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国内出不了像样的大部头音乐作品 [复制链接]

1#
这里的大部头主要指交响、协奏曲等大型作品。也听过一些,甚至有的吹嘘得如何不得了的,总感觉乐曲构思、表现和发展手法很贫乏,脱离不了简单直接的窠臼,以及世俗大众“喜闻乐见”的口味,距离“境界”二字差得很远。是不是只能在“小打小闹”的范围内玩一玩小巧功夫或者“大音希声”的动作,遇到需要大型乐队表现的、结构复杂、和声色彩多变的内容,就无能为力了。实际上我认为中国风格的乐曲是世界音乐大厅里通向另一扇宝库的大门,这个宝库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但尚未有人能将里面的宝藏能以大型器乐的方式地发掘出来,呈现给天下的听众,也许我孤陋寡闻而已。《大地之歌》、《图兰朵》等不过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传说”,距离真正的“中国风格”尚有很大差距。
分享 转发
TOP
2#

留位。
TOP
3#

回复 9# 残剑831 的帖子

现在搞音乐的多半是从小接受西方音乐的训练,数十年浸淫,文化差异不是主要问题。
TOP
4#

回复 14# 残剑831 的帖子

发贴失误
最后编辑神农 最后编辑于 2011-10-02 00:48:06
TOP
5#

残剑兄的观点用在当今熙熙攘攘的琴童上十分恰当,但对于占据庙堂之上的专业人士而言就不太适用了。如果到了那个层次还是拼凑和声,那只能说明他屁股坐错了地方。如果全体人员都坐错了地方,是否表明这玩意儿水土不服,中国人基因里缺这个东西呢?
TOP
6#

这部分赞同:另外,当今的多元文化的充斥和利益的驱动也使得很多创作者对传统创作技法的研究无法深入挖掘。这也是时代所造就的,既缺乏土壤和传统,有无法去静心的十年磨一剑。所以结果就很明显了。
TOP
7#

回复 21# MHDT 的帖子

请注意像样二字,不要随意拔高我的话题。
TOP
8#

回复 20# 残剑831 的帖子

那么对于已达到或过了创作高峰期的"高手"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TOP
9#

回复 24# fatelf 的帖子

没有贬低国乐的意思,本人对国乐中的箫和古琴也很有感觉。不过话说回来,西乐这个集合比中乐确实大得多。
TOP
10#

回复 29# 潇湘水云 的帖子

同一范畴的东西,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不是刻意割裂来看,有何不可比较的。旧瓶新装的中乐不也有很多么?
TOP
11#

原帖由 entwine 于 2011-10-2 18:32:00 发表我以为感性层面上:国乐还是偏于孤芳自赏,阳春白雪的多些,自说自话,实为文人墨客的高级享受。但也不是没有民风淳朴之作。我听得较少,孤陋寡闻。理性层面上(或者技术层面上):国乐的音乐语言不是世界性的,记谱法不似五线谱那样得到很广泛的传播。五声音阶和由此带来的音乐上的强烈的民族性使国乐和其他种类音乐很难存在“接口”和“交汇点”另外,您所问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民族的音乐体裁中,如阿
看来您是不太赞成中西结合方式了
TOP
12#

回复 35# SPETR 的帖子

简短有力的概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