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期而遇! [复制链接]

1#

今天去淘密纹,虽然总体说店里的货色不丰,而且有一套九美元三张的斯塔克巴赫大无(Mercury Golden Import,飞利浦压片)被朋友抢先拿下了,但还是有不少不期而遇的惊喜。


一九五九年霍伦斯坦指挥的马勒《千人交响曲》现场录音。这是复活《千人交响曲》的历史事件。之后录音母带不幸丢失,黄天有眼,又失而复得。找寻这套密纹很久了,今天不期而遇。




著名的肯培指挥柏林爱乐演奏舒曼《第一交响曲》和《曼弗雷德》序曲的Capitol录音。虽说这是早年的单声道录音,但却真切地展示了为何肯培得以少年得志。两部作品的演奏美仑美奂。《曼弗雷德》序曲犹如梦境一般。Capitol的早期密纹不好找,很多品种归入稀有品种。又是一个不期而遇。




巴克豪斯演奏的舒曼《钢琴协奏曲》。巴克豪斯一向都是不期之时才能邂逅的。




著名的海丝独奏的舒曼《钢琴协奏曲》。名版中的名版。




克拉姆的音乐神秘悠远,似乎来自遥远的外星世界。由于他的音乐音响性很强,其音乐的录音自然成了TAS榜的常客。《黄道图》的录音我是第一次见到。




凯尔伯特指挥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头版。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出。音乐史上《纽伦堡的名歌手》是在汉堡歌剧院举行的世界首演,之后在那里上演了数百次之多。不幸的是,汉堡歌剧院在二战中毁于战火。这是六十年代汉堡歌剧院修复后的第一次演出。我有这套录音的英国版。一直想收美版的头版,终于不期而遇。




无独有偶。见到伯恩斯坦指挥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这也是第一次录音,是林肯中心建成后的的第一次录音。




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和欧洲乐团的密纹、CD都很常见,但我很少见到他指挥洛杉矶爱乐的录音。他曾在八十年代初担任洛杉矶爱乐的首席指挥。




卡爷的数码录音版是我听过的第一个《伟大庄严弥撒》的录音。当时刚买了建伍的组合音响,却没余钱买CD,一位在华任职的日本乐友借给我十几张CD,其中就有这套录音,当时抱着这十几张CD,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听,其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套录音和海丁克指挥的《娘子谷》。我还真不知道这个录音发行过密纹。这已经不是不期而遇,而是喜出望外了!




米开朗琪利的早年录音,一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录音比我预想的好得太多了!




尤宁斯基是一九三二年第二届肖邦钢琴大赛的第一名。当时他与另一位匈牙利盲人钢琴家并列第一,按大赛规则,评委抽签决定胜负。有的资料说他中了第一名,有的说他中的是第二名。他留下的录音不多。五十年代飞利浦唱片公司成立伊始便签下他。




挪威钢琴家Victor Schioler的密纹很少见。两首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演录俱佳。单声道的琴音居然非常生动且令人闻之动容!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9-04-12 14:42:11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4/28 20:12:4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大部分是一美元或1.99美元。马勒八是5.99美元。

原帖由 kalasi123 于 2009-4-12 14:48:00 发表
不错,不知道几个美刀买的
TOP
3#

不是阴影狗。很不幸,当时RCA已经进入白狗时代了。另外,从封面上可以看出这个是白狗。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09-4-12 15:33:00 发表
凯尔伯特指挥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头版,是阴影狗吗?
TOP
4#

我没见到那套碟,是和朋友通电话是他告诉我的,他家里普林斯顿这家店只有几公里远,自从他把几千张CD扔在一边改听密纹之后,最好的货都让他霸占了。比如一美元一张的全套格吕米约的巴赫小无和老罗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的这套我后来也是一美元一张拿到的),海菲兹的巴赫全套小无头版,这次的斯塔克大无。唉,全是眼泪呀!他很挑剔,可以想见这套斯塔克大无品相不会差的。回头会到他家去听。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4-12 15:57:00 发表
如果老兄买到那套大无而且品相是好的话就太幸运了。这套唱片的复刻版在李源兄处是卖600元的。头版要5000多元。老兄所说那个版音质要远远好于复刻版。
TOP
5#

嗨,俺这条老命整天介这么身陷胶门,哪有什么心事干一番事业呀。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4-13 10:11:00 发表
老兄上面提到这些名版我都听过,但我是花了比你们大得多的代价,不过自己高兴就无所谓了。很羡慕你们。你居住的地方风景优美,绿草如茵,有这么好的条件,得好好干一番事业啊。
TOP
6#

我记得是马勒三。不是马勒二。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9-4-12 21:13:00 发表
柏林有一家LP店名字就叫Hornstein,是因为店主老头崇拜Hornstein.  我查了一下,我也有一张Hornstein的马勒第二,还是那年你给我从纽约搞的。不好意思,还没听过。
TOP
7#

你的代价也太大了一点,东京、慕尼黑、伦敦等地到处乱窜。来趟纽约不就节了!

原帖由 老范 于 2009-4-13 11:13:00 发表
嗯,比较适合干淘碟的事业。
这种又便宜又好的事在国内想也不用想的,所以代价是必然的。
TOP
8#

霍伦斯坦的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开创性的。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09-4-16 23:54:00 发表
原帖由 莱纳 于 2009-4-14 2:35:00 发表
喜欢霍伦斯坦的马勒~~!

最好的马三之一
TOP
9#

霍伦斯坦在指挥布鲁克纳上,算是尼基许的传人。他自己曾说,他每次指挥布九,必然先有尼基许指挥的布九在他头脑中萦绕。另外,他二十年代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布七,为后人指挥这部作品制定了一个基准。在布鲁克纳的作品对很多人来说还默默无闻的时期,霍伦斯坦一直是推广传播布氏作品的关键人物之一。

原帖由 斯人的黃昏 于 2009-4-18 13:06:00 发表
原帖由 qsyd 于 2009-4-18 9:32:00 发表
霍伦斯坦的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开创性的。


從那處看其布鲁克纳有开创性 ?
TOP
10#

霍伦斯坦一生指挥最多的就是马勒和布鲁克纳的作品(马勒可能更多一些)。他在早年杜塞尔多夫任常任指挥之后,就以云游四方、传播音乐(特别是马勒和布鲁克纳的音乐)、以提高各地乐团水准为己任,不再接受任何常任指挥的职位,并且不热衷于录音,这是后人对他的认识比较模糊的主要原因。

在1938年Hausegger指挥布九之前,霍伦斯坦已经多次指挥过这部作品了,比如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在莫斯科的三个夏天期间,指挥布鲁克纳第九,还有马勒五和马勒九。肖斯塔科维奇回忆过当年他特地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去听霍伦斯坦指挥的音乐会(当然,老萧更感兴趣的可能是马勒)。霍伦斯坦还是第一位按布氏原谱录制布九的人。

如果说“在1938年Hausegger指挥布九,在當時此作品並未受世人認識”,说明霍伦斯坦在此之前做得还不够。不过,霍伦斯坦是犹太人,在三十年代欧洲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德奥、荷兰等地区,已经不受欢迎了,德国更是禁区。


原帖由 斯人的黃昏
說到传人, 元老派Jochum是Hausegger徒弟, 更是深受其影响, 在1938年Hausegger指挥布九,在當時此作品並未受世人認識, 而他正是布鲁克纳在世時有份量指挥及友好, 在指挥布九時是採用原典版,在上一輩指揮中能夠間接地觸及布鲁克纳的原貌, 相信Jochum當之無愧.
但要說完全推广传播布氏作品的,Jochum由年少至老死那日(1937第一次登台指布五)合作的無論是BPO, VPO, Hambury PO, BayerischerRundfunks Sym, Concertgebouw Orch, NDR, MuncherPhil...作風並沒因不同Orch而有所大異,此亦是值得深究有趣味的地方~
但霍伦斯坦最好表現也是Mahler, 其Bruckner算水平中上.

[quote] 原帖由 qsyd 于 2009-4-18 14:19:00 发表
霍伦斯坦在指挥布鲁克纳上,算是尼基许的传人。他自己曾说,他每次指挥布九,必然先有尼基许指挥的布九在他头脑中萦绕。另外,他二十年代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布七,为后人指挥这部作品制定了一个基准。在布鲁克纳的作品对很多人来说还默默无闻的时期,霍伦斯坦一直是推广传播布氏作品的关键人物之一。

[quote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9-04-18 21:02:2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