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了2帖子--大家看看听过里面几张唱片啊! [复制链接]

1#
《AVguide》月刊陆续推荐的一百首二十世纪经典曲目及最佳录音,对爱乐者聆听和收藏二十世纪音乐有一定参考价值。现编译整理如下,与喜欢现代音乐的朋友共享。本人英文水平有限,翻译不当或谬误之处请指正。*

01、亚当斯《和谐》(1985) /迪瓦特 (Nonesuch 79115)
02、巴伯《第一交响曲》(1936) /津曼 (Argo 436 288)
03、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的音乐》(1936) /卡拉扬 (Angel 35949/EMI 769242)
04、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38) /斯特恩 (Columbia MS 6002/Columbia 47511)
05、巴托克《乐队协奏曲》(1943) /莱纳 (RCA LSC 1934/RCA 61504)
06、贝尔格《沃采克》(1922) /伯姆 (DG 2707 023/DG 435 705)
07、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1935) /穆特 (DG437 093)
08、贝尔格《璐路》(1935) /多纳依 (Decca OSA 13120/Decca 430 415)
09、贝里奥《交响曲》1968 /贝里奥 (Columbia MS 7268)
10、贝特韦斯尔《获胜之时》1972 /布列兹 (Argo ZRG 790)
11、布里斯《弦乐曲》1935 /尼格罗德 (Lyrita SRCS33)
12、布洛克《第一大协奏曲》1925 /汉森 (Mercury SR 90223/Mercury 432 718)
13、布列兹《层层皱褶》1962 /布列兹 (Columbia M30296/Erato 98495)
14、布里顿《彼得-格里姆斯》1945 /布里顿 (Decca OSA 1305/Decca 414 577)
15、布里顿《比利-巴德》1951 /布里顿 (Decca OSA 1390/Decca 417 428)
16、卡特《乐队变奏曲》1955 /莱文 (DG 431 698)
17、科普兰《阿帕拉契亚之春》1943 /伯恩斯坦 (Columbia MS 6355/Sony SBK39443)
18、科普兰《第三交响曲》1946 /科普兰 (Columbia M35113/Sony SM3K46559)
19、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 /布列兹 (Columbia M3 30119/Sony SM3K47265)
20、德彪西《大海》1905 /卡拉扬 (DG 138923/DG 447 426)
21、德彪西《游戏》1912 /布列兹 (DG 439 896)
22、迪蒂耶《大提琴协奏曲》1970 /罗斯特罗波维奇 (EMI 069-02687/EMI CDC7 49304)
23、埃尔加《第二交响曲》1911 /巴比罗利 (EMI ASD 610/EMI CDM7 64724)
24、艾奈斯库《第三乐队组曲》1937 /罗杰斯特文斯基 (Chandos 9507)
25、芬兹《大提琴协奏曲》1955 /马友友 (Lyrita SRCS112)
26、福斯《时间循环》1960 /伯恩斯坦 (Columbia MS 6280/Sony 63164)
27、格哈德《小提琴协奏曲》1943 /尼曼 (Argo ZRG 701)
28、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1925 /韦德 (RCA LSC 2586/RCA GD865 19)
29、哈比森《第二交响曲》1987 /布伦斯塔德 (Decca 433 376)
30、哈里斯《第三交响曲》1937 /伯恩斯坦 (Columbia MS 6303/Sony 60594)
31、哈特曼《第八交响曲》1962 /库贝利克 (Wergo 60086/Wergo WER60 187-50)
32、赫尔普斯《第一交响曲》1962 /罗兹里埃 (Columbia MS 6801/CRI 717)
33、亨策《年轻的统治者》1964 /多纳依 (DG 138 257/DG 445 248)
34、兴德米特《画家马西斯交响曲》1934 /卡拉扬 (Angel 35949/EMI 764292)
35、兴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1943 /奥曼迪 (EMI CDM5 65175)
36、霍尔斯特《行星》1916 /梅塔 (London 452910)
37、奥列格《第四交响曲》1946 /孟许 (Erato 15554/Erato 45689)
38、艾姆博里尔《小提琴协奏曲》1954 /罗兹里埃 (Columbia MS 6597)
39、艾夫斯《第四交响曲》1928 /斯托科夫斯基 (Columbia MS 6775/CBS CD46726)
40、雅那切克《斯拉夫弥撒》1926 /库贝利克 (DG 138 954/DG 459 360)
41、雅那切克《小交响曲》1926 /安切尔 (Parliament 166/Supraphon 1929)
42、雅那切克《死屋》1928 /纽曼 (Supraphon 10 2941)
43、李盖蒂《大恐怖》1978 /萨洛连 (Sony 62312)
44、鲁托斯拉夫斯基《乐队协奏曲》1954 /克雷兹基 (London CS 6665)
45、鲁托斯拉夫斯基《第三交响曲》1983 /萨洛连 (CBS 42203/Sony SK66280)
46、马勒《第四交响曲》1900 /克伦姆佩勒 (EMI ASD 2799/EMI CDM7 69667)
47、马勒《第九交响曲》1909 /瓦尔特 (Columbia M2S 676/Sony SM2K 64452)
48、马勒《大地之歌》1911 /瓦尔特 (Columbia/Sony SX 10K66246)
49、马丁《为七件管乐器的协奏曲》1949 /马蒂农 (RCA LSC 2914)
50、马丁《小提琴协奏曲》1951 /坎宁 (New Albion NA86)
51、马蒂努《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43 /苏克 (Supraphon 1101535/Supraphon 11 0701)
52、马戊《奥德赛》1979 /拉特尔 (EMI CD57 54277)
53、莫伦《G小调交响曲》1937 /博尔特 (Lyrita SRCS70)
54、尼尔森《第五交响曲》1922 /伯恩斯坦 (Columbia MS 6414/Sony SMK47598)
55、奥尔弗《博伊伦之歌》1937 /约夫姆 (DG 423 886)
56、帕特《达姆》1986 /库祖斯特 (ECM 439 162)
57、皮斯顿《第二交响曲》1943 /托马斯 (DG 2530 103/DG 429860)
58、普兰克《与卡梅尔僧侣的对话》1957 /克雷斯宾 (Angel 3585/EMI 49331)
59、普罗柯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1927 /贾尼斯 (Mercury SR90300/Mercury 434 333)
60、普罗柯菲耶夫《第五交响曲》1944 /马蒂农 (RCA LSC 2272)
61、普罗柯菲耶夫《第六交响曲》1947 /莱因斯多夫 (RCA LSC 2834)
62、普契尼《图兰多特》1926 /梅塔 (Decca 443 204)
6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1907 /普列文 (EMI ASD 2889/EMI CMS7 64530)
64、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1934 /米凯兰杰利 (Angel 35549/EMI 749 236)
65、拉威尔《舍赫拉扎德》1903 /安格莱斯 (EMI CMS5 65061)
66、拉威尔《达芙妮与克罗埃》1912 /明希 (RCA LSC 1893/RCA 61846)
67、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1931 /弗莱舍 (Sony SK47 188)
68、罗赫伯格《第二交响曲》(1956) /托卡诺夫斯基 (Columbia MS 6379/CRI 768)
69、鲁塞尔《第三交响曲》(1930) /迪特瓦 (Erato 75282/Erato 88225)
70、罗扎《小提琴协奏曲》(1956) /海菲兹 (RCA LSC 2767/RCA 61778)
71、鲁格列斯《阳光步履》(1931) /罗兹里埃 (Columbia MS 6801)
72、勋伯格《乐队变奏曲》(1928) /卡拉扬 (DG 2530 627/DG 415 326)
73、勋伯格《莫瑟与阿伦》(1932) /布列兹 (Columbia M233594/Sony 48456)
74、勋伯格《小提琴协奏曲》(1936) /泽特林 (DG 2530 257/DG 431 740)
75、舒曼《第三交响曲》(1941) /伯恩斯坦 (Columbia MS 6245/Sony 63163)
76、赛欣斯《第三交响曲》(1957) /伯格托夫 (RCA LSC 3095/CRI 573)
77、萧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1925) /马蒂农 (RCA LSC 2322)
78、萧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1937) /米切尔 (RCA LSC 2261)
79、萧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1953) /卡拉扬 (DG 2862 0690)
80、西贝柳斯《第四交响曲》(1911) /卡拉扬 (DG 138 974/DG 415 108)
81、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1915) /吉普森 (RCA LSC 2405)
82、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1924) /卡拉扬 (DG 139 032/DG 439 527)
83、斯卡科塔《慢板交响曲》(1944) /克里斯托多罗 (BIS 904)
84、斯特劳斯《莎洛美》(1905) /索尔蒂 (Decca OSA 1218/Decca 414 414)
85、斯特劳斯《埃勒克特拉》(1909)/索尔蒂 (Decca OSA 1269/Decca 417 345)
86、斯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1948) /舒瓦斯科普夫 (Angel 36347/EMI 56241)
87、史特拉文斯基《春之祭》1913 /史特拉文斯基 (Columbia MS 6319/Sony SM3K 46291)
88、史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1930 /史特拉文斯基 (Columbia MS 6548/Columbia 42434)
89、史特拉文斯基《阿贡》1957 /史特拉文斯基 (Columbia MS 6022/Sony SM3K46292)
90、蒂皮特《第二交响曲》1958 /蒂皮特 (BBC Vol. III, No. 6)
91、杜宾《第四交响曲》1943 /贾维 (BIS 227/BIS 227)
92、瓦雷斯《奥秘》1927 /马蒂努 (RCA LSC 2914)
93、威廉姆斯《第五交响曲》1943 /巴比罗利 (Angel 35152/EMI 565 110)
94、维茂伦《第二交响曲》1920 /维斯 (Donemus 8384/5)
95、沃尔顿《第一交响曲》1935 /普列文 (RCA LSC 2924/RCA 7830)
96、沃尔顿《大提琴协奏曲》1959 /皮亚蒂戈尔斯基 (RCA LSC 2109/RCA 61498)
97、威伯恩《帕萨卡里亚》1908 /卡拉扬 (DG 2711 014/DG 423 254)
98、威伯恩《五首管弦乐小品》1913 /杜拉迪 (Mercury SR 90316/Mercury 432 006)
99、威尔《三便士歌剧》1928 /纽约莎士比亚戏剧节 (CBS PS34326)
100、策姆林斯基《抒情交响曲》1922 /西诺波利 (DG 449 179)

数数里面听过的版本也就20多张......策姆林斯基的东西,我到现在都没听过,看来真要海外购买了..............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9-17 12:45:16
分享 转发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2#

这个出处...一下子,兄弟您用BAIDU搜索下把....呵呵
突然觉得哪天有人讨论赫尔普斯等作曲家也象MAHLER那帖那么火暴就好了...关键是现在都没人认识他们.....................这是最可怕的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3#

相对于19世纪的音乐而言,西方二十世纪的音乐是全新的,这种“新”有时是对十九世纪音乐的传承性创新,有时也是革命性创新。至于西方二十世纪音乐的意义,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有一个“新”字的评价,可能是相对准确的、科学的。  
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在全球各国新的社会运动,哲学思想潮和文艺流派广泛发展的背景下,西方二十世纪的音乐也是流派纷呈,各种“主义”竞相争艳,既有19世纪延长线的浪漫主义余绪流波,又有世纪之初,新出台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接踵而来的是原始主义,未来主义、新古典主义的纷纷出笼;二战之后,艺术家们有了相对安稳的“玩艺术”的条件,新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一发而不可收。所谓“新音乐”是指在专业领域里那些针对以往18,19世纪以来形式的共性写作原则或标准,在音乐思想观念,技法以及美学等诸方面力求突破或大胆求索,刻意创新的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
一、世纪之交的音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是西方新音乐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即使有些是对19世纪浪漫主义的延续发展,但在某些方面也做了符合新时代历史潮流的大胆创新,在某种程度上预示后来“新音乐”中某些流派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印象主义音乐以它崭新的面貌,在两个世纪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晚霞余照,映射新音乐
世纪之交,虽然浪漫主义的辉煌即将结束,但还有不少作曲家眷恋浪漫主义美丽的晚霞,全力在浪漫主义情感的世界中,开垦着最后的荒原,后期浪漫派不断地想冲破浪漫主义原有的观念和音乐语言,寻找新的方向。
瓦格纳的音乐中充溢着的浓烈激情被作为后期“浪漫主义”的典型。富于联想效果的管弦乐,生动的解释情节和角色的处境及心理状态,又是19世纪的“综合艺术”及“标题化”音乐潮流在瓦格纳乐剧中的体现。他的乐剧集中了19世纪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吸收了从贝多芬到韦伯,从柏辽兹到李斯特及法,意歌剧的经验,以自己大胆的创新开辟了通向未来的道路。以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三幕结构的乐剧各由几个情节、地点相对固定的“场(szene)”,在每一个场面里为实现贯通的整体感,传统的歌剧重唱被对唱替代,独唱、合唱互相不可分割;采用“无终旋律”织体,即旋律避免传统声乐那种完整的主导性线条,而是将歌唱作为一个声部完全融进管弦乐的织体,声乐与器乐线条此起彼伏从而避免明确的段落终止,清晰的调性终止式仅安排在整个一幕的结尾。第二幕的3个场(乐队前奏接伊索尔德和侍女、伊索尔德和特里斯坦、马克王和众人上场的终场)其间的关系即是如此,稳定明确的d小调终止式仅出现在全幕结束处。这个例子是他所谓的“整体艺术”的典型。总之无论是他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还是他的“无终旋律”或“半音和声”都预示了西方音乐后来的发展。
马勒在创作手法上在继承德奥音乐传统的同时,也有远离浪漫主义音乐的时候。例如他的和声,调性都使用的比较大胆,时常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模糊的、不协和甚至哭喊性的音响。他对内心体验那种隐喻象征的表述方式,对音响,音色的强调,对感情表现的激烈夸张,都成为表现主义的先兆。
在法国,从弗兰克到福列是传承的创新与发展,例如弗兰克的创作尤其是交响作品,以严谨明晰的结构,将悠长动听的旋律同色泽艳丽的和声融为一体,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他擅长运用主题材料贯穿的手法增强套曲的有机统一。此外他还喜欢在作品中使用复调的手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后来新古典主义流派的出现。他的代表作有:交响诗《可憎的猎人》。樊尚·丹第作为弗兰克忠实的学生,继承和发扬老师的传统,作品结构严密,贯穿了复调的织体和色彩的和声,音乐清新透明。埃尔·福列更多地体现对圣--桑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具有良好的旋律天赋,音乐渗透了由衷的抒情。他的音乐语言纯洁洗练,作品构思精密严谨,器乐作品也充满歌唱性。其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安魂曲》,钢琴与乐队的《叙事曲》。
(二)新世纪的朦胧——印象主义
     虽然浪漫主义辉煌的余辉还照耀着新世纪的西方音乐之河,但这只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它作为一种在音乐史上持续了近百年时间的音乐流派终将让位于后来者了。
印象主义音乐大师——德彪西则打破陈规,拓宽眼界,锐意创新。从音乐语音和表现手法看,德彪西的音乐有这样一些特点:旋律在音乐中的主导地位渐渐丧失,变成简短、片断、零碎的主题动机;和声摆脱大小调体系束缚、引进古老的各种自然调式、东方的五声音阶、人为的全音音阶、淡化和声功能体系、扩大和弦范围;乐曲结构松散自由,通常仅在整体上保留了某些再现三段体的特征;音乐织体异常丰富多彩。比如其作品《大海》材料上除了采用传统七声音阶之外,还采用了东方式的五声音阶,以反调性模糊的半音阶、全音阶;和弦材料除了采用传统的三度叠置的和弦之外,还采用了加音和弦或非三度叠置和弦;旋律发展避免传统的动力性模式,而采用延展性的模式;节奏上常采用复杂的混合拍子,非重音的节奏型;和声进行采用色彩性模式,如平行进行等;力度上喜好渐变而非突变的对比,较少强奏,铜管和弦乐常用弱音器,制造朦胧的效果;乐队配器上喜好混合音色而非强烈的色彩对照,以便达到突出“感官印象”的目的。他有一种说法,叫做“化学和声”,意思是:将自然音阶、全音阶、半音阶和五声音阶作为不同特征的化学元素,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为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混合体,一种新奇而又难以分辨的音群,作品《水中的倒影》有所体现。《印象集》的《透过树叶间的钟声》音乐一开始就是特有的对位范例,全部以全音阶构成:例中共有四个声部,中间两个声部以扩展手法构成了一种近似卡农似的进行。上方流动着独立的旋律片段,a音时隐时现,流动音型贯穿全曲。(如图1-1)总之,不同的乐派有不同的创作手法、音乐表现、音乐要素,每一个不同都体现一个新字。

二、多元化的二十世纪音乐
20世纪的新的音乐是以反浪漫主义为明显标志的。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说过:“20世纪初至关重要的任务乃是背离浪漫主义。”20世纪音乐仅在前几十个年头中,就翻新并存在若干个流派,呈现出纷繁复杂,各树一帜的局面,表现出叛逆性、探求性、多元性、个体性等特征。
(一)各种“主义”,不同流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表现主义常常与印象主义相对立而言。如果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表现主义就是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勋伯格在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上,继承了情感论美学音乐思想并将其推向极端。他说:“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他创作的《华沙幸存者》就是一篇抗议法西斯暴行的音乐檄文。作品叙述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集体杀害华沙的犹太人的事件。这个“抽象的”场景表现了最残酷的现实,乐曲一开始,刺透人心的小号声,像鞭子一般地在鞭挞,呈现出以成废墟的犹太区在黎明中的遗篇污秽,冰冻的景象。
他花了十几年时间设计了新的作曲体系,即十二音作曲法,于1923年发表,从此为20世纪新的音乐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十二音体系的基本方法是由作曲家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或音列,以它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组成一首乐曲。如勋伯格的《钢琴组曲》。
从总体上说,表现主义艺术在美学上回到了过去,接续了浪漫主义,但是在形式上非常革命,在重要维度上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范式——在视觉艺术上表现为抽象性;在音乐上表现为无调性和新的控制手法。使人们彻底摆脱固有调性中心观念,将“不谐和音”彻底解放出来,与表现紧张、恐惧、绝望等富有刺激性的内容相联系。
就在表现主义反对印象派美学的时候,出现了新古典主义,它的基本特征在美学方面:要求艺术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在情感表现方面: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像浪漫主义那种过浓的、过激的、甚至不加约束的感情;在形式结构方面: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代替和弦织体;在调性关系方面:要求调性明确,以七个音的自然音阶为基础。而且还要做到节奏匀称,配器清晰;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方面:提倡“纯音乐”,尽量使听众集中注意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于音乐以外的手段,如文学,绘画等。代表作曲家有进兴德米特和进入中期创作的斯特拉文斯基。
兴德米特,他于1942年创作的《调性游戏》与巴赫的创作有诸多相像之处.全曲由十二首赋格曲组成,每首的调性各异,彼此用间奏隔开。兴德米特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严格的多声部写法、自由的结构方式、放弃协和音等手法,可以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晚年作品相提并论.,被人称为二十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诗学》中指出音乐不能表现思想情感,作曲家的工作就是设法保持作品的统一、有序。为此,他反对表现主义的美学主张,坚持自律论美学观念。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其所独有的幽默意趣以及颇富现代感的新奇音调与和声,令人叫绝。全曲分四个乐章:一、托卡塔;二、第一咏叹调;三、第二咏叹调;四、随想曲。结构颇似巴洛克时代的组曲,而与古典、浪漫时期的协奏曲格式大相径庭。这部作品中,没有煽情的浪漫激情也没有刻意深刻的哲理思索,但在它不动声色的冷面背后,自有其苦乐人生的体验,任凭人去细细品味。
但是斯特拉文斯基在晚期创作中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开始运用十二音作曲方法。1956年又开始创作总体序列音乐作品。他在《乐章》(1959)和《乐队协奏曲》(1964)中进一步开发了勋伯格及韦伯恩的技巧。显然对他而言,十二音技法也是“解决音乐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民间音乐语言的新声——新民族主义音乐
西方20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作曲家各自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弘扬着民族精神,激励着民族感情,传播着民族文化,他们的音乐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有着血缘的关系。但他们不再局限于将民间音乐吸收在传统的风格中,而是利用民间乐汇创造新的风格,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讨本民族以至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寻求民族的原始心灵,并使它与现实相结合。这些新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比他们的前辈更懂得如何使用不谐和音,如何使用打击乐般的节奏和各种古老的民族调式。                 例如巴托克说:“农民音乐的研究,对我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把我从流传至今的大小调体系的垄断统治中解放出来了。”他从民间音乐中发现了五声音阶和古老的调式音阶,并从它们出发,达到半音体系,半音体系中的每个音都是某个自然调式中的音级。他常用综合调式,在多调式的组合中形成半音体系。(例如谱例1-2)

巴托克的多数作品都采用民间素材或手法,但听起来不一定具有民间风格,却都具有他自己的风格。他的《舞蹈组曲》第一首和第四首有东方(阿拉伯)音乐的特点;间奏和第二首是匈牙利式的;第三首则是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拉伯音乐的交互影响下写出的;第五首非常淳朴,具有原始农民音乐的特征。
他的那部非常交响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全曲三个乐章,在整体上呈拱形结构。第一乐章第一主题,以四五度音程为核心,第五声风格,使人联想到匈牙利农民歌曲的音调;第二主题,用十二音写成,但有明显的调性,而且其音调要素也是从第一主题中派生出来的。巴托克有时还结合一些实验性的作法,如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
席曼诺夫斯基《圣母哀悼乐》中虽没有直接采用波兰民间音乐素材,但他力图表达自己在家乡农村教堂中所感受的那种波兰气息,为此他在作品中用波兰译文代替了原来拉丁文诗词。他的《玛祖卡舞曲》继承了肖邦这类题材的结构,但增添了粗犷,泼辣,豪放的新鲜气质。他在调式结构上为这种舞曲注入了新的因素,例如在第一首(E大调)中在低音部模仿民间风笛的空五度和音之上的旋律,它所采用的音阶近似于利底亚调式。但除了升高四级音之外又降低了七级音,而这正是波德哈拉山区常用的所谓“波德哈拉音阶”。(如图1-3)

亚那切克是捷克歌剧创作中第一个将剧词用散文代替了韵文的作曲家。他潜心于对捷克口语的音调研究。发现了它的“旋律线”,并把这种发现运用到他的创作中。他将与语言旋律曲线相联系的短小音乐动机作为推动音乐发展、演变的核心。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在歌剧《叶努法》中有充分的体现。
沃安.威廉斯对他的创作起主要作用的是英国民歌和英国传统音乐(如伊丽莎白时代的牧歌和都铎时代的复调音乐),对他来说民歌不只是引用、模仿、装饰、而是他自己的语言,是他的风格的自然流露。他的音乐不以惊人的音响取长,而在内在、朴素、谐和、就像地道的民歌一般。即便那些表现紧张、激动等情绪的段落,处理的仍很有节制。他广泛使用各种民间调式和古代教会调式。他爱好三度和平稳流动的旋律。调性从不模糊,和声也不复杂。他的创造性主要在于曲
调,以及采用民歌方式发展曲调。他习惯于按照民间歌曲的原则发展乐思。哪怕原本不是民歌主题,也能按照民歌方式得到延伸、展开、形成大型结构。因此,民歌风格、民间声乐或半声乐的旋律线和对位,成为他作品中最典型的特征。《g小调弥撒曲》是他比较重要的宗教作品,他使用了罗马天主教仪式的歌词,但音乐表现的却是充满了英国基督教徒的精神。
格什温所写的《蓝色狂想曲》一开头,单簧管有一句奇特的滑奏,一下子把人带入到爵士乐那无拘无束的气氛中。紧接着就是那个令人欲起舞步的主题。在钢琴和乐队华丽的演奏之后,爵士乐中特有的乐器——萨克斯管奏出了一条爵士乐古老的曲调,它以切分节奏和降低的第七级、三级、六级音为特征,显示黑人生活中那种与众不同的风貌。这首被称做“交响爵士乐”的作品将爵士乐的切分节奏与传统音乐特点结合,具有世俗、幽默、率直的特点。(如图1-4)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


科普兰的音乐表现出三种风格倾向:他所创作的音乐主要是以爵士复合节奏以及具有法国风格倾向的一种综合。如《剧场音乐》,作品中的调性关系常用十二音和序列音乐的原则。音响尖锐、不协和,如他的作品:《叙述》。而他的旋律来源于美洲民歌,汲取其特性,不是单纯的模仿、引用。常有潇洒的大跳,和声时而和谐时而尖锐,整个音响的透明度很高,给人一种非常有层次及非常富于变化的感受。在《阿巴拉契亚的春天》中,他继承古典音乐的风格,但充实了非三度叠置和弦,结构上突破传统模式,要求形式合乎内容,采用非对称结构。总之,他的音乐是个人与大众的结合,个性特点与美国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西方二十世纪音乐的“新听觉”
新的科技,新的审美理念符合新世纪人类对听觉的新要求。用理性的科技改变传统的理性音乐,不仅满足于耳朵的需要,也满足理念与精神需要的新感官则是所谓的“新听觉”。乐池中的交响乐团、小型的室内乐、个人独奏等音乐表演形式都可以在电子实验室中完成。电子音乐的出现即为一例,从复杂的电子音响合成器的输出信号到集成各种听觉片断的磁带无所不包。在加拿大,“加拿大电子音乐演奏团”表演过一种电子合成器四重奏,制造出从百鸟絮语到响如炸雷的光怪陆离的各种音响。
还有微分音音乐(小于半音的音程被称作微分音,用微分音作成的曲子被称作微分音音乐)。这种音乐通常在电子音乐实验里很容易制造出来。19世纪90年代墨西哥作曲家卡里洛进行微分音的实验;艾夫斯在20世纪初写了,《四分之一音弦乐合奏曲》;捷克作曲家哈巴在1922年创作了《第三弦乐四重奏》;1931年用微分音写的歌剧《母亲》在德国首次上演。西方音乐也开始赞同中国道家的“大音稀声”,如凯奇(J·cage)的《4分33秒》这样的无声音乐,凯奇创作这个作品目的在于让大家倾听生活、自然、没有人工控制的声音。它抹杀了艺术和生活的界线;消解了艺术高于生活的等级制,解除了人为对音响的控制,既体现了禅学思想,也暗含了后来西方音乐的美学意义,也许不可听的音乐正是符合“新听觉”的要求。
还有噪音音乐等等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音乐,都是对人类听觉的新突破。达尔文认为适者生存。人类生活的机械化程度越高,生态环境就越容易受到污染。机器的噪音也溶入到音乐中来。由噪音组成,没有固定音高,音的振动是不规则的噪音音乐能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也许就是人类为适应新环境而满足自身听觉(本能)的需要,或者说为了在新环境中生存,人类不得不改变已有的听觉习惯。人为的噪音摧毁了人在自然中听到的和谐的比例关系。1933年瓦雷兹创作了音乐史中第一部具有严肃意义的噪音音乐作品《离子化》,所运用的乐器包括39件不同的打击乐器及钢片琴和报警器。1954年斯托克毫森创作的《练习曲第二号》则采用了合成的噪音.。“新的听觉”不能再用和谐与不和谐来满足。
四、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新思维、新技法、新观念
(一)探求新音色
也许是为了满足人类“新听觉”的需要,作曲家一发不可收拾的探求新音色,这个前提是:抛弃谐和概念,否定传统音乐组成,将一切自然音响特别是噪音当成可用的材料,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以电子手段人工合成新音响,等等。创造新音色源的手法主要有:
第一、使用新的乐器和发声方法:不少作曲家发掘使用民间的非西方乐器,如巴厘、印第安、非洲、印度及其他亚洲乐器。有时还自己造乐器,或者敲击各种能发出奇特音响的物件如铁皮、餐具等,或者录制一些奇特音响如刹车声、人群声等。带有现代科技成分的电子乐器使音色音乐作曲家如虎添翼,出现了如《密度》、《光谱》,之类的渲染音色气氛效果的作品。
第二、运用配器手段产生新的音响结合:现代作曲家发明了一种“音块”也称“音群”音色处理手法。它不强调突出个别的音,而强调相临的挨在一起的一音群或一簇音的整体效果,产生的是一团或一条宽厚的音响。在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中大量出现这样的手法。而在美国作曲家考艾尔的作品中,竟然要求钢琴家用手和整个前臂压奏黑键或白键。意大利作曲家诺诺的合唱《怀念的歌》也运用了“音块”创作手法。
第三、发掘新的演奏和演唱技法产生新的音色:比如用一支管乐器吹出双音,边吹边哼唱,拍打乐器等等。人声演唱方面音色变化的潜力更大,可以利用人声模仿各种声音,包括打击乐的、自然的、动物的等等夸张的效果。
下面具体分析一些作品:
希那基斯《概率的作用》这首乐曲用了46件弦乐器(分奏),两支长号和,一架木琴和一个木鱼。每个乐器都有一个独立的声部,形成密集音响。他根据17世纪瑞士数学家伯努利的“大数定律”组织起这首作品的音乐材料,根据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的“气体分子运动论”来确定音块的密度和乐曲的结构。这些都是借助计算机而得到的。
潘德雷斯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用了52件弦乐器,全曲八分钟,无“正常”音响,以独特的音色著称,被称为“音色音乐”,又因其独特的弦乐织体而被称为“织体音乐”。弦乐的奏法:靠近琴马、指板演奏、用弓杆演奏、用琴弓的木质部分轻敲等等。总谱上标有各种力度和表情符号。(如图1-5)音乐一开始走除了“尽可能高的音”并持续15秒犹如尖锐的汽笛声。接着是很大的音带式的下行线条,指示演奏者奏出“通过划指产生的相差四分之一的震音”。使人想起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呼啸声。


乔治.李盖蒂的《大气层》:创作手法来之于持续不断地“波动色泽和音响”,几乎没有清楚的轮廓,没有节奏和任何结构上的素材。56人的弦乐像多重奏一般运用,每个人有独立的声部,而铸造出“层面”的音响效果。同时,由于演奏方式有极其精确的划分,所以音响的色泽有很明显的对比,体现出“多重层面的色音响”。
克拉姆《孩子们的原始呼声》:它由五首歌曲组成。
第一首:“小孩在找他的声音。”要求歌唱者使用具有高度技巧的花腔,配以最低限度伴奏:竖琴,电钢琴和打击乐乐手们轻轻击出的“叽叽喳喳”的声音。接着是一段乐器间奏,其中西藏咏经用的石磬发出了柔和的叮当声。双簧管和曼陀铃奏出的东方曲调包含了很多四分之一音。
第二首:“我在海洋中迷路很多次。”歌唱者通过喇叭低声朗读歌词。而用凿子在钢琴的琴弦上来回摩擦所产生的声响伴奏下,锯琴奏出的如泣如诉的旋律产生了非常奇特的音响。
第三首:“我的宝贝,我的孩子,你从哪里来?”又是一个华彩段落的开始,接着独唱者和幕后的童声之间进行激动人心的对白。同时鼓声敲出了西班牙波莱罗舞曲的节奏。这是作品中唯一有明显节奏变化的段落,也是全曲的高潮。
第四首:“在格拉那达,每天下午一个小孩死去。”独唱者以正常的、有表情的方式演唱。独特的音响是吗林巴琴演奏的大三度震音,打击乐手唱出的大和弦和玩具钢琴上叮叮咚咚敲出的音响。
第五首:“我温柔的心充满了亮光。”这首歌中独特的音响来自管形的钟、雪橇的挂铃和钟琴。双簧管引用了马勒的《大地之歌》中的一段旋律。一直没露面的高音童声演唱者慢慢的走上舞台,然后与女高音独唱者两人靠近钢琴琴弦演唱。
(二)五花八门的现代音乐记谱法:
在二十世纪的总谱中,符号形式、拆拼形式、坐标形式、图形形式、图表形式等等,都成了作曲家将流动的音乐凝固在“乐谱”上的各种尝试和探索。
例如斯托克毫森创作的《第十号钢琴曲》(1955)的片段。它的记谱取消了传统的小节线,音符的时值和快慢按照记谱空间的相对比例进行,并在乐谱上方列出参照的音符时值。要求演奏家尽可能的按此比例演奏(如图1-6)。
斯托克毫森创作的《练习曲之二》中的一页.这是用坐标来记谱。上半部分记的是不同的音色,每个音色都是由五种不同正弦波构成的混合音。坐标中的图形表示音高的频率高低范围和重叠情况:下半部分用分贝表示不同音响的的力度变化情况,中间是时间轴。(如图1-7)。
布郎的《有效形式II》是运用拆分形式构成的乐谱。乐谱被数字分成五份,可由指挥任意决定先后秩序,指挥的第一个下拍也就表示相对的速度和强度(如图1-8)。
布里奥的《圆圆》的谱中指出精确的时间周期,其中音符表示打击乐演奏者可以演奏他自己认为适合的音。(如图1-9)
(三)探求新的结构力
1,关于现代主义音乐的有序性:
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创作方法。它只是避免传统调性的出现,但采用对无调性音列“原形”的逆行、倒影、及各种音程的移位等传统的方法来统一作品,仍然是为了遵循“变化与统一”这个音乐创作的有序性美学原则。
韦伯恩的十二音作品为序列音乐打下基础,以在一定程度把序列原则扩展到节奏方面,如《管弦乐协奏曲》(即九件乐器的协作曲,OP.24)这部作于1934年的室内协奏曲是韦伯恩唯一的一部协奏曲作品。这部作品沿袭作曲家于1928年创作《交响曲》(OP.21)开始确立的那种点描式的简洁风格。乐曲用十二音序列写成。起序列可分为四个三音组,各组都是由同构的0,1,4集合构成(即含一个半音,一个小三度和一个大三度的集合):四组小序列又恰好是原型、倒影逆行、逆行与倒影逆行四种形式。其结构之简练与精巧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乐曲的器乐编制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小号、长号、小提琴中提琴及钢琴,共九件乐器(木管、铜管及弦乐各三件)。
协奏曲按巴洛克时代室内协奏曲的格式分为快、慢、快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生动的小快板,用很简练的奏鸣曲式写成。乐章开始,先由双簧管、长笛、小号与单簧管顺序按“接龙”方式奏出节奏形态各不相同的四个三音组,作为类似于基本主题的呈示。而后的演奏都是以倒影,逆行及移位来处理原先的陈述形态。整个乐章是非旋律性的,听起来是各种不同音色的“点”的跳动,时疏时密,星星点点。这里虽没有连贯的曲调,但透明清澈的音响美自有其迷人之处。第二乐章为很缓慢的慢板。织体的构成有点类似旋律加伴奏,律动是匀称而统一的,但旋律是由不同乐器作音色分化方式来陈述的。整个乐章没有高潮,始终是轻弱的力度。音乐幽静、深远,有一种沉思冥想的色彩。第三乐章为非常快速的快板。复调话的织体形成流动的韵律,音响力度相对强劲,并且有一种华丽的色彩。
韦伯恩的这部协奏曲是为祝贺其恩师勋伯格60华诞而特意创作的。这部乐曲可以说是其师弟贝尔格为勋伯格50寿辰而作的那部室内协奏曲的“姐妹篇”。虽然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两部作品都以“三”这个数字为基础。在韦伯恩这部作品中,这“三”体现在:三音组微序列;三组乐器以及三个乐章。“一切好事都成三”这也许正是他师兄弟俩之间的一种默契。
贝尔格的《抒情组曲》,第三乐章也是采用时值序列的例子之一。还有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有作曲家的十二音排列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除最后是连续三个二度音程以外,其他相临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均为三度.
“整体序列主义”是将十二音音乐的作曲原则——事先设计好的序列,推广到音列以外的音乐要素上。即:把音高、时值、结构、速度、力度、密度、音色、音区的分布设计成有严格控制的序列。代表作曲家:法国的布列兹、意大利的诺诺等等。
第一首有影响的,真正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是梅西安的《时值与力度的模进》。它是一首钢琴曲,有三个声部,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采用了三个(不同音高的)十二音音列。这三个音列,在各个音的时值上有着严格的规定。第一个音列,由一个三十二分音符开始,逐次增加一个三十二分音符,直到第十二个音包括了十二个三十二分音符的时值长度。第二个音列,由十六分音符开始,逐次增加一个十六分音符。第三音列则由八分音符开始,逐次增加一个八分音符。因此,每个音同它的高度相应,都有它特定的时值,这种形式贯穿全曲。此外,他还选用了ppp到fff七种不同的力度记号和十二种不同的发音法,分别固定在每个音上,这种形式也贯穿全曲。作曲家把这三音列,用并置的方法构成。(如图1-11)
除序列音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有序的方法,例如采用人工音阶。梅西安在这方面是个典型,他用“有限位移”为尺度来创造音阶。所谓“有限位移”,是指所有音级都仅限于重复之前的位移(模进)。他挖掘了平均固定音高体系中其他仅有的七种可能有限位移音阶。其中第一种是全音阶,可以位移一次。
再如“音色旋律”及“点描法”。勋伯格的《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三首“湖边的夏晨”,采用了以乐队的音色变化取代旋律的音高变化的做法,他称之为“音色旋律”。关于;追求新的有序点描法是指音高没有变化,基本上只由不同音色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没有旋律、和声。音乐实质上就只剩时值、力度、和音色这三维的变化。
2,“结构的”音乐
西方二十世纪音乐的有序与无序,确定与不确定可能用结构一词来概括会更好。无序也是结构的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也是结构变化中的状态。音乐的无机拼贴,复制的音乐都是一种新的音乐结构。所谓“无机”,指的是将不同风格的现成音乐片段进行机械拼贴,整体上没有贯穿始终的统一因素,没有哪个因素占上风。其结果作品便没有一个中心,而是多中心,因而无中心。音乐拼贴就是把现成的不同音乐的整体片段组接在一起,或者将现成的音乐片段组合进行后来创作的音乐之中。二战后的一些音乐作品在引用上则更为自由,更为多样化,并且也更为“无机”化。例如斯托克豪森的《海姆斯》引用了许多国歌。罗赫伯格《神奇戏剧的音乐》第二幕开始于一个“抄本”来自莫扎特《bB嬉戏曲》K.287第四乐章。贝里奥的《交响曲》第三乐章,以马勒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为基础,还加进了巴赫、贝尔格、勃拉姆斯、德彪西、拉威尔、勋伯格,斯特劳斯,斯特拉文斯基等的音乐。
结构具有时空性,结构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绝对运动的。改变音乐的时空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复制的音乐。对音乐的真正意义的机械复制始于19世纪末留声机的出现。意大利作曲家雷斯比基的《罗马松树》用留声机在乐队演奏过程中重现夜莺的啼鸣,令人耳目一新。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录音棚技术的发展,音乐的机械复制出现了新的变化——创作程度增加了制作因素,如现场扩音MIDI技术等等都是对现实音乐的电子模拟或虚拟。达达主义者想用另一种理性来整个地推翻理性。但理性的本身可能是唯一的,理性就是理性而不是非理性。这表现在只是内容或方式不同或者内容与方式也相同。这似乎就如同在改变温度与压力的条件下,碳原子的结构产生变化,金刚石会变成石墨。那么音乐由纯听觉转变“新听觉”或者“视觉”再或者其他感官时,可能都符合音乐内核的结构变化。
(四)流行音乐文化与古典音乐形式的交融:
“布鲁斯”也称“蓝调”,是具有伤感特点的歌调。其音阶形式通常将大调式的第三级和第七级音降低,但又不是标准的半音常用滑音和颤音来处理。在歌曲的演唱上往往具有非常灵活的即兴的特点,在保持基本的布鲁斯音阶基础上可做出无穷的旋律和节奏变化。,降低形式当年黑人们用这种歌调表露他们生活中的不幸和艰辛。“拉格泰姆”主要是一种不注重旋律而注重体现强烈节奏的速度较快的舞曲。节奏往往是高音部与低音部重音错位,形成切分式的节奏。音乐中充满诙谐和欢乐。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直接用了这种节奏特征和音乐风格。爵士乐队的基本演奏风格就是即兴演奏。它的发展形式主要有新奥尔良爵士乐、芝加哥爵士乐、摇摆爵士乐(采用大型乐队,节奏上给人摇晃的感觉),博普爵士乐(独奏者应用不协和和弦,复杂节奏,即兴发挥为主的旋律线,乐队规模较小,多使用拉美的打击乐器),冷爵士乐也称西海岸爵士乐。风格上较为文雅,细腻,较有节制它是爵士乐中的“室内乐”。1957年左右出现“第三潮流派爵士乐”,则将爵士乐和古典音乐进行混合,在演奏中大量采用能表达细腻感情的弦乐器。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5#

(五)20世纪60-70年代后几种音乐潮流和流派
1,简约派:
“ 简约派”的特点是用尽量少的材料和简单而特殊的方法来组织音乐,例如美国作曲家莱西的《涌出》是用声道位移叠加的方法把一个口述的句子复合成由少到多的“声部”,直至响成一片,分不清句子。拉.蒙特.扬的例子更为简洁,作品《1960年作品第7号》,全曲只有两个音。总谱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如图1-16)

2,新浪漫主义:
“新浪漫主义”出现于20世纪70、80年代,它要求音乐有调性,以传统的功能和声为基础,常引用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材料,同时也采用20世纪新的音乐语言和手法,以更广阔,更多样的音乐风格为背景来进行创作。它是对50、60年代盛行的那种过分理智、抽象的音乐,特别是对严格的序列音乐的否定,是对前一时期音乐主流的反叛。代表作有贝里奥的《交响曲》。
3,第三潮流:
“第三潮流”这里指70年代后作曲家在作品中融合了严肃音乐与各种流行音乐的音乐创作现象。代表作有:格什温所写的《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米约的管弦乐曲《创世纪》。,断循环反复副的
五、二十世纪西方音乐的美学意蕴:
现代主义音乐无论多么原里远离传统,多么标新立异,总是还在“变化与统一”的有序范围内。现代主义的有序音乐区别于传统有序音乐的地方在于理性的有序与感性的有序之间的冲突。即,现代音乐不能迎合只适应传统调性音乐的耳朵。所以有人认为现代主义音乐有两面性:既违背传统的美,又追求新的有序;新的有序可能被接受为新的美也可能永远被感受为不美的东西。
关于二十世纪音乐的无序,反控制,不确定。“不确定性”可以概括为两个相关的方面:一个是它的历史性质,另一个是它的形态特征。前者即反叛文化姿态,如态度上的反创造、反正统化、异端立场、消解定义或反解释、方法上的消解中心、移置、零散化、倒错、变形、分解。后者即,多元性、模糊性、间断性、散慢性。
偶然音乐是放弃人工控制的典型。作曲家一定程度地故意对作品的制作或演出不加控制的音乐。拉.蒙特.扬是不确定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追求标新立异,代表作有《椅子,桌子和板凳的诗》(1960)《乌龟哼唱选自两只黑虎,一只绿虎和隐士的音高》(1964)还有《乌龟回忆圣乐念念有词》乐曲是他们在锯木场,绿齿豹猫和高压减压镇流器,照明下梦见旋风和黑曜石锣时所得的神示。
凯奇的《冬天的音乐》也是一个不确定的例子。他写了64页乐谱,用了许多不同的作曲技法和记谱形成。这个作品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留给演奏者极大的自由,每次演奏都将不一样,甚至面目全非。(如图1-17)再如《芳塔娜混合曲》(如图1-18)
采用非控制手法创作的著名作曲家还有斯托克豪森,他的木管五重奏《节奏》使用了各种不确定的速度,《钢琴片段X1》的谱子是一张大约21*37英寸的纸,由19个长按弗波那奇数列(1、2、3、5、8等)比例安排长度的精确记谱的部分组成。但是各部分可以用任意次序来演奏,演奏这必须随机选择各部分的顺序。这样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演奏中将有非常不同得样式。其他用随机方法创作的作品有《片刻》、《循环》(如图1-19)、《一间房子的音乐》等等。
电子音乐中理性的无序化表现为工具的理性逐渐增强及更多的作品走出传统的大小调功能体系。最为重要的是电子音乐导致主体的“多度引退”。其一,主体的二度隐退。机械的可能性增加了力度,频率范围扩展不同的乐器本身都不同程度地与人脱离了关系,这是人主体的一度隐退。电子音乐出现后,人甚至不需要通过操作乐器来发出音乐的声音,这种“自然”的发声法被完全“非自然”的机器发声法所取代。这样以“感情表达”的名义长久支配音乐的主观因素则现在已濒于灭绝。“试管”里产生的音乐,其潜在目标是去除人类的特性,其倾向性是客观性。这便是主体的三度隐退。其二,电子音乐的非现实性。电子音乐是人工合成的,这体现了一种新的特点——合成的声音的非现实性。
环境音乐:将音乐与灯光、舞蹈、建筑和特定环境而创作的音乐。这种音乐具有听觉、视觉和环境气氛的效应。狭义的环境音乐将音乐视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这是对“艺术高于生活的否定”,音乐的声音和日常的声音没有区别,艺术和生活也就没有界线了。美国作曲家马克斯.纽豪斯创作了环境音乐《穿行》。这一作品使用了电子音响,当人们走到纽约的一个大建筑时,就会听到这一音乐。音高与声音的传送方向受着天气变化的影响。
概念音乐,就是以文字表述出来的“音乐”它通常不是为专业的演奏员而创作的,而是用文字将某种概念直接传达给演奏者或欣赏者,或者演奏者也是欣赏者,演奏者可以不会演奏各种乐器。例如斯托克豪森的《降E调》的“乐谱”,就是用以下文字构成:什么也不用想,等待着,等到你的内心完全静止,当你达到这个境界时就开始演奏,当你又开始思想时,马上停止演奏,并尽力保持无思想的状态,然后继续演奏。这种类型的音乐与其说是一种极端艺术,不如说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哲学的观念。作曲家根本不考虑作品的结果,而是千方百计的在创作过程中做文章,体现出“过程即结果”这一不少现代作曲家在苦苦摸索的艺术观念。
斯克里亚宾曾热衷于神秘主义哲学,他认为物质的世界终将毁灭,而精神的世界则将永生。他把艺术视为宗教,通过它,人们可以获得精神解放,进入极乐世界。他身受尼采的“超人”哲学影响。把自己视为救世主,甚至认为自己出生在12月25日(俄历)并非偶然。他在自己的哲学日记中写道:我是上帝!为了表现神秘主义思想,他要寻找新的体裁和形式,于是交响曲成为他此时的只要创作领域。他的创作个性不仅形式,而且获得了充分的体现。作品有:《第一交响曲》(有6个乐章,末乐章加合唱,赞美艺术的作用,1900)、《第二交响曲》(1901)、《第三交响曲》“神之诗”(包括三个标题乐章:《斗争》、《享乐》、《神的游戏》、1904)、《第四钢琴奏鸣曲》(1903)。
理夏德.施特劳斯他通过尼采的“超人”,体现个人的自我意识。他觉得自己就是“超人”,是“英雄”,不过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的庸人。他的歌剧《莎乐美》和《埃勒克特拉》显露出世纪末文艺的某些颓废倾向,寻求感官的刺激,表现变态的情欲,渲染残暴的凶杀等。
东方神秘主义禅学思想对西方二十世纪音乐带来一定影响。代表人物凯奇,他从禅学那里获得的思想根基是将每天的日常生活当作“最高的事业”,以此为基点,他认音乐创作应打破人为的控制。有价值的是世界或生活本身,而不是对它们的解释。为此,他常采用《易经》的方法来创作音乐,按他自己的话说,也就是“通过抛硬币来决定音乐的每个细节”。例如,他为了创作《变化的音乐》抛了上万次硬币。
受西方神秘主义的影响有些作曲家的创作也带有神秘色彩。克拉姆的很多作品都与黄道十二宫图结合。作品的第四首乐曲常常按照标题的主题所表示的
形状印刷,如盘旋的天河的开头部分。(如图1-20)

六、结语:
当我们的脚步跨入新世纪的大门时,回首遥看西方二十世纪的音乐,这一百年像一幅读不完的画卷,是那样的使人羡慕,满足,惊讶,同时又是那样的使人不解,迷茫,疑问。它无论是否在音乐历史中有重要意义及音乐史发展的潮流,但它的在音乐史上的创新是有目共睹的。正如库斯特卡在《20世纪音乐素材与技法》一书的最后说:“假如我们用一种开放的心胸,一种广为接纳的耳朵以及对过去所发生的事物的见识去对待音乐道路上的每一转折,那么就足够了。”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6#

支持!!!让我们一起容入现代音乐把!配合下论坛/./////现代音乐的饿音响效果也很惊悍!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