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 乐 味 与 “ 二 十 要 ”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10:02:00 发表
声像的高度问题,音响爱好中普遍误会很深。音响重播录音时候,只要声像不是爬在地上,高度基本可以忽略。所谓让声像站起来,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了解一点录音的特点就很容易明白,录音根本就不在意这种高度。



让声像站起来,请问是将喇叭后部垫高,使喇叭口略向下倾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

原帖由 33CX 于 2012-3-5 14:03:00 发表
二是要对弱智的是枷锁也是大棒,是商人布道的圣经!可悲的是二十要脱离声音的自然属性横行这么长时间还有这么多人追奉!!
鸡同鸭讲!!


有理不在声高,请保持这里理性探讨的祥和氛围,多谢合作!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5 13:20:00 发表
再次进来说明乐器发声前后问题,我们不防播放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注意铜管乐部分,在一定声压条件下,小号的响度能冲破弦乐部分,而不会掩盖弦乐声部,这一点在现场聆听如此,我的器材播放也是这样;反之,如果我们试着将小号与弦乐放在同一位置,以相同响度吹奏可能会把弦乐覆盖;而定音鼓的表现同样如此,如何做到这一点我是从老外网站里学来的;以上意见供同好们参考;谢谢。


        说得很对。感谢07老师参与讨论。


        记得以前看到过相关资料,西洋乐团编制构成及乐器位置是经过几百年的优化得来的,包含着许多专业道理。但绝大多数发烧友在家调整系统时,并没有手段把乐队里的各种乐器的相对位置重新定位。既然重放时音场有了一定的深度,排与排之间的距离就基本确定了。再去试图独立调整第二到第三排的距离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也许有大师在调整器材时能够任意重新组织乐器的相对位置,那是神人,不是普通烧友可以理解和学习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4#

原帖由 ok527 于 2012-3-5 14:42:00 发表
楼主好文才,买过楼主的镁钉,诚如楼主所说年纪不小了,所以看着“小镁小镁”的感觉怪怪的,建议用“老镁”替代。


呵呵,不敢倚老卖老。讲发烧我还是新人。大家随便叫吧。
感谢支持!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5#

原帖由 阿胆 于 2012-3-5 12:30:00 发表
音乐,阿胆理解为乐器的语言,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即为音乐味!

三岁小孩即使用几百万一套的器材放音,他也不一定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而对音乐所很理解的人,即使听几十元的收音机也听得津津有味的,如很多晨......


阿胆兄,您前面的例子似乎是说音乐味和器材的质素无关,和听者的经验有关,但结论却是“二十要”必不可少。。。。有点难以理解,能多说两句展开过度一下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6#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1:30:00 发表
二十要是用来评定一套音响器材在某个特定条件下还原原始录音效果的参考标准,如果这样还不如用更简单的说法:那就是离真实度有多近和远,就能高度概括了,二十要具体地罗列了方方面面的要求而已,要想实现,除了器材......


感谢讨论。您是专业的器材设计人士,按您的思路,请问“器材的技术水平”能不能出一套评价标准呢?如果能够,那大约会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7#

今天反复刷新看帖,思考。愈发觉得收获很大。
感谢各位烧友、老师光临,参与讨论并赐教,小贴蓬荜生辉。在此一并致谢!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8#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2:55:00 发表
很抱歉,我不是音响从业者,只是喜欢业余时间钻研音响技术,还爱听歌曲,音乐而已
你说得很对:据我所知,晶体管功放和音箱是存在技术等级的,有许多好的技术得到证实和公认,完全有可能搞出一套标准来
以我最熟悉的音箱来说:喇叭的质量:有无全对称磁路,是否采用大音圈,音箱是否采用四分频,分频器是否用了声相位校正技术等等…


每间功放名厂都有它的独门秘诀,都有经典作品,我想很难从电路上区分高下;而现有的测试参数,又和实际表现差距较大;我对音箱设计是门外汉,但听说很多单元名厂的顶级产品并不是大音圈的,例如AT、伊顿,、focal等等。音响系统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看来注定无法建立统一的技术评价标准。
玩摄影就简单多了,基本都是佳能和尼康pk,再上几只专业镜头,什么都有了。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23:36:25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

如果系统己有较重的音乐味(音乐性)表现,就应与≪二十要≫ Say Good-Bye 了!


——顶这句!好的系统,不仅会让人忘了二十要,甚至会让人忘了系统的存在,全身心陶醉在作品中。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6 00:19:52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0#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5 23:42:00 发表
张先生,不能再说了,等大家都明白了,音响器材店生意就没法做了,呵呵。


    呵呵,正听得过瘾呢,请张先生继续吧。我们的发言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也就是烧友讨论交流而已,不可能左右音响行业的发展。

    继续请教:“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请问这个表现能不能建立可言表的测量和评价体系?
    如果不能,只能靠听的话,我就有些迷惑:手上的任何录音,我“当时”都不在现场,那怎么听出重放录音是否接近真实呢?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6 00:02:22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1#

原帖由 wltdd 于 2012-3-5 21:58:00 发表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0:08:00 发表
通俗说,音乐就是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如果我们用摄影二维做比喻,音乐性好不好,就像用一条线穿行于点与点之间,最后判断点和线所构成的图案。

我要好好赞一下这句话。lz开始用了音乐性这个词,其实我觉得本质是艺术性,舒老师这段就像……就是很好的比喻。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有


很有启发,值得再三品味!感谢分享。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5 23:54:00 发表
我想间接的提醒诸位,音响器材中能按先生要求做到的,不多了,呵呵。


感谢提醒,但愿有缘去中山一听天籁,才不枉发烧一生。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3#

回复 99# 中山张 的帖子

晚安。感谢您的宽厚,认真回复我那些刁钻的问题。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4#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3-6 10:03: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5 23:52:00 发表“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请问这个表现能不能建立可言表的测
我还没说我用的方法,何来不对?好吧,我承认我不懂立体声,就说单声道吧,手头也有很多单声道的黑胶,听这种碟子我喜欢拔掉一侧的信号线,觉得音乐味更浓,但还是不知道它还原了现场的几成。还请明示。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5#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3-6 10:38:00 发表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6 10:31: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3-6 10:03: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3-5 23:52:00 发表“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请问这个表现能不能建立可言表的测
不客气,握个手。这个帖子受到关注,就是因为有这么多行家烧友谈"然和所以然",(Know how),还请不吝赐教。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3-6 15:58:00 发表
这是偶上两天与八先生的一些闲谈,可看看,我就不一一再说了。

从这里一直往后看。转帖: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2206-2.aspx


认真阅读了,有些感悟,但还不甚了了。可能结合播放的音乐会体会深些吧。原谅我的愚陋。
希望张先生有时间的话另开贴立论,造福烧友,功莫大焉!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7#

    感谢张先生的忠告。小镁铭记在心。


    张先生和07老师,都是我在论坛敬仰的人,谈起黑胶版本和音乐典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令人好生仰慕又不敢插嘴。但“只能通过多听唱片、现场、音乐会,从中感悟、理解和妥协、理性发烧音响。日子有功便成仁!”这其实是很多老烧的肺腑之言,在论坛也屡屡被提起,难道这就是会导致“音响器材店生意就没法做”的“不能再说”的秘密吗?07老师也太有幽默感了吧,但愿不是组团来的。(呵呵,开个小玩笑,见谅!)


    小镁也常去星海,碰到大部头的演出甚至事先买了不同版本的碟子听几遍,然后去现场对比。但说实话,越对比越沮丧。我是外行,也随便能听出cd录音里的乐队的演绎水平往往比现场高,但现场乐器合奏到高潮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密集声像、乐器彼此间的和谐感和不混淆感,是家里的系统无论如何模拟不了的。所以对于张先生提出的“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非常感兴趣,希望求教器材如何才能做到接近现场。


    其实我没有说过自己的系统没有音乐味或者自己完全不懂欣赏音乐,相反,我的系统播放蔡琴的《机遇》会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和她对话,而播放绫户智绘会忍不住泪流满面,至于古典黑胶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在家听器材和外出听现场,是两种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家里听器材玩到极致能调出栩栩如生的声像,却很难做到像现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音乐。


    也许我的表达欠佳,搞了很久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件事情,真是抱歉又遗憾。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8#

原帖由 168813 于 2012-3-6 14:53:00 发表
“道可道,非常道;味可味,非常味。” 这句确实再创作得好!


谢谢错爱。小文字游戏,不足挂齿。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9#

原帖由 aaronhuangzp 于 2012-9-21 16:19:00 发表
看了镁声兄这个帖子,真实获益良多啊!值得再三品位帖子里面各位大侠,高手对音乐,音响等等的论调和探讨交流。。。实在是我等小辈初入门槛的良帖! 记得上次与镁声兄约好拜访学习的,可惜天公不作美,以后必定再约时间上门朝拜!




        哦,原来是兄弟您,失敬失敬!


        近期忙着调整一款新的脚钉,现在终于搞成了。水分很足,泛音超多。正在琢磨起个什么名字呢,此贴浮出水面。重温此贴,以前面的发言中一些朋友的定义,可以称作很有音乐味的脚钉。那就随缘称之为“音乐1号”吧。


        随时欢迎来试听比较。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0#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12-9-24 10:13:00 发表
其实和现场比录音还原是一种本质误差。我们要还原的不是真实现场,而是录音师这个二传手所要表达的他的心目中的现场。由此就会出来好录音坏录音的差别,那些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和心目中真实现场接近的就发烧,而其中所传达的含有心目中现场感的再现就是音乐味,音乐味有共性也有个性,求同存异。[/font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不愧是04年注册的老烧。感谢分享和指导!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