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系统声音高贵,有令人舒适的厚度与密度,粘滞感使得小提琴有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感表达,在非常恬静的背景之中带来音乐的绵密流动感,大概是环境所限,或者喇叭自身的问题,现场听到的低音有些混浊,但是,安定到极点的音乐线条耐听极了,但现场没能听到更多的音乐类型,都是国内音乐制作人李老师的唱片。声音没有任何火气的温润感。大编制交响也能展现出毫不刺激的控制力,管乐的明暗过渡尤其绵密细致,控制力相当优秀,将能量徐徐释放的游刃有余。不爆,但很舒服。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有格调的声音,与音源与功放大有关系。
英国顶级的数码音源厂商DCS的PUCCINISACD机加时钟,DCS作为音源,信息量的丰富展现不用怀疑,丰富的信息量,使得音乐更加衔接流畅,因此,显得格外流畅细腻。
瑞士FM的前后级,从价格上看,属于天价。实际听上去,其给予系统最大的贡献是极致的绵密细腻感与雷打不动的超级稳定的结像能力。结合上次音响展上FM驱动荷兰卡玛与现在这套音箱的表现来看,我觉得,FM并不是如其价格那样万能,其声音偏向于细腻粘滞感,而非大气透明宽阔的类型,因此,我认为,用FM欣赏人声、弦乐等会是很有格调的选择。但是,我个人觉得,从这两次音响展聆听FM前后级驱动不同喇叭播放中西方演奏的交响乐,则显得偏于小家碧玉,无法让我酣畅淋漓,而且,FM独有的音染,那种粘滞的感觉,让我长时间聆听交响有些觉得腻。这点,充分说明了天价器材并不意味着万能,你可以因为有钱而为天价去埋单,但是,追逐品牌并不完全代表追求声音,请先锻炼好自己的耳朵,如果你喜欢的是透明、大气、干脆、直白的大场面声音,却选择了FM的器材,钱再多,可能也只是打水漂。认准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去有的放矢地选择器材,远比只挑贵的要来的理智得多。这对标价388万人民币的BRODMANN喇叭,其声音相对388万的价格,我只能说,无任何性价比。很符合奢侈品的理念。
更多此系统分开解说与照片以及特别拍摄的展台美女,见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f078a90102e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