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系统调整出成色新净的丹拿焦点140和MELODY H88S胆合并(预定取消... [复制链接]

查看: 3317|回复: 22
1#
(杭州朋友的交易方式无法接受继续出)因系统调整出使用1年多的单拿焦点140书架箱,平常听的很少,不过刚好煲开进入最佳状态。现转让出给喜欢单拿的朋友,价格11000。MELODY H88S胆合并机,7000多购入。此机刚买1个月,听音时间不超过100个小时。现6500转让。因机器较重有28KG,目前暂时只出出给浙江本地的朋友,箱子和合并功放在杭州家中,欢迎上门自提,可小优惠。稍侯上图。谢谢
非诚勿扰  虞   13605758333

世界著名的音响公司Dynaudio(丹拿)不仅是顶尖的扬声器单体制造商,也是一流的成品音箱制造厂。
Dynaudio的单体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技术超前,设计独到,因而在全球拥有众多的追随者,许多Hi-End名厂也以使用Dynaudio单元为卖点。数年前Dynaudio公司宣布停止外售单元及DIY套件,一时令无数Fans扼腕叹息。实际上,时至今时我们依然能在Eggleston、WilsonAudio、WEGG 3等Hi-End名箱上发现Dynaudio单元的倩影,但这些产品皆为质优价昂的精品,一般爱好者难以亲近。
那么,Dynaudio原厂音箱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事实上,Dynaudio厂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高级扬声器单元的 开发研究。由于新技术的运用,厂方一些普及型音箱也 有很优秀的表现,如最新一代的入门级的Audience(听众)系列。

Focus(焦点)系列是2005年Dynaudio厂为了丰富产品线而新投产的产品,定位于Audience系列和Contour系列之间。新产品有新气象,Focus系列的单元、箱体都是全新设计,具有出众的性能和较好的性价比。2006年的第2期《高保真音响》中我们测评了焦点系列的小弟弟Focus 110,它出众的表现让笔者十分吃惊,而它内外用料之优良也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
此次试用的是更高一级的Focus 140,笔者有信心相信它的表现会更出众。
Focus 140采用了28mm软球顶高音和170mm大音圈中低音单元作二路分音低音反射式设计。这个搭配十分经典,也是性能出众的保证。事实上,丹拿厂的许多经典型号也是这种搭配,如“信心一号”,1.3SE、52SE、 ~ontour 1.3MKⅡ、Crafft等等,只是各款所采用的单元型号与分频器设计不同。
今年年初我在试听Focus 110时曾仔细观察过它所采用的新款单元及分频器用料,感觉丹拿厂是下了许多功夫来设计制造Focus系列的。
Focus 110采用的是新设计的高低音单元,均未标注型号。据介绍110采用的是Esotec+D280高音,而Focus 140的高音也和它一样;只有更高级的Focus 220采用的是Esotec+T380高音。但是开箱之后笔者发现此乃误传,因为Focus 140所采用的高音单元与Focus 110的并不一样。140的高音采用的是特殊的钕铁硼磁体,而110的高音采用的是传统的铁氧体。钕铁硼的性能优异,磁通密度极高,但高温性能差,而且长时间会有退磁之虞。丹拿厂一向对原材料要求甚高,记得在1998年笔者采访丹拿厂方人员时便得知,丹拿对外购的磁体都会仔细测量,磁通量分布不均匀的都不会采用。因此,外购磁体达不到厂方要求,只有自行制造上磁。而对于钕铁硼磁体,丹拿也经过特殊加工以保证其长时间的性能稳定,并且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这一点和Vivid Audio如出一辙,此乃英雄所见略同。
丹拿的高音单元性能极优异,笔者认为丹拿厂是高音制造的王者,其性能之优异不仅压倒其它软球顶制造厂商,它自然流畅、细腻从容、光彩四射的表现也让许多带式金属球顶、双折环甚至带式之类的设计自叹不如。Focus系列上采用的并非丹拿的极晶单元,但其优异的性能和出众的音色仍让人叹服。
中低音单元是丹拿惯用的硅酸镁聚合物音盆(MSP)振膜、超大的75mm音圈和短冲程设计。丹拿的中低音单元大都为内磁式设计,有着完美的对称磁路,但效率稍低。笔者是大音圈设计的推崇者,钟爱的Dynaudio、ATC、Audio Technology等多为大音圈设计,这其中Dynaudio最为彻底,相信大家见了丹拿名作Esotec15W75XL、Esotec 20W100等单元时都会被那个“不成比例”的超大音圈所震憾。大音圈设计带来的好处众多,它能更好地控制振膜的运动,承受更大的功率而不失真,能还原、释放出更多的细节……当然,大音圈的设计、制造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不过,您要是听过了优秀的大音圈单元,一定会爱上它的;注意,是优秀的,比如Dynaudio、ATC、Audio Technology这一类的。我还是非常佩服丹拿的中低音单元。
Dynaudio单元的瞬态响应十分优异,这也是Dynaudio单元设计要点之一,勘称表率。短冲程带来的是说动就动,说停就停的良好瞬态响应,单元的声音清晰,干净而不是单薄或肥胖缓慢,令人又不解的是虽然是短冲程设计,但是丹拿单元的低频响应很好,低频量感又比Eton之类的“高速”单元丰满。这一点,可以从丹拿大有学问的震膜形状上寻找答案,这里不多说了,以往本刊多有介绍。
Focus 140的单元素质优异,从做工上也看得出。Esotec+17w75类型的中低音单元采用的是一体化的“花篮式”盆架,强度很高,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振膜背面的声波扩散。这些超前的设计,是丹拿多年前就开始研究的。
箱体做得十分扎实,只是可惜单元的安装没有采用预埋螺母的做法。箱体内壁贴有其它厂家大力宣传的“Bitumen昂贵吸音材料”——就是类似干沥青似的阻尼物,上面压有花纹,10年前笔者使用的Audience 5小音箱就采用于。箱体里还有两种吸音物,黑色的密孔海绵和白色的长纤维吸音棉,塞得满满的。箱内接线很好,是较粗的无氧铜音响线,与ATC的SCM 10、SCM 20相比豪华得多,包括分频器用料。你看,这么巨大的高纯铜绕制的空芯电感,这么多的高级Solen电容和零温度漂移的陶瓷电阻,只是用在一对中等偏低档次的Focus系列音箱上!
试听Focus 140音箱十分愉快,这对小音箱性能强悍,它表现出了比ATCSCM 20或SCM 10更深潜的低频和更加生龙活虎的音乐舞台,而且和ATC相比,“极易驱动”!下面说说我的几点感受。
首先,Focus 140有着宽阔的频响和庞大的动态,突破一般小音箱的表现。
丹拿音箱都有“小音箱,大音压,大动态”的美誉,而且在大音压下并不吃力,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相信是一对中小型书架箱所为。
“小音箱大动态”也是现代Hi-Fi音箱所追求的,但现在这一点被有的人夸大了。见到不少文章里称赞Dali“皇太子”、ProAC Tabltte之类的音箱也是“小音箱大动态”——这个标准偏低啊!在我看来,下限起码应该是A T CSCMl0、Dynaudio Micro之类的。好的书架箱很多,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这意味它们有着较大的功率承载能力和大音压下的低失真。毫无疑问,ATC和Dynaudio都是个中强手。Focus140的中低音单元比Focus 110又大一圈,箱体也更大,因而在重播大动态交响乐时更从容。
我在Focus 140和ATC SCM 10两对箱子上重播了RCA的名盘《狂想曲》、Philips的杰基耶夫指挥的《春之祭》和Decca的梅塔版的《图兰朵》,SCM 10有着浑厚的声底和稳定的音场,但是爆不起来——当然和功放有关。可换上Focus 140以后,不仅调低电位器便有了充沛的能量、生龙活虎的动态,密实的弦乐,而且人声演唱也宽松不发紧。李施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在Focus140上重播真是非常过瘾,乐队的层次、各种乐器的音色、录音空间的细节都表现得很好;而齐奏时的动态更令人大吃一惊;同事也认为它的动态和气势超越普通的书架箱,甚至直逼落地箱。我认为一些品质平庸的落地箱在低频、动态上的还原还不如Focus 140。
其次,Focus 140虽是新箱,但声音比较松驰,高中低频的平衡度相当好。虽然没有实地比较,但笔者觉得它与印象中老一代的上级产品Contourl.3MKⅡ相去不远,某些地方甚至更好。丹拿的高音都比较通透开扬,鲜艳活泼,有着良好的延伸和逼真的质感,Focus 140也如此。它的高频明显比ATC好得多,无论是音色、细节还原、泛音再现、质感与光泽等都要好许多,而且并不会明亮刺耳——当然,和我刊的丹拿“信心2号”相比,它的音色还是略显明亮,欠了点委婉和润泽,毕竟信心系列的高音是极晶级的。
面对ATC这种中频特优异的音箱,Focus 140的中频略欠厚度和磁性;但要和其它音箱比,则是相当恰当的。有时我都觉得ATC的中频太过于突出了,高频暗,低频不深,似乎高低频都是从中频延伸过去的。新款ATC采用于新高音,音色明亮了一些,但令人倾心的“ATC味”也少了许多。Focus140的中频是相当不错的监听风格,不多不少,细节清晰、质感鲜明,只是没有ATC那种温暖昏黄的音色和又厚又润的质感。不过大多数音箱都是这样的。
Focus 140的低频出众,下潜、量感、线条、强跳力都不错,有丰沛的低频,听流行乐或交响乐都很舒服。我试播了平克•弗洛依德的《墙上的另一块砖》、王菲的《感情生活》和许巍的《青鸟》,发现Focus 140不仅还原古典音乐忠实逼真,听流行音乐也激动人心。140的吉他还原比ATC好得多,无论是音色还是细节、质感ATC播出的吉他太柔美甜滑了,不太真实,而且缺乏力度。
丹拿优秀的两路分音书架箱我听过很多,Focus 140的此番表现也未让人失望!
至于丹拿音箱一贯优异的音场表现,细节还原等,Focus 140上也不缺。总体而言,它真是一对实力出众的中小型书架式音箱,综合得分相当高。
在试听Focus 140时,我一直很想用它来越级挑战上一级的“老产品”Contour 1.3MKⅡ,但可惜没有机会。和熟悉的经典名箱1.3SE相比,1.3SE的声音更纯净、丰厚也更耐听;但Focus 140仍是后生可畏。
说实话,用ATC和丹拿相比并不太恰当,因为ATC的个性太强了,具有一定自己的音色,在听某类音乐时特别好,而Dynaudio呢?算是个综合实力强劲的全能选手,但个别方面不如ATC。听Dynaudio音箱让我想起子一句话:它重播出来的只有音乐,没有音响。此种“真水无香”的特质也是众多Dynaudio Fans所欣赏的。有机会您不妨听听Focus 140就会明白的。

                  平民版勞斯萊斯--Melody H88S 真空管合併機
還記得去年五月同文披頭兄邀請筆者到他的家裏一同實試Melody的SHW 1688 II真空管前級放大器,那次的試聽經歷真是印象難忘,記憶猶新。SHW 1688 II確實是一部既靚聲又好樣的前級放大器,單就機箱的製作而言,用「藝術品」一詞來形容也絕不誇張。以SHW 1688 II這種級數的用料、手工和製作,其售價是一萬八千多元,其實是絕不昂貴的。倘若閣下想買一部高質素的前級,SHW 1688 II當然是不二之選。但如某閣下是初入門想玩膽機的年青朋友,以接近二萬元購買一部前級可能感到有點吃力,而且又要另配後級,其開支也更大了,究竟Melody有沒有生產一些價廉物美而質素高的膽合併機呢?答案是當然有啦!
用料、製作,絕不妥協
這一次向各位讀者介紹的,就是一台Melody生產的膽合併機──H88S,這台H88S合併機的外觀與同門的SHW 1688 II同樣觸目,全機的外殼也是塗上名貴的汽車水晶漆油,再經高溫烘侷及人手打磨完成。這種高貴的製作與一般膽機的鏡鋼的感觀截然不同,相信各位讀者一看到這台Melody合併機,就算未開聲已經產生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吧!
這台H88S合併機以4枚KT88束射四極管作推挽輸出,每聲道輸出50W,屬於AB類放大。前級的放大部份由兩支12AX7組成,而後級的電壓放大、分相及推動級則由四枚6SN7負責。這台H88S雖然是合併機,但都有兩支12AX7作前級放大。要知道,有很多合併式的真空管放大器是沒有前級放大部份的,只有電壓放大級和推動級,以調低負回輪參數來提昇整體的增益系數。這是降低成本的做法,因為可以省卻前級真空管及一些交連電容,但缺點就是失真較高,訊噪較弱,而且動態較差等等。
搬運這台Melody H88S是相當費力及辛苦的,因為其淨重達28kg。很不容易地把機箱底蓋打開,H88S內部的佈線舖排和製作,與SHW 1688 II相比亦不遑多讓,同樣嚴謹認真。
美國Hovland交連電容
這一回H88S不採用Jensen油浸電容,主要的四枚訊號交連電容選用美國的Hovland MusiCap。Hovland電容的質素相當高,而且絕不便宜,其音效特性是清澈、細嫩、結像準確、動態強勁。
H88S除了採用Hovland等高質素交連電容外,音控的可變電阻也採用與SHW 1688 II一樣的鍍金24級電位器,雖然不是英國Holco軍用電阻,但也用上1%低誤差金屬膜電阻,其效果比一般碳膜的可變電阻好得多。還有,音頻訊號的主要通道也採用鍍銀Teflon接線,與SHW 1688 II的製作一樣嚴謹。
音色晶瑩通透
把Melody H88S接上了我的休閒二號,第一隻試聽的歌曲,就是各位都耳熟能詳的蔡琴「金片子」,在第二首的「晚霞」中,一開首的鋼琴相當通透,予人一種清新而晶瑩的感覺,銅鈸閃閃生輝,而琴姐的口形線條優美,輪廓細緻鮮明,高度適中怡當,踢鼓穩重淡定,整體表現相當理想,這正是美國Hovland MusiCap交連電容的聲底,我沒有估計錯誤。
接看再試另一隻女聲天碟,Jheena Lodwick的"All My Loving" XRCD 24版,在第8 cut "Perhaps Love"一開始的幾下結他彈奏,那種彈跳力和像真度均屬上乘水平,這幾條結他弦線是真實和清晰的,厚實的墊底中低頻段使結他聲清脆得來很有質感。至於Jheena的嗓子是清麗柔美的,音像聚焦明確,低頻控制出色,沒有一般平價膽機那肥腫難分的現象,值得一讚。高頻流暢細緻,質感與音樂感俱備,高解析度錄音的強弱對比也能表現出來。
試弦樂我選了兩隻CD:Dorian的"Mozart"及呂思清的「卡門組曲」,在"Mozart"裡的K525小夜曲中,H88S的表現相當富有感情,小提琴的協奏很有線條及美感,令人有一種飄逸的感覺。至於呂思清的「卡門組曲」就較為Hi Fi了,舞台感和音場的深闊度相當不俗,前後排樂器的層次對比鮮明,呂思清那支小提琴閃爍生輝。H88S演繹這兩隻弦樂CD均令人滿意。
試過一些較為斯文的軟件後,是時候試一些爆棚音樂了!我揀了「鼓動心弦」和「多手仔」,「鼓動心弦」的第一首是中國舞鼓與琵琶的合奏,這一回H88S能夠演繹出兩種不同樂器的強弱對比,打鼓的時候絕不手軟,琵琶的彈奏扣人心弦,大鼓小鼓的排列有序,銅鑼銅鈸凌厲進迫,節奏強烈明快,絕不會拖泥帶水。至於「多手仔」這類Jazz又如何?在第八首頭段的低頻有很好的下潛能力和質感,是有肉的。而踢鼓的動態強大,能量充足,衝擊力十足,相當過癮!
有膽就有得玩
玩Hi Fi除了器材本身外,還有很多其他附件或配件可以玩,有很多發燒友非常熱衷於玩線材,如訊號線、電源線、喇叭線等。但其實玩線材是一項頗昂貴的玩意,因為一般一兩千元的線材可能用料和質素有限,一條一兩千元的電源線可能對閣下的器材起不到甚廣改善。玩膽比玩線相對地平宜得多,因為真空管是有源的元件,是放大電路裏其中的一個部份,所以更換一隻高質素的真空管,其音效的提昇是非常明顯。就以12AX7為例,一隻60年代的德律風根ECC83,都只不過是幾百至一千元左右。
這台Melody H88S的前級部份用上一對12AX7,我正巧有幾對德律風根ECC83,可以用得看。幾個月前,我有一位朋友在美國買了幾套KT88回來,其中有兩套我真的一見鍾情,一套是「金獅」Genelex KT88,另一套是60年代美國製造的TUNG-SOL 6550。但我的朋友說那套「金獅」是自用及私人珍藏,多多錢都唔賣,那套TUNG-SOL就可以賣給我,其實早期的TUNG-SOL 6550也有「全獅」八成功力,但價值就較平宜。
我把一對德律風根ECC83和四隻TUNG-SOL 6550換上H88S的身上,再次聽回呂思清的「卡門組曲」首段的合奏更有氣勢,動態提昇了不少,音場更深闊,前後排的樂器分隔度更好,呂思清的小提琴更纖細和更明亮。在人聲方面,黃紅英的「忘記他」一曲中,黃紅英的嗓子柔情若水,口形更靚,而且更有活生感,值得一讚。爆棚樂章又如何?再聽回「鼓動心弦」,琵琶與大鼓的對比更加強烈,琵琶是纖巧輕盈而富有線條美,大鼓就拳拳到肉,震撼人心,而且鼓皮餘韻有更佳的延伸,衝擊力與下潛力比之前進步。
總結
Melody H88S的定價是HK$12,000,以這種級數的用料和一絲不苟的製作,高貴的水晶焗漆機箱外殼,既有幽雅的外形,又有實質優良的表現,儼如一部平民版的勞斯萊斯房車!這樣的一部座駕,會否令閣下心動呢?H88S規格:真空管:KT88 x4, 6SN7 x4, 12X7 x2輸出功率:50W + 50W, Class AB1頻率響應:20Hz-20kHz輸入阻抗:250kΩ輸出阻抗:4Ω, 8Ω輸入靈敏度:380mV訊噪比:≧90dB總諧波失真:1%尺寸:430(W) x 185(H) x 380(D) mm重量:28kg
最后编辑张歪歪 最后编辑于 2009-07-13 10:17:37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兄弟

出外地打木架,运输太麻烦,怕箱子有损伤啊。最好上门自提。要么你电话打个给我。先沟通下。
TOP
3#

UP

中午一顶
TOP
4#

回复楼上的兄弟们了

已经一一回复兄弟们了,具体QQ或者电话详聊
TOP
5#

UP

杭州朋友的交易方式无法接受,两个继续出!
最后编辑张歪歪 最后编辑于 2009-07-13 10:17:08
TOP
6#

UP

下午一顶
TOP
7#

UP

一天一顶
TOP
8#

回楼上的朋友

价格是可以商量的,但肯定不会卖给你。
TOP
9#

UP

一天一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