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意大利的大师们_波尔波拉 [复制链接]

1#
自从蒙特威尔第写出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或者更早地,自从克来蒙那小镇的阿玛提制作出第一把小提琴以后,意大利就成为一切新音乐潮流和技法的策源地;它的乐师遍布欧洲各地传播激动人心的意大利音乐,而其他各地的音乐人士也无不蜂拥至意大利以学习其精髓。自文艺复兴以降,它为我们贡献了层出不穷的无数位大师;在本贴中,我们来重温这些大师的那些昨日激情和鲜活动力。但是我们将不谈维瓦尔第,因为他的唱片已成热点,不再湮没无闻;也不谈蒙特威尔第,因为他太有名,值得专贴讨论;就贴贴其他不怎么眼熟的吧。
调整大小 P101076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5/23 18:02:17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763.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9-15 08:44:1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5/24 0:13:0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奏鸣曲及康塔塔等
调整大小 P1010764.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2/5/23 18:12:21 上传)

调整大小 P1010764.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2-05-23 18:12:2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科莱里

在晚近的意大利巴洛克音乐中,实际情况是人才倍出,群星闪耀,你随便听哪一位作曲家的音乐都好听得不得了;但科莱里应该是其中的第一位大师:

科莱里(1653-1713)
科莱里可以说是意大利巴罗克音乐的领军人物,他是大协奏曲这种交响曲前身的音乐形式的首创者。关于他的12首大协奏曲到达英国的情形,有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英国的一个书商接到荷兰的一批来货,其中有科莱里刚出版的这12首大协奏曲,他当时拿着曲谱就去找一个著名的小提琴家。可巧当时这人正在演出,于是那书商就带着曲谱来到音乐会现场;当那小提琴家看到这曲谱后,立刻就把它们摊开来,并一口气与他的同事将这12首大协奏曲从头演奏到尾!科莱里的名气当时响彻欧洲,音乐从业者都很熟悉他的作品,他的三重奏鸣曲及独奏曲是当时的热门曲目;这12首大协奏曲是人们久已期待的作品,它在意大利早就有了手抄本。这是科莱里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与上一部作品的出版间隔整整为14年。
科莱里首先是作为一个无比卓越的小提琴家而闻名于当世;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辉煌代表。当然,他还是一个乐队指挥。据说他特别注意演奏者的姿势,要求乐队演奏的时候姿势要保持一致,如果他发现哪个队员的姿势不对,他就会立刻停止排练。他曾经指挥过150名演奏员和100名歌手组成的乐队,那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创记录的数字(那是由瑞典女王安排的)。科莱里的音乐线条相对简单,但乐队规模却很大,色彩更加丰富,既有雷鸣般的声音,也有细微的声音;虽然主要是一些室内乐作品,却都具有交响曲般的效果。用下面这段话来评述科莱里是再恰当不过的:

“作曲家科莱里和演奏能手科莱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两者都为牢固地确立崇高的小提琴古典艺术风格出过不少力。这种风格既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刻内容,又有和谐完美的形式,既充满了意大利人的激情,也具备着受逻辑完全控制的理性。”(录自《古今杰出小提琴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9-10页)

这清亮亮的声音就如无数条春日的小溪漫过你心灵的田野,又像在太阳雨下尽情地舞蹈。它们一忽陷入深思,一忽又热烈奔放起来;它代表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那生气勃勃、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在这样的音乐中,看到人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脚步都带着舞蹈的风格。这是最纯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欢快、活泼、精巧而又富于变化,表情丰富而又合乎逻辑。也许是意大利多水的缘故,我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总是有“多汁多水”的感觉,真可谓“灵泉喷射”,不息不绝,正可谓欢乐之河的源泉。
调整大小 P102087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5/25 9:32:04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70.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5-26 09:47:08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

回复 9# AChCarol 的帖子

这个片子特别精彩,正想上这片呢——同乐!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1660-1725)

斯卡拉蒂有好几个兄弟姐妹都是音乐家,他的三个儿子也都成为了作曲家。斯卡拉蒂在很早的时候就到了罗马;在1679年,他就在罗马成就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歌剧演出,从此以此闻名,并就此成为瑞典克莉斯蒂娜的御前音乐指挥。1684年,他又在那不勒斯宫廷担当了与此差不多的职位,并在那以后的20年里创作了大约80部歌剧,为18世纪这座城市成为“音乐之城”打下了最初的基础。1702年,他离开那不勒斯,从此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罗马。在那里,他成为Arcadian学院的一员。1703年,他在某教堂任职;1708年,他又重回那不勒斯宫廷任职。从此时开始,他不必再为每日的职责而作曲,而是倾力于将每一部作品作出自己的特色;他于1725年在那不勒斯辞世。我感觉斯卡拉蒂确实有自己的特色,他似乎与巴洛克时代的其他作曲家的风格都不一样——这种风 格我说不太好,前面的科 莱里一听就有维瓦尔第的风格——或者说他们有相近的 风格。
调整大小 P102088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5/27 8:00:42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2.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5-27 08:03:46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

回复 23# 亚河 的帖子

这位有点听不下去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

回复 25# shinelb 的帖子

谢谢施纳兄的鼓励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8#

回复 34# shinelb 的帖子

奉献的话谈不上,喜欢的话就乐此不疲,不喜欢的话装也装不出来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9#

斯卡拉蒂与歌剧

1702年,斯卡拉蒂离开那不勒斯来到佛罗伦萨,希望在美第奇的宫廷里找到一个职位;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但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他为费迪南多-美第奇写作了大量宗教音乐、清唱剧及四部歌剧。1703年,他成为罗马圣母玛利亚教堂的音乐副指挥,并于1707年转为乐正(正指挥)。他在罗马期间的作品主要以短歌剧、清唱剧及康塔塔为主,因为在这里世俗作品不受欢迎;虽如此,这期间他还是在威尼斯制作了两部歌剧。

1708年他重回那不勒斯接任其原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倾力创作了12部歌剧并着力发掘其 中的器乐潜力。从1718年到1722年,他重回罗马,在这里写了三部歌剧,但没有取得其早期歌剧那样的成功。他的晚年又是在那不勒斯度过的,他在那里主要搞教学,哈斯从1722年开始成为他的学生,他还为匡茨写了一系列长笛奏鸣曲,后者在其晚年拜访过他。他于1725年10月22日辞世。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是歌剧史上的关键人物。他数量宏大的曲目包括64部歌剧(有些未完成),而他实际上比这写得更多,他自已则宣称他一共创作了114部!从1695年开始,他首创了三乐章的序曲形式——这创制马上就成为其后的意大利歌剧的标准样式——他在其中开始实验现代意义上的乐队或器乐色彩。勿庸置疑的是,他是18世纪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创始人。这一乐派的显著特点即喧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强烈对比-——喧叙调用于推进剧情,接下来的咏叹调则是三部式的返始式,有一个具有对比色彩的中间部分,第三部分则以不同形式的变奏及花样翻新的装饰重复第一部分。在纯以弦乐为主体的巴洛克乐队中逐渐引入小号、双簧管、竖笛、圓号等管乐也是他在音乐史上的一大贡献。
调整大小 P102088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5/29 14:09:23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3.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5-29 14:10:2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0#

斯卡拉蒂的清唱剧《圣塞西莉亚的殉教》
调整大小 P102088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1 8:25:24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4.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1 08:25:24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1#

斯卡拉蒂的圣母悼歌及六首大协奏曲
调整大小 P102088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2 8:24:53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5.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2 08:24:5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2#

PERTI(1661-1756)

PERTI可谓是长命百岁,他活了95岁,这在音乐家中可不多见;并有60年的时间都在博洛尼亚的一间主教堂里任乐正之职(没有固定职位不可能活这么长)。他就出生在这座城市,并从9岁那年就跟他音乐家的叔父学习音乐。1690年,他即接替其叔父成为San Pietro教堂的乐正并一直担任此职位至逝世。这位乐正手下的乐师光常任的就有36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募集到153位,那可是一个大乐队了。他的作品包括25部歌剧(现大多佚失),20部清唱剧及大量弥撒作品。
调整大小 P102088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3 8:20:59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6.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3 08:20:59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

回复 41# 斯蒂芬王 的帖子

王又出现了,谢谢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4#

亚历山德罗-马赛罗(1669-1747)

现在要介绍的这位可是个贵族,来自于威尼斯的一个显赫家族,并与维瓦尔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当时的说法,一个理想的贵族绅士“不但应该对音乐拥有专门知识,同时他应该还能够参预并演奏音乐”。欧洲文艺复兴及古典时期的贵族正具有这种特质,他们以自己高雅的品味及对艺术(当然包括音乐)的慷慨赞助使我们后世在今天仍能一享其优雅的乐趣;有时,他们还情不自禁地“亲自捉刀”,作上一两个“小曲”,使我们见识到他们深厚的音乐修养。这位马赛罗就正是这样的贵族。

在音乐史上,马赛罗的弟弟本尼迪托更有名气,以至长期以来掩盖了后人更深入地了解他;他的一首改编自巴赫键盘乐曲(BWV974)的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他弟弟的作品,甚至以前有段时期还被指认为维瓦尔第的作品。马赛罗的父亲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事实上,兄弟俩的小提琴就是这位父亲教给他们的。他们还拥有威尼斯的一家歌剧院——圣安吉罗歌剧院,就是维瓦尔第经常在那里上演歌剧的那家剧院。当然,这个家族与维瓦尔第的关系不总是那么和谐的;弟弟本尼迪托的一出讽刺剧主要就是针对维瓦尔第的。

马赛罗比他那更有名的弟弟大17岁,从小就显露出多方面的才华;据他同时代的人说,他掌握数门语言,在帕图亚学习数学,在机械制造方面也很有两下子,并且还能绘画、雕刻、制图,还是一个诗人。据说他还跟随塔尔第尼学习过音乐,但现在看来这不太可能,因为前者比他小23岁;真实情况也许是他上过塔尔第尼的几堂课,以使他在音乐方面的技艺更精专。与他的弟弟一样,他也是罗马阿卡丁学院(Arcadian Academy)的成员,并出版了数部音乐作品,这张碟中的LA CETRA就是其中之一。马赛罗在政界也很活跃,是威尼斯40人议会的成员之一。

现存的马赛罗作品主要是为一部或两部人声的世俗声乐作品,以及一些器乐作品。器乐作品的最后出版日期是1757和1758年,出版者还是LA CETRA的那位出版商。这六首协奏曲的旨趣乃在于写给那些高雅的艺术爱好者,并且是要有一点贵族身份的;这样的业余艺术精英经常要聚在一起探讨有关他们爱好的一些细节,这六首曲子就用于这样的聚会。这样的用途就使这些曲子有别于那些弦技性的供专业演奏者演奏的曲子;马赛罗未使其中的一种乐器与协奏部分形成太显明的对比,因在这样的讨论中,每个人的发言都将受到重视和同等对待,因之各种乐器的交互演奏及轮换及它们的各种结合就成为这些曲子的主要格调。
调整大小 P102088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4 8:01:02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7.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4 08:01:02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5#

安东尼奥-卡尔德拉(1670-1736)

音乐爱好者们对卡尔德拉可能知之甚少,但他可是意大利巴洛克音乐中最有意思和吸引力的作曲家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极高产的一位作曲家。在整个18世纪,他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然后归于湮没。以维也纳为基础,他对德国作曲家施加了相当的影响力:对泰勒曼、对巴赫(他抄录了卡尔德拉一个系列的圣母颂歌)、对曼海姆乐派、最后通过后续作曲家,对古典时代的维也纳作曲家迪特尔多夫、海顿及伟大的莫扎特。

卡尔德拉出生于1670年——这个年代是估算出来的,地点可能是在威尼斯,也可能是在帕多瓦;他的死亡证上写着“他死于66岁”。卡尔德拉从小跟随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乐正里格伦齐学习音乐,并成为这座教堂唱诗班的成员。从1693年开始的其后6年里,他在圣马可大教堂的乐队里演奏维奥尔及大提琴,有时也演奏管风琴及羽管键琴。1689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在威尼斯上演;稍后他出版了两部科莱里风格的奏鸣曲:1693年的Op.1和1699年 Op.2。1697年,他的第一部清唱剧上演。
调整大小 P102088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5 8:47:06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8.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5 08:48:48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6#

1699年5月,卡尔德拉成为曼图亚大公费迪南多-卡洛的乐队首席,这位大公的爱好是大把烧钱制作豪华歌剧。卡尔德拉担任这一职位至1707年,他可能是1704年随其恩主来到了巴黎。在这些年里,卡尔德拉也作过一些短暂的旅行,比如到过博洛尼亚及罗马, 在那里他遇到了科莱里及斯卡拉蒂父子。在1708年去往西班牙的一次旅行中,他的一部歌剧得以在巴塞罗那上演,作为查理三世婚礼庆典的组成部分——后者刚刚取得 了西班牙王位的主张权。三年后,法国却赢得了西班牙的王位之战,安永公爵菲利普代替查理成为西班牙的王位继承人。卡尔德拉曾教过查理对位课程并赢得了后者的青睐,成为后者的随侍(resident)音乐家;随后,我们可以看到,卡尔德拉一直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资助。
调整大小 P102088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6 8:30:07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89.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6 08:30:0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7#

在卡尔德拉以前,威尼斯的作曲家从未有人写过三重奏鸣曲;那时,科莱里和里格伦齐都是如日中天的人物。1690年,里格伦齐与夏布里埃里同时逝世(卡尔德拉从后者那里也得到过一些音乐上的指导);威尼斯与卡尔德拉的关系到此为止。在罗马,他同时受到科莱里、Pasquini及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影响,三者分别是三重奏鸣曲、对位艺术及音乐剧的大师。这张碟里的奏鸣曲确实精彩,说他超过了科莱里实不为过。
调整大小 P102089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8 9:06:21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90.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8 09:08:1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8#

卡尔德拉在维也纳

1711年,查理三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时他改叫查理四世并移居维也纳;卡尔德拉于是来到这座奥地利人的都城,希望在他前恩主这里找到一份职位。直到1716年卡尔德拉才得到他想要的职位——帝国宫廷乐队副首席,这是在前首席Ziali死后一年的事;这个职位是富克斯帮他弄到手的。卡尔德拉担任这一职位长达20年之久,直到1736年12月28日逝世于任上。虽然在世时他的收入不算少,但他死时还是欠了很多债,以至皇帝不得不给他的遗孀提供了12,000弗洛林的贷款才使其收支平衡。

卡尔德拉留下的作品数量惊人;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声乐类:80部歌剧、38部清唱剧、50部短歌剧、100余部康塔塔、几百首经文歌、20部以上弥撒曲、数首奏鸣曲、牧歌及300首以上声乐卡农。18世纪的英国音乐学家伯尼对卡尔德拉的作品予以高度评价;勃拉姆斯非常欣赏卡尔德拉作品中的对位技巧及丰富的旋律性。现代有人评价其作品“将威尼斯乐派的合唱风格及那波利乐派丰富的旋律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维也纳巴洛克在其手中达到顶峰”。
调整大小 P102089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6/9 8:31:39 上传)

调整大小 P1020891.JPG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4-06-09 08:32:49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9#

回复 55# 斯蒂芬王 的帖子

谢谢您的夸奖。喜欢的就看得多些,不喜欢的介绍不了,因为没那个心情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