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可取代的感动,Stand Art油压阻尼角锥 [复制链接]

查看: 6321|回复: 46
1#
台湾精品
Stand Art
角锥垫材

Stand Art 最新研发可调音式第六代油压阻尼角锥


每个发烧友的音响系统环境都不相同
相信许多发烧友常有的经验
满怀希望买回价格不斐的音响垫材
回到家中才发现声音其实极糟
或与自己音响系统声音不搭配
那时真是欲哭无泪

为此
Stand Art
研发可调音式油压阻尼角锥
让角锥的效用,在每个音响系统中发挥极致

先看几张照片




Stand Art秉持优良的传统
承继上一代优美醇厚的声音特性
充满松香的弦乐,擦弦拨弦声音的质感
醇厚感人的人声,及充满临场感的爵士

本产品于台湾岛内曾经创下一个月出售800组的佳绩
更有发烧友分批陆陆续续共计购买27
其声音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

请参考Stand Art网站
网址如下


1.Stand Art网址
2.
http://www.myav.com.tw/forum/showthread.php?s=&threadid=152518

最后编辑standart 最后编辑于 2009-07-05 14:26:04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 standart 的帖子

網友評論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elvisbar
心得分享~
今天先比较与黑檀木角锥的差异~

试听软件: paganissimo小提琴与吉他

这张专辑录音没话说,小提琴的质感、泛音、吉他的清脆度、空间感与细节
只要每次系统变动,用这张专辑都可以轻易听出差异...
分别使用「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与原先的「黑檀木」角锥试验

1. 先从指拨吉他琴弦的细微拨弦声与空间感来比较细节呈现的能力
使用「油压阻尼避震角锥」明显可以得到较优的解析力与较佳的高频延伸。
这里的差异蛮明显的,猜想这与「黑檀木」角锥使用久了角锥尖端会被喇叭重量压平而导致与下方接触时呈现「面」而非「点」有关

2. 再来比较小提琴擦弦的质感、泛音呈现与圆润度
「黑檀木」角锥在表现小提琴擦弦时的「木头味」感觉较佳
而「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在擦弦时则较有光泽
在泛音呈现上「油压阻尼避震角锥」感觉轮廓较明显
圆润度方面,两者表现相当。令我蛮意外的是「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并没有因为金属的材质构造而表现出一般金属角锥常见的小提琴刺耳的高音,反而在中频的厚度与高频的圆润度表现极佳。这或许与角锥内灌「阻尼油」的特殊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3. 最后比较两者间在长时间聆听上听感上的差异
「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与「黑檀木」角锥都能表现出音乐本身该有的宽松感,也因为「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在细节呈现上的优势,整体感觉声音会较开阔。另外或许是「外观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之故,似乎「油压阻尼避震角锥」比「黑檀木」角锥聆听时多了那一分的「贵气」。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rphy_min 在 02-15-2006 09:27 AM 曾经这样说过:
陈先生你好
关于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使用状况如下
在昨日开始使用于书架型喇叭当喇叭角锥使用.
先前是用陶瓷角锥加上花梨木角锥垫片垫于喇叭下方.
先听了大提琴试声音,低频部份比较清晰不糊。也较能潜的下去.
声音线条变得比较清楚.韵味较好.
第二用爵士女声测试,发现音场变得比较清楚。各乐器位置更加清晰可辨.
音响性有提升.
以上是昨日使用概况.日后持续提供你使用心得.
谢谢
MURPH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proweiwei
今天收到 好东西买就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02-09-2006 11:13 PM 曾经这样说过:

不好意思
过年这阵子有点手忙脚乱
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听后心得
也拍了相片准备给您参考
却一直静不下来写

我是用在triangle celius 202落地喇叭
原先使用紫檀木椎,每支下方四个,没有角椎垫,下方再垫上黑金石
换上去后,三个点形成的绝对平面理论上应该是可以减少垫材不平所造成的震动
接下来用手去推推看,喇叭当然应声晃动,心脏差点没跳出来
但接下来神奇的事发生了,喇叭竟然又回正了
再来更用力推了几下(当然于能到暴力的程度),
我发现顶多是角推移了一点位置,但最后都会回正
如果我的看法没错的话,这正可藉此卸除外力
不像原先用的角推直挺挺的,似乎很稳,但一用大点力可能就会让喇叭失去衡跟着倒地

再来是声音的表现
以前听一个朋友说器材不怕听,就怕比
平常听的好好的什么都OK,一比起来就疑神疑鬼心神不宁
今天晚上我可是好好的领教了一番

晚上把两组角椎来回试了不下二十来次(我还是用在triangle落地喇叭上)
我用这几张唱片来测试
1.杜普蕾,海登大提琴协奏曲
2.Eric Bibb的Just Like Love
3.Podger的维瓦地小提琴协奏曲
4.Cyndee Peter的Musi From the Heart


新椎的吉他声音非常突出有力,Bibb的歌声也浑厚结实许多
连带那股韵味也强上不少
听流行爵士就是要这种感觉

放另张唱片
有了更清楚的感觉
新椎对个别乐器的形体感或是说声音的厚度确有神效
个别器乐的声音听起来都比较有重量,质感很迷人


再放张唱片
新椎又毫无疑问地在完全胜出
将Peters混厚磁性的嗓音完全发挥
魅力十足
旧椎听来就嫌单薄了些

至此有个初步心得
新椎确实有效将中频的厚度提升了许多
也因此让声音显的较有质感
不论是重在低音的大提琴或重在高音的小提琴均是如此
至于在爵士流行人声的音乐方面
旧椎就完全没得比了
绝对是新椎强上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方新锥旧锥指的是Stand Art的第五代及第四代的阻尼油压角锥]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kmg


当然是收到了,效率一流

试听之后,只有一号表情...

什么中频更好,什么低频线条更棒...就不再说了

倒是后来要出门,手指硬是没办法把开关按下去

害我MEETING迟到了10分钟...

期待我的2SS2中
连泡面都没了,以后只能吃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BOK
至从上个礼拜收到dennis-chen兄的”第五代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后
由于音响电源还没搞定,再加上最近实在是太忙,一直都没有时间
测试,直到近几天比较有空,可以好好的试试这组角锥的表现.

测试器材:
     讯源ROTEL RCD-1072
     扩大机Pioneer VSX-AX5i-g开启MCACC自动空间校正模式
     喇叭B&W DM-603-S3
     试听空间为三坪左右的房间
测试片:
    因为我没有什么象样的发烧片,所以随便拿几片来试
    1响韵严选2004
    2TACET 2004
    3B&W至尊发烧示范天碟
    4BEST VOICES III
我旧有的角锥为LOGIC全实心金属角锥(以下简称L锥)已使用将近四年
图:&.src=ph
去年就有想换角锥的想法,本想换木制角锥来换换口味,但一直找不到理想的
直到看到dennis-chen兄的”第五代Stand Art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以下简称S锥)
虽然同样是金属,但看过其设计过程后决定再用一次试试看..

废话不多说,现在就来试试这两组角锥的表现.

第一张响韵严选2004
  这张唱片内有两张CD,一张是音乐,另一张为人声.
两组角锥分别比较后,L锥在第一张音乐的表现弦乐较亮.硬,中频偏薄,但音场感觉较大.
第二张人声的部份较为突出,有点盖过其它的声音

S锥第一张弦乐具有质感,较为活泼.
第二张人声感觉平淡,有点松散,(不知是录音还是我器材的问题)
两张的音场都有向后退一点的感觉.

TACET 2004
  这张唱片录音不错,L锥的表现..
弦乐亮.硬,还盖掉中频的泛音,在某些频段上有点刺耳
S锥的表现不错,弦乐有光泽,延伸性,整体音像平衡

B&W至尊发烧示范天碟
  这张是专为B&W喇叭特性而做的,可以表现出B&W喇叭的优点..
L锥的表现.高频依旧过亮,泛音太多,有点吵;人声被盖掉,有点薄
S锥的表现.音域平衡,过多的泛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弦乐的质感与延伸,人声的厚度与圆润.

BEST VOICES III
  这张全系列都是以人声爵士乐为主,录音也不错..
L锥的表现.吉他声仍偏硬,人声较单薄,虽然在咬字和唇音还是听的到,但
感觉上好像少了点什么…
S锥的表现.吉他声的质感,高频的泛音与延伸性,人声的厚度都有不错的表现
咬字与唇音我可以感觉到那一点点的韵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oh**** 在 02-22-2006 10:59 PM 曾经这样说过:
已收到

幸好有赶上这一批

谢谢了

另外提一下
因工作上有接触过OILES及新日铁的房屋制震及免震系统
就有体认到若能用到类似的阻尼物做垫材
效果一定很棒
此垫虽不尽相同
但亦有您所投入之心血

正愉悦地使用

谢谢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发表者是 eqp


下午无意间在myav看到陈兄卖场的网页,,
对于你用阻尼隔震的原理应用在音响架还有角锥感到很好奇
这些理论小弟也稍微懂一些,,也对陈兄能做出这些产品感到佩服
晚上特地从桃园杀到内湖跟陈兄买了六颗角锥
回来测试了一下,,先把我原本在用的quadral phase-s书架喇叭拿出来试
这组喇叭原本高音就比较亮,,低频表现也比较弱
我用艺妓回忆录的第四首测试
在装上角椎以后,,原本比较亮的高音变的比较柔一点
整首曲子快速的拨弦声,,整体定位跟凝聚力加强许多
受限于喇叭本身的先天条件,,对低频的量没有显著的提升,,
曲中时而出现极为短绌的击鼓声,,明显变的比较集中,不再像过去那样松散,,只能说提升了低频的质,,如果早点上市,,我这组喇叭可能还可以多听个一两年还不会想换
接着换上最近刚买的ae aelite2测试,,也可以感受到高音变柔顺,,低频更扎实
其实在小弟的系统,,两组喇叭听小提琴的弦音总是比较亮,不耐久听
但是装上这组角锥后,,偏亮的声音不见了,,木头声跑出来了
真的是好用的小东西
最后编辑standart 最后编辑于 2009-07-04 01:17:50
TOP
3#

一、起源
研发垫材、角锥及音响架等外围家具
使之符合音响空间的使用,一直是Stand Art发展的方向
音响架为了追求更高的质量
而不断所做的改进,无论对质量、外观及最重要的声音
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与国外的天价级产品,已不惶多让
但在角锥部分这块领域,一直还未迈开脚步
此产品构想及实作已经延续一年多,至今才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二、以美国发展太空军事的阻尼器制造厂(此部分绝非一般厂商常惯用太空科技的自抬身价),切入设计构想

藉由工作之便
前往美国一家生产建筑用阻尼器及军事航天用阻尼器之厂商
进行验厂及阻尼器实验的工作
实验项目包含消能能力、各循环的差异等
请参考照片



(阻尼器内部,有填充阻尼油,因为透明色,所以看不太出来,里面有几个小孔,那是阻尼力多少的关键,也是各家的机密)

此种阻尼器为速度型阻尼器、主要用于建筑抵抗地震能量
厂商原为美国国防部及太空总署设计生产非一般商业用途的阻尼器
例如战机前方陀螺仪的避震
与战车高速前进并射击时抵销炮弹后座力使机具人员不致受伤等之消能器
军事用途之消能器无法拍照
参观时老板随意拿起一支大如巴掌大小的阻尼器
跟我们说一支要价5000美元使用于陀螺仪上
一座陀螺仪共要8支(40000美元)

介绍这部分
仅在跟各位网友报告
无论是突发而来的巨大能量
或是微小的震动
要消能的方式
最有效率的莫非增加物体的阻尼力]
而阻尼器的设计
端在于其设计的目的
各厂商都以商业机密(因为说穿了实在没有什么)
保护自己设计的成果

回到音响上的应用
音响震动的消除
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大、小震动
大震动严重影响声音清楚定位及低频的清晰程度(与隔震体的整体结构有关)
小震动对声音极高频的延伸与氛围有很大的影响(与隔震材料组成物质息息相关)
三、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的发展
油压阻尼避震脚锥的研发超过一年的时间,各代角锥叙述如下:

[第一代不锈钢拋物线型角锥




第一代的不锈钢拋物线型角锥为一个起头
他结构简单,利用抛物曲线消减部份微小震动
再利用橡胶垫圈直接接触器材解除金属角锥高音飙高的疑虑
[以他便宜的售价,声音凝聚而中规中矩的表现,
实在也无可挑剔
第二代不锈钢复合式角锥

此角锥并未上市
原以为加大角锥直径38mm
以类似狗毛角锥的方式
将中间挖洞填以阻尼物质
应可抵销震动能量
可惜此作品彻底失败
大片不锈钢实心的面积
造成震动传导过快的波速
波速快相对的声音听起来就高就是人说的金属声
此经验让我决定使用如上方介绍的国外阻尼器中
很好消除震动,吸收能量的阻尼油



第三代初期油压阻尼不锈钢避震角锥

此角锥亦并未上市
将角锥直径加大到现在规模的
并将拋物线型角锥内部挖空
填充以与国外阻尼器相同之阻尼油于阻尼油槽内
为使震动顺利传导
设计复杂的传导机制
一切的基本原理还是由动力方程式导得
包含阻尼力、劲度的适当分配(即管避厚度及顶盖厚度的设计)
本人实际很喜欢此角锥的声音
声音通透、自然而清晰,在极低频的部分,在下认为可圈可点
曾寄给几位网友试用
提供了下列的缺点:
1.金属声仍然存在
2.中频乍听之下似乎有点薄弱,此原因为此角锥声音较宽松,以同等音量聆听时会觉得似乎不够饱满,其实这也是此角锥的特点,因其可以长时间聆听不觉疲累之故,可以将声音开到较之前为大,轻松聆听音乐,而不会有上述的缺点
3.仍为一般尖式角锥不够稳定,器材放置其上可能有风险


第四代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


此角锥亦并未上市
将网友所提供之上述缺点加以修改
1.修改成为铝材与不锈钢材料的复合结构,不锈钢材料会使声音听起来线条较为深刻,但控制不好会流于金属声,而铝材则是较软的材料,在声音的刻划属于较软调,结合两项的复合式结构,金属声彻底解决。

2.更改震动传导机制,由不锈钢改为铝材,材料性质的改变,迫使需要更改内部传导机制,将震动更完整的由阻尼油吸收


3.设计专属角锥垫,肩负起保卫器材安全的第二道防线,当器材尤其是喇叭倾倒至一定的斜度后,有一设施阻挡继续倾斜,并完全回复原状。此装置使网友在架设角锥时非常方便,不似一般角锥需提心吊胆。
制作完成后试听结果,其实已经达到满意的程度
最后编辑standart 最后编辑于 2009-07-04 01:15:07
TOP
4#

第五代决定版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
为了了解使用不同阻尼油,声音不同的特性
将阻尼槽内之阻尼油
填充许多不同的型式,如不同的黏滞度、不同材质的物体
或是阻尼油与不同材质物体的组合
各各都有不同的声音(这也是音响麻烦也好玩的地方)
最后选定了黏滞度最高(数値无法告知)的阻尼油
作为此次定版的油压阻尼避震角锥的填充物
其特点为中频的厚度。






四、复合式油压阻尼避震角锥的声音特性
1. 声音宽松自然,你可以非常长期的聆听音乐而不觉疲累
2. 没有一般金属角锥的金属声,因为油压的关系,在中频厚度的表现佳,不会如市面上某些垫材或角锥,藉由抑制高频的延伸,达到让中频听起来较厚的目的。
3. 声音干净、音场细节表现良好
4. 聆听时可以将音量较平常时大,此时优点尽显,一般木制角锥使用时可能会闷,一般金属角锥高音可能会飙,而使声音不耐久听,故将音量转小,但此角锥因声音宽松自然的特性,及中频厚度打底的成功,当你将音量转大,久听而不觉得疲累时,自然音乐的气势、细节及临场表现将大幅提升。

目前油压阻尼角锥已发展至第六代品名为Soa-6
改良了内部力量传递机制
并将底座改良,使器材放置时更不易倾倒


最后编辑standart 最后编辑于 2009-07-04 01:26:04
TOP
5#

Stand Art秉持优良的质量及服务
提供优质的音响周边产品
几乎使用过的人都很难相信有这么大的改善
感谢
以上皆已短消息回复
TOP
6#

回复 10# WEIZ 的帖子

你好
该角锥之油品为无毒无挥发性的阻尼油
故甲类机不会有影响
谢谢
TOP
7#

以上皆已回复
因热销仓库中只剩两组
已经制作中
将在下星期一完成
届时出货
感谢
TOP
8#

原帖由 orangeman 于 2009-7-6 23:33:00 发表
不见得有PM过

抱歉可能漏掉了
已再PM一次
谢谢
TOP
9#

以上皆已回复
因热销仓库中只剩两组
已经制作中
将在下星期一完成
届时出货
感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