐渐侵蚀了他的身躯,以至他的灵魂。他无力摆脱,仅有脆弱无力的挣扎。用那枯瘦的四肢驮着巨大的头颅,带着绝望的灵魂,嘶哑无声地呐喊,没有知觉。


如此饱含深刻,帜热激荡却不露表象,只为懂的人,这正是“极韵”所蕴藏的魅力!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5-17 01:12:13
TOP
7#

原帖由 古古 于 2012-5-13 14:03:00 发表
这样的文章需要顶!


惭愧!还望古古大侠多多提携指教。
TOP
8#

原帖由 CopperColour201 于 2012-5-15 0:45:00 发表
顶上,感谢席音兄的听感!!!


希望国货越做越强!
根据个人的听音习惯斗胆提一些浅见:在现有完成度已经很高的基础上,若是在声音空灵感,甜润度稍作添调整,会否更好。
最后编辑席音 最后编辑于 2012-05-17 01:24:1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