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对天朗 + 四台马兰士 —— 从 HIFI双声道 到 HIFI多声道(13页... [复制链接]

41#

3. 12月下旬到今天,在HIFI双声道系统的基础上,与之并行不悖、又能彼此分开的5.n(预留7.n)多声道系统初步搭建完毕(本帖 31 # - 34 # 、43 # 、46#):
LX88 HDMI Pure Audio(音频、视频分离)或 Direct On(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 AV8801 Audyssey模式 5声道Balanced XLR pre out → <
1.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前置)
2. MM7055 → Jamo C80 CEN(中置)→ 609 Ⅱ(环绕)
1.+ 2.= HIFI五声道系统;2.不工作(MM7055不开机),HIFI双声道系统(AV8801 Audyssey模式 Analog Audio out 或 Balanced XLR pre out)。
最后编辑亚河 最后编辑于 2016-01-06 21:22:05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2#

原帖由 bomber 于 2015/12/31 22:21:00 发表
很快敲响新年的钟声,祝楼主 及各位 烧友 2016 新年快乐!


也祝兄弟2016年快乐!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3#

原帖由 bomber 于 2015/12/31 22:20:00 发表
我也是很怕麻烦的,总不愿折腾,能够静静的欣赏音乐,欣赏歌剧,芭蕾,二声道也是很满足的了


今天下午到现在,欣赏了若干芭蕾、歌剧、音乐,多声道带来的变化可是翻天覆地的。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4#

历时9个月,折腾来,折腾去,最大的感受:
1. HIFI双声道新系统大大好于原器材(TANNOY 609 Ⅱ + LUXMAN A-311 + PHILIPS CD 692);
2. Audyssey房间声学自动校正,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3. 多声道系统,颠覆某些传统观念,声音由二维变成了三维,成为名符其实的立体声,空间感豁然开朗,定位层次分明,舞台感真实生动,氛围鲜灵活泼,质感丰富多彩,细节毫发毕现。。。还在进一步体验中。。。
最后编辑亚河 最后编辑于 2016-06-24 06:07:03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5#

原帖由 bomber 于 2016/1/1 13:34:00 发表
现在敲字的时候,我正在 听 小克莱伯的 贝5,他的那个节奏啊,应该是无出其右了!  


新年好!


俺也喜欢小克的命运,握手。
最后编辑亚河 最后编辑于 2016-01-14 22:46:49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6#

原帖由 bomber 于 2016/1/1 13:32:00 发表
好啊,老兄新年新气象,你老兄试好后,再整理发布出来,我原样照复制,不让你独美!可好?


没问题。

已经基本搞定,哈哈。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7#

。。。
最后编辑亚河 最后编辑于 2016-01-14 23:06:02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8#

前几天,移动家具、组合架子、器材上架。现在,2台播放机、4台功放、5个音箱,各就各位。从去年3月折腾到现在,从HIFI双声道到HIFI多声道,终于告一段落。








最后编辑亚河 最后编辑于 2016-01-15 09:36:42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49#

HIFI五声道系统(含HIFI双声道系统):

播放机:⒈ Pioneer BDP-LX88 / ⒉ Panasonic LX-V850
AV前级:Marantz AV8801(Audyssey 房间声学自动校正;数字、网络等音频,蓝光、高清等视频播放)
纯后级:Marantz MM7055(五声道)
HIFI功放:Marantz PM-11S3 × 2(完整双放大器模式,即2台单声道集成功放)
前置音箱:TANNOY Turnberry GR
中置音箱:Jamo C80 CEN
环绕音箱:TANNOY 609 Ⅱ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0#

经过几天的实践,根据各种需要,前述HIFI双声道系统 + HIFI五声道系统可以有以下7种不同接法:


HIFI双声道系统(MM7055关机),LX88 XLR平衡模拟输出:
1. LX88 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Direct On)→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
2. LX88 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Direct On)→ AV8801 Audyssey模式 RCA Analog Audio out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
3. LX88 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Direct On)→ AV8801 Audyssey模式 双声道Balanced XLR pre out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
注:1.和 2. PM-11S3控制音量 / 3. AV8801控制音量(前级放大)
最后编辑亚河 最后编辑于 2016-01-15 12:19:26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1#

HIFI五声道系统,LX88 XLR平衡模拟输出(双声道音源时):
4. LX88 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Direct On)→ AV8801 Audyssey模式 五声道Balanced XLR pre out(Multi Ch Stereo 等格式) →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前置)
MM7055 → Jamo C80 CEN(中置)→ 609 Ⅱ(环绕)
5. LX88 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Direct On)→ AV8801 Audyssey模式 RCA Analog Audio out(Multi Ch Stereo 等格式)→ PM-11S3 × 2(COMPLETE BI-AMP,PM-11S3控制音量)→ Turnberry GR(前置)+ AV8801 Audyssey模式 三声道RCA 或 Balanced XLR pre out(Multi Ch Stereo 等格式,AV8801控制音量)→ MM7055 → Jamo C80 CEN(中置)→ 609 Ⅱ(环绕)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2#

HIFI五声道系统,LX88 HDMI高清数字输出(多声道音源、视频时):
6. LX88 HDMI Pure Audio(音频、视频分离)→ AV8801 Audyssey模式 五声道Balanced XLR pre out(DSD DOLBY DTS 等格式) →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前置)
MM7055 → Jamo C80 CEN(中置)→ 609 Ⅱ(环绕)
7. LX88 HDMI Pure Audio(音频、视频分离)→ AV8801 Audyssey模式 RCA Analog Audio out(DSD / DOLBY / DTS 等格式)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PM-11S3控制音量)→ Turnberry GR(前置)+ AV8801 Audyssey模式 三声道RCA 或 Balanced XLR pre out(DSD / DOLBY / DTS 等格式,AV8801控制音量)→ MM7055 → Jamo C80 CEN(中置)→ 609 Ⅱ(环绕)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3#

原帖由 bxs1 于 2016/1/15 11:49:00 发表
玩法丰富


玩儿不好,瞎玩儿。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4#

原帖由 hongld 于 2016/1/15 15:57:00 发表
顶一下楼主,同样是多声道HIFI系统使用者,我的感受同楼相同,当然我的系统跟楼主有所不同,音源用的是OPPO105D,7台国产单声道后级,7只密闭小音箱挂墙,1只低音炮,1台8声道模拟前级目前还没到位,所有线材都是很普通的合格线材,房间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所有吊顶(包括门厅、走廊、阳台处吊顶)都用木丝吸音板内填聚脂纤维棉,墙面及没吊顶的顶棚全部用硅澡泥做的粗纹理(据说硅澡泥有吸音降躁效果),这套系统在我家里听来自我感觉效果不错!当然我只是个音乐发烧友,不烧器材,系统搭建完成后,就再也懒得今天换个线,明天加个垫的,只会一门心思听音乐。现在SACD、蓝光等多声道资源也非常丰富,正如楼主所言,不听多声道HIFI,确实有点儿“暴殄天物”!  


先握手,谁用谁知道。

看来兄弟目前是用105D的7个模拟输出端子接单声道后级吧?俺是HIFI双声道为基础,再加AV前级、纯后级构建的多声道。不管什么方式,大家殊途同归,最终聚集在HIFI多声道系统的大旗之下。

另外,不知没到位的8声道模拟前级有没有 Audyssey房间声学自动校正 之类的功能,如有建议使用,可以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越来越觉得兄弟的最后一句,千真万确,哈哈。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5#

原帖由 bomber 于 2016/1/17 0:52:00 发表
顶顶!



Les Pêcheurs de perles by G.Bizet
Live at the Metropolitan, 01.16.2016

大都会的《采珠人》高清视频种子链接:
http://www.ahashare.com/torrents-details.php?id=1111757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6#

原帖由 eric 于 2016/1/19 10:42:00 发表
谢谢。
另外大哥帮忙找找有没有这个的种子啊: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33236.aspx


抱歉了,满世界找了一圈儿,未见任何踪迹。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7#

原帖由 eric 于 2016/1/20 0:15:00 发表
谢谢大哥,keep going。


客气,俺会继续留意的。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8#


几十年来,HIFI双声道系统一直是播放各种古典音乐音频的传统方式。但是,近些年来新录制或制作的SACD、DVD-A、Blu-ray Audio等古典音乐高格音频,BD、MKV、TS等芭蕾、歌剧、音乐会高清视频,大多采用多声道录音或混音,特别是蓝光音乐、蓝光视频的数量越来越多,似有取代其他传统载体的趋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聆听、观看这些高格音频、高清视频,是固守HIFI双声道,还是改弦易辙HIFI多声道,或是两者兼顾?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9#

通过近些天的初步实践,俺认为HIFI双声道为主、HIFI多声道为辅,取长补短,彼此兼顾,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应该是相对合适的玩法。即以传统的HIFI双声道作为根本,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领略超越传统的HIFI多声道观看、聆听模式。鉴于此,本人所谓的HIFI五声道系统,并不等同于5.1或5.2家庭影院,此多声道系统主要是为听(看)古典音乐而搭配,家庭影院只是作为从属(故而暂未加入低音炮),出发点是其尽可能出色的音乐性,而非一般的音响性。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60#

原帖由 wxr999 于 2016/1/21 10:40:00 发表
学 习一下。多声道 系统听现场演唱会,感觉比双声道震撼多了。


没错。看来兄弟肯定是听过的。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