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的朋友也来谈谈德累斯顿吧 [复制链接]

查看: 6781|回复: 43
1#
昨晚的音乐会(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5月7日)我只能用超级精彩来形容,但上座率仍不高,撑死也就70%,可能65%比较精确——这就又印证了那句话“多精彩的演出也有人不买账”——这回不买账的人更多。望着一排一排的空位置,我的脸又红了一次,算是我对乐队的抱歉吧。
德累斯顿的水平绝不在柏林爱乐或维也纳或阿姆斯特丹以下——当然我也不敢说在他们以上,但反正,昨天的音乐会将使我永生难忘——打乐队奏出第一个音符,我就知道这银子这回算超值了——要是不来,肠子得悔青了。这也是我一向的观点,最伟大的乐队作品只能听现场,你听了1000张片,把10个音响捆一块,永远也出不来这效果,这也是现场演出将永远存在下去的真正原因。音乐的魅力永远在于它的现场性、即时性、鲜活性和独特性。
乐队在不到2个小时、三个曲目的演出中给出了三种不同的风格——牛B就牛B在这儿。梯尔的恶作剧——音色是华美而艳丽的,出来的效果是美伦美奂。贝多芬第三钢协的音色是厚重而朴实的,奏出了一种异样的美。下半场的查拉图是特拉如是说,起首奏出的乐队合奏差点没把我掀趴在二层的座位上,直赅得我灵魂出窍,其他就啥也别说了——我愿用100张片换一场这样的音乐会。 120分!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回复 3# vadervader 的帖子

后悔吧!_送到家门口都不听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回复 6# scfan 的帖子

这说明上海的爱乐者比北京多,还是上海人比北京人有钱?总之,要是在上海我的脸就可以不那么红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

回复 8# yhviolin 的帖子

刚才那位说90%以上,您这儿又说满座,——这下,我可以脸不改色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

回复 7# blinding0524 的帖子

我觉得钢琴一般,别人弹也差不到哪去——没啥特色。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

回复 12# qsyd 的帖子

我说话可能又要得罪人了,我先道歉——好像很多人买唱片只知道卡拉扬,听现场只知道柏林维也纳。了不起的再加上个阿姆斯特丹——这样就把音乐框得太小了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

回复 14# shenming 的帖子

我接着说昨天的演出,这大乐队能在瞬间之内由最奔腾的热烈过渡到最细腻的温柔,能在这声音的两极之间作无极变速般的转换——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眼见着就要跌入山涧,它却突然稳稳地停在了崖畔,你再看那石块杂草什么的——纹丝不动;又好比,一排千堆雪般的巨浪,眼看着就要将你吞没,却又一刹间停在你的脚前,再看你的鞋——一点没湿。这就叫功夫,这就叫功力,这就是世界顶级乐队展现给你的音乐的魅力。我先前听音乐会还挑曲目,我现在根本不看了,名队的曲目选择肯定有它的道理,它演什么,你听什么就是了——它绝对不会糊弄你的。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09-05-08 14:02:18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8#

回复 17# 雨后初晴p3 的帖子

我学艺不精,我也不知道啊——所以没敢说,听着挺耳熟的,名儿是说啥也说不出来了。高人赶快给指点迷津吧。同意,加演的更牛!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9#

回复 19# 雨后初晴p3 的帖子

我说设计大剧院音乐厅的这人是个“王八蛋”,那座位之间的陡峭程度让许多驴友看着也眼晕,稍不留神,一个跟斗肯定能摔到一楼去。我坐二层一排,腿根本就没地儿放,只能窝着,——要不是为了音乐,受的这个罪啊。原来唐若甫有篇文章说过这事,下次再坐二层我得带根安全带——把自己拴在座位上,安全第一——这条命还得留着听音乐呢。P3,我是觉得二层的音响效果好,比一层的强,一层我也坐过,不如二层,我还是舍安逸保音响吧——还能省点银子。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