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于上HIFI了! [复制链接]

查看: 3068|回复: 9
1#
今天刚抱回家的一套系统,CD:华韵CD 1.6 胆机:美星铭达MINI 2002 书架箱:天朗 Sensys 1。
天朗 Sensys 1是我原来用来做AV的主箱,今天就是抱着天朗去找决配的,因为胆机是上次就试听过,很不错,有些四两拨千斤的感觉,今天主要是找一款合适的CD,开始去店家试了几款山灵的低端CD机,我和老婆总觉得味道不足,细节不够,折腾了几个小时后,老板突然说用我的存货试试,只见老板把一个庞然大物搬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款CD机,再一看品牌huayun,没有听过,然后老板说是华韵,然后拿了一个HIFI杂志上写的对于此CD的评价给我看,我在网上找到了原文


“忠实的表现平实的价格

——评华韵CD-1.6CD唱机

我发现CD-1.6的高频是我所听过的华韵产品中,最干净、纯度最高的。在高频的肌理完全没有一点粗质感,钹声也不会溅溢整个音场;高频倒像似高山涌泉般的干净纯洁。

自华韵生产第一台解码器到今,不少热心的发烧友包括笔者在内,都怀着期待的心情问华韵公司的设计师杨波先生,你什么时候生产CD机呢?我想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台华韵CD机是否是杨波先生被问得受不了才上市的?不好意思,开个玩笑罢了。华韵这台CD机绝对经过长期积累和深思熟虑才诞生的,因为杨波先生对器材认真的态度业界都很清楚,他从不轻易推出不成熟的产品。

一天清晨,我被大声的敲门声从美梦中回到现实,我的天,今天是周六早上八点,什么热心人士上门探访?开门一看,只见一陌生人双手捧着一大纸箱:“这是一位你相识的朋友托我带给你的”。说完留下一封信头也不回的走了。我打开信一看:“发烧小子,我想这是你多次过问的东西,好好听听吧!”我就这样开始了华韵CD机的音乐之旅。

这台编号为CD-1.6的CD唱机外观设计一反过去华韵产品风格,给人厚实、沉稳的感觉。当掀开顶盖,就可以清楚看到这是一款音响设计工程力作,零件品质、设计和制作都称得上国内一流水准。有精巧电源供应,PHILIPS VAW1202/12机芯,20Bit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四颗PCM1702 D/A解码芯片(每声道2颗),整机重量达10.5公斤。这些让人感到CD-1.6不仅只是要做出一台3000余元的好声唱机,而是直指目前有限成本的呕心沥血之作。在成本的限制范围内,完全看不出在线路和零件使用上有任何妥协的痕迹。

美好的旅程

我开门见山的说吧:这台CD-1.6唱机以它的标价来看,绝对是非常出色的。在某些方面,CD-1.6唱机是我所听过同价位档次中的佼佼者。

CD-1.6唱机最令人惊喜的特点是其超卓的低频再生。我用“令人惊喜”的字眼是因为在场的一款价格差不多的日系CD唱机在低频的延伸、控制和震撼都有所欠缺。在听感受上反应出来就是较为精瘦,而且有点重量不够,缺少震人肺腑的低频冲击力,而这点对某些形态的音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虽然这台日系CD唱机低频再生是层次分明又活力充沛,但是总少了一些力道。这也是我采用“令人惊喜“字样的原因 。

再回来谈CD-1.6唱机,它的低频是饱满、丰润、温暖、低潜而有力,一句话非常好。其呈现出重量感也相当不错,而且不会迟缓或膨松。事实上,CD-1.6唱机的音调与细节解析力址分超卓。低频乐音清楚明晰,绝不会恶化成肿滞模糊, 低频接近现场的真实感和精确音乐性也是同价位中少有的。低频较丰富的乐器听起来比先前提到的日系CD机要更像真,低音大提琴的拨奏极为圆润,十分美妙地表现出这种乐器的特质。CD-1.6唱机的低频全无平板,死气沉沉或“厚纸板似的平面”等情形。我听了几张低音大提琴的CD软件,正好验证了华韵CD-1.6唱机的长处:每个音符都是清楚而精确,而且乐器仍保有充沛的能量和温厚感,这是极为少见的成就。我非常满意CD-1.6唱机音准层次既精准又丰富的表现。

不仅如此,CD-1.6在极低频方面具有常见CD唱机中少有的坚实感。Michael Ruff录音优异在《Speaking in Melodies》(Sheffield CD-35)唱片里的定音鼓就呈现出极为出色的威力和权威感。CD-1.6的低频就如同来自大功率放大器一般:力大无空、低潜、凝聚而威猛。再谈回《Speaking in Melodies>>这张唱片业,CD-1.6美妙地表达了低音吉它和定音鼓结合而成的节奏能量,活络了整个音乐。令人陶然投入地感觉真是非无寻常,在这方面华韵做得非常不错。

高频令人折服

CD-1.6高频干净而自然也同样令我折服。它的特点是明亮、直接、充满细节,但是不会令人感到疲倦。其实我发现CD-1.6的高频是我所听过的华韵产品中,最干净、纯度最高的。在高频的肌理完全没有一点粗质感,钹声也不会溅溢整个音场;高频倒像高山涌泉般的干净纯洁。日系CD唱机的高频和CD-1.6一比,就好变得粗糙、锐硬了。

和我家中的Counterpoint DA-11唱盘加DA-10解码器相比较起来,CD-1.6在高频繁低段的能量是多了些,但是高频就稍微柔了点,也干净些。CD-1.6的中高频高端有些过强,而极高频则略有不足。Michael Ruff唱片上的小鼓经由CD-1.6播放出来显得清脆,直接、而具气韵,但是钹声就比DA-11/DA-10的组合更往前冲。其实我也知道这样对CD-1.6公平,毕竟DA-11/DA-10的组合价格超出CD-1.6十倍以上,只是我对CD-1.6有更严格的期望才会这样比较。

CD-1.6明亮的特色使整体表现有着良好的气韵和开阔感,因而音场为之开展。这种明亮感配上自然纯净的细节使得音乐充满了更多的生命力。而且,高频和其下音域的衔接完好一致。绝对没有高频凌驾其它音域、独立存在的感觉,较差的CD唱机往往如此。

CD-1.6的中频质感听起来十分滑畅,让人有一种轻松和丰润的感觉。和DA-11/DA-10的组合相比,CD-1.6整体的远近感会往前许多,显得比Counterpoint较为逼人。若与日系唱机相较,则日系唱机有点太直接、太刺激,而少了轻松、和缓的感觉。有些音乐很多的CD唱机就算有较突出的直接临场感,但仍掩盖不了不够柔腻的表现:比如说摇滚乐和蓝调怨曲目。CD-1.6则能做到。

CD-1.6令人惊讶之处尚未完结:它的音场在同位产品中更显透明、更具立体临场感。CD-1.6在我面前投射出一个庞大的空间,乐器与乐器之间的气韵感觉十分妙。乐器就像 浮在三度空间里,完完全全脱离了喇叭。而且,音像的四周环绕着焕发的生气,添加了许多生命力和真实感。罐头音乐通常缺少这点,但是模拟录音的重播又比数码更为接近真实。大多数低价位数码声都是平板而无生气,无法有乐器真的在聆听室里的感觉。经由CD-1.6,我听到这种由音乐里散发出来极难形容的生命力,而且达到了相当令人吃惊的水平。

善长传达空间特性

CD-1.6也呈现出相当于丰富的空间细节。回声残响捕捉得不错,可以听到平稳、清楚的残响,似乎在空间里驻足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些特性都使得CD-1.6特别善长传达出录音的空间特性,而且呈现出良好的空间深度。不仅如此,CD-1.6能将乐器音像和音乐厅反射音分离得相当清楚。有些CD唱机会使乐器的直接音和反射音混成一块,使得声音听起来像是这个乐器的变调版本。CD-1.6呈现出的乐器音像能立于一个真实空间里,而且可以分辨出乐器本身的声音和经由音乐厅反射而来的声音。

Decca出版《舒伯特:阿贝鸠奈奏鸣曲》由大担琴大师罗斯托波维奇演绎。这张优异的唱片,刚好贴切的描绘出CD-1.6能将录音空间解析得有多好。有时,独奏大担琴沉浸于音乐厅里气韵浓郁的空间里,仍然能维持它时晰的开体。这件乐器周遭充满如真的气韵活力,让人觉得彷如被送到演奏现场中聆听。表达空间感,以CD-1.6的标价,实在是令人称奇不已。

这里我又要拿CD-1.6与Counterpoint相比了,CD-1.6比价格十倍以上的DA-11/DA-10组合音源,乐器和人声的轮廓不够不够锐利明晰,似乎有些扩散,DA-11/DA-10呈现正确音像大小能力较佳,会依录音的不同而有从凝聚紧密到巨大澎湃的变化,意味Counterpoint在显现实貌的能力较为准,虽然CD-1.6能揭露出较多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些外,CD-1.6呈现音乐的动态对比和绝对值能量是我听过在同价位中所表现较优异的。在最强和最弱之间呈现出更大的范围,而且在高电平时瞬态也更具冲击力。使得CD-1.6的节奏感染力非同寻常,你要知道什么是速度和节奏,CD-1.6就是一个最佳例子。

CD-1.6虽然在最大声的乐段不会变得浑挤成一团,但是在高信号电平的确有失去一些滑畅感的倾向。虽然会稍微失去一点流畅,CD-1.6的瞬态速度辞性还是相当出色。就好像是音乐的动态结构都能适时整列完成,使得整体呈现出“凝聚”的感觉。节奏正确捉捕,音乐的动能也有力的传达出来。CD-1.6“凝聚感”就像是一台调校得宜的汽车引擎,没有任何迟滞、延缓或不足。整体的表现令人感到有内凝力而且音乐十分真实,不会听起来四分五裂,像是由许多独立元素拼凑而成。这个特质传达出音乐里令人兴奋的要素:一种“高亢”的感觉,这是最令我满意之处。

CD-1.6和DA-11DA-10比较整体评价根本无法说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而且以一台仅3380元人民币的CD唱机而言,它是伸手出来紧抓住你,这的确是一项成就。

总结

很少有一种器材能像华韵CD-1.6这样让我感到如此兴奋,两天的聆听时间长达28小时,而且不知疲倦。它的声音可能是我在此价位听过最好的CD唱机。CD-1.6令人兴奋,因为数码器材要达到这一水准价格不算便宜,但CD-1.6可以令你负担得起,虽然CD-1.6没有豪华、高贵的外表,输出端子也不如某些产品齐全,这里我不再重复CD-1.6声音的优点,以及些不太重要的缺点;你必须去看整篇评论才是。但是我要说的是CD-1.6有极为引人的设计成就。CD-1.6将国产CD唱机市场的竞争优势给转到自己这边来了。我期盼着听到有任何一款想要超越CD-1.6的器材问世。

搭配试听器材

音箱:ONIX Reference 1号和2号音箱

功放:ONIX SA-60和OA-80合并式放大器

线材:ONIX SP-300喇叭线,“MASTER”SERIES信号线与电源线

——摘自《新音响》2002年第4期


看完了有了大概的印象,二话不说,马上听,一出声果然马上感觉不一样了,细节、韵味......反正对于初烧的我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和前面的CD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甚至比他那里卖3000多CLASSIC的CD机还要好(自己感觉)。一问价格:2800,心想不错,再砍价最终才降了100元,老板说是原来的存货才便宜的,原价要4000多。然后全部配下来(胆机+CD机+咸菜)用了5700(我的血阿~!!)。终于有了我的第一套HIFI系统。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终于上HIFI了!

总结,上系统一定要自己亲耳听到,一定要眼见为虚,耳听为实,而且不一定是最好的东西,一定要讲究搭配,几样东西如果搭配不当再贵的设备出声一样不行。我只是初烧,此为自我感觉还望前辈多多指教。
TOP
3#

回复:终于上HIFI了!

总结,上系统一定要自己亲耳听到,一定要眼见为虚,耳听为实,而且不一定是最好的东西,一定要讲究搭配,几样东西如果搭配不当再贵的设备出声一样不行。我只是初烧,此为自我感觉还望前辈多多指教。
TOP
4#

回复:终于上HIFI了!

我的第一套AV系统就比较失败,没听过,只是在网上看了,觉得性价比高就买了,但是谁知道效果很不理想!!!!走了些弯路,其实可以在本地的音响店听了以后再在网上寻价,切忌看广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