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妨一试 [复制链接]

1#

一日,广州业内资深人士逸真兄来电,说:11.2用做前级,不得了,万几的进口前级冇得挥……(此处略菏112字,避广告之嫌)


11.2乃北京羽商电声唯一之耳放No.11.2,详情在这里http://www.yushang-audio.com/chanping/11.2/112.html


印象中,耳放做前级,声音多半粗硬浑,个中原因,皆因耳放属小功率功放,设计时,需考虑驱动32-300Ω负载阻抗,技术指标自不如前级般精细。


半信半疑之中,遂做两条转接线试之。先是替下No.260中的前级,后接No.6.6的后级部分。几番对比下来,陷入沉思反省之中……。


为免主观一隅,又嘱业界资深音评鹏展兄再试,展兄回曰:11.2替下意大利胆前,只一耳朵,便再也拔不下来了。可见,甚爽。


早年间,音频传输是以600Ω等阻抗匹配为标准,牛出牛进,似乎不用思索。晶体管时代以后,匹配牛废之,输出入阻抗则以低出高入为妥。不成文的金科玉律,其间阻抗要大于十倍。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似乎并不彻底,也不规范,前级的输出阻抗从胆前的500 Ω到晶体管的<1Ω,等等;后级的输入阻抗,则从2KΩ-1MΩ,应有尽有。如此一来,不同输出入阻抗的前后级搭在一起,声音自是千变万化。玩吧。


时至今日,音频传输标准似应另起炉灶,提倡低阻抗传输,理由:空间电磁环境日趋恶劣,低阻抗传输有利于提高传输质量,减少干扰。但,做为前端的源输出阻抗要低,输出电流要大方可为之,同时,还要保证其技术指标不被劣化。


No.11.2耳放做前级,不粗不硬不浑、样样有型,或许,因了11.2优秀的技术指标。如此现象,值得思考。

微信图片_20170429125143.jpg (, 下载次数:0)

(2017/4/29 13:13:48 上传)

微信图片_20170429125143.jpg

YJB_8938c.jpg (, 下载次数:0)

(2017/4/29 13:13:48 上传)

YJB_8938c.jpg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7/4/29 14:34:58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Classic 艺术家=工匠+执着+专注
TOP
2#

回复 3楼calvin的帖子

只能做独立的前级用,在260上无法用。测试时,是从262机内部断开原前级板,接入11.2的。
Classic 艺术家=工匠+执着+专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