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时代的记忆 [复制链接]

1#

一个时代的记忆


——再听样板戏



/潘阳
样板戏,文革后自 1986年在央视春节晚会中沉渣泛起之始就引起针尖对麦芒般的争论。那年春晚之后,以巴金为首的一些老先生对样板戏进春晚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巴老撰文说:“好些年不听‘样板戏’,我好像也忘了它们。可是春节期间意外地听见人清唱‘样板戏’,不止是一段两段,我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接连做了几天的噩梦,这种梦在某一个时期我非常熟悉,它同‘样板戏’似乎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春晚的样板戏没有噤声,
“民意”既不能和当代作家的反思相呼应,也不能和文坛前辈的“随想”相配合,样板戏还是大模大样地回到了艺术舞台上。而且,似乎成了时尚。翻开报纸有说样板戏的;打开电视,在放样板戏;剧院门口也赫然贴出“青春版样板戏”的海报。如今,连以发烧录音为卖点的唱片公司也推出了“样板戏”录音来了。
红音堂的这批“样板戏”CD选择了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和钢琴伴唱《红灯记》等 4款偏重音乐性作品,都是当年的历史录音,而且还有像交响音乐《沙家浜》这个近年“样板戏”风潮中少见的录音,具有很强的历史文献价值。
说到样板戏,先说说它的来龙去脉:1964年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有 29个剧团带着 35个剧目兴致勃勃地来京亮相,共演出了 244场。周恩来、康生、陆定一、江青、郭沫若等都出席了大会并观看了部分演出。其中现代题材的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被确定为八个保留节目。江青对这次观摩演出热情很高,她在观摩演出人员举办的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谈京剧革命》的长篇讲话。1966 12 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1967年恰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25周年,5 1日至 6 17日,江青在北京举办了“八大革命样板戏汇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等八部作品集中献演 218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多达 33万。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观看了这次“文艺革命”成果的隆重展现。5 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
样板戏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打上了强烈的政治烙印。内容从政治需要出发的“主题先行”,突出歌颂党和领袖;形式则是为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说教背书。京剧作为中国富有民族传统的戏剧种类,确实拥有大量稳定的接受群体。举起“京剧革命”的旗帜,将样板戏的基本形式定位在现代京剧之上,属于情理之中。但它毕竟还是一种地方戏,它的固定接受群体毕竟局限在华北地区,选定它作为样板戏的基本剧种,在全国推广,这策划本身就是对于中国最广大地区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粗暴挑衅,一开始就奠定了样板戏运作的政治化性质。在格外强调戏剧形式的民族化和民间化的时代,样板戏的另一艺术形式却选中了芭蕾舞和交响乐。芭蕾舞这个洋玩意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所有的舞蹈形式都没有联系,而且当样板戏要求所有的舞蹈演员都穿上完整的民族服装再踮起脚尖走上舞台后,芭蕾舞原有的西洋式俚俗魅力已不再留存。这就是说,芭蕾舞作为中国戏剧形式样板的其它所有理由都无法成立,惟一的理由便是毛泽东“洋为中用”思想的落实,这便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以现代芭蕾舞剧形式存在的理由。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吴祖强、杜鸣心、戴洪威、施万春、王燕樵作曲,该剧 1964年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后随即被派进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毛泽东看过后给予了三句话的评价:“方向是对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有了一言九鼎的最高指示,文革开始后很快就通过审查定稿,列入首批搬上银幕的剧目。今天看来,《红色娘子军》这部芭蕾舞剧首先是“政治正确”的产物,艺术上就只能沿袭俄罗斯和苏联时期的音乐技法再加点中国民歌元素了。因此整部舞剧音乐成了一个大杂烩,不少地方听起来有柴科夫斯基的影子,人物的造型、服装的设计也可在格里埃尔的《红罂栗花》找到端倪。作曲之一的施万春在创作回顾时也认为:吴清华和洪常青的主题还不够美,风格也不够统一(一个民味儿,一个俄味儿),这两个主题和连歌素材用的也太多,几乎成了标签,胜过标签;有的场次太闹,整场乐队几乎都在高音区。虽然如此,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地方可圈可点的,一是情景舞的穿插比较自然且与剧情有机融合,有效地缓解了情节性过强造成的紧张感。如果说第 2场“赤卫队的五寸刀舞”,第 3场的“丫头们的舞”和“黎族姑娘舞”还算中规中矩的话,第 4场的“快乐的女战士”则在模仿中不失创新。其次是声部转换流畅,色彩多姿。第 2场“赤卫队的五寸刀舞”由唢呐吹出第一次主题后分别再轮番由木管、铜管和弦乐奏出反复主题,既使旋律线条鲜明清晰又不落呆板。可以说,在几部样板戏音乐中,《红色娘子军》是较好的一部。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从马可等创作于四十年代的新歌剧《白毛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严淦萱作曲,陈本洪、张鸿翔、陈燮阳配器。从剧情上看,作为样板戏的芭蕾舞比歌剧更突出了阶级斗争的主题,并且将“大春”提升为一号主角,谓之突出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音乐上,原歌剧是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的作品,因此移植到芭蕾舞后不仅保留了大量的民歌元素,还在管弦乐队中加入了板胡等民族乐器,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此外为了述说情节,还加入了许多唱段,有独唱也有合唱、齐唱,这在芭蕾舞中是绝无仅有的,也算是“推陈出新”。不过虽然有几首脍炙人口的著名唱段,但单线条的旋律仍显单薄,几经修改后虽有改善,但和《红色娘子军》比仍有差距。
如果说《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这两部芭蕾舞剧虽未尽人意但还算完整,那交响音乐《沙家浜》就有点不知所谓了,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京剧唱段加管弦乐队就叫交响乐。虽说声乐进交响乐贝多芬就已开先例,马勒更将交响乐当歌剧来写。然而这部《沙家浜》不但缺乏交响元素、没有结构严谨的交响美,连京剧的剧情也没有概括出来。“序曲”和“胜利”两段新创作的合唱,更是充满了声嘶力竭的叫喊。
不过,其幕后故事却耐人寻味。尽管这部“交响乐”创作于文革前夕,但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孕育了。1962年毛泽东强调要抓意识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次年 4月中宣部发出停演“鬼戏”的决定,8月全国停映香港电影。急转直下的政治形势迫使中央乐团寻求演出的新路子,他们停止了排练西洋管弦乐作品,把乐队拉到工厂、农村去为民众演出,但仍无法摆脱困境。1965年初,江青指示中央乐团全体人员去北京京剧团观看由《芦荡火种》改编的京剧《沙家浜》。观剧后,江青向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征询意见,李德伦觉得这是个能使中央乐团摆脱困境的机会,便回答:用交响乐队搞京戏一定很气派。之后,李德伦找来作曲家罗忠镕等人进行创作,经过几个回合的修改审查,最终是截取了京剧里的 6个唱段,再写了个大合唱的序曲和终曲“胜利”,成为现今的样子。这部作品虽然在艺术上乏善可陈,却使中央乐团在文革狂涛中找到了暂栖之地,避免了乐团解散、乐手改行的灭顶之灾。在这个意义上,李德伦善莫大焉。
异曲同工的是钢琴伴唱《红灯记》。文革开始后,钢琴家殷承宗也遇到了西洋乐器能否“为工农兵服务”,钢琴这种西洋乐器要不要取消的问题。为此,他还曾和乐团里的人把钢琴搬到天安门广场演奏革命歌曲和样板戏,以证明钢琴也能“干革命”。钢琴伴唱《红灯记》截取了京剧《红灯记》里的 12首主要唱段,用钢琴伴奏,同时在某些唱段中加入打击乐,以突出京剧的韵味。尽管当时《人民日报》以《无产阶级文艺的新品种》为标题如此推崇这部作品:
在形式上,钢琴既与“演唱”保持了宾主关系,又不同于西洋音乐中“伴奏”的完全从属或喧宾夺主的关系。它与京剧唱腔、京剧打击乐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创造了完美的“钢琴伴唱”的新形式。
在手法上,从工农兵的需要出发,打破了西洋音乐的陈规俗套,创造性地采用了京剧伴奏所惯用的包、随、补、垫,自始至终突出旋律的新手法。
在结构上,摆脱了西洋音乐曲式结构程式化的束缚,根据京剧成套唱腔板式的变换,安排了钢琴音乐在节奏、速度、音型、情绪上的对比性、起伏性的变化。
在演奏风格上,把西洋音乐的演奏技巧与中国京剧在速度、节奏、气口、抑扬顿挫等运用方面的独特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西洋音乐中节奏、速度的教条和抒发资产阶级颓废感情的“自由板式”,创造了崭新的中国气派的演奏风格。
但实质上就是采用了舒伯特、舒曼等浪漫派等作曲家艺术歌曲伴奏的手法而已。当然,殷承宗对京剧音乐的确下了一番功夫,和声配置很精致、钢琴语言很娴熟。在演奏上钢琴与京剧唱腔的平衡也很到位,因此听起来京剧的韵味很浓,钢琴的伴奏也很和谐。其实京剧虽然是板腔体艺术,但它仍给演唱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这里包括速度、力度的自由变化与感情抒发的掌控,甚至音高的调整。而西洋乐器却基本讲究标准音高,钢琴的音高更不能随意调整。因此尽管在节奏、音色平衡上完全将钢琴放到从属地位,但在音高音准这一关键处却是钢琴为中心的。殷承宗在回顾自己这部作品时也说:“琴演奏京剧是无法即兴弹奏的,因为京剧的唱腔很复杂,而且又因有各种流派而千差万别,决不可以随意发挥的。
必须预先做足功课,因人而异写好谱,还要经过多次修改,然后反复练习,多次合成才能弹奏的。”原来是在披上一件张扬的民族化外衣后,悄悄地塞进一个西洋音乐语言的核心。
红色恐怖年代过去 40多年了,但往事并不如烟。样板戏把文艺的政治化推向了极致,样板戏的繁荣,意味着文化艺术百花凋零的大荒芜。而从上世纪 90年代起,
样板戏的旋律却又悄然在中国大地荡起。那么,这是否等于我们要走回头路,再来一次“文革”?这又大可不必惊慌,或许今天还有不少人会怀念样板戏,但真愿意回到文革年代的不会有几个的。这些样板戏在今天有的只是收藏价值,如果你是 8090后的新新人类,你可以从中听个稀奇,顺便缠上爷爷奶奶讲讲那过去的故事;如果你是个音响发烧友,从中比较一下当时与西方同期的录音,一定会感触良多;如果你是个思想家,那么这些录音就是一所“文革”博物馆,它将样板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探源,让你思索;如果样板戏伴随你走过青春,你也大可怀念一番往日的激情燃烧,落魄迷茫,酸甜苦辣……当然,如果你是文革的遗老遗少,那也不妨以此意淫一番:我们祖先阔多了。
本主题由 版主 Willson 于 2012/2/13 21:00:23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产生样板戏的时代虽然过去,但产生样板戏的土壤却还未完全清除。这些样板戏在今天仍有收藏价值,仍有让我们从新认识的价值。这些录音就是一所“文革”博物馆,它将样板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探源,让你思索。近年不是还有人叫嚷要再来一次文革么?往事并不如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