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复制链接]

查看: 7002|回复: 43
1#
最近配置的DY 52SE 在播放《江河水》、《魔鬼的颤音》等原版唱片时,不能体会到现场听音时那种很强的琴体共鸣音,问过几个朋友,说是监听类的音箱不能实现这声音的重现。现向各位请教什么样的系统才能播放出那种琴体共鸣音,现在的感受距离琴音的记忆实在是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分享 转发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2#

回复: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看来当初在选择音箱时注定会顾此失彼,选择DY是因为它能全面的兼顾大多数音乐的重播,而且本人也相对喜欢交响乐,而小箱子在设计时必然难以全面照顾到所有音乐类型。

这经历也是在发烧路上拾到的一颗发光石子,使我明白为什么书架箱会有那么多品牌和风格。其实音响本身是一些很理性及明确的产品,不少烧友在把玩过程中溶入了太多个性和情感在其中。最近我才渐明白什么是“厚度”、“松软”、“下潜”等发烧用词,其实也是对音响重放音色的个性用语,如果用专业技术用语可能就直白得多,却少去了那种玩家的快乐了。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3#

回复: 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7-11-7 16:03:00 发表
喜欢交响乐那还选择书架? 楼上的ADBRAMS兄说的是有道理的,你在他说的四点上下功夫就把共鸣声弄出来了,其中我个人觉得他说的第三第四条特别重要,而且你的箱子是绝对能弄出来的!因为“琴体共鸣声断断不是音箱......


小弟的预算有限啊!我当然知道落地箱比书架箱全面,但由于预算及房子面积的条件,只能选择书架。
我现在用的喇叭线的确不能令人满意,购喇叭时与红衣主教对比过,解析力差距较大,功放电源线换了MIT后,低频下潜及力度有所加强,但细节有不少的损失。如此说来处理好现在的系统对琴音的重播还是能有大的改善的?!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4#

回复: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忘记报配置了,请看: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25678.aspx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5#

回复: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机器到是重新放过了,之前光注意音箱的摆放了,看样子要专门关注下设备的摆放。
之所以会如此强调琴体共鸣音,是觉得在现场听到的声音这部份是声压是非常大的,虽然音量不会给人什么听感上的压力,但耳朵和身体都能感觉到那种空气中强大的振动,但从喇叭里重播出来这种声音基本上感觉不到,实在是不可思议!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6#

回复: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听过几张试音CD,力宝声3010S功放的解析力表现还是相当好的,不过目前箱子在煲了约100小时的情况下,我听中频还是很不满意,不知道DY的新箱子是不是非要到200小时后才能有好的中频表现。上MIT的电源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在听不下去那种高解析力但偏薄的音色。52SE箱子我没有机会听过HI-END级的功放推,没有实际经验也就没有发言权。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7#

回复: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环境只有16平米,订了地毯和挂毯这两天就到。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8#

回复: 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7 17:28:00 发表
52SE除了中频很窄一个频段有一丝衔接不顺畅,整体来说声音不会偏薄,可以推的饱满。不过我也听过52SE很薄的声音,那是因为那个环境吸音太过了。


您关于ATC VS DY 的大文小弟也拜读过,很是佩服。

现在我的听感是建立在喇叭煲了100小时的基础上,不知道目前的状态能到喇叭实际效果的几成?
功放应该是AB类的英国机,在改善音箱摆放和电源线之前,约50小时煲箱状态下声音的确很薄,现在调整后到是厚很多,但就象今天提这个话题一样,中频问题目前是特别困扰我的一件事。说实话我不能判断是哪部份的条件不足造成的。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9#

回复: 如何实现对提琴及古筝箱体共鸣音的重播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7-11-7 17:48:00 发表
最好是你拿着这2张碟去买音箱的地方再听一下和你自己家里听的比较一下罗。别人说的都不能代替你呀。还是不行的话就。。。实在不喜欢的话就。。。。不过说老实话这个价位的无论是哪个牌子的音箱都会有这有那的毛病的:......


唉,这两张D也是在卖箱子的那里进的,听过。比我这里好一些,但共鸣音到是确实做不到。
一把螺丝刀闯天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