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听不见的声音:「看」演奏的音樂意義 [复制链接]

1#
載   自/聯合晚報
上周國家交響樂團演出楊聰賢教授的新作《失落之歌》。演出後巧遇指揮家邱君強 ,也就是獨奏家謝宛臻夫婿。我半開玩笑 ,說從沒見過編制如此龐大的雙簧管協奏曲 ,現場眼見耳聞獨奏樂器得在滅頂邊緣奮力突圍 ,這曲子應該改名成「掙扎之歌」才對。 「其實你沒說錯!」邱君強說 ,「作曲家就是這個意思。編制那麼大 ,其實是環境場域 ,無論是視覺或聽覺效果 ,都要讓聽眾感受到雙簧管的掙扎。」 我還沒有機會親自請教作曲家 ,但音樂創作中英雄所見略同的例子還不少。有次寇蒂斯音樂院樂團和大提琴泰斗羅斯卓波維奇合作俄國作曲家舒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 ,羅斯卓波維奇以音量過人聞名 ,但曲中一段 ,他雖奮力演奏 ,當銅管轟然降下 ,聽眾只能「見」到忙得不可開交的獨奏家 ,卻聽不到他的琴音。 排練時 ,滿是疑惑的院長葛拉夫曼(Gary Graffman) ,回頭看看了作曲家 ,「這樣對嗎?這是什麼意思?」 「無論如何奮力抗爭 ,面對命運 ,人類終究無法抵擋。」舒尼特克淡然笑了笑 ,「這就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同理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作曲家從第七變奏起 ,又把魂牽夢縈、糾纏一生的「神怒之日」主題寫了進來。在最後一段變奏 ,當「神怒之日」於銅管響亮重現時 ,本身是大鋼琴家的拉赫曼尼諾夫 ,卻只以簡單的八度在鍵盤上與之應對。 拉赫曼尼諾夫對鋼琴性能瞭若指掌 ,又是經驗豐富的大演奏家 ,若他希望鋼琴被聽見 ,自然會用雙手大和弦並且調整管弦配器。但他沒有。會這樣寫 ,顯然他就是要全然棄守 ,就是要讓聽眾看得見卻聽不到。「神怒之日」主題的意義 ,在此不也一如宿命? 如此作品 ,再一次證明聆聽現場演出的必要與重要。錄音雖然仔細 ,但也正因仔細 ,那些不該被聽到 ,甚至作曲家不希望聽眾聽到的部分 ,在麥克風下卻是鉅細靡遺。在家聽錄音 ,是了解作品最便捷 ,卻不見得是最正確的方法。那些刻意設計的掙扎、抗爭、控訴、無奈 ,一旦成為唱片 ,你聽清楚了每個音 ,卻可能失去了音樂。 音樂如此 ,劇場、舞蹈 ,以及所有表演藝術 ,也是如此 ,甚至電影也不例外。如果在家看DVD和上電影院相同 ,這次金馬影展上映的經典老片《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也就不會才開售就秒殺賣完了。 只要有可能 ,請多參與現場演出。
分享 转发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