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景图MCD201 SACD/CD播放器(预定) [复制链接]

查看: 1460|回复: 2
1#
美国产,原装220V,极新,原装遥控,说明书,双层原包装. 带前级输出功能,可直入后级.真正全平衡输出。
因机器有瑕疵(照片看不出),所以低价出.   价格请短信或来电: 13583228075

资料引用
麦景图最新产品—MCD201 SACD/CD播放器


麦景图最新产品
MCD201
SACD/CD播放器




最细致的演绎 最自然的音符
麦景图」首部SACD/CD唱机MCD201,集合厂方顶级分体CD机MCD1000及MDA1000的设计概念及精髓于一身,其一体化设计不但在生产成本上更有效益,还可保留McIntosh最高指针的非凡音色。
高精度结构转盘 高速译码芯片
MCD201采用最新式的雷射机芯转盘系统,可以在长时间的工作下都能保持着稳定和宁静的运作,更以2X的高速度读取SACD讯号和4X读取CD讯号,于高速运作中使讯号得到最快的处理,使音频讯号得到最大的还原。精选Cirrus Logic CS4398 D/A译码芯片处理(PCM/DSD)的讯号,使其音效表现更特出自然。特制D/A译码转换技术Muti-Bit Delta Sigma Type,以更高速度64X的升频取样运作,发挥出最佳SACD和CD讯号之还原。

直驳后级功放 音响初阶者必选发烧盘
MCD201更备有发烧级平衡和非平衡讯号前级输出功率,可无须前级而直接接驳后级放大器操作,最高讯号电流高达6V,这高电流输出可满足到后级动态所需。同时设有一般固定高级平衡和非平衡输出端子。采用自利研发的R-Core电源变压器技术,使电源供应得以完全洁净的保障,使音乐表达更为自然全神。

固定输出:4.0Vrms 平衡/2.0Vrms 非平衡
可调节输出:0- 12.0Vrms 平衡 / 0 - 6.0Vrms 非平衡
频率响应:4Hz to 110,000Hz, +0.5, -2dB (SACD), 4Hz to 20,000Hz, ±.05dB (CD)
动态范围:100dB
数码输出:光纤输出 15dbm to -21dbm (CD),
同轴输出:0.5V p-p/75 ohm (CD)
尺寸(阔/高/深):44.5 x 15.24 x 42 cm
重量:10.4Kg


Hi-End篇
   Hi-End演示中,使用的前级就是C1000,C1000前级由一字排开的三件套组成,左为晶体管放大器,右为真空管放大器,中间是控制器部分。音箱XRT28,后级是McIntosh 1201,播放器为MCD201。

   XRT28一边有38个单元(广州海印卖的大箱多者也才3到5个单元)。这箱是线性设计,好处是能把声音传得很远。另一好处是,同一音量下,每一个单元所需的能量很小,因此你能得到很清晰的声音。
   另外,后级功放功率有1200W,瞬时可达到4000W。为何要用这么大的功率?是为了听上去更轻松。举例来说,拿一辆奔驰和一辆长安同样在路上跑,但奔驰跑起来是更轻松的。再者,XRT28的低音边缘比一般的音箱要更厚更硬些,也需要大功率去推。大功率推大音箱,更接近现场演出。(现场演出是没有精准的定位的,然而发烧时,器材定位要十分精准。)
   McIntosch的特点是中低音饱满深厚,绝对听不到尖锐轻瘦的音质。几十年的发展,新麦景图已比过去有了很大进步,要动态有动态,要速度有速度,要频宽两端延伸有两端延伸。
   你也许还要问,McIntosh扬名的是(真空)电子管;这C1000又有电子管,又有晶体管。它的晶体管表现如何呢?
   我们选了三只碟来听。第一张是爵士鼓。鼓最能表现音响系统的动态。这张鼓碟的录音地点在香港一间半山别墅改成的录音室里,用三支摆得很近的麦克风录制。听人声,用录于30多年前的卡本特兄妹唱片。这张唱片一张1500块,十分珍贵(主要是现在买不到了)。
   还有一张西班牙舞碟,录于1957年。这一年是立体声唱片出现的前一年,但是很多唱片公司实际上已经开始制作立体声录音带。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效果器去压缩。唱片在音乐上也许感到粗糙,带着来源于电器和录音带上的背景噪音。但这唱片没有经过压缩。(现在的很多CD都是经过压缩的,是为了小书架箱和开车时听的,录音师只好把最小的和最大的频段切掉。)
   最后烧友们用C1000晶体管和真空管部分对比着听美国Peter Pora Mary三人合唱团三十年前的录音。(这个合唱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今天还在唱。他们演唱时每人面前一只话筒,很简单,但也很突出。)
   几十位发烧友听了录音后,开始发表意见。大家发现,晶体管味道清澈,通透,清脆,而真空管保留了McIntosch温暖、浓郁的传统风格。但都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麦味”。
  
最后编辑萧十一郎 最后编辑于 2010-01-26 20:20:01
分享 转发
TOP
2#

实物图片

瑕疵照片看不清楚.


5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6 19:37:59 上传)

56.jpg

TOP
3#

已定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