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张好碟 [复制链接]

查看: 3726|回复: 14
1#
好多坛友在说ATC的解析力不行,高频黯淡,表达小提琴的高音部分还有二胡等,效果很糟糕。我的器材也一样,听闵慧芬的“江河水”、西岐崇子的“梁祝”抑或薛伟的一些作品,都有高频发干沙哑等现象。但有一张碟效果还不错,是我好几年前在地摊上买的一张卡口碟,很幸运,卡在边上没伤到碟身。碟名中文译为“米岛莉二十周年纪念专辑”,收录了维尼耶夫斯基第一小协,还有德彪西、普罗科菲耶夫、美国女作曲家艾米比奇、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等人的一些小品。第一部作品1-3小段是1988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安娜的一场音乐会现成录音的,后面几首小品是2001年在澳大利亚一个录音棚录制的。
这张碟是我所有CD里面最经常听的一张,原因是我认为这种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很高:选曲甚妙,都是浪漫时期到二十世纪的作品,大作品(维尼亚夫斯基第一小协)和小作品兼有,听着不腻;演奏精妙,米岛莉功力不凡,我惊讶日本还有如此高手我以前不知道;录音、制作水准高超,这是一张SONY的碟,SONY的古典版本碟片一般都有较高水准,再加上是本国音乐家的纪念作品,估计演奏和制作都比较认真严谨。80年代以后的录音技术都很好,后面几首小品是2001年录的,可知录音设备已经非常高级了。我当初买设备的时候就是带着这张碟去试音的,其中有一首艾米比奇的“小提琴和钢琴的浪漫曲”我拿来试弦乐。
用我的ATC7+麦丽迪88+朗泉EVO来听(这是一套典型的缺乏解析力的系统,三件全缺),高音柔滑如蓝色的丝绸泛着莹光,奏鸣曲中的钢琴通透颗粒感极强,音色犹如深秋寒潭之水。完全没有沙哑发干的现象,演奏者揉弦的力度、弓在回腕之时那种加入内力带来的那种涩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非常丰富的声音细节带来的流丽哀婉,让人心醉不已。
犹如我们在欣赏一幅大师的书法真迹,能看到毛笔的流动、顿挫和绞转所带来的笔画丝丝入扣的丰富变化,而如果这幅作品是石刻的再拓下来,或者是后人双钩临摹的,那么就只能欣赏到笔画的外形,细节和神韵大失。所以学习书画的人一定要观摩原帖真迹。
很多录音、制作质量不好的CD碟片,就如上述所说的这种拓品或摹品,有个外形,里面的细节全失。
一张素质全面的好碟,用我的入门级器材也能表现出很高的水准。所以好器材必须有好碟才能显示他的本领,而我在前面说了现在好乐难觅,在感叹素质全面的好碟实在是太难找了,我喜欢的历史经典录音因为时代技术的关系,都不能在音质上有很高的水准,用再好的器材也只能出这声音,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但还是有很多烧友不同意我的说法,在说他们的设备不够顶级,呵呵。
前阵子看一本《高保真音响》杂志介绍的香港摆位李,在自己的每张黑胶唱片上都做了密密麻麻的记录,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记录录音的年代、地点、录音师、混音师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买唱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可供发烧友借鉴,我本人一直也很喜欢看CD封面册页和封底的一些文字信息。
分享 转发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2#

哇塞!LESLIE姐也是知音啊,哈哈。。。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3#

请问LS这些碟哪里有的卖啊?我的这张是在地摊上买的,猿粪呐猿粪。。。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4#

原帖由 黑管 于 2011-4-12 23:42:00 发表
http://www.verycd.com/topics/408797/


多谢楼上,刚才搞了下,下不来啊,本人电脑不大在行。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5#

回复 12# 黑胶小屋 的帖子

因为黑胶容易烧糊了,所以贵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6#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11-4-13 12:18:00 发表
谢谢分享


客气客气,独乐不如众乐
LT.M HI-FI CLUB 订机、团机、摩机、修机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0184.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