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英国NAIM合并小功放 NAIT2 白边版 成色很新 [复制链接]

查看: 2200|回复: 3
1#
经典英国NAIM合并小功放 NAIT2 白边版 成色很新

240V电源版 带唱放  

有一个NAIM 42.5的包装  付送一根 DIN 转 RCA  英国信号线

电话1391O51O19

介绍:
零件考究
以這部擴大機的功率、機身、材料而言,Nait 2在市場上的售價偏高,攤開英國價目表,
它比同功率的Mission Crusl要貴。而在美國,它的售價也令美國人吐舌頭,認為以Nait 2
的價錢可以買B&K 140及Pro 5前級,而這套組合是每邊100瓦啊!先不論這部Nait 2的聲
音是好是壞,Naim Audio認為他們必須賣得比別人貴的原因在於他們於選料的過程中淘汰
了太多的零件,所以表面上零件是一樣,但是若連那些被淘汰掉的零件都算上的話,Naim
的每一個零件要比別人貴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對於這種說法,我們也無法查證,就姑且相
信Naim的說詞吧!

堅持DIN
Nait 2還有一個令人稍微頭痛的地方是背板的插座,除了Phono使用RCA插座之外,其餘均
使用DIN插座。在大部份的英國產品皆已全面採用RCA插座的今天,Naim卻仍然堅持要用
DIN,這是不是令人費解呢?讀者們先不要笑,這正如有許多人仍然堅持不聽CD一般,因為
DIN式的插座事實上在接地的處理以及屏蔽上要好過RCA插,Naim堅持使用DIN,就像Mark  
Levinson堅持使用Lemo插一樣,是擇善固執的一面,因此,若您買了Nait 2,而想要用發
燒線話,那祇好自己動手銲幾條DIN式發燒線了。坦白說,這部Nait 2在今年一月份正式送
到社裡試聽,但是為何遲至五月才刊出呢?難道是它的表現不佳,因而延到現在才「墊檔
播出」嗎?不!恰好相反。它表現得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經過數度反覆聆聽之後,我決
定要給它「音響論壇最佳推薦」的榮譽,而當時,我們已決定了三月、四月皆有器材榮登
最佳推薦的寶座,所以,Nait 2祇能安排在五月份刊出。或許,對代理商而言可能等得太
久了些,不過,真金不怕火煉,好東西是值得等待的。

懾人的低頻解析力
其實,我本來是相當輕視這部小功率擴大機的,因此,在代理商送來時,我就決定要拿給
主筆寫,沒想到,我偶然聽到他們接上這部Nait 2在聽時,我被Nait 2那驚人的低頻解析
力給攝任了。那是在播放Jennifer Warnes的「Bird On A Wire」時,我清楚的聽到了
Nait 2將鼓聲的堂音再生得非常的清楚,比當時正在試聽的幾部較高價、高功率的擴大機
都還清楚。我不相信功率這麼小的擴大機在低頻的解析力上也會有這種成就,於是再找了
幾張低頻較豐富的軟體來聽。當我聽DGG那套伯恩斯坦的「馬勒第六」時,我仍然清楚地聽
到低頻在空間中反射的堂音;或者我拿「教會」來聽時,鼓在空間中的堂音依然是那麼清
楚。至此,我肯定了Nait 2在低頻的解析力上有過人之處。我記得那時用的喇叭有二套,
一套是連在一起Super Tablette加Rogers LSB-l輔助低音,另一對就是MBL 311。以這麼小
的擴大機而在低頻方面有此種表現,我想,假若Krell生產一部15瓦的小綜合擴大機時,是
不是也僅能表現如此而已。

最好推高效率喇叭
Nait 2在低頻的解析力上有極佳的表現,那麼在低頻的控制方面呢?那要看推什麼喇叭而
定,推Rogers LS 3/5 A時它顯得吃力,推Quad靜電喇叭更不必提了;推MBL311則相當
好;推ProAc Super Tablette加Rogers LSB-1輔助低音也很好,直到截稿前,試推了一下
Vision Acoustic大喇叭(有三支中低音單體那對),出人意料的,也相當不錯,不過,推
Monitor Audio MA 1800 Gold時並不是很好。我分析其中原因,發現效率愈高者Nait 2推
得愈好(可是,MA 1800 Gold的效率也有89dB啊!為何推得不理想呢?)。因此,假若您
用了Nait 2的話,喇叭最好選效率在90dB左右或以上的喇叭為最佳。也就是說,Nait 2並
不是神,它在大音量時,低頻依然會有崩潰的危險,除非您選用效率較高的喇叭。

堂堂皇皇的氣質
Nait 2的聲音聽起來還有一項優點,它有堂堂皇皇的氣質,這種氣質表現在音場上就是開
闊的音場;表現在高頻上就是明亮、透明、甜美而不刺耳的高頻,表現在中頻上就是人聲
的真實感特別的好(好像歌者的喉嚨很自然的敞開在唱)。我說這些話一點都不誇張。這
種感覺有點像我試聽某些高級真空管機時所獲得的那種開闊自然感。像我在聽人聲時,我
就喜歡拿「回聲」那張來試。那張CD上有齊豫及潘越雲的聲音。其中齊豫的聲音是出了名
的尖與緊,那是完全用假嗓吊上去的,而潘越雲的聲音雖然不尖,但是密度很高。這二個
人的嗓音組合很有趣,如果擴大機在中頻不夠自然、開闊,則二人的聲音會愈繃愈緊,甚
至會尖得令人心底發毛;反之,則我們可以聽到較自然的「喉音」,也就是說,Nait 2能
夠展現出較自然的中頻,不過,它的中頻並不是柔軟型的,而是略帶些堅實的質感。而在
高頻上,Nait 2的形體較健康、較大,而不是太細的那種,這也就是我所說的較開放,這
種特質祇要一聽豎琴或小提琴弦樂群就知道了。

弦樂音色有些高貴
Nait 2的高頻開放而不太細,那麼反映在弦樂上會是如何呢?假若您用了一個高頻較暗的
喇叭,像Celestion 600系列者,則它並沒有什麼優點;假若用了高音太強、太銳的喇叭,
那麼Nait 2會有點噪耳。不過,如果您用的喇叭高頻能夠往上一直延伸上去的話,那麼
Nait 2的弦樂就會顯露出一些Hi-End機才會有的高貴音色,請注意,我說的是「一些」,
而不是「全部」,這也就是說Nait 2的弦樂音色並未能如Hi-End機般的高貴,不過已經有
那個樣子了。可不要小看這「一些」尋常綜合擴大機還不容易見到它的蹤影呢!

木管亦超值
Nait 2在聽木管時也具有超值的表現,木管的形體清楚,富實體感,所有的樂器都不僅是
扁扁的線條而已,它還具有圓圓的形體。不僅如此,這些木管部還沾上一層薄薄的亮澤,
十分可人。另外,音場內的細節也再生得相當多,堂音(不僅是低頻)也達到我可接受的
標準。其實我這樣說已經是在說Nait  
2在堂音及細節的表現上都相當不錯,但是因為我聽多了Hi-End器材,我知道真正好的器材
所再生出來的堂音與細節有多麼的神奇,所以要我說Nait 2的堂音與細節與  
Hi-End機一樣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也要考慮到Nait 2的售價,一部Hi-End前級可能可
以買上十部的Nait 2,所以,當我說它「相當多」時,就是它已經「超值」的意異。

剛中帶柔
從音色及聲音的趨向來看,Nait 2是剛中帶柔,而不是柔中帶剛,妙的是,這符合了Linn
所有產品的個性(Linn LP-X 12唱盤除外),我想,Naim與Linn起步的時間相近又同為英
國人,私交也不錯,因此有可能聲音也相近。另外從暫態反應及速度感上來看,Nait 2的
表現並洩有驚世駭俗,它祇是恰如其份。我想,暫態反應要好、速度感要快的話,擴大機
的功率仍然是一項重要的關鍵,因為它必須要以超餘裕的功率來控制喇叭的振動。在這方
面,Nait  
2還是小功率擴大機,它仍然無法故作巨人狀。至於透明感,也是恰如其份而已,它並未如
我前面所提的那些優點般吸引人。

回顧這幾個月來陸陸續續聆聽Nait 2的經驗,我要說它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令人驚異,坦
是,也請不要忘了它是小功率擴大機的事實。我希望讀者們買了它之後可以享受到超值的
音色以及音響特質的表現,而不是過份的驅動它來誇耀它有異乎15、20瓦的耐力。畢竟!
它有機會可以成為15瓦的Krell,但是,它絕對沒有機會變成200瓦的Arag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