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镁声观之一:调声的方向、摆位的真相、及听音空间的处理 [复制链接]

1#

    这个题目有点长,因为这三个话题是相辅相承的,讨论其中的一个话题,必然牵扯到另外的话题,所以干脆放到一篇文章中一起说吧。


    调声的方向

调声的方向,换句话说,就是好声音的标准。首先,有烧友要问,好声音有标准吗?环肥燕瘦、各有所好,怎么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数百个品牌数万种音响组合呢?的确,每套音响系统、甚至每个听音空间,都有不同的声音,每个烧友也都有不同的听音爱好,但既然是发烧,是HIFI,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衡量尺度,音响审美应该有一个共性。胖瘦暂且不论,至少不能把凤姐作为美女的范本吧。


    听感“像现场”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这个基本的标准是什么呢?可能一些烧友认为刘汉盛主编的《音响二十要》过于专业,因此提出“以音乐厅现场演出为标准”的观点,并得到广泛的认同。但镁声认为,家用HIFI音响系统,听感“像现场”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下面说说我的理由。

   “现场”的声学特性


首先,“现场”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常听现场的烧友知道,每一座音乐厅都有它独有的音色,甚至每个座位区域的音效也大有不同,要像哪个“现场”才是正确的声音呢?也许有烧友说,镁声你前面不是说了“音响审美应该有一个共性”吗?好的“现场”也有一个共性!调声往这个“现场”的共性方向去调整准没错。——这句话说得好。就算有一个相对标准的“现场”共性,例如公认好声音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吧,虽然镁声没有能力去听,但通过一些的论文资料也了解了金色大厅声音的特点。1870年建造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长宽高分别为池座35.5/楼座52.619.617.7米,残响时间2.5秒。其他知名的音乐厅长宽高也都是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残响时间2秒左右(例如广州烧友熟悉的星海音乐厅残响时间满场为1.82秒,空场为2.19秒)。


  “现场”声音的特点和本质


我们在音乐厅听现场,首先到达我们耳朵的是直达声,它携带了声音信息的主要成分,从总体上决定了声音的可懂度;然后是侧墙(台口两侧的墙壁)和天花直接反射来的首次反射声,首次反射声和直达声的距离差决定了首次反射声的延迟时间。如果延迟时间在20~50ms(对应的距离差大约是7~17米)之间,对声音是有好处的,提高声能密度,增加亲切感。如果延迟时间低于5ms(对应的距离差是1.7米),会严重干涉直达声,造成梳状滤波效应,听感刺耳不自然。最后到达我们耳朵的是多次反射后的混响声,1~2秒的混响时间,有利于提升声音的丰满度,加强空间感,但过长会使声音变浑浊,导致直达声被掩蔽得很严重,声音的清晰度就无法保证。

以上就是在音乐厅听现场的音效本质。因此镁声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几十平米面积的低矮空间模拟几百甚至几千平米高大空间的声音效果,在听音室追求音响系统像音乐厅“现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听音室的声学特性


这时又有烧友会反驳:古典录音里已经包含音乐厅的空间信息了,只要把这些信息和细节通过喇叭高保真播放出来,自然就“像现场”了。的确,一些现场古典录音已经包含直达声、首次反射声、混响声等“现场”完整的声音要素,但在我们听音室的音响系统播放的时候,直达声刚一出来,我们听音室的侧墙和后墙就会迅速产生“听音室首次反射声”,即使对于宽度约5米(喇叭距离侧墙约1米)的较大空间,这个“听音室首次反射声”延迟时间大约在3ms左右,比录音里的首次反射声更快到达我们的耳朵,同样会造成刺耳的梳状滤波效应。


   无残响室的音效


那么,我们在听音室设计时尽量吸音,减少空间的“听音室首次反射声”行吗?这也是很多声学装修公司的设计标准。这个方向做到极致,那就是无残响室。在无残响室内听音响,的确可以完整听到录音的音效(其实也未必,因为任何音响系统,尤其是喇叭,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应速度是不同的,同样会造成相位失真和结像模糊——这个问题后面再说),但人耳几百万年来的演化过程中,听到的混响声都是从四周传来的,现在混响声只从面前两支喇叭直射过来,听感依然会不自然。就像在聚光灯下看书一样,虽然亮度适中,但还是容易伤眼睛。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在无残响室的四周装上麦克风和环绕喇叭,接收到主箱的直达声之后,用电脑控制,延迟20~50ms再重放出来,就可以虚拟不同大小听音空间的音效了。这个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暂时不可能推广应用。


说了这么多,很多烧友会疑惑,既然家里的音响系统怎么调整都不可能像现场,那还有啥搞头呢?我们调声的方向又该如何呢?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6-01-15 13:05:17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15 17:58:5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

音响的长处


说了这么多,很多烧友会疑惑,既然家里的音响系统怎么调整都不可能像现场,那还有啥搞头呢?我们调声的方向又该如何呢?


虽然听音室在混响方面无法和音乐厅现场相提并论,但在听音室听录音也有很多超越音乐厅现场演奏的地方,只要我们调整得当,扬长避短,同样能够得到不同的甚至是不亚于现场的音乐享受。


我们买了最贵的门票,坐在星海音乐厅最好的位置,能听到的,其实也只是演出的“概貌”。不是吗?您看看指挥的位置,他能听到的信息量比您的多吧?再看看指挥头顶位置放置的3支麦克风,那里应该是拾取演出声音全景更好的位置吧?而录音正是由专业的录音师通过精心摆放的几支甚至几十支麦克风全面收录演奏现场后编辑而成的。您听现场的位置再好,能好得过麦克风吗?您在几十米远的地方听小提琴,和麦克风在几米远的地方“听”,哪个细节更多?情感更丰富?没有录音师会把主麦克风摆在观众席的位置上吧?


现场听交响乐,即使首席小提琴是一把价值百万美金的音量大、穿透力强的名琴,往往也存在高潮时被合奏声淹没的情况,使得情感表达不够流畅连贯,而听录音就基本不存在这个情况。因为第一小提琴距离麦克风更近,或者有专门的麦克风录在独立的音轨上,后期录音师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灵活调整小提琴的音量和位置,使得整体更加平衡。这些,都是录音优于现场的地方。


此外,我们能听到的现场,也就是每个省屈指可数的几座音乐厅,每年屈指可数的几场较高水平的演出,而一套搭配得当,调教到位的音响系统,随时可以播放浩如烟海的经典录音。跳出“像现场”的窠臼,玩音响大有可为。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6-01-18 16:21:15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



感谢以上网友的回帖支持。年底很忙,更新比较慢,久等了!






调声的方向


      镁声认为,音响系统的调整,如果一味按照“像现场”的标准,很容易走偏。几年来听过很多套“像现场”的系统,都存在音场过于深远,结像虚,定位差,细节少的问题。镁声追求的调声方向,应该是音质、音色、音场兼顾,平衡、准确、鲜活、通透、宽松、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要素,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情感表达。


不过镁声非常认同音响调声要“像真乐器发声”的观点,年轻时弹过几年古典吉他,现在也在让小孩学习,曾经有幸请国内著名的吉他演奏家、古典吉他制作大师江伟杰老师来我的听音室演奏,一首简单的练习曲,就感动得人凄然泪下。也对本人的音响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平衡、准确、鲜活、通透、宽松、自然,这些要素也正是真乐器演奏的特质。


摆位的个人观点


明确了调声的方向,摆位就可以有的放矢了。您需要的是音场深远,还是身历其境?乐器分布历历在目,还是混为一团?各种乐器自拉自唱,还是互相呼应?这些都可以通过摆位来实现。


音箱摆位也是往往引发巨大争议的发烧话题。一些烧友说摆位差一毫米,声音就大有不同;另一些烧友说摆位差不多就行了,差一、两厘米通常是听不出的。谁也无法说服谁。


这两种情况,镁声都经常遇到。在镁声家里的听音室,14平米面积,高度2.6米,先后玩过7891012寸低音的箱子。箱子越大,对摆位就越敏感。先后邀请过45位国内和港台的老烧高手来帮我摆位,精确调整之后,的确有拍一下箱子声音就有变化的情况。


而在镁声新建的听音室,20平米的面积,高度3.4米,长宽高是按照黄金比例设计的,供电和地线条件都很好,又做了比较到位的空间处理,摆位就很简单,可以说箱子按照通常的位置一放,离箱感、音场、结像就都出来了,远近高低,错落有致。而且皇帝位区域很大,左边、右边甚至站着听坐着听都有很好的效果。







结合数十家客户家访调声的经验,镁声有以下观点:


1、采用钻石、陶瓷振膜单元的现代箱子对摆位敏感,而传统纸盆、丝膜单元箱子对摆位相对不太敏感。
2、瘦、高、深,尤其是有侧置低音单元的箱子对摆位敏感,反之相对不太敏感。
3、小空间玩大箱子对摆位敏感,大空间玩小箱子不太敏感。
4、经过适当听音空间处理的扩散充分的房间对摆位不敏感,反之敏感。
5、音箱短边摆放对摆位敏感,长边摆放对摆位不敏感。


摆位的真相


探究摆位的真相,要从空间声学基本知识和音箱发声的特性说起。前面已经说了空间声学的基本知识,现在说说音箱发声的特性。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6-01-18 16:29:44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

音箱发声的特性

看到这个帖子点击率很低,以为无人关注此类枯燥的理论文章,加上平时都很忙,所以没有再更新。有意探讨咨询的朋友欢迎来电,18925108908.

不过此贴多次被顶起,仍然要感谢以上朋友关注和回帖支持,还是赶快抽时间继续这个话题吧:

音箱和房间,并不是两个割裂的个体,而是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配合得好,调整起来很容易,声音也会很好听耐听,配合不好,就格格不入,怎么调整都有遗憾。说到音箱和房间的配合,要从音箱发声特性说起。

音箱的发声特性主要涉及指向性、相位失真、灵敏度、瞬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至于大家都关注的频响,镁声反而认为不太重要。因为一来频响参数是在消音室测试的,和家居环境区别很大,二来同样尺寸的音箱,标示频响的差别都比较小,无法解释我们听感的巨大差距。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5/27 21:55:00 发表
镁声兄知识渊博,学习了!
请教下,这个相位失真怎么确定?比如有人说高频前冲,是不是说高音比低音先一点到达耳朵?这和高频偏亮,三段不平衡又怎么结合理解,是不是说相位失真也可导致高频偏亮呢?


谢兄关注。您的问题非常好,我说说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这个相位失真怎么确定?


所有的分频箱子都会有相移(相位失真),一些录音室用的监听箱子会给出相移曲线,但多数民用器材就没有这个指标。


比如有人说高频前冲,是不是说高音比低音先一点到达耳朵?


这个现象很直观,但由于没有做过测试,所以暂无结论。


三段不平衡又怎么结合理解,是不是说相位失真也可导致高频偏亮呢?


三段不平衡主要是频响的不平衡,和相位是两个概念。相位失真造成的听感可能偏亮,也可能偏暗,更多时候是干瘪不饱满,或者结像飘忽,听感不流畅。这取决于相移发生的频段。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6#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6/6/1 12:48:00 发表
图中房间吊顶是什么东西,吸收还是扩散?

微孔铝扣板,背面有薄薄一层海绵,倾斜安装,避免大面积反射。有一定扩散效果,听感很理想。比发泡扩散板好,听感无塑料味。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7#

感谢以上烧友对此贴的关注。一看发布日期,居然已经5年了。

重新看一遍自己5年前写下的文字,观点和现在也没多少出入,说明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这个帖子没有更新,但后来在其他帖子延续了类似的话题。关注此贴的烧友可以移步指导。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aspx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